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容易骨質疏鬆,遠離9個不良習慣,減緩骨質和肌力的流失

俗話說:時間就是一把刀,每個人都逃不脫因時間而衰老的命運。隨著年齡的增加,尤其是50隨後,人體肌肉強度、骨骼密度也逐年下降,這是難以控制的不可逆因素;但事實上,日常生活中一些不知不覺的習慣,可能就是加速骨質流失、肌肉強度降低的原因,所以現代人中有不少人還沒有40歲就已經出現或多或少的衰老,肌力減退,骨質疏鬆等等,這些都是跟自己的生活習慣有一定的關係,其中以下9種習慣就是偷走我們的肌肉與鈣質“元兇”。

50歲後容易骨質疏鬆,遠離9個不良習慣,減緩骨質和肌力的流失

1、喝牛奶少、鈣質攝入少

很多人沒有喝牛奶的習慣,所以鈣質一直是國人最缺乏的營養素之一。研究認為骨骼完善的最佳時期為30歲之前,特別是孩童對鈣質的吸收率是各年齡層最高,可達到60%,一般成年人吸收率僅有孩童的一半,而女性更年期後以及老年男性,鈣質吸收率更逐年遞減;也就是說,老年人骨質流失快,吸收率又不夠,因此,要讓骨骼強壯就得趁年輕補足,因為老了才補鈣,效率會比較差。

50歲後容易骨質疏鬆,遠離9個不良習慣,減緩骨質和肌力的流失

2、缺少力量運動

現代人運動量不足情況最嚴重,除了容易肥胖、還會出現代謝疾病、三高、糖尿病等慢性病外,骨質與肌肉強度也因此跟著不足。

預防骨質疏鬆,必須趁年輕時,累積骨骼中的鈣質,其中重要關鍵便是和力量有關的運動,比如負重訓練。負重運動不僅能夠增加肌肉強度,促進造骨細胞的活性;同時,由於骨骼受力增加,有助強化骨骼品質,且提高骨質密度。

3、節食、不適合的減肥方法

許多醫學研究證實,體內的肌肉質量可預測骨質密度,尤其在停經後婦女身上,更顯示強烈的關聯性。然而,很多女性認為瘦才是美,導致許多女性不當減肥、節食,使肌力流失,骨質含量降低,更助長了患骨質疏鬆的危險。

4、過分追求白皙,缺乏日照

不少女性愛美,追求白皙皮膚,出門前會猛擦防曬乳,防曬外套帽子不離身,但防曬太過徹底,也對骨質有影響。

50歲後容易骨質疏鬆,遠離9個不良習慣,減緩骨質和肌力的流失

建議防曬不需要全身都擦,讓四肢在早晨或黃昏時,紫外線強度較低的陽光下,曬個15-30分鐘,即可獲得天然的維生素D3;此外,老人家在曬太陽同時,更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每天固定散步,提高肌肉量,因為強壯的肌肉能保護骨頭免於骨折。

5、飲酒過量、抽菸

酗酒亦是造成骨質疏鬆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有抽菸習慣者,體內維生素D濃度比沒有抽菸的人低。而女性若抽菸,停經時間會提早,當雌激素減少,出現骨質疏鬆症的風險會上升,若再加上少運動、過量飲用咖啡、喝酒等問題,出現骨質疏鬆症的幾率就更高。

6、經常喝茶或咖啡

許多上班族愛喝的咖啡、茶等提神飲品,這些飲品的咖啡因會影響鈣質的吸收、加速鈣流失;建議每日咖啡因攝取量,最好不要超過300毫克,以免影響鈣質吸收。

50歲後容易骨質疏鬆,遠離9個不良習慣,減緩骨質和肌力的流失

7、愛喝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比如可樂、汽水等,其中的磷元素含量一般比較高,如果愛喝碳酸飲料,把碳酸飲料當水一樣解渴的話,口渴了就喝,不會有止渴的效果,反而會讓身體更加的缺水,而且因此攝入了大量的磷元素,結果血液中的微量元素比例失衡,磷元素多了會妨礙鈣質的吸收、增加鈣流失量。

8、吃肉多

適量的蛋白質有助於鈣質的吸收,但假使餐餐大魚大肉,過量的蛋白質會造成鈣質流失。蛋白質攝取過量,會增加尿鈣的流失,再加上高蛋白質食物的含磷量往往也較高,會加速骨鈣釋放到血中,導致骨質的流失。

50歲後容易骨質疏鬆,遠離9個不良習慣,減緩骨質和肌力的流失

9、吃的太鹹

吃的太鹹等於攝取過多的鈉,體內的鈉含量過多,同樣會使得尿液中的鈣質流失增加,不僅對骨骼不利,若水喝的量不夠,或是草酸、植酸食物吃得多,還會增加泌尿系統結石的風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