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小学老师,还有争取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必要吗?

侯家萍


45岁的小学教师,那是很有必要争取高级教师职称的。

应该说,现在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很大的,特别是对边远地区的小学教师。前几年把小学、中学教师职称加以统一,这就是对小学教师重视的开始。小学高级和初中一级合并为一级教师,题主所说的高级教师就是我们这儿所说的“副高”。


我现在说一下我们这儿的政策,也许和你们那儿有很大差距。有差距也正常,至少可以了解一下,也会让你看到希望!

如果是在2016年以前,我们这儿的小学教师对于进副高只是理想,没抱多大希望。首先是那个时候很多教师连进一级都非常困难(小学高级),好多退休了都没评上,因为上面限定了名额。当时副高只有完全中学才有,不过名额也很有限,有的一年才有一个,老师们争得不可开交。即使小学教师有,一个县也只一两个名额,都是被县城那些“优秀教师”抢去了,哪会给乡村教师机会。

2016年,是让我们这儿教师振奋的一年,这一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教师的春天到来了”。这一年,我们这儿教师可以普进一级教师,只要你条件达到,所谓的条件就是继续教育以及每年的年终考核等,辛苦多年的老教师评上了,感慨万千!这一年,给了我们镇十四个副高指标,从无到有,一下十几个,只要履一级教师满五年,但参评的人太多了,竞争激烈,很幸运,我是第一批评上的。这一年感受到了希望,第二年让人震惊,副高普进,比进一级还容易,连继续教育学分都不限,但必须是农村教师(城区学校反而有名额和条件限制了),必须有相应的课时量(这个让一部分钻了空子),当然,教学成绩不能太低劣。



现在我们这儿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是职称改革的最大受益者。由于他们大多是大专学历,工作八九年就能普进一级教师,十三四就是副高了,简直是“顺风顺水”,令人羡慕。

对于一部分“老师范”毕业的教师,他们如今在中学任教,由于没有及时的提升自己,以致现在还是“小学教师资格”。这部分教师是不能聘任副高的,因为没有取得相应的“中学教师资格”,职教不对口。

这就是我们云南职称改革的情况,别说四十五岁,就是五十多岁都不晚。

结语:作为教师,要摆平心态,平时把自己本职工作干好,及时加强学习,别等机会来临,而你却没做好准备!


南轩松1971


我认为45岁的小学老师,必须争取评审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



前几天学校,张贴出来一份岗位聘任的公示,一位在2016年通过了高级教师晋升资格的同事,从今年9月开始, 被学校聘任为高级教师岗位。随即岗位工资也发生了变化。

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为何2016年已经取得了。高级教师岗位工资,直到19年秋季才兑现了,高级教师的相关待遇。这跟我所在地区,目前实行的职称评审制度有关。

实行的是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相分离,也就是说,虽然你评审上了高一级的职称,但是没有岗位没有空余的岗位,你可能在几年内,只能拿低级职称的工资,如果有空余岗位,你可以进行岗位的聘任才能兑现工资收入。



我对比了这位同行跟我收入的差距。我目前教龄20年,一级教师岗位工资是十级。这位同事,从九月份开始他的岗位工资,将执行的是七级,从岗位工资这个级别上来讲,两者相差700多元,再加上绩效工资等其它的差距,估计每月比我多出将近1000元。一年就是1多万元,面对这样的收入差距,很多人可能非常心动,也会想尽办法去评审职称。

我所在地区中小学高级教师,目前有名额,但是符合条件的人不太多,每年指标会白白,被浪费掉,因为中小学高级教师对基层的老师有一定的要求,从事本职工作必须满20年。要有省市级的教研课题,或者公开课在市级以上进行展示等等一些条件,很多同事被这样苛刻的条件所限制。



题主所说,小学教师今年45岁,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去争取晋升中小学高级教师。虽然我不知道题主是,男教师还是女教师。如果是男教师离法定退休年龄还有15年,如果是女教师离法定退休年龄还有十年。这十多年的时间一切都在变化,以后职称改革,越来越倾向于一线教师。

结束语:我们目前做的是,根据自己的实力水平,做好充足的准备,一旦机会来临,抓住有利时机,全力以赴晋升职称。一方面是对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肯定,另一方面随之而来的相关待遇也有所提高,正所谓一举两得。


