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匈奴人到底是現在什麼地方的人?他們過得怎麼樣?

問禮歷史


關於匈奴的起源有好幾種說法,我採納《史記》的記載。簡單梳理一下匈奴的發展歷史。

起源於夏末商初

《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的先祖是夏末君主夏桀的兒子,叫淳維,他帶領夏朝的殘部到了漠北草原。當時草原還有山戎、獫狁、葷粥等民族,也被淳維兼併統一為一個部落。世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

壯大時期是在西周春秋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秦朝的地盤就是匈奴的地方,秦朝也一直和匈奴(當時不叫這個,稱犬戎)鬥爭。戰國末期以前,在中國的史籍中,還沒有“匈奴”這一名稱的記載。


強盛時期在秦末漢初

在漢初,劉邦曾有“白登之圍”,可見匈奴當時很強大。

133年漢武帝劉徹以馬邑之謀揭開了漢朝對匈奴戰略反擊的歷史序幕。漢武帝劉徹,用了40多年的時間和匈奴戰爭,匈奴再也沒強大起來。

漢匈戰爭前後歷經130餘年,最終北匈奴人絕大部分踏上西遷之路,逐漸消失在茫茫草原之中。具體到了哪裡,東西方史學界一直有爭議。

公元前53年,南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率眾投降西漢。漢元帝劉奭竟寧元年即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第三次朝漢,自請為婿,王昭君嫁與其為妻,此後60餘年漢與匈奴保持了和平。




再次分裂於東漢,開始衰落於東漢

在東漢時匈奴再次分裂為南、北匈奴。 公元48年,南匈奴醢落屍逐鞮單于率眾投降光武帝劉秀,被安置在河套地區。後來一直居住在河套地區。

北匈奴的叛服不定,讓東漢下決心摧毀北匈奴。漢和帝劉肇永元元年即公元89年,將軍竇憲大破北匈奴,班固在燕然山(今蒙古杭愛山)南麓勒石,銘刻《封燕然山銘》紀功。北單于被迫再次西遷,率殘部西逃烏孫與康居(中亞地帶)。

其後,中國北方的鮮卑族強大起來,逐步佔有匈奴故地,五六十萬匈奴人遂“皆自號鮮卑”。

留在蒙古高原的匈奴漸漸被漢化,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等都是其後裔,這也是岳飛的詩句中的“胡虜”、“匈奴”的所指。

1世紀—2世紀時的南匈奴內附期間,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從中國歷史中逐漸黯淡。

曹魏時期匈奴移民中原

東漢末年以來,周邊各民族紛紛湧入中原。

其中以匈奴人人數最多,史稱“關中人口百餘萬,戎狄居半,匈漢雜居”。

三國時期曹操把匈奴分成五個部,即左、右、南、北、中,分別安置在陝西、山西、河北一帶。各部貴者為帥,後改稱都尉;以漢人為司馬以監督。

北朝十六國時期——中國歷史舞臺上最後的演出

匈奴又得瑟了一把,不過政權是來也洶洶,去也匆匆。

當時內遷中原的南匈奴建立前趙、後趙、北涼和夏等國家。

北魏時期

遺留者也逐漸被漢族及其他民族同化,匈奴作為一個獨立民族的身份從中國歷史中徹底宣告終結。

根據匈奴歷代發展的軌跡,匈奴的後代現在大部分分佈在哪些地方呢?

東漢以後,匈奴作為一個民族在中國北方消失了,但其姓氏及其文化習俗仍部分保留了下來。。

匈奴進入中原後多以部落或氏族為姓,如姓呼延的、姓獨孤的也有可能是其後裔。

歷史的演變中, 匈奴自然是被漢以及其他的民族同化,不斷混雜,如今的裕固族,維吾爾族都有匈奴血緣。

匈奴後裔漢化以後,逐漸改為漢姓。

比如:建立大夏國的赫連勃勃,子孫後代姓劉,我國陝北姓劉的很多,其中或許就有匈奴的後裔。

匈奴後裔多生活在今天的陝西、山西、山東和福建等地。

如位於位於福建福安市賽岐鎮宅裡村的金氏,位於河南省鶴壁市的赫連氏,位於甘肅省蘭州市榆中金崖鎮金氏,山東省文登市叢氏-—傳說皆為匈奴金日磾的後裔。

西遷的匈奴

由於中國歷史沒有再記錄,不過有一種比較廣泛的觀點是,匈奴逃亡出去之後一直打到多瑙河,建立了匈奴帝國強盛一時。 不過這種說法也存在爭議。

也有可能只是匈奴在西遷過程中融合的一些部落而已。或者西遷過程中與其他部落的後裔。一般認為,匈牙利人有一定的匈奴成分。蒙古族也有。

關於匈奴的後代你有什麼要補充嗎?歡迎交流。


歷史逸事


歷史上的匈奴人以兇猛強悍聞名,自古匈奴與漢族就是水火不容,匈奴鍥而不捨的侵犯我國邊境,歷朝統治者也鍥而不捨的派人抵抗,也算是你追我趕的“戰友”。但是儘管匈奴人兇悍,最後還是被漢朝給消滅,慢慢的在歷史長河中消逝退去了。



