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亿元!了不起的三一三地质队

地质找矿,一个整天同深山大石为伴的“冷门”行当,一项平均约20年才能找到一个大型矿床的寂寞事业。

有这样一群地质找矿人,坚守深山半个世纪,先后发现矿产56种,累计勘查各类矿床和矿点300余处,为国家探明大量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数千亿元。这就是“全国模范地勘单位”“首届中国百强地质队”——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

上千亿元!了不起的三一三地质队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由原337地质队(成立于1956年)和原313地质队(成立于1969年)于1990年合并成立,是省属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地质勘查事业单位,队部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曾获原地质部嘉奖令、安徽省发展黄金工业先进集体等荣誉,2012年获“全国模范地勘单位”“首届中国百强地质队”称号,2013年荣膺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最佳勘查奖,是第九届、第十届“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建队以来,先后发现矿产56种,累计勘查评价各类矿床和矿点300余处。曾发现华东第一、全国第五的霍邱铁矿,以及金寨县汞洞冲铅锌矿、霍山金矿等矿床。

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发布,313地质队抓住这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实现了地质找矿的快速突破。新发现刘寺、付老庄、堰湾、付家圩、万庄等5个中型以上铁矿床,周油坊、周集铁矿的深部及外围也取得突破,使霍邱铁矿田新增资源量近9亿吨。

上千亿元!了不起的三一三地质队

在大别山区重点实施了金、钼、铅锌等多金属矿找矿工作,2011年探明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钼矿,钼精矿量达245万吨,实现了大别山东段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名列当年全国十大找矿成果之首。

多年来,313地质队人才济济,其中,教授级高工4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人,大国工匠年度人物1人,安徽省首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1人,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获得者1人,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获得者1人。

在特种钻探、深部钻探方面优势明显,拥有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钻探技术和装备。共获国家专利12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钻探技术专著2部。承担了《上海地面沉降检测技术与重大典型建筑密集区地沉防治研究》《深部矿体勘探钻探技术方法及设备研究》等重点科研项目以及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3孔、江西赣州于都南岭3000米科学钻探NLSD-1孔、安徽庐枞盆地3000米科学钻探LZSD-1孔等高精尖钻探施工项目。

新的时期,313地质队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市有关地质工作的部署,转变发展理念,注重科技创新,强化公益服务职能,努力拓展矿产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灾害地质、城市地质、新能源勘查、市政工程、隧洞爆破、地理信息测绘等领域,走出一条技术领先、服务优质、管理规范的健康发展之路,为努力建成新型地勘单位而奋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