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省会城市已经迈入万亿级俱乐部,为什么不能成为副省级市?

众所周知,中国目前有15座副省级市,分别为:广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西安、济南、长春、哈尔滨、沈阳、深圳、青岛、宁波、大连、厦门。其中,深圳、青岛、宁波、大连、厦门为计划单列市,其它均为省会城市。

这两个省会城市已经迈入万亿级俱乐部,为什么不能成为副省级市?

在省会城市中,就GDP而言,仅有广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突破了一万亿。而长沙和郑州的体量都在万亿级以上,为什么没有上榜呢?

这两个省会城市已经迈入万亿级俱乐部,为什么不能成为副省级市?

这要从头开始说起,自改革开放以后,为了顺利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便选择城市计划单列作为突破口。1983年2月8日,国家对重庆市实行计划单列,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此后又分别对13个城市实行计划单列。

这两个省会城市已经迈入万亿级俱乐部,为什么不能成为副省级市?

直到1993年7月2日,中央印发《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和《关于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除深圳、重庆、大连、青岛、宁波、厦门这6个非省会城市仍保留计划单列市外,其余省会城市不再实行计划单列,计划单列市瞬间锐减为6个。

这两个省会城市已经迈入万亿级俱乐部,为什么不能成为副省级市?

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将原14个计划单列市加上杭州、济南,总共16个城市确定为副省级市。

这两个省会城市已经迈入万亿级俱乐部,为什么不能成为副省级市?

1997年6月18日,重庆升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变为15个,一直沿袭到现在。

这两个省会城市已经迈入万亿级俱乐部,为什么不能成为副省级市?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有15个名额,为何当时长沙和郑州就不能入选呢?毫不客气地说,是因为不够格。

这两个省会城市已经迈入万亿级俱乐部,为什么不能成为副省级市?

从名单上就可以看出,入选者要么是实力很强、资格很老的省会城市,要么是经济实力非常强劲的地级市。

这两个省会城市已经迈入万亿级俱乐部,为什么不能成为副省级市?

虽然长沙和郑州现在风头无两,但并不代表过去也很优秀。事实上,长沙是近些年才发展迅猛,在2005年时仅排在全国第28位。郑州更不用说了,之前甚至都不是省会城市,并且直到1995年,郑州才超过洛阳,成为全省第一。

这两个省会城市已经迈入万亿级俱乐部,为什么不能成为副省级市?

因此,当副省级市的窗口打开时,长沙和郑州尚缺火候;现在够资格了,这个窗口却暂时没有打开。

这两个省会城市已经迈入万亿级俱乐部,为什么不能成为副省级市?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