但是也要搞清楚,他們是消退了,並不是消失了,如今還是存在匈奴後裔的,只是他們可能不再是一個民族,而是四分五散的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想必大家也很想知道他們的情況,那我們就來聊聊匈奴的前世今生。



前世

匈奴族興起於蒙古高原的大漠,在此之前大漠南北先後出現了戎、狄、鬼方、葷粥、獫狁等民族,而匈奴就是在這些民族的鬥爭中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在公元前4世紀的時候,匈奴民族已經進入了人們的視線,到公元前三世紀,經過了一個世紀的發展,勇猛善戰的匈奴民族已經為人所知,並對很多民族產生了威脅。


匈奴族在冒頓單于手裡逐漸走上巔峰,在公元前209年,冒頓單于為求自保殺了自己的父親,然後自立為單于。隨後在他的帶領下,匈奴征服了周邊很多民族部落,控制區域也逐漸遼闊,東起遼河,西達蔥嶺,北至貝加爾湖,南到長城。起初匈奴人是以漠南為中心建立了統治,在受到中原王朝的打擊之後,就改以漠北為中心建立了統治。在這之後,匈奴族的發展就與中原王朝分不開了。

(冒頓單于畫像)

匈奴在產生之初就已經和中原王朝發生了聯繫,中原人的防範意識是極高的,匈奴這麼高調的發展立馬引起了中原王朝的注意,為了防範彪悍的匈奴人,北部的燕、趙等國紛紛修建長城抵禦。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自然也是放心不下匈奴,派蒙恬率領30萬士兵將匈奴人死死的堵在長城之外,甚至將其趕出了河套平原和大青山。西漢初年,採取的一直是消極的和親政策,一度助長了匈奴的勢氣,直到漢武帝時期才採納了抵抗主張,出兵反擊匈奴。此時的漢朝積攢了七十年的國力,很輕易地就組織起了一支精英部隊,由衛青帶領,一舉奪回了河套平原。之後漢武帝劉徹又發動了定襄之戰,衛青和霍去病癒戰愈勇,直接將匈奴殺的遠遁漠北。



今生

匈奴自漢朝敗落之後,匈奴的單于更迭頻繁,整個部族南北分裂,之後北匈奴又經歷了多次分裂,公元83年北匈奴第三次分裂,有四萬人歸降漢朝,公元88年竇憲猛擊重創匈奴,但就在受降之際北單于言而無信率部逃亡到烏孫,北匈奴自此滅亡。但在烏孫也沒有北單于部的容身之地,其繼續西遷在公元4世紀入侵歐洲,在歐洲大陸落了腳。


北匈奴滅亡之後,南匈奴坐不住了,趁機出來作亂,知道三國時期,才被曹操徹底擊敗。歸降的匈奴人還是生活在他們的老家,也就是當今的內蒙古河套平原和大青山一帶。也有部分匈奴人逐漸融入到了鮮卑、契丹等民族中。到如今也早已沒有了匈奴這個民族,那些遺留下來的匈奴後代也早已混入了其他民族,經歷這麼多代連他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祖先到底是哪個民族了。

而歸降漢族的那部分後裔也逐漸改了漢姓,完全融入到了漢族之中,大多生活在陝西、山西、山東、福建等地。比如位於江蘇蘇州的金氏,位於福建福安市賽岐鎮宅裡村的金氏,位於河南省鶴壁市的連氏,還有浙江省浦江縣鄭宅鎮後路金村的金氏,甘肅省蘭州市榆中金崖鎮的金氏,以及山東省文登市的叢氏,傳說都是匈奴金日磾的後裔。

要說他們過得怎麼樣?那還用說嗎?如今中華五十六個民族沒有一個過的不好的,國家的政策早已讓國人過上了好日子,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要問當初進入歐洲大陸的那一部分後來生活得怎麼樣,那就不得所知了。


小姐姐講史


大家好,本人是俄羅斯外交部外交學院博士,長期關注和研究中國民族史和古代史。

首先擺明我的觀點:雖然匈奴人作為一個民族早就不存在了,但是今天的中國人中有大量的匈奴後裔。我自己讀研究生時候的一位同學就是匈奴休屠王子的直系後裔。

先給大家上一張同學的照片,此君身材壯碩,確實遺傳了匈奴基因。


研究生畢業時的照片,左邊的是匈奴後裔同學,右邊是我們院長


那麼接下來我就以我這位同學的家族史來為大家講述一下匈奴各部後裔的傳奇故事。

1.南匈奴人

我同學的直系祖先是匈奴休屠王子、漢朝權臣金日磾。匈奴休屠王這支部落屬於南匈奴人,他們是最早融入中原的匈奴部族。


外蒙古諾因烏拉匈奴貴族墓出土的刺繡品上的匈奴人形象


西漢時期匈奴休屠和渾邪兩部遊牧於青海和甘肅一帶的祁連山地區,元狩二年漢武帝派遣驃騎將軍霍去病重創了這裡的匈奴人。由於被漢軍所擊敗,匈奴單于十分惱怒,想拿祁連山地區的匈奴人問罪。

