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為何還要像順產那樣壓肚子呢?具體有哪些講究?


經歷過剖腹產的媽媽都知道壓肚子不是個好滋味,有的媽媽甚至感覺壓肚子是產後最疼的過程,每次看到護士過來,會感到心有餘悸、瑟瑟發抖,沒壓就感到疼痛了,每天最不想見到的人就是護士,因為護士一來沒什麼好事,就是壓肚子。

我經歷過兩次剖腹產,兩次都壓過肚子。剛從手術室出來的時候,肚子上還會放個沙袋。產後6小時完全平躺,沙袋就會穩穩地放在肚子上,一旦不小心滑下去,趕緊讓家人拿上來,生怕這神秘的沙袋會影響身體恢復。

很多媽媽有疑問,剖腹產本來就有傷口,為什麼還要壓肚子呢,這不是活受罪嗎?有疑問很正常,其實醫生的每一步操作肯定有自己的作用,不是故意給產婦製造難受的。

剖腹產後為什麼壓肚子?

  • 促進惡露排出,幫助子宮收縮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是在一個羊水包裹的液體環境中,他的代謝物、排洩物都會排到裡面去。寶寶被抱出來以後,這些代謝物、排洩物、壞死的子宮蛻膜組織、一些組織血液仍然殘留在肚子裡,這些殘留物就是我們熟知的名詞惡露,如果惡露不能及時排出,可能會導致產後大出血、惡露淋漓不盡的問題,影響子宮恢復,媽媽的痛苦比壓肚子還要難受。

剖腹產的媽媽一般是沒有經歷宮縮就上了手術檯,不能通過子宮自身的力量將惡露排出,就需要人工幫助壓肚子,將惡露從肚子裡壓出來。惡露排出得越早,子宮恢復得越快,壓肚子相當於清潔子宮,是一個必要的步驟。

正常情況 下,惡露排出需要持續4~6周,大約250~500ml左右,但是如超出以上時間,仍有較多惡露排出就屬於異常情況,需要到醫院做B超確認子宮的恢復情況。

  • 幫助內臟復位

懷孕的時候,肚子逐漸變大,胎兒在肚子裡慢慢長大,會把內臟擠壓到一邊,給自己騰出位置。內臟就改變了原有的位置,並且形狀也會發生改變。比如胃被向上推擠、被壓扁縮小,媽媽們感覺吃不了太多食物。在手術的時候,內臟也會被移動位置,給手術留出空間。在孩子被抱出來以後,內臟的位置不會一下子回縮到原位,也需要一個過程。這時如果壓肚子,可以推擠著內臟恢復到原來的位置。壓肚子的時候,護士不是硬往下壓,而是壓一壓、揉一揉,有時候好像在尋找內臟的位置,這就是在幫助內臟復位了。

壓肚子壓多少次

很多媽媽關心壓肚子到底壓多少次啊,這個並沒有具體的標準。有的媽媽只是在產後壓了一次肚子,後期沒有再壓肚子,據這些媽媽說當時是大出血了,肚子裡的廢物排出較多,可以不必再壓肚子。

有的媽媽是每天會壓一次或者兩次,最多會壓3天,後期護士不會幫忙壓,可以自己注意揉肚子。如果子宮恢復得好,壓肚子的次數少、時間短,如果子宮恢復得不好,壓肚子的次數多、時間短。我們自己可能感受不到恢復情況,但是護士在按壓宮底的時候就能判斷恢復得是好是壞,根據情況確定壓肚子的次數。

在能下床以後,要注意多在床下行走,可以幫助子宮恢復到原來位置,而且能夠防止腸粘連、宮腔粘連、盆腔粘連,為二胎做準備。

剖腹產為什麼放沙袋

在產後肚子上會放一個沙袋,很多媽媽不瞭解這是做什麼的,沙袋也非常重要,主要有以下級個作用:

  • 起到壓迫腹部傷口的作用,減少傷口的滲血、滲液;

  • 通過壓迫肚子會刺激子宮收縮,減少子宮出血的幾率,幫助子宮自行恢復;

  • 產後腹腔壓力突然降低,可能會導致淤血進入到腹腔靜脈和內臟中,產婦有效循環血量減少而致的休克,放一個沙袋可以起到預防控制的作用。

總的來說,剖腹產後壓肚子是產婦必須要過的一關,產婦情況不同,壓肚子的次數也不同,只要子宮能恢復好,稍微疼一下也是可以忍受的。<strong>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其實聽很多女性朋友們都說過:剛做完剖宮手術,還沒有反應過來,護士們就跑來給自己按壓肚子,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下面說說我的經歷和一些心得


