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韩城桑树坪

桑树坪镇582平方公里巍巍青山,占全市面积的三分之一。这块富饶的土地,流传着大禹植桑的传说;蕴藏着超10亿吨储量的煤炭、10万亩高品质的花椒;有渭北最大的原始森林,数千种植物……它携重宝而不自矜,在煤炭工业的制高点上主动求变,在青山绿水的起跑线上不断探索,走出一条三产融合发展的璀璨之路。

你好,这里是韩城桑树坪

林源风光

如今,这座被誉为“璞玉之城”的知名重镇,像一辆载满五颜六色“珍宝”的列车,正以黄河奔腾的姿态,一路向前,驶向幸福的远方。

传统黑 主动求变华丽转身

依托桑树坪煤矿兴起的桑树坪镇,煤炭工业一度是全市的支柱产业。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来自全国数以万计的建设者汇聚于此,拉开韩城工业发展的序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桑树坪镇商贸、餐饮等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用当时的话说,“城里有的桑树坪有,城里没有的桑树坪也有”,一时间,桑树坪风头无两,被称为“小香港”“不夜城”。

你好,这里是韩城桑树坪

矿区一角

1986年,国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个人通过依法申请可取得采矿权。此时,一批先行者通过合伙、入股、承包等形式办起私营煤矿,桑树坪煤炭黄金时代就此拉开序幕。

在镇上工作十余年的吉锁书见证了桑树坪煤炭行业的黄金时刻。“最多时,全镇大大小小能叫上名号的煤矿有百余个,拉煤车从早到晚进出不停,即便到了晚上,整个镇子也是灯火通明,十分热闹。”吉锁书说,“单一个野鸡岭附近,就有10余家煤矿。”

然而,在享受资源红利的同时,当地也面临资源浪费的“重症”。2011年,桑树坪镇主动求变,利用三年时间关停辖区13个安全系数不达标、过度开采的煤矿,对没有经营资质的小煤窑毫不手软,一律叫停。同时,不断优化煤炭矿井布局,陆续淘汰落后产能,至2018年,辖区仅剩3家达标煤矿。

你好,这里是韩城桑树坪

镇区新貌

居住在桑树坪镇的村民明显感觉到街道干净了,凿开河水清了,蓝天次数多了。目光所极之处,青山绿水垂杨柳,桑树坪镇美景再现。

对煤矿来说,升级带来的转变显而易见。2016年后,以枣庄煤矿为主的桑树坪煤炭产业,通过“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等一系列绿色开采技术改造,形成洗煤、粉煤灰利用、煤矸石综合利用等煤炭深加工产业链,既保障煤炭绿色开采,又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桑树坪镇在“十三五”规划中算了一笔账,到2020年,全镇将建成渭北最大的原煤生产基地,煤矿安全绿色化开采率达到95%,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除此之外,一幅以风力、光伏发电等为主的新能源项目画卷正徐徐展开,当地村民除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收入外,还可依靠新能源享受国家补贴、项目分红,充实自己的腰包。曾经的“煤矿服务区”,变身为如今的“璞玉之城”。桑树坪镇多方位驱动,撬动民生板块,实现能源重镇的“华丽转身”。


生态绿 农业旅游多位一体

毋建文是张杨沟村的花椒大户之一,是远近闻名的花椒专业户。年轻时,毋建文喜欢外出打工,“虽然累,但来钱快。”十年前,家里种的花椒卖了一笔好价钱,毋建文就想:“要是有几十亩花椒地岂不发财了。”之后,毋建文对种花椒留了个“心眼”,他自学成才,摸索出一套适合山区的花椒技术种植。常在村里为村民培训,还被外村甚至山西的椒农请去“授课”,经他手嫁接或修剪的花椒,总比其他花椒品质好。

和毋建文一样,村民们也尝到花椒带来的“甜头”。村党支部书记毋金平粗略算了算,一亩地均产花椒150斤,每斤40元到80元不等。也就是说,只要每户村民家里有几亩花椒树,人均年收入上万不成问题。这也是张杨沟村虽地处偏远山区,却家家户户在城里拥有单元房,购买小轿车的原因。“这不算什么”,毋金平掏出手机,一个个关于花椒种植、修剪、销售的画面出现在“快手”APP。原来,一些像毋建文一样的花椒专业户,通过网络平台分享经验,帮助当地椒农拓宽销路。其中,ID名为“老段”的视频用户凭借日常分享收获3.2万余粉丝,他在主页这样介绍自己:“交流栽植管理经验,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以更加科学的管理新理念,使产业的明天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科学管理,释放产业强音。近几年,桑树坪镇积极搭建培训平台,帮助椒农提升花椒品质,以“狮子头”花椒品牌为龙头,推动各村实现“一村一品”。2018年,毋金平和张杨沟村干部熬了几个通宵,向市委市政府申报该村“高祖山”花椒品牌,审批后,他们将通过线上媒体宣传、线下活动配合等方式,让花椒进超市、进商场,实现“论斤卖”到“礼盒卖”的转变。同时,以梁山村薛卫峰、王峰村薛建奎、涧东村孙振林等人为代表的“能人”团队,在政府的号召下,合资成立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生态观光园等,推动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农民思想观念转变。