消息被渾邪王得知後,他想與其被匈奴單于殺掉,還不如投降漢朝,這樣還可以保命。於是他說服了休屠王,兩部一起投靠漢朝。哪知道休屠王中途反悔了,於是渾邪王便殺了休屠王,率眾四萬餘人歸附漢朝,漢武帝封渾邪王為列侯。後來這些南匈奴人皆融入了漢族。

接下來我同學的祖先金日磾就閃亮登場了,他可是歷史上逆襲成功的典型例子。父親休屠王被殺,失去靠山的金日磾淪落為在黃門署飼養馬匹的小馬倌兒,可謂落魄到了極點。


影視劇中的金日磾


不過命運的轉折點很快就來了,在一次宮中宴遊之時,他被令參與閱馬儀式,向皇帝展示黃門署所養的馬匹。這位體形魁偉、容貌威嚴的少年立刻就引起了漢武帝的注意,皇帝立刻詢問少年的情況,當得知金日磾為休屠王之子後,就拜他為馬監。之後金日磾的人生就開啟了開掛模式,一路高升,陸續擔任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等要職。最後成為了漢武帝的託孤大臣,去世後被賜予侯爵封號。

隨後金日磾家族在朝中權傾一時,王莽建立新朝後也與金家結了姻親。但是不久後劉秀推翻了王莽家族統治,建立了東漢,恢復了劉氏的統治。匈奴金家擔心被迫害,於是舉家遷徙到遠離朝廷的山東文登叢家硯,甚至有部分還改金姓為叢姓,並一直繁衍到今天。

所以我的那位同學就姓叢,祖籍山東文登,從小就被教導自己是匈奴後裔。他們家族裡面有一條戒律就是不能夠和祖籍文登的金姓人通婚,因為叢氏和金氏都是金日磾的後裔,同族不婚。該同學身材高大魁梧,確實繼承了祖先金日磾的基因。

南匈奴融入中原的部族除了金日磾所屬的休屠部和渾邪部,還有娶了王昭君的呼韓邪單于所屬部族。

呼韓邪與其兄郅支單于為了爭奪統治權爭而發生了激烈鬥爭,最後失敗而率部南下依附漢朝,最終在漢的支持下,擊敗郅支單于。這一歷史事件產生的一個後果就是呼韓邪單于投靠漢朝時有相當部分匈奴人留在了中原,並最終融入了漢族。

之後到東漢時期,匈奴內部又因為爭奪權力而發生動亂,分裂成南北二部。南部的醢落屍逐鞮單于率眾歸附漢光武帝劉秀,被安置在河套地區,這些匈奴部眾後來被編入郡縣戶籍,與漢人一樣同為編戶齊民,而最終融入漢族之中。

此時,南匈奴中的王族因為自己祖上娶了漢朝公主,所以取用了漢朝的國姓,開始姓劉。例如,南匈奴單于於夫羅之孫、五胡十六國時期前趙的開國皇帝劉淵。


2.北匈奴人

在漠北匈奴帝國破滅之後,取代匈奴人取得草原霸主地位的是鮮卑。公元155年鮮卑首領檀石槐佔盡原匈奴帝國故地,那些沒有南下中原的匈奴人被鮮卑所統治,他們又開始稱呼自己為鮮卑人。據史書記載融入鮮卑的匈奴人有五六十萬之多。

鮮卑建立北魏後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大量鮮卑人入主中原,在這一時期為眾人所熟知的獨孤氏、宇文氏、沮渠氏其實都是源自融入鮮卑的匈奴部落。

例如,而出自宇文氏的西魏權臣宇文泰建立了北周政權。而獨孤氏的代表則是西魏的八柱國之一、有“最牛老丈人”之稱的獨孤信,他的長女是北周的明敬皇后、四女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源的母親、七女是隋文帝楊堅的妻子文獻皇后。


電視劇《獨孤皇后》的女主角隋煬帝之妻獨孤伽羅其實是匈奴後裔


我們知道在北魏時期魏孝文帝就在力推漢化政策,隋唐建立後鮮卑族最終完全與漢族融合,而鮮卑中那些源自匈奴的部族自然也都融入了漢族。


3.西遷匈奴人

匈奴帝國滅亡後除了南下中原的南匈奴和留在漠北的北匈奴,還有一支西遷的部族。這就是在與王昭君的老公呼韓邪單于進行權利爭奪戰中失敗了的郅支單于。

兵敗後的郅支單于不得不舉族西遷,到達西域後他還曾擊敗烏孫,強迫大宛等國進貢,一度領導了匈奴的短暫復興,但是卻好景不長。

漢朝西域都護府副校尉陳湯深慮郅支單于勢力危及西漢對西域的控制,於建昭三年發動漢朝在西域的駐軍以及各屬國兵馬,出擊郅支單于,最後將其斬殺。之後西部匈奴四散而逃,再也沒有出現在史書當中。

