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柳枝镇铧角堡子村名溯源

柳枝镇铧角堡子村名溯源

作者 秦获幸

在咱们华州区的农村,村名叫小堡子,老堡子的倒是不少,而铧角堡子听起来就有点新鲜。一般人一听“铧角”二字,很自然就想到“滑脚”,绝对不会联想到生僻的铧角。

华州柳枝镇铧角堡子村名溯源

站在铧角边上眺望铧角堡子 秦获幸摄

铧角堡子地处今天的柳枝镇毕家村的南焦家和东焦家之间。当时零散地住着不足十户人家,近几年才改造成一条东西走向的巷道。铧角堡子得名是因为它地处位置特殊,形似铧角,而被形象地称为铧角堡子。:在本村的西北方向有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小河渠,那是从罗纹河东的山根泉水汇聚而成的小溪流入渭河的。铧角堡子就是座落在状如犁铧的尖角东南位置才得其名。铧角堡子虽小,但他的来头可大了。据民间流传的说法是,铧角堡子当年大得很。大到啥程度,能顶三个拾村。这让人一听头就有点大了。一个拾村是啥概念,更不要说三个拾村了。即便是今天的铧角堡子也不过是拾村的一条小巷道。当然传说是另一回事,追根溯源看一下这村子是咋样由大变小的。村子的沒落是在清朝同治时期回族暴乱时,整个大村人员伤亡惨重,十室九空。事后有村上一位进士出身的大官从外地赶回老家,把祖坟和焦家祠堂迁到南山根下。铧角堡子的焦姓居民原本是进士的随从杂役人员,主人赐姓为焦,在此安居乐业。而附近南焦村,北焦村,东焦村的焦姓居民则是正宗的焦门传人。关于铧角堡子的各种传说,信不信由你,谁也不必去较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