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饭店变化折射路的变迁

“现在,大家到饭店吃饭是家常便饭。但是40多年前,别说没钱吃不起,就是有钱也难找到地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改革开放,我觉得市场会好,就借钱在桥北开了一家饭店。那时,城里还没有个人开的饭店,桥北一带或者更远一点的市民都常到我那下馆子。”说起自己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开了饭店,冯继龙老人很自豪。

长治:饭店变化折射路的变迁

冯继龙家住潞州区老顶山镇赵凹村,今年已经80岁了。1978年,冯继龙从新闻中敏锐地捕捉到国家要鼓励发展经济的信号。虽然祖辈种地、靠着挣工分过日子,但从山东移民到屯留、再迁移到赵凹村的他喜欢折腾,就想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闯一闯。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开一家以经营面食为主的饭店,开启自己的“煮面时光”。

没有钱,冯继龙就向亲戚朋友借。这家三百那家五百,一张张欠条换来的是6000元启动资金。项目已选好、资金已到位,冯继龙开始在市区内选址,人流量要大、交通要方便。几经考察,最终在八一桥北边西侧盖起了五间房大的店面。这个规模、这种模式在当时还很少见。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有较大一点的饭店,但大多数是国营的,私营的、个体的在其他人眼里就是稀罕物。

“他就是个爱折腾的人,一听到可以自己做事。立马就来跟我们商量能不能干。”今年75岁的赵凹村村民孙智仁回忆到,从萌生开饭店的想法,老冯就像打了鸡血,选址、盖房,招工找人,一直在忙乎。

“咱就是个门外汉,没干过。只能一点一点做,一点一点学。但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咱连做这个的机会都没有,我的饭店是沾了改革光了!”老冯一边回忆一边说,过往经历仿佛就在昨日,说到动情处,泪花顺着眼角的皱纹慢慢散开。

1978年年底,冯继龙的第一家面食店终于开张,取名“桥北饭店”。位置优越,店面阔气,经营着压饸饹、拉面、刀削面和几样小炒,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大快朵颐,即使离得较远的淮海、惠丰厂的工人,下班后都会慕名来吃吃饭、喝喝酒。期间,因重修八一桥、改扩建英雄中路主干道,老冯和他的店面几经波折,先是原地后移20米,再是转移到八一广场交易中心院内,而后迁往新市西街小吃街等地方。直到2008年,他的儿子冯红军继承他的“手艺”在城隍庙开了“老冯肉丝饸饹”,才真正稳定下来。

“以前条件还很差,我当时还赔了钱,但却为村里人和孩子们闯市场积累了经验,现在我们的国家这么好,政策这么好,希望他们发展得也更好。”据冯继龙老人回忆,当时开饭店没有挣了钱,但在赵凹村开了敢闯敢试的好头,还为村里带出了一批厨师和开饭店的好把式。村民孙爱平、冯小锁、任相中等都在桥北饭店从事厨师和压饸饹工作,后来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好厨子。(来源:上党晚报 石俊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