後來在幾百年之後南北朝時期所編撰的《北史》中才再次出現了匈奴的相關描述:

粟特國,在蔥嶺之西,古之奄蔡,一名溫那沙,居於大澤,在康居西北,去代一萬六千里。先是,匈奴殺其王而有其國,至王忽倪,已三世矣。

這則史料告訴我們西遷的匈奴人攻佔了西域的粟特國,而這個粟特國就位於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另外南北朝時期的《魏書》還告訴我們匈奴人在中亞地區還建立了一個叫做悅般國的國家。

悅般國在烏孫西北,去代一萬九百三十里。其先,匈奴北單于之部落也。

在西方的史料中大概在同一時期,一群叫做匈人的遊牧民族來到了歐洲,他們在領袖阿提拉的帶領下發動了多次戰爭,最後逼迫日耳曼人西遷,而這間接導致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不少西方學者認為攻入歐洲的匈人就是西遷的匈奴人。但是有諸多證據可以證明中國的匈奴人和歐洲的匈人不是同一批人。

論據1:根據《北史》和《魏書》的記載在公元5世紀西遷匈奴部落的活動領域為今天的中亞,而西方文獻中記載的匈人則是活躍於東歐一帶,在地理位置上對不上號。

論據2:中國古人記載的匈奴人和西方的匈人在人種特徵上存在很大差異。西方古典作品中,匈人鼻樑扁平、眼睛細長、鬍鬚稀少、身材矮小,東羅馬帝國的史家普利斯庫斯作為使團成員,到匈人的王廷親眼見過阿提拉的尊榮,據其描述阿提拉的身材很是短小。

而在中國的史料中匈奴人則是以高大著稱,比如《晉書》記載前趙開國君主匈奴人劉淵“姿儀魁偉,身長八尺四寸”,其子劉和也是“身長八尺,雄毅美姿儀”。根據史書記載我那同學的祖先匈奴王子金日磾同樣是相貌俊美、身材高大。而目前對古代匈奴貴族墓葬的研究結果顯示,匈奴人具有黃白混血的特徵。所以入侵歐洲的匈人和中國的匈奴人在外貌上差異較大。

外蒙古諾因烏拉匈奴貴族墓出土的人像刺繡,有濃密的頭髮向後梳,前額寬廣,眼睛大而目光銳利,上唇有鬍鬚,眼珠為黑色但瞳孔用藍色線繡成,可見匈奴人確實有黃白混血特徵,顏值頗高


論據3:匈奴人掌握著當時非常先進的科技能力,而比匈奴人晚出現幾百年的匈人則是一幫非常原始和低下的蠻族。早在公元前3世紀匈奴所用的主要工具就已經是鐵器而非青銅器或者骨器了,這點比中原地區還要先進。匈人呢?馬賽裡努斯的《歷史》中記載匈人根本就沒有掌握冶金技術,所以他們的箭簇只能用骨頭磨出來的。

匈奴人擁有高超的城市建造技術,史書中所記載的匈奴城市有龍城、趙信城、頹當城、範夫人城和郅支城等,而考古工作者在西伯利亞地區發現了十餘座匈奴人所建造的城市遺址。而在西方的歷史書籍中是這樣描述匈人的:“他們從來不蓋房子,而且避之如同我們躲避墳墓。在匈人之中,你甚至找不到一間哪怕是蘆葦編成的陋室。”

論據4:匈奴人和匈人的習俗差異極大,前者擁有非常高的文明程度,而後者則完全是處於蠻荒狀態。

看看西遷中亞的匈奴人所建立的悅般國是什麼文明程度:

《北史》曰:悅般國,在烏孫西北,去代一萬九百三十里。其先匈奴北單于之部落也。為漢車騎將軍竇憲所逐,北單于度金微山,西走康居,其羸弱不能去者,住龜茲北。地方數千裡,眾可二十餘萬,涼州人猶謂之單于王。其風俗言語與高昌同,而其人清潔於胡俗。剪髮齊眉,以醍醐塗之,昱昱然光澤。日三澡漱,然後飲食。

當年悅般國國王曾經出使柔然,當看到柔然人不洗衣服不洗手,吃完飯直接用舌頭舔把碗乾淨後,高度文明的匈奴人極為鄙視,大罵柔然是“狗國”。


再來看看同時期匈人的情況:

馬賽裡努斯的《歷史》這樣描述匈人:他們沒有固定村落,不舉爐火,不識法度,其生活方式如同流放犯人,與定居民族迥異。他們不懂換洗,直到衣服被磨損撕扯成布條,才會將它們脫下。不過,他們的生活需求極低,他們不需要火,也無需可口的食物,他們食用野草根和半生不熟的肉類,至於是何種牲畜肉,他們從不計較。


