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小學老師,還有爭取中小學高級教師職稱的必要嗎?

侯家萍


45歲的小學教師,那是很有必要爭取高級教師職稱的。

應該說,現在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是很大的,特別是對邊遠地區的小學教師。前幾年把小學、中學教師職稱加以統一,這就是對小學教師重視的開始。小學高級和初中一級合併為一級教師,題主所說的高級教師就是我們這兒所說的“副高”。


我現在說一下我們這兒的政策,也許和你們那兒有很大差距。有差距也正常,至少可以瞭解一下,也會讓你看到希望!

如果是在2016年以前,我們這兒的小學教師對於進副高只是理想,沒抱多大希望。首先是那個時候很多教師連進一級都非常困難(小學高級),好多退休了都沒評上,因為上面限定了名額。當時副高只有完全中學才有,不過名額也很有限,有的一年才有一個,老師們爭得不可開交。即使小學教師有,一個縣也只一兩個名額,都是被縣城那些“優秀教師”搶去了,哪會給鄉村教師機會。

2016年,是讓我們這兒教師振奮的一年,這一年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教師的春天到來了”。這一年,我們這兒教師可以普進一級教師,只要你條件達到,所謂的條件就是繼續教育以及每年的年終考核等,辛苦多年的老教師評上了,感慨萬千!這一年,給了我們鎮十四個副高指標,從無到有,一下十幾個,只要履一級教師滿五年,但參評的人太多了,競爭激烈,很幸運,我是第一批評上的。這一年感受到了希望,第二年讓人震驚,副高普進,比進一級還容易,連繼續教育學分都不限,但必須是農村教師(城區學校反而有名額和條件限制了),必須有相應的課時量(這個讓一部分鑽了空子),當然,教學成績不能太低劣。



現在我們這兒的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是職稱改革的最大受益者。由於他們大多是大專學歷,工作八九年就能普進一級教師,十三四就是副高了,簡直是“順風順水”,令人羨慕。

對於一部分“老師範”畢業的教師,他們如今在中學任教,由於沒有及時的提升自己,以致現在還是“小學教師資格”。這部分教師是不能聘任副高的,因為沒有取得相應的“中學教師資格”,職教不對口。

這就是我們雲南職稱改革的情況,別說四十五歲,就是五十多歲都不晚。

結語:作為教師,要擺平心態,平時把自己本職工作幹好,及時加強學習,別等機會來臨,而你卻沒做好準備!


南軒松1971


我認為45歲的小學老師,必須爭取評審中小學高級教師職稱。



前幾天學校,張貼出來一份崗位聘任的公示,一位在2016年通過了高級教師晉升資格的同事,從今年9月開始, 被學校聘任為高級教師崗位。隨即崗位工資也發生了變化。

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為何2016年已經取得了。高級教師崗位工資,直到19年秋季才兌現了,高級教師的相關待遇。這跟我所在地區,目前實行的職稱評審制度有關。

實行的是職稱評審和崗位聘任相分離,也就是說,雖然你評審上了高一級的職稱,但是沒有崗位沒有空餘的崗位,你可能在幾年內,只能拿低級職稱的工資,如果有空餘崗位,你可以進行崗位的聘任才能兌現工資收入。



我對比了這位同行跟我收入的差距。我目前教齡20年,一級教師崗位工資是十級。這位同事,從九月份開始他的崗位工資,將執行的是七級,從崗位工資這個級別上來講,兩者相差700多元,再加上績效工資等其它的差距,估計每月比我多出將近1000元。一年就是1多萬元,面對這樣的收入差距,很多人可能非常心動,也會想盡辦法去評審職稱。

我所在地區中小學高級教師,目前有名額,但是符合條件的人不太多,每年指標會白白,被浪費掉,因為中小學高級教師對基層的老師有一定的要求,從事本職工作必須滿20年。要有省市級的教研課題,或者公開課在市級以上進行展示等等一些條件,很多同事被這樣苛刻的條件所限制。



題主所說,小學教師今年45歲,我認為非常有必要去爭取晉升中小學高級教師。雖然我不知道題主是,男教師還是女教師。如果是男教師離法定退休年齡還有15年,如果是女教師離法定退休年齡還有十年。這十多年的時間一切都在變化,以後職稱改革,越來越傾向於一線教師。

結束語:我們目前做的是,根據自己的實力水平,做好充足的準備,一旦機會來臨,抓住有利時機,全力以赴晉升職稱。一方面是對自己教育教學能力的肯定,另一方面隨之而來的相關待遇也有所提高,正所謂一舉兩得。


