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延續千年的老街道——西府名街中山路

寶雞市金臺區中山路,是一條延續千年的老街道,最早為南北朝時留谷城的一條大道,舊稱大馬路,明清時稱東、西大街,1927年改稱中山路,1938年向東延伸到人民街東口。直至新中國成立,中山路一直是寶雞縣城內唯一一條主幹街道,沿路商鋪林立、市場繁榮、人流如織。

悠久的築路歷史

中山路的歷史,可追溯到1452年前的南北朝。三國時期的魏明帝太和二年(228年),魏將郝昭在今代家灣築陳倉城(下城)的同時,在今中山西路修築了兵營和城堡。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年),在郝昭所築城堡處修建了城池,時稱留谷城,有東、西、南三個城門,東門在今紅旗路北口,西門在今長青路北口,南門在今南關路口,東西門之間長1500多米,這就是中山路最初的雛形。

隋煬帝大業十年(614年),將陳倉縣治所從陳倉下城遷入留谷城,從此以後,中山路就一直為陳倉縣署所在地,成為辦理政務、屯兵防衛、對外交往、商品交易的街市和社會賢達及民眾活動的地方。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對城池進行了擴修,東、西門之間大馬路更加順暢,並以陳倉山“雞鳴之瑞”將陳倉更名為寶雞。

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知縣劉通對三座城門進行了加修,東門為“迎恩”,西門為“來遠”,南門為“解阜”。明神宗萬曆年間(1573-1620年),知縣師嘉言增修了東西門月城。明思宗崇禎十三年(1640年),知縣嚴夢鸞加固了城牆,增築了南門月城和護城河,引玉澗水由西向東繞城注入金陵河,並在城北半塬修築了百米見方的風匣城,為附城;時縣城以南門為界分稱東街、西街。

清高宗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知縣徐起鳳對縣城進行了擴建,將城牆加高到8.25米,頂部拓寬到5米,並修建箭樓、鐘樓各1座,炮臺8座,更房5處,車馬道路5條,下水道18條。此次修建之後,東西城門之間主街道橫貫全城,兩側街巷與其連成一片。自東向西依次為:預備倉、布政司、關西道、關帝廟、勸學所、火神廟、萬壽宮、縣治、城隍廟、養濟院、儒學、文廟,一直到西門通衢大街。街道南北有西城巷、東城巷、北城巷、南城巷、西南城巷、高家巷、官井巷等街巷,沿街均為店鋪,並設東西街市。

民國五年(1916年),修築了二馬路(今曙光路)。1937年3月隴海鐵路通車到寶雞;7月,全面抗戰爆發,此後淪陷區及黃泛區大批工商企業和難民湧向寶雞,縣城及東關、漢中路、南河灘(經二路)人滿為患,城內人口驟增,商號迅猛增加。1941年,縣長王奉瑞拆除了東城門,擴建了東門口至人民街的街道,開拓了三馬路(今引渭路),並對城內老街道進行了拓寬,與新修的東關(現中山東路)連在一起,時中山路老街稱縣城鎮,東關稱新市鎮,兩側有33條與之相通的街巷。

新中國成立後,中山路進一步得到發展,並不斷向東、西、北擴展和延伸,東與店子街、東風路連接,西與寶福路相通,南與經二路連在一起,北由群眾路、新華路通向寶平路。

長期的中心地位

以中山路為中心的寶雞縣城,為關中平原的西大門和內地通甘入蜀的交通要衝,其“左金陵,右玉澗,面渭水,背陵塬,當西南之咽喉,為秦隴之腹背,自古稱嚴邑”的地理位置,素有“秦蜀襟喉”和“關隴鎖鑰”之稱,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寶雞歷史上發生的70多次戰爭,大都把寶雞縣城和中山路作為攻取與佔領的目標,或作為出擊和進攻的根據地,有名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故事,就是寶雞歷史上譽滿中外的著名戰例。解放戰爭時期的“西府戰役”和“扶眉戰役”,敵我雙方把防衛和奪取寶雞作為作戰目的,最後,以我軍解放寶雞取得勝利而告終。