基於以上論據,目前很多人認為匈奴人和匈人根本就沒有什麼關係。

那麼西遷中亞的匈奴人之後應該就與當地的民族完全融合了,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居民身上可能有匈奴人的血統。


4.只有在中國才能找到真正的匈奴後裔

綜上所述,南匈奴和北匈奴人基本都融入漢族,而遷徙西域的匈奴人的血統則被今天的部分中亞國家人民所繼承。

但是,這些中亞民族對自己的匈奴血統並沒有完備的記載,所以今天很難找到真正的匈奴後裔。

而我大天朝不僅有史書的詳細記載,而且還保留有姓氏和家譜,因此可以準確找到匈奴人的正統後裔,而且大部分是王室和貴族直系後裔。


現在中國人中保留的匈奴姓氏大概有30多個,主要是:

  劉氏,匈奴王族改姓而來,單于嫡傳家系;

  金氏和叢氏,金日蟬後裔,系匈奴休屠王后代;

  赫連氏,後人有郝連氏、郝氏、何氏,連氏,系匈奴單于家族旁系,漢族中大姓;

  呼延氏,系匈奴單于家系,今漢族中呼延、呼姓,在漢族中不算小姓;

  呼衍氏,系匈奴單于家系,今漢族中呼衍、呼姓;

  宇文氏,系匈奴右賢王后裔,今漢族中宇文姓不算小;

  沮渠氏,系匈奴單于旁系,今漢族中沮氏、渠氏,亦有40多萬人;

  衛氏,系匈奴千夫長後裔,庶族姓氏;

  渾邪氏,系匈奴渾邪王后裔,漢族中渾姓為其後裔;

  高氏,系匈奴庶族姓氏,多在山西、陝西北部一帶;

  婁煩氏,系匈奴婁煩王后裔,今漢族中樓氏;

  烏維氏,烏維單于後裔,今漢族中烏氏。


有學者估算今天中國人中有家族記載的匈奴後裔人口估計達到了1300到2000萬。各位朋友,你自己或者你身邊的朋友可能就是匈奴後裔。


歡迎大家點贊留言,記得關注我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私信,願意與大家分享更多歷史文化類的資訊。


天可汗文化


匈奴人在中國的南北朝是一個強大的存在,基本拿下了全國,而且出現過民族交融,也就是和漢民族聯姻。所以,匈奴只是脫了外衣,穿上漢服,和漢人混居,怎麼能說匈奴滅了?

只是匈奴國滅了,匈奴人絕沒有被滅,而是融入我們漢民族血液中去了!






楊樹v無心大師


匈奴其先祖

史記《匈奴列傳》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漢書音義曰“淳維”“匈奴始祖名。”張晏曰“淳維以殷時奔北邊”。又樂產括地譜雲“夏桀無道,湯放之鳴條,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眾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中原謂之匈奴”。

其言夏後苗裔,或當然也。故應劭風俗通雲“殷時曰獯粥,改曰匈奴”。又服虔雲“堯時曰葷粥,周曰獫狁,秦曰匈奴”。韋昭雲“漢曰匈奴,葷粥其別名”。則淳維是其始祖,蓋與獯粥是一也。

民間流傳

民間流傳著匈牙利人是由生活在古中國北方的匈奴人遷徙去的。這種說法是否信?匈奴強盛時期是古中國戰國至漢代時期,在這一時間上,中國中原政權與北方匈奴政權發生過幾百年戰爭。之後匈奴人逐步消失在北方土地上,這一時間點歐洲就出現了匈人(匈牙利人先祖)。



匈牙利人爭議

匈人和匈奴人是否有血緣關係或同一族源?有人說尚無定論?根據最新的考古論證,匈人是蒙古人種、那麼問題來了,蒙古人種與匈奴人又是何干系?蒙古人種即匈奴人後裔。

匈牙利總統訪華時就說過:我們是匈奴人的後裔。



很多匈牙利人都知其自己祖先源於東方民族。而其他西方人不其承認這一歷史事實,其目的何在?不得而知。匈奴的後裔,其中包括今天的蒙古人、突厥人、匈牙利人等。


奚譽賢


匈奴這個名字出現在公園前3世紀,距今約2300年,在五胡十六國,也就是公元4世紀消失,總共存在了約700年。那麼匈奴起源於哪裡,他們是華夏民族的後代嗎?匈奴又是怎麼消失的呢?今天有哪些姓氏可能是匈奴人的後裔呢?