汇智坊


生命不息,职称不止。45岁的教师,离退休还有十来年,当然要努力争取证件,为晋级做准备。只不过,凡事别那么执着,抱“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心态,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人有了欲望,就有了积极的理由,活着才会有劲儿。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动力,就没有了前进的欲望,就会“没劲儿”,那是很不好的状态,不管生活还是工作。



我今年也45岁了,担着两个班的语文课兼班主任,我从来没有放弃晋级,在积极创造条件。

我们这晋高级需要三个业绩条件:①优质课,②政府表彰,③成果类。这三个条件,我去年就已经准备好了(乡镇学校,取得证件比较容易)。我们这每年都有好几个优质课指标,一般报不满,我这几年,几乎年年讲,光县级优质课一等奖就4个,还有3个二等奖;政府表彰分两类,一类是优秀教师,一类是优秀班主任,两类都可以,我去年取得县级优秀班主任;成果类,我有一个市级二等奖,有一个县级一等奖,这两个晋高级的时候,都可以用。其他的证件,比如辅导奖、教学标兵、骨干教师等等有好几个。

我的这些证件,晋高级足够了,只是我们学校比较小,老教师多,一直没有高级名额。前面等着晋高级的也有好几个老师,我一直也没有机会。



不过,今年我们省有了新政策,在农村任教男满30年,女满25年,可以不受岗位比例限制,直接评聘高级教师。我们学校有3个教师可以通过这个通道晋级。

  • 我的年限还没到,所以,今年还是没法晋级。

  • 我们学校有两个教师,没有准备业绩证件,眼看着机会白白失去,很可惜。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我的意思就是证件还是要积极准备,谁知道会有什么好机遇落到自己头上呢,如果连最起码的证件都没有,将来有机会晋却晋不了不是很遗憾吗?

  • 证件要积极准备,但是如果晋不了,也不要着急上火,若要为晋级气病了也不值得。

我之前工作过的学校,有一年晋中级职称,竞争很激烈,有一个老师,没争过别人,狠狠地生了一场闷气,精神差点抑郁。

凡事看开,不要有执念,不就是一个职称吗,没那么重要。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啥都有健康重要,健康没有了,职称要它何用。好好地多活几年,啥都有了。


终将长大


有必要,那是一定的!但是你确定你努力了,就能评上?我也是40的人了。感觉没希望的!不去想,想了更伤心。好好上课,希望孩子们的成绩好点,不要和其他同事的平均分相差甚远就好!干了21年了,一个乡村学校18年的人,没能力当不了领导,然后往城区小学考,考上来了,工资还要降一级,乡镇补贴也没有了!真的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来着。因为孩子还在小学。亏不亏啊!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上到中小学一级的10级?现在还是和刚刚毕业的同事同一级11。说了来就累。评高级基本是领导才有大机会,我是不想忙活了!


用户375208345863


努力吧,现实点吧,努力争取更多的证书,“证”到用时方恨少。我是一位小学教师,40岁那年评上的高级教师,就是2010年,今年我50了,我评职那时候就是考核,考试,有幸过关了,感激自己的努力!年轻万岁!努力万岁!


任永君525


45岁的小学老师,还有争取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必要吗?

非常有必要!我首先说说评职称的意义。

1.聘上了高级教师,意味着工资提升空间较大。

以中学老师为例,如果聘为中学高级教师,那么就有机会拿5级工资,而如果只聘为中级教师,就只有机会拿8级工资,那这样的话,工资可以相差很大,年龄越大,工资差异会越大!因为国家每一次工资普调,高级教师比相同工龄的中级教师加的工资多,所以越拉越大。比如我与我爱人,我高级她中级,大学毕业年份我只早一年,但是国家财政工资这一块,我比她多了近800元!将来我拿5级工资时,估计可以拉开1000元以上的距离。差距幅度可以达到20%左右。

