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部分历史景点来历及介绍

亲邻寨遗址位于澄城县罗家洼乡亲邻村南,是我县现存数十处古寨中保存较完好、历史古老的一处堡寨。据《澄城县志·附志》记载:“元亲邻古寨,在县北二十里之亲邻村。元陕西平章李思齐命将建筑,以资屯守,今遗址尚存。”元代将军郭思德在《过精进寺》一诗中曾有“ 塞烟连草有寒峰”的诗句,就是指亲邻寨与冯原镇的壶梯山对峙,地理形势险要。亲邻寨遗址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300米,堡寨的城墙用夯土筑成。当地群众叫它“古城”。该寨堡城墙全部夯筑,夯土层厚10—15厘米,四周城墙高度5—6米,宽约2—3米,遥望古城,气势雄伟,异常壮观。

亲邻寨以《古寨寒烟》列澄城八景之一。姚钦明有诗:“树杪跻攀石磴悬,手扶藜杖出风烟。山连沙漠迷遥岭,日上连峰景曙天。秋草征夫峰堠外,夕阳归鸟戍楼边。险成绝壁生悲感,为忆平章战伐年。”

李思齐(1323—1374)一一元末罗山人(今属河南),字世贤。至正十二年(1352年)与察罕帖木儿同时起兵,镇压红巾军,转战河南陕西,后驻兵凤翔,官至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割据一方,与孛罗贴木儿、扩廓贴木儿等自相攻战。洪武二年(1369年)降明。后奉命至蒙古见扩廓贴木儿,被截断一臂,南还后即死。

瑞云观

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有着先有“瑞云观”后有澄城县之说。瑞云观位于遮路新石器遗址以西沟底,座北向南仅存三孔砖窑,其余建筑毁坏一空,墙上部分壁画还保留较好,有着历史考古价值。保留下来的遮路庵正月二十三古庙会延续至今。这里有无数泉眼,是县西河水的发源地之一。

相传,这一天周边群众要将过大年时请的三位神(天地、炊爷、马王爷)用火化后,用黄表包好,送来遮路庵神水中,让各位升天。传说中的顺口溜是:正月二十三,猪油麦子泡枣山,吃了就上遮路庵,送走神和仙,今年保平安。

居仙寺

位于亲邻村南“古城”西北半沟中。寺院呈王字形状,座北向南。传说是韩延寿(韩昌)所建。韩昌原是汉人,是宋王派往辽国的使者。辽王为达侵吞中原之目的,曾许给韩昌半壁江山,并封韩昌为元帅统兵百万犯宋。韩昌一路南征,势如破竹,在古城屯兵练将时成王心切,专修此“居仙寺”,形似“王”字,以求神灵保佑自己早日成王,一统天下。

蛾蟒庙

相传很早以前,有商州年老讨饭夫妇二人,路过车盖沟,拾到两个蛇卵,放在讨饭的笼内,过了一段时间,孵化出两只小蛇。夫妇二人舍不得丢弃,整天将其带在身边喂养,并为其起名“蠕蠕”、“蛾蛾”。后来,小蛇逐渐长大,老人提携不动,将其放在车盖沟底的小河中。几年之后,蛇长成蟒,民众受惊。几年后,夫妇二人再次经过车盖沟,当地乡民告诉他们,沟底有两条巨蟒以防伤人,劝他们不要过去。二人心想可能是自己放掉的小蛇,便挺身前去辨认,遇见大蟒,老人说:“如果你们是蠕蠕、蛾蛾,就请点三下头。”大蟒闻言果然点了三下头,并在两位老人脚下窜来窜去,示意要两位老人骑在它们背上,驮他们云游四海。老人死后,又将其驮回,并落在车盖沟的对面的塬上,日夜守候,至死不忘前恩,阴灵向两岸村民托梦,要求为老人建墓修庙。十社村民感其诚意,集资建成雄伟壮观的“蛾蟒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蛾蟒庙的传说,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蛾蟒庙原来由十社共同祭祀,后来庙体年久破损,车盖一家独自翻修,因此庙地也就给了车盖村。

拴马桩石雕

澄城县地处陕西渭北高原东部,拴马桩石雕数量之多,品位之高,造型之奇特,闻名全国。 据统计,全县仅各式各样的拴马桩达2000多个,分布于各自然村的农户中,居全国之首。

拴马桩为方形石条状,从石材看,多为灰青石,黑青石,和少量细砂石。从形制看,分桩头,桩颈,桩身,桩根,四部分。桩头为圆雕手法,多为人兽组合,也有单人独兽的。人物面容上,民族差异性颇大,可区分为汉,回,满,蒙等形象.兽多为狮、猴、马等动物,也有麒麟、猞猁、蟾蜍等传说中的瑞兽.圆雕时,工匠巧妙的将狮。猴的前肢。人的臂弯处理成孔状,作为绑牲口缰绳的地方.桩颈多为浮雕状,亦有少量透雕.多为阁楼式或花瓣式,雕刻内容多为花鸟竹石等寓意吉祥的图案,如垂莲柱,如意头等,柱身处理较为简单,水纹状或单纯的斜纹,桩身深埋地下,没有图案。

壶梯山

壶梯山与黄龙山斜坡相接,似断非断,似连非连,拔地而起,突兀孤立,山高96米,山顶海拔1200米,因形似水壶,状如阶梯而得名。

山间古柏繁茂,郁郁葱葱、山顶巍屹峻拔,雄伟壮观,山上有庙,林中有泉,风景秀丽,美不胜收,有“小华山”之美称,因澄城八景之一壶梯山樵子而远近闻名,清代诗人姚饮明游壶梯山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一株名山似海洲,拾薪穿露岂仙流。独呼明月陪幽赏,信步青山亦胜游,叱石聊成羊牧戏,烂柯应为棋局留,遥遥人世浮云外,可倾松风次弟收”,壶梯山每年三月初三为古庙会,常年游人不绝,热闹无比,实为观光旅游之胜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