匯智坊


生命不息,職稱不止。45歲的教師,離退休還有十來年,當然要努力爭取證件,為晉級做準備。只不過,凡事別那麼執著,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心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人有了慾望,就有了積極的理由,活著才會有勁兒。一個人如果失去了動力,就沒有了前進的慾望,就會“沒勁兒”,那是很不好的狀態,不管生活還是工作。



我今年也45歲了,擔著兩個班的語文課兼班主任,我從來沒有放棄晉級,在積極創造條件。

我們這晉高級需要三個業績條件:①優質課,②政府表彰,③成果類。這三個條件,我去年就已經準備好了(鄉鎮學校,取得證件比較容易)。我們這每年都有好幾個優質課指標,一般報不滿,我這幾年,幾乎年年講,光縣級優質課一等獎就4個,還有3個二等獎;政府表彰分兩類,一類是優秀教師,一類是優秀班主任,兩類都可以,我去年取得縣級優秀班主任;成果類,我有一個市級二等獎,有一個縣級一等獎,這兩個晉高級的時候,都可以用。其他的證件,比如輔導獎、教學標兵、骨幹教師等等有好幾個。

我的這些證件,晉高級足夠了,只是我們學校比較小,老教師多,一直沒有高級名額。前面等著晉高級的也有好幾個老師,我一直也沒有機會。



不過,今年我們省有了新政策,在農村任教男滿30年,女滿25年,可以不受崗位比例限制,直接評聘高級教師。我們學校有3個教師可以通過這個通道晉級。

  • 我的年限還沒到,所以,今年還是沒法晉級。

  • 我們學校有兩個教師,沒有準備業績證件,眼看著機會白白失去,很可惜。


囉囉嗦嗦說了這麼多,我的意思就是證件還是要積極準備,誰知道會有什麼好機遇落到自己頭上呢,如果連最起碼的證件都沒有,將來有機會晉卻晉不了不是很遺憾嗎?

  • 證件要積極準備,但是如果晉不了,也不要著急上火,若要為晉級氣病了也不值得。

我之前工作過的學校,有一年晉中級職稱,競爭很激烈,有一個老師,沒爭過別人,狠狠地生了一場悶氣,精神差點抑鬱。

凡事看開,不要有執念,不就是一個職稱嗎,沒那麼重要。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啥都有健康重要,健康沒有了,職稱要它何用。好好地多活幾年,啥都有了。


終將長大


有必要,那是一定的!但是你確定你努力了,就能評上?我也是40的人了。感覺沒希望的!不去想,想了更傷心。好好上課,希望孩子們的成績好點,不要和其他同事的平均分相差甚遠就好!幹了21年了,一個鄉村學校18年的人,沒能力當不了領導,然後往城區小學考,考上來了,工資還要降一級,鄉鎮補貼也沒有了!真的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來著。因為孩子還在小學。虧不虧啊!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上到中小學一級的10級?現在還是和剛剛畢業的同事同一級11。說了來就累。評高級基本是領導才有大機會,我是不想忙活了!


用戶375208345863


努力吧,現實點吧,努力爭取更多的證書,“證”到用時方恨少。我是一位小學教師,40歲那年評上的高級教師,就是2010年,今年我50了,我評職那時候就是考核,考試,有幸過關了,感激自己的努力!年輕萬歲!努力萬歲!


任永君525


45歲的小學老師,還有爭取中小學高級教師職稱的必要嗎?

非常有必要!我首先說說評職稱的意義。

1.聘上了高級教師,意味著工資提升空間較大。

以中學老師為例,如果聘為中學高級教師,那麼就有機會拿5級工資,而如果只聘為中級教師,就只有機會拿8級工資,那這樣的話,工資可以相差很大,年齡越大,工資差異會越大!因為國家每一次工資普調,高級教師比相同工齡的中級教師加的工資多,所以越拉越大。比如我與我愛人,我高級她中級,大學畢業年份我只早一年,但是國家財政工資這一塊,我比她多了近800元!將來我拿5級工資時,估計可以拉開1000元以上的距離。差距幅度可以達到20%左右。

