秦朝灭亡的真相,不只是因为暴政,还因为六国残余势力的反抗

《过秦论》分析到:“陈胜的地位,不比六国的王室尊贵;拿着木棍、锄头的农民,不比六国披坚甲带利刃的军队强大;他的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比不上古时的士大夫。然而被秦国所灭的是强大的六国,灭掉秦朝的是弱小的陈胜起义军。原因不在别的地方,在于秦不施仁义,让攻与守的形势反转了过来。”

秦朝灭亡的真相,不只是因为暴政,还因为六国残余势力的反抗

“荆轲刺秦王”石刻

秦朝的暴政

秦始皇嬴政统一天下过后,学士和百姓都认为:持续了几百年的战火终于可以停息了。

解散多余的军队,将兵器倒放储存在武库中,将战争用的牛马赶去放牧,向天下人示意:天下已经安宁,不需要再动用军队。

如果这样做,秦朝可能会像古时的夏、商、周一样,延续近千年。

负伤的战士还躺在病床上,人们还未从失去亲人的哀痛中解脱出来,秦朝刚结束七雄分治的乱局,就紧接着展开了针对外夷的战争。

秦朝灭亡的真相,不只是因为暴政,还因为六国残余势力的反抗

盘踞在河套地区的匈奴人,秦时称此地为河南

在北面,蒙恬击破匈奴主力,辟地700里,夺河套之地。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令任嚣率领40万秦军夺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齐国(今山东)富饶,秦朝从齐国调粮运往匈奴战场。路上的损耗,加上被运输者与牛所吃的,三十钟粮食只有一石能运到边境,这就是所谓的“一石几钟”。

蒙恬大破匈奴,辟地700里,以黄河的最北端为边界。

那里的土地大多是盐池、沼泽,不能成产五谷。然后征发天下的壮丁驻守在那里,军队曝露在外十余年,死者不可胜数,终究不能度过黄河北上。

攻击百越的人手不够,先是让有罪的官吏百姓强制参军,后来演变成让商人和他们的子辈强制参军,后来连商人的孙辈都要强制参军,再后来直接在平民区抓壮丁。

秦朝灭亡的真相,不只是因为暴政,还因为六国残余势力的反抗

秦朝统一六国时的疆域

秦朝灭亡的真相,不只是因为暴政,还因为六国残余势力的反抗

秦朝对外扩张后的疆域

汉人当时大多生活在中原地区,还不能适应南方炎热、潮湿的生存环境。夏天酷暑之时,欧泄霍乱之病就在军队中传播开来。

军队还没与越人交战,就已经因为传染病而产生大规模死伤。

百姓都认为:如果被派去驻守新开辟的匈奴、百越故地,就等于走上了黄泉路。

陈胜说:“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就算没按约定日期赶到不会被处死,在边境屯驻而死的概率都有十分之六、七。”

陈胜等人谋反并非是因为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是因为横竖都是死。

暴君逼着你去送死,你为何不去反抗他,就算失败而死,也死得轰轰烈烈。

如果天下安康、万民和洽,谁愿意顶着灭族的大罪去行谋反之事?

秦朝灭亡的真相,不只是因为暴政,还因为六国残余势力的反抗

清·袁耀《阿房宫图》

实在是因为秦朝逼着百姓谋反,已经到了“时日曷丧?吾与汝偕亡!”的地步。

“你这太阳何时熄灭?我宁可与你一同灭亡!”

强大的六国残余势力最终灭亡了秦朝

战国七雄中,只有一个集权制国家,那就是秦国。六国将权力分给国内贵族,与他们协同治国。

《君主论》提到过:像奥斯曼那样的集权帝国,强大而难以战胜,但是只要你能摧毁它的皇室,就能征服这个国家;像法兰西、英格兰这种贵族联合统治的王国,弱小而内部纷争不断,但是即使你能摧毁它的王室,因为它本土强大的贵族势力,你也很难征服这种国家。

这个观点在七雄之间得到了验证,秦因为它的集权制,横扫六合。六国因为它的分权,成为了“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虫。

它们在秦朝最脆弱的时候死而复生,不仅复国,还灭亡了秦朝。

可以这样说: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最后演变成了一场贵族起义。因为这场起义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贵族势力夺取。

陈胜本来是天下反秦起义的领导者,可惜死于自己的车夫之手。

陈胜死后,楚国大贵族后裔项梁、项羽先后成为反秦起义的领袖。

两人都是楚国大贵族项氏的后裔,据传:在楚国某些地方,项氏的影响力高于熊氏(楚国王室)。

秦朝灭亡的真相,不只是因为暴政,还因为六国残余势力的反抗

秦朝末期各地的起义

秦朝灭亡的真相,不只是因为暴政,还因为六国残余势力的反抗

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

六国有:齐、楚、韩、赵、魏、燕,他们都被本国残余贵族势力复国。

  • 齐国:齐国王室后裔田儋自立为王,占领齐地。
  • 楚国:楚国大贵族后裔项梁拥立楚国王室后裔熊心为王,是为楚怀王,占领楚地。
  • 韩国:韩国大贵族后裔张良游说项梁,劝其重建韩国,项梁立韩国王室后裔韩成为王。
  • 赵国:魏国名士张耳、陈余拥立赵国王室后裔赵歇为王,占领赵地。
  • 魏国:陈胜部将周市拥立魏国王室后裔魏咎为王,占领魏地。
  • 燕国:燕国贵族拥立赵国人韩广为王,占领燕地。

项梁死后,反秦起义陷入低谷。

项羽破釜沉舟,在巨鹿击破秦军主力,挟持天下诸侯的军队入关灭秦,后分封十八路诸侯,成为实际上的天下共主。

虽然贵族后裔项羽最终被平民后裔刘邦击败,但这段历史应该归纳于楚汉时期。

在秦朝末期真正搅动天下,主导天下局势的,还是强大的六国贵族残余势力。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孙子兵法》曰:“兵者凶器也!”

两本中国古代十分重要的兵书,都将战争视为凶器,它常常能耗尽国家的寿命,让天下土崩瓦解!

秦朝灭亡的真相,不只是因为暴政,还因为六国残余势力的反抗

秦朝诸郡

战争的作用,《吕氏春秋》分析得很好:它存在的意义是停止动乱、伐灭暴虐,并非是为了开疆拓土、建立功业!

秦始皇、汉武帝穷兵黩武,秦朝最终灭亡。如果汉武帝没因为错杀太子而反思自己,相信汉朝会重蹈秦朝的覆辙。

世界上最容易做的事是守成,而非是进取。秦朝只存在了十五年,六国的残余贵族势力还很强大。如果秦朝能停止战争,施行仁义,体恤百姓,这些残余的贵族还有什么能力掀起一场大动乱,让刚刚统一的天下,险些又陷入分裂之中!

所以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对于战争,必须要谨慎!

参考文献:《过秦论》、《资治通鉴》、《史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