匈奴其實也是中華民族的一支,他們竟然與夏朝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這裡所說的“犬戎”,其實主要是指匈奴。也就是說匈奴是夏朝人的後代,和漢人一樣,都是炎黃子孫。

司馬遷的《史記》中,對於匈奴的起源有著較為詳細地記載。司馬遷說,夏朝滅亡時,夏朝舊勢力中的一支向北逃竄,一路上融合了不少當時北方的少數民族,後來形成了匈奴。

夏朝後人皆是黃帝后人,那麼匈奴人其實與我們也是同宗同源,有著共同的祖先。


匈奴的全盛時期,竟然佔據西伯利亞、中亞北部。

公元前3世紀,匈奴人效仿中原地區,開始建國,匈奴中央權力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中央王庭、左賢王、右賢王。其中中央王庭是匈奴的最高權力中心,左賢王的勢力在匈奴東部,東部大小事務皆有左賢王直接管理,而右賢王負責西部,掌管西部所有事務,但左右賢王,又都歸中央王庭管轄。

匈奴此時呈現出全盛狀態,不斷擴張,征服周邊勢力,一直擴大到北到今天俄羅斯的西伯利亞,西到中亞北部地區。

匈奴的勢力逐漸壯大,對中原形成了很大的威脅,後來秦漢時期,中原王朝對匈奴用兵,匈奴敗多勝少。


匈奴又是如何消失的呢?為什麼今天沒有人說自己是匈奴人?

秦始皇時,曾對匈奴有過一次大規模用兵,之後匈奴安定了數年。

到了漢朝,匈奴人趁著漢朝剛剛建立,政局不穩,經常出入北方邊境,騷擾漢朝。漢朝的前幾位皇帝為了和平穩定發展,與匈奴開始和親政策。

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武帝不再願意和親,而是重用李廣、衛青、霍去病等人,開始征討匈奴,匈奴節節敗退。

兩漢時期,漢人與匈奴的戰爭從未真正停止,匈奴的勢力逐漸衰弱。在東漢時,公元46年,匈奴內部突發自然災害,牧草枯死,牲畜病死。

就在這時候,匈奴又發生了內亂,匈奴分裂為南北匈奴。南匈奴投降了漢朝,逐漸被漢化,之後剩下的匈奴實際上只有北匈奴了。

公元89年,北匈奴再次出現內亂和天災,東漢王朝趁機聯合南匈奴,共同攻打北匈奴,北匈奴一路敗逃。

五胡十六國時,南匈奴建立前趙和夏等王朝,北匈奴遷往康居,逐漸漢化,之後消失。



那麼今天我國哪些地方的什麼姓氏,很有可能有匈奴血統呢?

大夏國的建立者赫連勃勃就是匈奴人,他原本姓劉,大夏國都城統萬城位於我國陝西省北部靖邊縣,因此我國陝北的劉姓極有可能是匈奴後人。

此外,匈奴人進入中原後,其姓氏很多沒有漢化,有明顯的匈奴特徵。今天的呼延姓、獨孤姓都有可能是匈奴後裔。

匈奴在我國曆史上曾經存在了七八百年,對我國古代歷史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他們和漢人一樣,都是炎黃子孫。


斯幽說歷史


匈奴人,沒人能說清楚他的具體發源地!從我國的歷史認知來看,有人說他是夏朝遺民,也有人說他是中亞白種人。說來說去,也沒有個具體結論。

而在我國曆史進程中,匈奴人這個詞彙可以說幾乎伴隨了我們整個華夏文明。不同時期的朝代,對於這個兇殘的匈奴人就有著不同的應對政策!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匈奴人在封建王朝時期是我國北方的一支遊牧民族的統稱。在春秋戰國時期,他們就已存在,不斷地騷擾中原,北方的燕趙等國就飽受匈奴侵襲之苦。而在秦漢時期,匈奴人的勢力達到了巔峰,不間斷地南下殺人擄掠,侵擾邊疆,弄得中原北境民不聊生!



秦國統一六國後,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曾把目光對向了北方,派蒙恬將匈奴從河南地區驅逐了出去。

而當劉邦建立大漢朝再次統一中原時,對於北方這個強大的遊牧部落,也甚是無奈,只能是用求和、和親等方式暫求安寧,慢慢地積蓄力量!

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武帝不甘心一直被動挨打和其無限期的勒索,決定主動出擊,直搗黃龍,直接消滅這個惹人嫌的匈奴人!這時的飛將軍李廣,霍去病,衛青這些人都是與匈奴人作戰的名將,他們與匈奴人作戰數百次,把匈奴人打的幾近瓦解!



可以說,歷史上匈奴與中原王朝的關係就是交戰,和親,臣服,反目,交戰的輪迴連續劇,只不過是用無數士兵和無辜老百姓的鮮血作為背景!

隨著時間的推移,被中秋王朝打散的匈奴人,又被北方日益壯大的鮮卑族壓迫欺凌!不復往日輝煌的匈奴人或南下,或西遷,或北去,悉數遷徙,跟其他民族融合,逐漸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在五胡亂華及南北朝時期,匈奴人已逐漸融入各民族之中。南下歸降的匈奴人在關內與漢人通婚,同化;留在部落的匈奴人則是融入鮮卑、契丹、蒙古等民族,成吉思汗,忽必烈據傳就是都是匈奴的後裔;西遷的匈奴人沿著河西走廊一路向西,經過中亞後,便沒有了相關記載!