陳倉縣治所遷入留谷城後,中山路就由軍事要塞逐步發展成為寶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教育中心。位於今世福大院所在地的三國時所建的“望兵樓”及後院兵營,一直為各個朝代縣署處理公務、執政辦案的衙門和辦公場所,為寶雞縣的政務中心。1941年2月,陝西省第九專員公署從鳳翔遷入寶雞,寶雞縣城又成為寶雞地區的首府和中心。寶雞專署先後領導和管理寶雞、鳳翔、岐山、扶風、眉縣、千陽、隴縣、鳳縣、麟遊、武功、周至等縣區。隨之,縣城又增加了不少管理機構、社會團體和文化教育單位。

隨著專署遷入,隴海鐵路修通和全面抗戰爆發,外埠工商企業商賈名流和達官要人蜂擁而至,一時間,城內人口劇增,機關單位和社會團體、商行、旅社、作坊、銀行遍佈大街小巷。鳳翔百餘戶過載行(大批發商)及虢鎮等地的著名大商號也都爭相遷寶。幾年時間,僅批發商品的行棧業就達80多家,還有銀行17家、旅社70多家、餐館300多家、醫院21家、戲院10家、大商號1000多家,從此,自秦漢以來,鳳翔2600多年形成的西府地區中心地位被寶雞所替代。寶雞縣城成為陝西西部政治、軍事、經濟、教育、文化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中山路則成為中心的中心,不僅領導機關、社會團體多,而且鼎盛時期商戶達3000多家。1949年7月,新成立的寶雞縣政府遷入虢鎮,在中山路另成立縣城區和新市區(金臺區前身),市黨政領導機關仍設中山路。

繁華的商貿街市

中山路初建時為軍事基地內人員來往的通道,自陳倉署所移入後,開始有了商業小市。唐以後,外商和門店增多;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城區擴建,商賈達百餘家,形成街市;明思宗崇禎十三年(1640年),加修城牆和街道後,商戶不斷增加,對外交易也逐漸增多,這裡成為商品流通的物資集散地。清穆宗同治八年(1869年),為適應城鄉商品交易和社會需求,在東、西街設集市,後又在東、西關設立貿易市場,供農副產品和生產生活用品交易。到清德宗光緒十五年(1889年)有鬥行、豬羊行、花布行、山貨土雜行、油行、錢行等7家商行和100多家商戶。清德宗光緒三十年(1904年)成立了最早的寶雞縣商會。民國初年,由於戰亂和連年乾旱,城內人口銳減,商業蕭條,1933年商戶僅留雜貨、鹽、油、酒、鐵、瓷、藥業、麻業等268家,到1935年,縣城人口5186人,商戶190家。

1937年後,隴海鐵路與西寶、川陝、寶平等公路修通,加之全面抗戰爆發後淪陷區人員和商戶大量遷入,中山路及東關地區商賈雲集,店鋪密集,大量物資集散和旅客過往中轉,使縣城人口不斷增加,交通、商業迅速發展,大街小巷到處是南來北往的人,旅館業、餐飲業、服務業等應運而生,旅館已建70多家,還常常一房難求,商戶較1936年增加近十倍,一派繁榮興隆景象。1946年城內人口增至98049人,商戶增至1211家。到1949年商戶達1932家,攤販達1341戶,人口達11萬之眾。

新中國成立後,中山路更加繁榮昌盛,仍一直為城鄉群眾購物的心儀之地,到1955年商業2018戶、飲食業315戶、服務業130戶、個體攤販達1454戶。

20世紀80年代,隨著寶雞火車站改造後面向經二路,以及市區東擴南移,新的街市不斷增加和湧現,中山路商業街漸次冷落,一度人口稀少,生意蕭條,失去了往日的繁華和風采。

近年來,市政府對這條千年老街進行了綜合改造,重塑了商業街的新形象,使其既保持了傳統風貌,又注入了適應時代的新元素,成為集百貨、餐飲、住宿、文化、娛樂、休閒、旅遊、觀光為一體的新型街市。(作者:李維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