我是39周➕6住院的,當時沒有陣痛,沒有見紅,什麼感覺也沒有,就想著要打催產針,當天住院的下午,醫生給我內檢,看看有沒有順產的可能性,當時什麼也不懂,就隨著醫生去了內檢室,那種痛感我到現在還記得。內撿完醫生說可以順產,寶寶有七斤到七斤半的樣子。 讓第二天掛催產針。回到病房我的心一直都是忐忑的,一直都在回想著內檢的疼痛,腦子裡徘徊了好久,要不要順產?那一夜我沒有睡覺。睜著眼睛想了好多。

第二天醫生過來說給我掛催產針,我問醫生:順產要內撿幾次?宮縮有多痛?醫生說:你如果猶豫我就勸你直接拋婦產,因為一旦有其他想法順轉刨的可能性就會很大,免得到時候受兩次罪。我就給我老公和家裡人說要拋婦產,當然他們一開始是不願意的,但是看我心意已決,就答應了。下午去簽了手術同意書。



第三天一早進了手術室,當時心情也是無比的害怕,但是孩子遲早得生出來,拋婦產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害怕和恐懼。整個過程下來,用了一個多小時,打了麻醉,到孩子出生也就十幾分鍾。 聽到寶寶哭的那一瞬間感覺一切都值了。七斤六兩的豬寶寶。出了手術室回到病房,麻醉藥還沒退,手術第二天去了導尿管,要下床,那一刻,覺得比挨一刀還痛,其他的都還好,住了七天醫院才出院。希望快生的寶媽不要害怕,生寶寶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每次去產檢,都會去聽孕媽課堂。會有關於生產的經驗並且有幸聽到關於產後為什麼要收腹的問題,專家說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後媽媽的骨盆都會變大。寶寶在我們肚子裡十個月,慢慢慢慢把我們的骨架都撐大了,必須在產後及時使用束縛帶進行骨盆收緊。


加強版U型分體套裝的,U型領的設計是正在哺乳期媽媽們的最愛了,不僅哺乳方便,而且還有託胸,收副乳的效果,彈力很大,不僅不嘞,穿上還特別舒服,比收腹帶舒服很多,也要比紗布方便好多,堅持穿了半個月就有很明顯了!就連我老公也說,你的肚子真的小了好多啊。當時別提我有多高興了。 在產後42天去醫院複查的時候,產後醫生說身材恢復的不錯嘛!我說還是要謝謝上課的醫生給我推薦一款收腹,衣穿了半個月就有明顯效果了,我還真不知道產後要做收腹的工作呢!我恢復身材還是要謝謝推薦!回去之後我一直還再堅持穿現在,已經恢復很多了,真是太謝謝醫生的推薦了。


剖腹產手術後為什麼要按壓肚子 ?

1、幫助內臟恢復原位 我們說的剖腹產之後的按壓肚子其實就是由醫生或者護士按壓宮底。原來是懷孕之後,隨著寶寶的越長越大,子宮也會越來越大,就會慢慢的壓迫內臟,會產生噁心、孕吐等反應。那麼刨腹產之後及時按壓肚子可以讓內臟恢復原位。

2、促進產後惡露更好的排出 其實產婦在分娩之後子宮會排出分泌物,就是所謂的惡露。新媽媽們在生產之後宮縮不良、盆腔內容易積血,此時醫生們就會根據媽媽們的宮縮情況及時的按壓肚子,幫助惡露及時的排出,避免產後大出血的情況。


薪叛


很多媽媽們雖然生孩子很久了,但一說起壓肚子來,還是全身瑟瑟發抖,甚至是留下一身的冷汗,特別是剖腹產的媽媽,感受更深。

確實是這樣,壓肚子不管是順產媽媽還是剖腹產媽媽都會大概率經歷的一件事情。說起壓肚子的疼痛來,很多媽媽們都是記憶猶新。


比如一位媽媽說,自己當初被壓肚子的時候,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本來剖腹產後就是疼痛難忍,又被護士“使勁”的壓著肚子,當時整個醫院幾乎都是自己痛苦的呼喊了。

那麼為什麼剖腹產後還要壓肚子呢

一般來說,壓肚子是一項雖然很難忍,但卻很必要的事情。

一方面,壓肚子可以促進惡露的排出

眾所周知,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媽媽們體內總是會有一些羊水啊,組織液啊,寶寶的排洩物等液體殘留,這些液體一般稱之為惡露。

惡露屬於體內的廢物,是需要及時排出體外的,否則的話會在媽媽的子宮內產生大量的細菌,影響子宮的恢復。另外惡露在子宮內堆積的話,也是容易引發產後大出血情況,危及媽媽們的生命。