2.作为老师,要与时俱进,学习能力特别重要,而评职称的道路,就是一条保持学习的道路。

借助评职称的压力,我们可以学习很多知识与技能。这些知识与技能对今后的教学特别重要。以我的经历为例,1999年大学本科毕业,在县高级中学任教,一年后就成为了初级教师,然后每年写论文,做课题,上公开课,参加市级优质课竞赛等等,就有了一些业绩,5年后就成了中级教师。2006年,工作7年后,为了提升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我毅然决定考研,脱产到广州大学读硕士研究生。2009年研究生毕业后,重新走向了中学讲台,为了能更快的评上高级职称,我马不停蹄地发表了多篇论文、带领宏志班学生做了很多“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参与学校一些课题、主动承担市级公开课、参加市级教学技能比赛等等,积累了一些评高级职称所需要的材料,终于在2011年顺利地评上了高级职称。回想评高级职称的整个过程,虽然有运气的成份,但是,个人的努力也很重要,之前获得的各种证书、奖项也为评职称帮上了大忙。

3.给还在评高级职称道路上的老师一点建议

首先,一定要努力去参加评职称,因为只有这样,你与这个社会或这个体制就不会脱轨。我见过高级教师很平庸,但没有见过很优秀的教师评不上高级职称。这句话写出来很多人不服,其实也不要不服,因为优秀是相对的!我就问一个问题,有人能够破格晋升职称,而你为什么就不能 ?如果你会这样想,就不会不服。

其次,评高级职称并没有想象中这么难。很多人觉得,要有评委的关系才能评上高级职称,这句话既对也不对。如果评职称的时候遇到了熟人做评委,因为他对你个人比较了解,那么成功评上的概率确实更大。而多数情况多数人评职称是遇不到熟人的,但是这些人最终还是成功的评上了高级职称,说明公平还是普遍存在的。

最后,坚持就是胜利。坚持了这么久,也许我觉得太累不想去评“该死的职称”了。但是有时候却很奇怪,今年你再努力一把,把相关的材料做好补齐,也许你就评上了高级!这个叫做“天无绝人之路”吧。


师范生活


从2017年职称改革,小学和中学职称统一改革,将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改为中小学二级教师,将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改为中小学一级教师。另外增社中小学高级教师(副教授级)。本意就是把现有教师职称降一级。让老师继续向更高级评定。

这样的好处是:以前小学最高级是小学高级教师,现在降为一级教师。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教师在40岁左右基本就评比到了,缺乏进取心,在以后的优质课竞选,论文评比,发表著作缺乏进取心,想着都是青年教师的事情。

问题提到45岁还有评比的必要吗?我肯定的回答你!有必要,而且争取一定评上。原因如下:1,评上高级教师岗位工资等级晋升一级,如果你是一级教师最多晋升到专业技术8级,但是你如果进了高级教师,可以等一年直接进7级,以后每5年进一级,5级封顶。45岁可以到退休晋级到5级。如果能达到教授级,那可以继续晋级。这个比较困难,我们全县都只有1,2名教师。

2.国家政策对于女教师,如果职称达到高级教师,可以返聘到60岁(原本55退休),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到了50岁以后,学校都会照顾年老的教师,从课程量,主要程度都会照顾,一般安排一些副课,每周10节课以内。一句话,轻松,混日子。但是在老师中,他们的工资最高,上课是最少的。年轻教师又不好跟他比较。因为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去年我们学校有一个老师59岁了都去评比,最后还是评上了.今年就返聘了。我们都感到欣慰。

所以,45岁肯定要去评比,以后退休工资也高!


历史小钻风


都45岁了就别争了,把机遇留给年轻的老师吧!

职称就那么多并且层层审查,如果你45开始评,要写论文拉关系,找枪手,等评上后快50了,这个花销也不少。而年轻老师是继往开来、前赴后继和你一样在拼博这个问题,那么教育呢,谁来管管孩子?

为了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吧,哪怕是饿死,也显的出老师的博大胸怀,有什么不好?当一群教过的学生,手奉着鲜花为一位辛辛苦苦搞教学的老师送行的时候,这位老师是辛酸还是高兴?是因为辛酸得到的安慰而高兴还是心底一阵阵的凄凉。

金榜人之子,饿死吾之师!

难道职称就是奉献吗?

职称评审体系存在着贬低人、存在着侮辱人的嫌疑

职称评审从最开始的清正到现在的藏污纳垢,并且一直在去,无论你怎么呼吁只能是继续,不可能改善,去掉了英语科考还会增加一个公需科,去掉了计算机再增加论文。然后还有继续再教育,有的继续教育必需听到160学时,甚至有的地方必须达到320学时。有多少老师的电脑天天开着挂着就是为了充满学习?