你好,这里是韩城桑树坪

凤凰古寨

桑岭村村民怎么也没想到,祖祖辈辈居住的村子会发展得这么好,道路干净整洁、树木郁郁葱葱,走在其中,山谷间的清风直达肺底,碧水青山、雕梁画栋,宛若画中。如今,来村里看风景的游人络绎不绝,村民趁势办起农家乐,打造重体验、原生态的农家生态旅游。

姚林合是村里最早兴办农家乐的村民,靠出租民屋、开办农家乐,一年有十来万收入。不仅如此,随着王峰古寨、凤凰古寨、杨湾娘娘庙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以凿开河、秦晋大峡谷、文物古迹等主要景区景点为核心,川道观光、休闲体验、乡村度假、农业观光等并存的旅游格局已逐渐形成。“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想也想不到。”58岁村民阮红刚说,“现在没事逛逛公园、溜溜弯,日常生活用品在村口商店都能买到,生活很惬意。”正如“老段”所写,多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定会让桑树坪镇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北大门 道路纵横引领发展

桑树坪镇东临黄河,西依黄龙,北接宜川。但蜿蜒崎岖的山路一直让来往行人十分犯愁。在宜川小伙李聪的印象里,“宜川到韩城没4个小时绝对到不了,而且要走十分危险的盘山路,有时候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十分揪心。”

“以前出门采购,要带着干粮翻山下洼,恨不能一次囤够一年的量。因为路不好走,花椒品质再好也难卖。”对独泉村、枣庄村等山区村民来说,重重大山锁住村庄对外的连接,也封住村民致富的道路。

你好,这里是韩城桑树坪

浩吉铁路

时间回到2013年10月,桑树坪隧道建成通车,与2012年通车的龙门隧道紧紧相依。天堑变通途,3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摇身一变”成了11公里的快捷通道,村民出行不再“翻山越岭”。

2017年,沿黄观光公路全线贯通,龙门隧道和桑树坪隧道作为沿黄观光路韩城段的重要部分,为桑树坪对外交通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沿线企业、村民、游客无不因这条隧道而受益。去年,李聪参加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开车来到韩城,笔直的沿黄公路让他十分惊喜,“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李聪万分感慨,“以后就可以带着家人朋友一起来玩了。”宜川和韩城也终于在这片大山间“紧紧相握”。

与此同时,桑树坪也尽力提升景区内外交通水平。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及各部门的配合下,镇上用十年时间,陆续修通120条、361公里村道,实现全镇村与村、村与组、组与组道路硬化全覆盖,哪怕住在山顶的村民,小轿车也能开进家。

你好,这里是韩城桑树坪

王峰美景

王峰村是典型的山村,乡村旅游发展的如火如荼,尤其春夏交替季节,游人如织,十分热闹。游客坐着漂亮的旅游专车,从市区出发,一路青山绿水,不到1小时,便到达目的地。这得益于桑树坪镇积极优化升级通村道路,打造镇内“半小时旅游圈”,提升景区到市区的旅游专线,融入韩城“1小时旅游圈”,全面提升桑树坪全域旅游的竞争力。

而今,全国最大的运煤专线浩吉铁路贯穿全境,为桑树坪煤矿乃至全市工业材料外运提供最大便利,这些大小道路的汇集,夯实了桑树坪“北大门”的重要地位。

你好,这里是韩城桑树坪

“东方宝石” 褐马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全镇经济、旅游等方面呈现出繁忙兴盛的景象,群众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数十年的努力,从工业、农业到生态旅游,全镇已形成一产二产为主、三产联合驱动的发展态势。一个宏图的蓝图正徐徐展开,一场关于互联网和现代农业、智慧能源、现代服务、绿色生态、便捷交通的创新发展正在精心酝酿,一个文明、美丽、富裕的桑树坪镇即将展现在人们面前。翻过昨日辉煌的一页,这里将迎来更加璀璨的明天。

(摄影 宁永泉 郭宗义 程高峰 吴振兴)

总编|张宏伟

主编|党建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