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黃龍溪

初見黃龍溪

黃龍溪,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在網上查了一下,它就在成都的郊區,是一個原汁原味的古鎮,值得一看。

國慶期間,不想走太遠的地方去看人山人海,決定前去黃龍溪看看。網上買了張動車票在成都和兒子匯合後就直奔黃龍溪。

在成都新南門買了三張車票,於下午三點出發。一個小時後,我們乘坐的客車到達黃龍客運集散中心。客運集散中心附近的幾個停車場全都滿員,還有大量從成都過來的私家車陸續往前開,公路的兩邊人流如織。“看來,今天來這裡的人還真不少。”我在心裡嘀咕道。但不管怎麼樣,我們來都來了,管他人多人少,我們是要在這裡住一個晚上的。這些開著私家車的遊客們今晚大概是要回成都的。

初見黃龍溪

心裡想著,就來到了寫著“黃龍溪”字樣的景區大門口。我們繼續跟著人流往前走。前行大約500米的地方,來到一座看起來有些歷史味道的“黃龍溪”大門,這應該是到鎮上了吧?適逢國慶70大慶,這個鎮上到處都是鮮豔的紅旗,紅旗的出現讓這個清幽的小鎮顯得格外靚麗。

果然,映入眼簾的青石板鋪成的街道,兩旁是木柱青瓦的樓閣房舍,有著濃郁的明清古建築風味,這些建築讓我們在塵世漂泊動盪的心瞬間變得寧靜。

初見黃龍溪

嘩嘩譁,是水流的聲音。我們穿過第三道大門,眼前呈現出了一股巨大的水柱向我們噴過來,仔細一看,這是一個下陷的圓形建築,建築的底部全是紅色石板鋪成,建築底部有兩個建築,一個是高約兩米左右的方鼎,距離方鼎兩米處有一個類似龍頭的建築,水柱就是從它的口中噴出的。

繼續前行。走過大門,我們發現自己居然站在最高處呢。從這裡有一股活水沿著小溪一直嘩嘩嘩的流下去。黃龍溪大概就是這條小溪吧。

在小溪的源頭有一個模仿人們生活的場景,古時人們推磨的碾子,這碾子在水輪機的帶動下不停地轉動著。看著這碾子一圈一圈地轉動,想想當時人們的生活場景,想要吃點米飯、饅頭包子還真不容易呢。

順著小溪一直往下行走,映入眼簾的是挑梁畫棟的明清建築,還有長勢茂盛的柳樹,榕樹。在樹葉的遮蔽下,這座古鎮顯得特別的清幽。即使有這麼多的遊客,沒有絲毫吵鬧的感覺。夏季來這裡避暑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吧。

初見黃龍溪
初見黃龍溪

鏤刻精美的欄杆窗欞,無不給人以古樸,是街道兩旁乾淨整潔又有著濃郁歷史氣息的兩層木質建築,這些木質建築沿著街心寧靜的感受。鎮內還有六棵樹齡均在千年以上的大榕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雄渾厚重,給古鎮更增添了許多靈氣。

黃龍溪一根面

初見黃龍溪

黃龍溪名氣比較大的一個小吃——黃龍溪一根面。麵店師傅擺出很妖嬈的姿勢給大家表演一根面的製作過程,很多遊客在此圍觀,有拍照的,有錄視頻的。我猜,這家麵館又要火了吧。旁邊的店內已經坐滿了前來品嚐一根面的食客。我們一家人也進去品嚐了一下,味道嘛,還算可以吧。

三縣衙門

初見黃龍溪

歷史上黃龍溪屬"金三角"地帶,民事、經濟糾紛、匪患困擾三縣(華陽、彭山、仁壽),遂設三縣衙門(今聯合辦事機構)共管民事、水政及匪患。三縣衙門是古鎮裡唯一要買門票的一個景點,適逢國慶,門票打折15元。買了門票進去看了看,說是有三個景點,但是面積並不大,有縣衙斷案的場所,考試的地方,還有一個收藏三縣達官貴人們使用的生活物品的場館。

印象最深的是各種造型,做工精緻的木床,這些木床就是一間小型的“會客廳”,“門楣”處都是雕琢精緻,鎦金漆染的各種立體圖案組成。

初見黃龍溪
初見黃龍溪
初見黃龍溪
初見黃龍溪

還有門口的摔碗酒。我們看到堆起來有半人高的陶瓷碎片,這是人們喝了摔碗酒的有力證據,我們看到後邊院子裡堆得高高的酒罈子和用來喝酒的陶瓷碗。喝了摔碗酒歲歲平安,年年好運。遊客們都想借摔碗酒讓自己年年好運,商家們也因此賺了個盆滿缽滿。

初見黃龍溪

院子裡到處都擺放著兵馬俑,還有一段五百米左右的城牆。我不知道設計者想要體現什麼主題,只是有些堆砌的感覺。

竹器店鋪

初見黃龍溪
初見黃龍溪

三縣衙門景點的旁邊是一家本地人的商鋪。這家商鋪主要是經營竹器用品,我想要在該店找一件製作“玉米麵魚兒”的竹器,沒有找到。我對這位正在編制竹器的老人講了我想要的這個物品的特點,希望他能按照我說的去做一些,因為這有市場的,老人口頭答應著,不知道他會不會編制。

黃龍擺尾

初見黃龍溪

龍擺尾。在黃龍溪的出口處,設計者雕塑了龍擺尾的造型。遠遠看去,這隻黃龍正在溪水中潛游,只是露出了尾巴,讓世人們看見了。我們到這裡時已經很晚了,還有很多遊客們在此拍照留念。有一個8、9歲左右的小男孩,在水中行走,這水也不深。小男孩開心地玩著,不小心一個趔趄,重重地摔倒在水中。遊客們不約而同驚呼“哦嚯”。(只有四川人能懂的意思)

初見黃龍溪

第二天早上我又來到這裡,結果發現一點水都沒有,感情這事人為製造的溪水呢。我遇到一位正在早起打掃老阿姨,她告訴我,她在這個鎮上生活了50年了,這龍擺尾的地方原來是一個市場,後來政府將這裡打造成現在的模樣。

初見黃龍溪
初見黃龍溪

黃龍溪古鎮還有很多地方我都沒有去,我想等明年夏天再來看看他。

初見黃龍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