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式父母容易“养废”孩子?

张平|文

为什么中国式父母容易“养废”孩子?

01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做人不能太自私!

然而人活在这个世上,也就短短几十年,如果处处都要迎合他人的话,活着有什么意思?我们关于“无私”的奉献精神,我其实挺不能理解的。

父母催促儿女结婚,会说:“你这么大年纪不结婚,我们的脸都给你丢光了”“你不能只考虑自己,你得替我们想想”,夫妻之间吵架,也总喜欢说:“你每次都考虑你自己,你就不能不这样自私吗?

还记得Papi酱曾在一档综艺节目里,说了自己的人生排序,她把“我”放在第一位,然后是伴侣,再是孩子,最后是父母。

很多人对此表示不理解,尤其是老一辈的父母们,在他们看来,有了孩子之后,第一位排序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孩子,连伴侣也要靠后站。

在这里我只想说:如果你连自己都顾不好,何谈顾别人?

做人有时候自私一点,不见得是坏事!因为你的“无私”有时候并不能换来感恩。

为什么中国式父母容易“养废”孩子?

02

前两天看新闻,看到一对47岁的中年夫妻想辞职养老,却引来了儿子的不满,委婉表示希望父母能够继续工作,为他的将来多尽一点力,明摆着就是养出了“啃老男”。

后来在父母的坚持下,这位儿子居然这样说:“你们辞职了,谁养我?做人不能太自私”!

那些理所当然接受父母的付出,并且专心啃老的孩子,你能说这是他们的错吗?

要说夫妻俩条件其实并不差,他们名下有两套房,一套自居一套出租,每个月租金大概有5000左右,另外他们还有300万存款。

夫妻俩觉得工作太累,所以想辞职养老。

人这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家庭、为事业、为名气等一些外在的东西而活,说实话,真正留给自己的并不多,操持了半辈子了,终于想通了要对自己好一点,我觉得其实还挺好的。人的觉悟就是这样,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事。

这对夫妻在为儿子创造的物质条件上,是很尽心的,但对于儿子的教育问题,却并没有做好,因为在他们教育下的儿子,是自私且贪婪的,他把对父母的索取当成了理所当然,完全不顾父母的身体、心理压力。

为什么中国式父母容易“养废”孩子?

03

为什么中国式父母容易“养废”孩子?

仔细看看生活中,不难发现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溺爱,却造成了孩子孤僻怪异的性格,好吃懒做的惰性,是父母的一味纵容,让孩子有了“作”的底气,也是他们自以为无私的付出,让孩子变成了生活的“废物”。

现在的家庭,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而面对的除了父母之外,还有四个老人,所以经常看到一个家庭里几个老人,轮番追赶着孩子,各种哄,无非就是想让他吃口饭,孩子索要玩具,大人只要力所能及,基本上都会答应,再则说父母即便不同意,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总之有人唱黑脸,一定会有人唱白脸。

另外,很多父母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了“我们也就你一个孩子,挣得钱以后都是你的”,所以孩子会把父母的财产当成是自己的,有些有孝心的还懂得回报,但也有大部分是心安理得接受,并不觉得应该感恩。

为什么中国式父母容易“养废”孩子?

04

国外的很多教育,从儿女18岁成年后,父母就放弃了抚养的责任和义务,可在中国,别说18岁,只要自己有条件,身体又允许的情况下,即便是孩子六七十岁了,只要能帮还是会帮一把。

我有个朋友,今年35岁,因为结婚晚,孩子才刚满月,生产期间婆婆从老家过来照顾,然而等朋友做完月子,婆婆就急着要回老家,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她姐妹约了她去旅游,要去一个月,临走前给朋友留了5000元钱,让朋友给她孙子请个保姆。

婆婆其实也没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可在朋友看来,奶奶照顾孙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哪有出去旅游都比带孙子重要的,所以朋友便开始对婆婆有了不满。

她和自己亲妈抱怨,母亲心疼她,就说“那我来照顾一段时间吧”,可怜她妈刚从带孙子的辛苦中解脱出来,又要接着帮女儿带外孙。

为什么中国式父母容易“养废”孩子?

05

子女成年后,老人所有的帮忙,都是出自情分,却并不是本分。就拿老人帮忙带孩子一事,原本大家都是好心,想替子女分担,让他们相对生活的轻松一点。

然而在中国,很多子女普遍认为带孙子是长辈应该做的,完全不觉得因为婆婆或者亲妈给自己带孩子要付钱,要感恩,有的甚至还拿“你不给我带孩子,我就不给你养老”做威胁,逼迫老人把后半生的老年生活搭上。

想想那些为了孩子奋斗半辈子的中老年人,如果辛苦能够换来感激,其实也值了,怕就怕你付出了全部,对方还不领情。

要什么无私,做人还是自私点好,尤其是孩子的父母们!

--END--

作者简介:张平,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知名情感自媒体。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