2.作為老師,要與時俱進,學習能力特別重要,而評職稱的道路,就是一條保持學習的道路。

藉助評職稱的壓力,我們可以學習很多知識與技能。這些知識與技能對今後的教學特別重要。以我的經歷為例,1999年大學本科畢業,在縣高級中學任教,一年後就成為了初級教師,然後每年寫論文,做課題,上公開課,參加市級優質課競賽等等,就有了一些業績,5年後就成了中級教師。2006年,工作7年後,為了提升自己的知識與技能,我毅然決定考研,脫產到廣州大學讀碩士研究生。2009年研究生畢業後,重新走向了中學講臺,為了能更快的評上高級職稱,我馬不停蹄地發表了多篇論文、帶領宏志班學生做了很多“研究性學習”的實踐,參與學校一些課題、主動承擔市級公開課、參加市級教學技能比賽等等,積累了一些評高級職稱所需要的材料,終於在2011年順利地評上了高級職稱。回想評高級職稱的整個過程,雖然有運氣的成份,但是,個人的努力也很重要,之前獲得的各種證書、獎項也為評職稱幫上了大忙。

3.給還在評高級職稱道路上的老師一點建議

首先,一定要努力去參加評職稱,因為只有這樣,你與這個社會或這個體制就不會脫軌。我見過高級教師很平庸,但沒有見過很優秀的教師評不上高級職稱。這句話寫出來很多人不服,其實也不要不服,因為優秀是相對的!我就問一個問題,有人能夠破格晉升職稱,而你為什麼就不能 ?如果你會這樣想,就不會不服。

其次,評高級職稱並沒有想象中這麼難。很多人覺得,要有評委的關係才能評上高級職稱,這句話既對也不對。如果評職稱的時候遇到了熟人做評委,因為他對你個人比較瞭解,那麼成功評上的概率確實更大。而多數情況多數人評職稱是遇不到熟人的,但是這些人最終還是成功的評上了高級職稱,說明公平還是普遍存在的。

最後,堅持就是勝利。堅持了這麼久,也許我覺得太累不想去評“該死的職稱”了。但是有時候卻很奇怪,今年你再努力一把,把相關的材料做好補齊,也許你就評上了高級!這個叫做“天無絕人之路”吧。


師範生活


從2017年職稱改革,小學和中學職稱統一改革,將中學二級教師和小學一級教師改為中小學二級教師,將中學一級教師和小學高級教師改為中小學一級教師。另外增社中小學高級教師(副教授級)。本意就是把現有教師職稱降一級。讓老師繼續向更高級評定。

這樣的好處是:以前小學最高級是小學高級教師,現在降為一級教師。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教師在40歲左右基本就評比到了,缺乏進取心,在以後的優質課競選,論文評比,發表著作缺乏進取心,想著都是青年教師的事情。

問題提到45歲還有評比的必要嗎?我肯定的回答你!有必要,而且爭取一定評上。原因如下:1,評上高級教師崗位工資等級晉升一級,如果你是一級教師最多晉升到專業技術8級,但是你如果進了高級教師,可以等一年直接進7級,以後每5年進一級,5級封頂。45歲可以到退休晉級到5級。如果能達到教授級,那可以繼續晉級。這個比較困難,我們全縣都只有1,2名教師。

2.國家政策對於女教師,如果職稱達到高級教師,可以返聘到60歲(原本55退休),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到了50歲以後,學校都會照顧年老的教師,從課程量,主要程度都會照顧,一般安排一些副課,每週10節課以內。一句話,輕鬆,混日子。但是在老師中,他們的工資最高,上課是最少的。年輕教師又不好跟他比較。因為每個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去年我們學校有一個老師59歲了都去評比,最後還是評上了.今年就返聘了。我們都感到欣慰。

所以,45歲肯定要去評比,以後退休工資也高!


歷史小鑽風


都45歲了就別爭了,把機遇留給年輕的老師吧!

職稱就那麼多並且層層審查,如果你45開始評,要寫論文拉關係,找槍手,等評上後快50了,這個花銷也不少。而年輕老師是繼往開來、前赴後繼和你一樣在拼博這個問題,那麼教育呢,誰來管管孩子?

為了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一生吧,哪怕是餓死,也顯的出老師的博大胸懷,有什麼不好?當一群教過的學生,手奉著鮮花為一位辛辛苦苦搞教學的老師送行的時候,這位老師是辛酸還是高興?是因為辛酸得到的安慰而高興還是心底一陣陣的淒涼。

金榜人之子,餓死吾之師!

難道職稱就是奉獻嗎?

職稱評審體系存在著貶低人、存在著侮辱人的嫌疑

職稱評審從最開始的清正到現在的藏汙納垢,並且一直在去,無論你怎麼呼籲只能是繼續,不可能改善,去掉了英語科考還會增加一個公需科,去掉了計算機再增加論文。然後還有繼續再教育,有的繼續教育必需聽到160學時,甚至有的地方必須達到320學時。有多少老師的電腦天天開著掛著就是為了充滿學習?