而壓肚子呢,則是可以很好的刺激子宮,使其主動的把惡露以及一些淤血等液體,及時的排出體外。

另外一方面,壓肚子可以促進子宮恢復

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媽媽們的子宮都是受到了很大傷害的,尤其是剖腹產,子宮需要被一刀切開,寶寶才能被取出來。在經歷了這麼大傷害之後,子宮的自我保護機制會讓其減緩活動,避免流出太多的血液。但是,想要儘快恢復的話,更需要子宮不斷的收縮,這樣才能逐漸恢復活力。

而壓肚子呢,就是一個人為的促進子宮開始收縮的動作,可以讓媽媽的子宮儘快的工作起來。

最後

其實壓肚子並不是說每一位媽媽們都需要經歷,就算是剖腹產媽媽也是這樣,有些媽媽們本身子宮收縮力度比較適中,是完全可以跳過這個過程的。

不過絕大多數的媽媽們,想要子宮更好更快的恢復,還是需要壓肚子的。


開心爸爸的日記


剖腹產後為什麼還要像順產那樣壓肚子呢?具體有哪些講究?

我剖腹產生完孩子,到了病房沒多久,就被醫生按肚子,打促宮縮針了。您可以想象一下:麻藥勁過了,那十幾分的口子是從裡到外的,不碰都疼,更何況還要用那麼大的力氣壓了,當時疼的我直哆嗦,後面看到他們來,都有點害怕了。

剖腹產後為什麼要壓肚子呢?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按壓肚子都是為了幫助新媽媽把惡露排出,進而促進子宮收縮,對幫助子宮恢復有很大好處。

新媽媽們在剖腹產生產之後,由於不是自然分娩,導致宮腔積血,影響子宮收縮,嚴重者導致大出血,按壓宮底的目的是排除積血,觀察宮縮情況,是必須的。此時醫生們就會根據媽媽們的宮縮情況及時的按壓肚子,幫助惡露及時的排出,從而避免產後大出血的情況。



一般剖腹產後6小時內,醫生、護士就會給按壓肚子,一天壓1-2次,一般要按壓2天,如果子宮收縮比較差,第三天可能也會按壓。

每次按壓肚子都會有劇烈的疼痛感,所以新媽媽有做好心理準備,不要情緒激動,要堅持住,這也是為了新媽媽的身體健康好。

當醫護人員給按壓肚子時,請採取平臥位,兩腿自然屈曲稍分開,儘量放鬆身體,雙手可以扶住病床兩側的欄杆,盡力配合醫護人員的檢查和按壓。

壓肚子之後不能馬上下地活動,應該臥床休息一兩個小時的時間,之後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下床活動一下。

剖腹產的媽媽,等麻醉消失後,上下肌肉就可以做一些收放動作了,手術後6小時就可以起床活動了。剖腹產的媽媽一定及早活動,也會有利於排出惡露,對子宮和傷口恢復有很大幫助,也是防止腸粘連、血栓形成、猝死的重要措施。

高級育嬰師,有多年母嬰護理經驗,是多網絡平臺原創、簽約作者。關注母嬰健康和0-10歲孩子的養育和教育,同時也是二孩媽媽,育兒路上我們在一起!歡迎關注銀花育兒!

銀花育兒


順產和剖腹產有兩大痛是讓產婦無法忍受的。順產是產婦臨產時的宮縮痛和娩出寶寶後的按壓宮底之痛,而剖腹產,則是剖腹取出寶寶後的按壓宮底痛和產後麻醉藥效過去的剖腹傷口痛。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的產婦,都逃不過在孩子出生後,醫生需要幫其排出體內一切妊娠組織,包括胎盤、因胎盤剝離子宮壁而出現的淤血等,所以即便是剖腹產,也需要像順產的產婦那般按壓宮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壓肚子。

那麼產婦在產後按壓宮底時,剖腹產和順產的媽媽有哪些不同?具體有哪些講究呢?

一、順產按壓宮底

採取順產方式分娩的產婦,在娩出寶寶後,之前非常凸出的孕肚會迅速癟下來,腹部的皮膚鬆鬆垮垮的,甚至當產婦稍微側身,腹部上的皮膚都會歪到一側,如果醫生直接把手按到產婦腹部上,可能會由於產婦腹部變大而按壓不到已經縮小的子宮,起不到促進子宮收縮的作用。


所以醫生一般會把順產產婦腹部的皮膚抓住扭一圈,把產婦腹腔收小,基本能固定產婦子宮,然後順勢往下一按,產婦的子宮就會像被按壓的氣球一般,先排出宮腔裡的積血,子宮再收縮,這樣就能夠慢慢地把產婦體內的惡露排乾淨了。