当你一切都凑够用了,也未必能给你评下来,然后年复一年的重新再开始,教育教学啊如果你真的立项一辈子教育教学,忘了评审,最终的结果你是什么也没有,可以说谁挨饿谁知道!

给职工充裕的时间为党和国家工作,职称按年限自动晋升

智商不行就是硬伤!难道评审制度就没有不合格的吗?难道当上县长都是清官吗(比喻)?

百度查一下一个论文的标题文字前后调换一下就是一个新论文,如知网的搜索,20改个28就是个新论文,评审啊评审瞎吗?

参评特累心,不评不甘心,落评更灰心

评审制度是原来的制度,对于原来的中国是合理的,但对现在就是不合理,就要改革,迂腐的制度是限制而不是前进!

有基层教师就曾投书报纸反映过,评职的时候,校领导更容易评上高级职称,和校领导关系近的老师也更容易评上高级职称,这些人造成了对高级职称的垄断。

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因为在学校工作中,领导们可以掌握荣誉分配的主动权,自然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职称名额就是“狼多肉少”,这样一来,普通教师想评上高一级的职称就更为不易。

让职称不再直接和工资挂钩,剥离职称上面附着的利益,真正实行评聘分开,鼓励教师向教学一线流动。让职称高、能力强的老师去一线教课,让一线教课的老师挣更多的钱。

不同级别职称工资差距大,业务水平差别并不大,初中高级之间的工资差别较大,尤其是中级和高级相差千元/月,而教师们没有评上并不代表水平、能力有限,或者是因为职称指标有限制,或者是某些并不直接体现个人素质的条件尚不到位,或者是人为因素、运气成分,实际上形成了三种职称评定结果。

识破红尘须眉尽 ,再将无知传后人

一是继续努力,向更高的层次进发,或者保证对得起这份岗位工资;二是略有松懈之后还是尽职尽责,虽然不像以前那么拼。评职称毕竟是件劳心费力的事,评下来也相当于脱了一层皮,有些人有喘口气歇歇脚的做法也不算大过,只要休息好了便能重新上路;三是功成身退,躲清闲拿高薪。第三种人足以引起更多的负面影响。并且深远的在影响着年轻的教师!


江中游老师


有些东西,只有你拿到了,个中滋味才能深切体悟。

40岁那样,有了评高级的机会,两个教师两个名额,各种劳累,各种忙碌,材料送了上去,层层审核。很遗憾,在省里被专家组刷了下来。揪了大半年的心,如果脆弱些貌似会崩溃。第二年,名额还有。尽管受了打击,还得继续啊。各种故事,又上演了一遍,家人都跟着受累。还好,评下来了。得知消息后,就一句话:这辈子都不想和这件事打交道了,怕要了命的。

可是,可是,说重点。

过程是艰辛的,一旦胜利的大旗插上了阵地,真是天蓝蓝,水绿绿。涨工资了,心情美了。最主要你定上了,而一些平时好打压人的领导没定上。姐再不用看你脸色做活了,真的是爽歪歪。内心的那种底气,很难说明白。现在,依旧干自己应该干的工作,依旧在努力。说不定哪天正高机会也会掉下来。

45不老,争取去吧,到时候你就知道内心的那种“牛掰”感了。


静待花开122293612


高级职称是每个老师梦寐以求的。

1.关乎荣誉。高级职称不是一般老师能评的,条件就摆在那,没有一点斤两,还真没勇气去评。所以高级老师,不仅是能力的象征,更是荣誉的象征。

2.关乎收入。高级职称带来的收入非常诱人,具体数字我说不上,但据某位评上副高的老师曾表示,如果花钱能搞定,三五万块绝不要吝啬。当然,这只是假设。

评高级职称条件非常严格。市级以上课题、学科论文发表、镇级以上公开课、班主任年限,教学业绩等等,让人望而却步。这两年,我周围,我所知道小学评上副高的,校长占了绝大多数,一小部分是工作业绩突出骨干老师。一般老师根本没机会,因为硬件不够,尽管他们很尽职。

45岁的年龄评高级,我认为并不迟,但要视个人情况。对比评审的条件,如果达到了,就不要犹豫;如果条件有所欠缺,那就对照着去努力一下;如果条件相差太远,自己的能力又有限,那就算了,因为这事太折腾了。名利的东西看淡一点,也许过得更顺心,更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