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扔了媽媽三次

我扔了媽媽三次

張妮 | 作者

《品讀》2019年第3期 | 來源

她也曾是我的保護神。

1

2010年6月9日,爸爸被查出早期肝癌,我接他來北京做手術,他不願意,說:“你媽一個人在家我不放心,我就在老家做吧。”

我生氣地說:“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有心思操心我媽?她總不至於把自己弄丟吧。”

爸爸卻無比擔憂地說:“我要不看著她,她沒準還真得把自己弄丟。”

我訝異地看向媽媽,她正四處尋找著什麼,然後抬頭問我爸:“雨傘怎麼一把都找不到了?”爸爸像哄孩子一樣,對媽媽說:“再找找吧。”媽媽很聽話地去翻。

爸爸迅速下樓,買了把新雨傘放進鞋櫃裡,不動聲色地引著我媽去翻。

“哎呀,原來在這裡,總算找到了。老張,我去買菜了。”媽媽說完就轉身出門了。

我扔了妈妈三次

我皺著眉,望著媽媽離去的背影,不知所措地問爸爸:“我媽這是怎麼了?感覺怪怪的。”

爸爸說:“年紀大了,記性也差了,最近老是丟三落四。

媽媽買菜回來,開始做飯。我站在廚房門口,看媽媽蹲在地上擇菜,她把一片枯黃的菜葉放進垃圾桶,過了一會,又把葉子撿出來,放到洗菜盆裡,很快又拿到水裡洗一下,丟到垃圾桶裡。

整個過程,全然沒有我媽以前做事利落的樣子。我原本已經很焦慮的心,變得更加焦躁。爸爸將我從廚房拉出來,偷偷對我說:“我懷疑你媽媽得了老年痴呆症。”

我對爸爸說:“你們都跟我去北京,也給我媽做個檢查,我不相信她會得老年痴呆症。

2

回到北京,我和老公把更多的精力都用在給爸爸治病上,一度忽視了媽媽。我從未想過,媽媽也會生病,也會倒下。

爸爸手術前的一天晚上,媽媽一直拉著我說話,卻始終對爸爸的病情和手術隻字不提。手術做完,爸爸進了重症監護室。我心裡著急,在走廊上徘徊,媽媽卻和其他病人家屬興致勃勃地聊了起來。

好在爸爸很快出院,一出院,他就開始忙活,生怕累著我媽。爸爸比我觀察得更仔細,他發現媽媽的變化比以前更大。她健忘,燒開水不記得接電源;想倒水喝,卻突然跑到樓下丟垃圾。

有一次,她出門買菜,回來時,卻提了一袋香蕉和兩個火龍果。她壓根就忘了要去菜市場,只是去樓下水果店逛了一圈。

直到這時,我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我扔了妈妈三次

我帶媽媽去醫院,她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症。

醫生給媽媽開了一些藥,還說藥只是措施之一,要讓病人多動腦,比如夾黃豆、玩益智遊戲。

我帶著媽媽夾黃豆,看著她手裡的筷子拿起又掉落,豆子怎麼也夾不起來,心裡非常煩。媽媽不僅笨拙,還經常偷懶,一會就嚷嚷著:“不玩了,不好玩。”

我上班累了一天,本來精神就不好,看她不努力,忍不住吼她:“你笨死了,你的手往上拿,頭也抬起來,別貼在地上……”

我心裡又急又氣,眼淚嘩嘩地流了出來。爸爸看不過去,指責我:“你媽是病人,你不能這樣對她。”

3

2011年上半年,爸爸的病情復發,癌細胞骨轉移。醫生說,手術已經毫無意義。這節骨眼上,媽媽整個人變得呆滯木訥,常常自言自語,還喜歡亂跑。那段時間,是我生命裡的寒冬。

半年後,爸爸進入彌留,整整一週,他似乎一直在強撐著,很痛苦卻又無法解脫,看到媽媽的時候就會流眼淚。有經驗的長輩告訴我:

你爸爸這樣,一定是他還有牽掛。

我想了很久,輕輕附在他耳邊說:“爸爸,我會照顧好媽媽的。”

說完這句,他的呼吸就平順了許多,表情也變得安詳起來。那個晚上,爸爸了無牽掛地走了。

我扔了妈妈三次

辦完爸爸的喪事,媽媽已經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時而清醒時而糊塗。有一次,我帶她出門吃早餐,吃到一半,她突然吵著要回家,可走到小區門口,她卻說:

“這裡不是家,我的家呢?”