當你一切都湊夠用了,也未必能給你評下來,然後年復一年的重新再開始,教育教學啊如果你真的立項一輩子教育教學,忘了評審,最終的結果你是什麼也沒有,可以說誰捱餓誰知道!

給職工充裕的時間為黨和國家工作,職稱按年限自動晉升

智商不行就是硬傷!難道評審制度就沒有不合格的嗎?難道當上縣長都是清官嗎(比喻)?

百度查一下一個論文的標題文字前後調換一下就是一個新論文,如知網的搜索,20改個28就是個新論文,評審啊評審瞎嗎?

參評特累心,不評不甘心,落評更灰心

評審制度是原來的制度,對於原來的中國是合理的,但對現在就是不合理,就要改革,迂腐的制度是限制而不是前進!

有基層教師就曾投書報紙反映過,評職的時候,校領導更容易評上高級職稱,和校領導關係近的老師也更容易評上高級職稱,這些人造成了對高級職稱的壟斷。

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因為在學校工作中,領導們可以掌握榮譽分配的主動權,自然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

職稱名額就是“狼多肉少”,這樣一來,普通教師想評上高一級的職稱就更為不易。

讓職稱不再直接和工資掛鉤,剝離職稱上面附著的利益,真正實行評聘分開,鼓勵教師向教學一線流動。讓職稱高、能力強的老師去一線教課,讓一線教課的老師掙更多的錢。

不同級別職稱工資差距大,業務水平差別並不大,初中高級之間的工資差別較大,尤其是中級和高級相差千元/月,而教師們沒有評上並不代表水平、能力有限,或者是因為職稱指標有限制,或者是某些並不直接體現個人素質的條件尚不到位,或者是人為因素、運氣成分,實際上形成了三種職稱評定結果。

識破紅塵鬚眉盡 ,再將無知傳後人

一是繼續努力,向更高的層次進發,或者保證對得起這份崗位工資;二是略有鬆懈之後還是盡職盡責,雖然不像以前那麼拼。評職稱畢竟是件勞心費力的事,評下來也相當於脫了一層皮,有些人有喘口氣歇歇腳的做法也不算大過,只要休息好了便能重新上路;三是功成身退,躲清閒拿高薪。第三種人足以引起更多的負面影響。並且深遠的在影響著年輕的教師!


江中游老師


有些東西,只有你拿到了,箇中滋味才能深切體悟。

40歲那樣,有了評高級的機會,兩個教師兩個名額,各種勞累,各種忙碌,材料送了上去,層層審核。很遺憾,在省裡被專家組刷了下來。揪了大半年的心,如果脆弱些貌似會崩潰。第二年,名額還有。儘管受了打擊,還得繼續啊。各種故事,又上演了一遍,家人都跟著受累。還好,評下來了。得知消息後,就一句話:這輩子都不想和這件事打交道了,怕要了命的。

可是,可是,說重點。

過程是艱辛的,一旦勝利的大旗插上了陣地,真是天藍藍,水綠綠。漲工資了,心情美了。最主要你定上了,而一些平時好打壓人的領導沒定上。姐再不用看你臉色做活了,真的是爽歪歪。內心的那種底氣,很難說明白。現在,依舊幹自己應該乾的工作,依舊在努力。說不定哪天正高機會也會掉下來。

45不老,爭取去吧,到時候你就知道內心的那種“牛掰”感了。


靜待花開122293612


高級職稱是每個老師夢寐以求的。

1.關乎榮譽。高級職稱不是一般老師能評的,條件就擺在那,沒有一點斤兩,還真沒勇氣去評。所以高級老師,不僅是能力的象徵,更是榮譽的象徵。

2.關乎收入。高級職稱帶來的收入非常誘人,具體數字我說不上,但據某位評上副高的老師曾表示,如果花錢能搞定,三五萬塊絕不要吝嗇。當然,這只是假設。

評高級職稱條件非常嚴格。市級以上課題、學科論文發表、鎮級以上公開課、班主任年限,教學業績等等,讓人望而卻步。這兩年,我周圍,我所知道小學評上副高的,校長佔了絕大多數,一小部分是工作業績突出骨幹老師。一般老師根本沒機會,因為硬件不夠,儘管他們很盡職。

45歲的年齡評高級,我認為並不遲,但要視個人情況。對比評審的條件,如果達到了,就不要猶豫;如果條件有所欠缺,那就對照著去努力一下;如果條件相差太遠,自己的能力又有限,那就算了,因為這事太折騰了。名利的東西看淡一點,也許過得更順心,更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