直到幾百年後,歐洲草原上出現了一個自稱匈奴人的人,叫作阿提拉!阿提拉的出現,就如魔鬼現世,幾乎摧毀了整個東歐文明。不過很可惜,與其祖輩一樣,匈奴人的榮耀又是一次短暫地綻放,隨著阿提拉之死,匈奴人又一次在世人視線裡消失。



因此,也許世界上還有一些帶著匈奴人基因的人存在,但“匈奴”作為一個民族,實際上已經不復存在了!

曾有人認為,現代匈牙利人是古匈奴人的子孫,但後經基因檢測,匈牙利人與匈奴人的血脈並無關鍵,只不過是習性、風俗習慣略有相同。匈牙利人是當地原住民族的後裔,與匈奴無關。

而在我國,現今有著匈奴人血脈的匈奴後裔遍佈全國各地,以陝西、山西、山東和福建等地居多。



據傳的已知匈奴後裔,有如下氏族:

  1. 位於福建福安市賽岐鎮宅裡村的金氏;
  2. 位於江蘇蘇州的金氏;
  3. 位於河南省鶴壁市的赫連氏;
  4. 位於安徽省皖南東至縣南溪古寨的金氏;
  5. 位於甘肅省蘭州市榆中金崖鎮的金氏;
  6. 位於浙江省浦江縣鄭宅鎮後路金村的金氏;
  7. 位於山東省文登市的叢氏!
這些氏族皆為視為匈奴金日磾的後裔。

瀚海說史


我是速不臺,我來回答:歷史上的匈奴人兩漢時期分成兩部分,比較大的一部分融入中華,較小的一部分一路西遷,融入到了中亞和歐洲,這個事情說來話長。

最早,據司馬遷記載,匈奴人是夏禹的後人,叫淳維,這一族很勇武,他們在商湯起義推翻夏桀時北逃,兼併了北方各類蠻族部落,成為商朝人甲骨文記載的龍方(方是遊動的部落),圖騰為黑龍,也是龍的傳人。民國大師王國維寫過《鬼方昆夷獫狁考》,他認為商朝時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時的獫狁,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都是後世所謂的匈奴。

到了西漢,匈奴兼併了北方遊牧民族建立了強大的草原帝國,從劉邦開始一直壓在漢朝頭上,匈奴騎兵年年殺人越貨,朝廷花錢買平安,子女玉帛年年送,但長城沿線仍然民不聊生,可以說家家戴孝添新墳。乞求、討好、妥協、退讓換不來和平,萬幸的是在大漢建國70週年之際,漢武帝發起了討伐匈奴的戰鬥,數十年間大將軍衛青、霍去病橫掃大漠,後來漢宣帝再接再厲繼續掃蕩,在沉重打擊之下,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到漢元帝時期南匈奴投降漢朝,北匈奴逃竄到了西域,後來又被攆到了中亞。公元前36年,為了清除匈奴在西域的影響,甘延壽、陳湯遠征康居的匈奴,擊殺郅支單于,北匈奴殘部向更西處逃竄。

天不生漢武,萬古不僅僅是長夜,將是胡天胡地,中華文明很有可能就此中斷,羅馬帝國就是被西遷的匈奴掃掉的,羅馬文化也付之一炬,只剩下《聖經》。對漢朝而言,戰而勝之,匈奴就是墊腳石,戰而不勝,匈奴就是絆腳石,匈奴是羅馬帝國的斷頭石。當然,漢武帝不是消滅匈奴,他是征服匈奴,霍去病俘獲十萬匈奴人,朝中大臣都叫嚷著要把匈奴當奴隸,只有漢武帝主張善待匈奴,甚至讓百姓出動車馬去迎接,很多人都想不通,而且很多匈奴人因功封侯,匈奴人金日磾甚至成為託孤大臣。我有一個朋友姓緱,這個緱姓的祖上就是匈奴人,因軍功被封為緱王,後人以緱為姓。

東漢時期,原本已降漢的南匈奴再次分裂,又分成南北兩部,南匈奴在日逐王比單于帶領下南下附漢,被東漢朝廷安置在內蒙河套、陝西、山西、河北北部一帶,建立特區政府進行管轄,為攀龍附鳳,這些匈奴人以漢朝外甥自居大多都姓劉,陝北劉姓就很多,搞不好劉志丹就是匈奴人的後人。不滿漢朝的北匈奴就像港.毒分子一樣發起了愚蠢的進攻,結果遭到東漢和南匈奴聯軍的絞殺,新崛起的鮮卑、烏桓也趁火打劫,結局是先後七十三批投降,一部被消滅,殘餘的再一次西逃,後來掀起了民族大遷徙的浪潮,掃滅了羅馬帝國。但是匈奴人太少,文化也極其落後,一旦被稀釋就會被融掉。據說匈牙利人就是西遷匈奴人的後人,但匈奴人從文化到基因連渣渣都沒剩下。