她開始橫衝直撞,到處找她的家,我怎麼拉都拉不住,只能緊跟在她身後。媽媽沿小區周圍走了整整幾公里。最後,終於累得坐在路邊的長椅上,整個人顯得格外落寞和悲涼。

我知道媽媽其實是想爸爸了,只是她已不會正常地表達。我禁不住輕輕擁住了媽媽,媽媽則像聽話的孩子,一聲不吭,眼神迷茫……

4

我和老公都要上班,但不放心媽媽一個人在家。一開始,將她鎖在家裡,中途我和老公分別回家看一眼,再匆匆趕回公司。

可即便這樣,媽媽還是經常出問題。於是,我請了一個保姆來照看,可沒過幾天,保姆就主動請辭,說我媽脾氣大,折騰人。無奈之下,我和老公商量,決定把媽媽送去養老院。

那天,她並不知道我們是要把她留在那裡,還很高興地和幾個室友寒暄了幾句。直到我們要走,媽媽才急著要跟我出來,嘴裡不住地說: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我感覺自己把媽媽拋棄了。而爸爸臨終時,我曾經答應過他,會好好照顧媽媽。

我扔了妈妈三次

連續幾個晚上,我都睡不著,總是不自覺想起媽媽。我放心不下,每天都會抽空去看她。

而每次見了我,媽媽都會纏著我,要跟我回家。這愈發加重了我的自責。媽媽在養老院也不安生,她經常悄悄地從自己的房間溜出來,摸到別的老人房裡,“騷擾”人家。

有一次,半夜三更,媽媽一個人悄悄溜下樓,準備回家,被門衛攔住了,就開始大吵大鬧。直到我和老公趕過去,媽媽才像頑皮的孩子見到家長,立刻安靜下來。我只好把媽媽接回家。

回到家的媽媽,臉上寫滿了喜悅。那天晚上,我睡到了媽媽身邊,感覺像回到了小時候。

只是那時的媽媽精明強幹,是我的保護神;現在,她卻成了需要我來保護的人。我忍不住落淚。

5

媽媽回家後,曾經的那些問題又捲土重來,我倍感頭疼。媽媽的病需要錢,撫養孩子也需要錢,還有高額的房貸,我根本無法辭職在家照顧媽媽。

小姨每次給我打電話,詢問我媽的病情,總是忍不住感慨我媽可憐,要跟我媽說說話,說著說著,兩姐妹就在電話兩頭哭起來,任誰也勸不住。

小姨來北京看過媽媽,知道媽媽的狀況,她給我出主意:“還是讓你媽來我這裡,我照顧她。”

幾年前,小姨跟著她兒子去了大連定居。爸爸去世後,她曾多次提起過,讓媽媽過去玩。老公也說:“要不,讓媽出去看看吧,她們姐妹一起,可以說些貼心話,或許對病情有益。”

姐妹倆在北京西站見面,忍不住抱頭痛哭,路人紛紛側目。也許是小姨跟媽媽說了什麼,兩天後,媽媽主動跟我說,想去大連跟小姨住些日子。

我扔了妈妈三次

可沒過幾天,她開始吵著要回家,小姨很難過,她對媽媽說:“我的家就是你的家,你安心住下。”

媽媽很固執地搖頭,說:“沒有妮妮,不是家。”

爸爸走後,我成了媽媽唯一的家,她忘記了所有,卻始終記得我。

在大連住了一個星期後,一天夜裡,媽媽突然坐起來,問小姨:“妮妮是不是把我丟了?都怪我,肯定是我瞎跑,妮妮找不到我會哭的,怎麼辦?

我去大連接我媽的時候,小姨將這句話傳達給我,再三叮囑:“一定要照顧好你媽,她只認識你啊。

6

老公被外派出國工作一段時間,我一個人照顧媽媽實在是力不從心。

我聽同事提起過一家專業的醫療康復機構,於是帶著媽媽去看了一下,那裡有很多老年痴呆症患者,和一群很專業也很和藹可親的醫生護士。在護士的勸說下,媽媽同意留在那裡。

也許是醫院的治療起了作用,媽媽沒有像之前那樣鬧著要回家,反而和這裡的病人相處很融洽,直到媽媽隔壁病房的一位老人去世。

那天,我去看媽媽,她蜷縮在床角,很孤獨,也很憂傷。她一定是目睹了死亡而害怕了。我告訴自己,不能再將媽媽留在那裡。

我扔了妈妈三次

老公回來後,我和他一起接媽媽回家。我告訴她:“我們要回家了。

她已經聽不懂這句話了,但她始終跟著我。我決定辭職,在家照顧媽媽,再也不會將她丟棄。

每一天,我都像照顧嬰兒一樣,照顧著媽媽。如今,她連吃飯都閉不攏嘴,一邊吃,口水一邊不停地往下流。每次,我總要不斷地糾正她:“頭抬高,嘴巴閉緊。”

我知道,奇蹟不會出現,媽媽不可能恢復健康。但每一次,我呼喚“媽媽”,她會輕聲地應答一聲,我和她聊天,她會認真看著我,努力想要聽明白我的話,我對她笑,她就會顯得很高興。

我突然覺得很開心,一直以來,我為媽媽的病感到難過,覺得媽媽的病是一種遺憾。但我想,媽媽現在沒有痛苦、沒有煩惱的樣子,也是爸爸希望看到的吧。

我終於沒有辜負爸爸的遺願。

我扔了妈妈三次我扔了妈妈三次
我扔了妈妈三次我扔了妈妈三次

不求你遮風擋雨,

但求你健康長壽!

我扔了妈妈三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