二、剖腹產按壓宮底

剖腹產按壓宮底,講究的是在幫助產婦子排出淤血的同時,也要減少產婦產後出血,所以剖腹產和順產產婦在按壓宮底時的方式是有些不同的。


剖腹產在取出寶寶和胎盤後,縫合產婦腹部的傷口後,再在產婦的腹部上綁上沙袋,最後才手按沙袋,來達到按壓宮底的目的,這麼做的主要原因是產婦腹部有傷口,醫生無法像對待順產產婦那般,在剖腹產產婦腹部上扭那裡的皮膚一圈,再往下一按,或者是直接按壓產婦腹部,所以綁沙袋的話,醫生在沙袋上面按壓宮底時,不但不需要直接面對產婦腹部傷口,而且由於沙袋受力面積大,無論子宮跑到哪個位置,醫生都可以直接按壓到產婦子宮,幫助產婦排出惡露的。

無論是順產,或剖腹產,幫按壓宮底所帶來的痛楚,都是產婦不想承受或承受不起的,所以醫生往往會出其不意的往下一按,等產婦感覺到非常痛的時候,按壓宮底基本上已經結束了。


楊謐說


壓肚子在臨床中叫按壓宮底。壓肚子對於產婦而言會增強產婦的疼痛感,會給產婦帶來不適。對於醫院而言,由於產後壓肚子增強了產婦的疼痛感,導致產婦的住院滿意度、護理滿意度變差,不符合醫院打造優質服務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目前許多醫院針對剖腹產產婦並沒有產後壓肚子的護理內容。當然,仍然有部分醫院會對剖腹產產婦實施產後壓肚子,因為產後壓肚子好好多多。

剖腹產為何還要像順產那樣壓肚子呢?

促使子宮復舊

產後面對的問題就是產後恢復,其中子宮復舊便是產後恢復的重要內容。子宮經過孕期其環境已受到破壞,並且剖腹產手術給子宮帶來了直接的傷口,會導致子宮出現宮縮乏力的情況,不利於子宮復舊。而壓肚子是採取人工干預的手段,會對子宮形成有效的刺激,有助於促進子宮收縮,促使子宮復舊,對產後恢復具有積極作用。

促進宮腔瘀血排出

剖腹產產後護理中壓肚子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按壓宮底將子宮內的積血排出,並且產後的多次壓肚子能夠有效的促進宮腔瘀血排出,能夠縮短產後排惡露的時間,有助於產後恢復。

預防產後出血

產後出血是指胎兒出生2小時內產婦出血量達到或超過400毫升,或者是胎兒出生24小時內產婦出血量達到或超過500毫升。產後出血是產後嚴重的併發症之一,也是當前引發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宮縮乏力是造成產婦產後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臨床實踐中宮縮乏力造成的產後出血佔40%以上。

剖腹產產後壓肚子能夠刺激子宮,使子宮持續處於縱向壓縮狀態,子宮宮腔縮小,交織於肌纖維間的子宮壁間血管與血竇被擠壓,會被動關閉血竇,使出血停止。並且壓肚子過程中壓迫腹主動脈,能夠減少子宮血供,使子宮肌層缺血,促進子宮收縮,進而達到止血、預防產後出血的目的。

壓肚子具體有哪些講究?

  1. 必須考慮疼痛問題:很多經歷過產後壓肚子的剖腹產產婦均表示:避開了順產的分娩痛,卻避不開壓肚子的痛。確實剖腹產產婦產後面臨著牽拉手術切口及子宮切口的疼痛、子宮收縮疼痛,再加之壓肚子的疼痛,讓部分產婦產生了心理陰影。因此,護理人員在給剖腹產產婦壓肚子時會做好疼痛護理,採用多模式鎮痛以緩解產婦產後壓肚子的疼痛感。

  2. 壓肚子時間與頻率的講究:產後出血通常發生在產後4小時內,使得產後4小時內壓肚子的頻率要高於產後4小時後。

總之,產後壓肚子會給剖腹產產婦帶來疼痛感,但對於產婦的產後恢復有著積極作用,並且能夠預防產後出血,也能夠保障產婦產後安全。因此,剖腹產產婦一定要做足心理準備,勇敢面對。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點贊@育兒有故事,我們與您在育兒路上一起共同成長!

育兒有故事


一般孕媽媽在剖腹產後是需要按壓肚子的,準確的說是按壓子宮底部,有效的加快子宮恢復。

及時有效的按壓宮底能夠幫助促進子宮收縮,排出惡露。

術後容易導致宮腔積血,嚴重者會出現產後出血,及時有效的按壓能夠防止特殊情況的出現。

幫助子宮恢復,也可以使用宮縮素,以及寶寶吸奶的刺激等方式促進子宮收縮。

術後注意休息,不要劇烈運動。

術後飲食需清淡,適量的溫性蔬果,避免月子期間便秘!

祝你生活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