東漢之後是三國,南匈奴是曹操征戰四方的一把利劍,西晉時期匈奴人成為各方諸侯的僱傭軍,在天下殘破之際,匈奴人中深受漢文化薰陶的頭領藉機起事,第一個站出來的是劉淵,人稱匈奴人的曹操,他打出為漢朝報仇的旗號,尊劉禪為正統,建立了漢國,打垮了西晉。第二個站出來的是劉勃勃,又名赫連勃勃,如果說劉淵是匈奴人的曹操,那麼劉勃勃或者赫連勃勃就是匈奴人的董卓,他認為匈奴是夏后氏的後代,利用幾萬匈奴與鮮卑融合的鐵弗人在陝北、寧夏一帶建立了大夏,全盛時佔領了關中。這個人極其兇殘,天怒人怨,死後國家被鮮卑人建立的北魏消滅。第三個站出來的的是盧水胡,這是月氏人和匈奴人融合形成的部族,他們在甘肅一帶建立了北涼,後來也被北魏所滅。還有一小支匈奴人,加入遼東的宇文鮮卑,後來跟隨宇文氏西遷到陝西、甘肅建立了北周,也就是隋唐帝國的前身。這支匈奴人中比較有名的是尉遲、獨孤、呼延等姓氏。這其中獨孤信是北周有名的名將+大帥哥,是北周的蘭陵王。他也是楊堅和李虎的老丈人,李虎就是李淵的老爸。而唐朝的尉遲恭則被尊為門神被貼在家家戶戶的大門上

北周之後匈奴徹底消融於中原。


速不臺


最像匈奴人的應該是匈牙利人,但還缺乏足夠的證據證明匈牙利人就是匈奴人的直屬後裔。因此,有觀點認為,匈牙利人好比五胡十六國時的劉淵號稱是劉備的後代一樣,有扯大旗作虎皮之嫌。

匈奴人起源於我國內蒙河套及大青山一帶,在遠古時期被稱為“葷粥”,商朝稱其為“鬼方”,周朝稱其為“獫狁”,春秋末期與氐、羌等統稱為“戎狄”,直到戰國時期才有了最終的名字——匈奴。

匈奴在東漢時候分裂為南北兩部,北匈奴西遷入歐洲,並建立強大的匈奴帝國,最終融入匈牙利。南匈奴先後分裂演化為屠各匈奴、盧水胡、鐵弗匈奴、稽胡等四部。

屠各匈奴先後建立了北漢、前趙政權,最終被後趙所滅,並融入漢族。

盧水胡曾建立北涼政權,後流亡於高昌國,最終被柔然所滅,並與當地民族融合。

鐵弗匈奴建立大夏政權,最終被北魏所滅,並融入漢族。

稽胡則被唐朝征服,融入漢族。


所以,經歷魏晉南北朝開始的民族大融合,在我國已經找不到真正意義上的匈奴人後裔。但是匈牙利人究竟是不是匈奴人還有待考證。

感謝朋友們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準確來說,歷史的匈奴人到現在早已經銷聲匿跡了。他和古代那些少數民族不同,比如蒙古、突厥等,這些草原民族是有自己的起源神話,也有自己的祖譜,而反觀匈奴,卻沒有,所以要想如今的匈奴人後裔,這個很難確定。


早期的匈奴其實是個很弱小的草原部落,一直以來都是屈從於月氏。到了秦漢時期,匈奴才開始漸漸崛起。那是因為出了一個領袖冒頓,他準確地抓住了匈奴人的同仇敵愾,因為匈奴一直生活在陰山,那裡範圍不僅小,而且無大河,是無法發展成大部落的。而冒頓當上匈奴人的頭領之後,簡直就是開了掛一樣,先後打敗了東胡和月氏聯盟,後北上打敗眾多北方部落,之後又西進中亞草原,再次打敗了月氏。而這時候的匈奴可以說是北方草原的霸主了。


到了西漢中期,匈奴分裂,南匈奴南下稱臣,率部眾遷入了長城之內。而北匈奴依然還在草原與之為敵,直到東漢時期,大將軍竇固擊滅北匈奴,迫使其向西遠走,從而引發了中亞遊牧民族大遷徙,因此有人就說,羅馬帝國的覆滅,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至於北匈奴去了哪裡?最公認的看法,是北匈奴遷徙到了東歐,在其阿提拉在位之時,建立了一個大帝國,打得當時的東西羅馬帝國不斷進貢,只不過這種情況曇花一現,阿提拉死後,因為東進之時被哥特羅馬聯軍擊敗,這個帝國因此瓦解。


至於後來,匈奴人漸漸被東歐的斯拉夫民族同化,同時也皈依了西方基督教,其匈奴民族特質也逐漸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