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談戀愛

媽媽,我想談戀愛

媽媽,我想談戀愛……

◆◆

1

最近聽說了一樁怪事。

朋友的一個發小,今年26歲,讀研中,人生頭一回處了個男朋友。這原本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誰知道她的父母不但一點都不覺得高興,反而一個勁兒勸女兒分手。

理由是,他們就這一個女兒,要陪著他們,不能談戀愛,而且現在這世道,壞男人太多了,他們害怕自己的寶貝女兒會受傷。

尤其是她的爸爸,聽說女兒談戀愛了之後,每天晚上都堅持要跟女兒視頻至少一小時,即使很多時候沒話說,也不能關掉視頻。

朋友的發小哭笑不得,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找人來吐吐苦水。

2

成為父母,其實往往是一個重新經歷自己童年成長的過程。

於是,父母很容易在我們身上投注他們小時候沒有完成的願望和夢想,並且希望我們不要重複他們不喜歡的事,更不希望我們經歷他們不快樂的過往。於是,很多時候,我們自然而然成為父母的延伸。

有些孩子選擇離開家,因為只有那樣才能得以喘息,有些孩子則仍然在不斷討好自己的父母,希望獲得認同。

不準孩子長大的父母,往往忘記了一件事,那就是——養育兒女的初衷。

養兒育女在過去是為了防老,但是在今天有了新的意義,那就是讓自己最親愛的孩子能有自己的選擇,走自己的人生路。

如果只是想要一個聽任自己擺佈的傀儡,那麼,養育的目的又在哪裡呢?

所以,成年後的我們,要慢慢學會辨認一件事情,父母對我們的要求是來自成長性的動機,還是匱乏性的動機?

成長性的動機會支持孩子的成長,父母不會因為孩子長大而引發他們被拋棄或不被尊重的焦慮,他們願意支持孩子,讓孩子成為他們自己;而匱乏性的動機則正好相反,當你和父母意見不一時,他們不會尊重你,更不會支持你。

但是,接受父母也會有他們的困境與侷限這一事實,也很重要。

媽媽,我想談戀愛

我們這一輩人的父母,往往有眾多兄弟姐妹,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可能得被迫接受“功課好的孩子才能受關注”“男孩比女孩更有用”等等。那是他們在原生家庭中的傷痛。

而當他們成為了父母時,就很容易對自己的下一代過分關注,甚至緊抓不放,因為這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所缺乏的。

3

“緊抓不放”的父母,內心其實很不安。

這類型的父母,往往無法和孩子平等、共同地感受當下的狀況。要麼干涉太多,要麼全然拒絕,如果不順從他們的意願,便威脅或者示弱,強迫孩子服從,顯得自己對孩子仍有影響力。

這類父母對於孩子的反抗,完全不能接受。同時,他們也很容易卸防或者感到恐懼,因為孩子的反抗挑戰了他們不穩固的自我。

媽媽,我想談戀愛

當他們“我對你不再重要、我對你不再有影響力”的危機意識被喚起,他們就很容易感到自己被質疑,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從而感到不安,甚至覺得自己很失敗,於是開始指責甚至謾罵小孩“不懂事、不聽話”。

他們往往會說:“你不聽話,以後有好果子吃呢。”或者搬出“我吃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這一類的話,他們將自己的焦慮發洩到孩子身上,以證明自己還沒有失敗。

4

我們必須學會停止接受父母的焦慮。

以示弱、恐嚇、憤怒、冷漠來讓孩子就範,這些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長久下來,會變成心理上很難放下的負擔和枷鎖。

這些負擔和枷鎖,其實都在反映著父母對於情感和依賴的渴求。

但當孩子對於父母的這些情緒勒索一次又一次就範時,就越容易讓父母覺得這些束縛是應該的。因此,彼此都無法學習逃脫這種令人窒息的關係。

面對這類型的父母,我們能做的是,不再接受對方的焦慮,而是冷靜、理性地還給對方,並且告訴他們:“我知道你很關心我,也知道你的焦慮和擔心,但請放手一次讓我自己去試試看,好嗎?”

不再讓對方的焦慮成為自己沉重的負擔,試著走出自己的路,這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道路上必修的功課。

5

面對父母“我都是為你好”“我自己倒沒什麼,就是怕你….”這些話時,你是否常常感到十分憋屈甚至痛苦嗎?

其實這是欲拒還迎、以退為進的情感勒索。他們沒說出口的是“你要重視我,我才是權威!”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可以試試,先不要習慣性地在心底對對方說的“我都是為你好”

贊同,而是要積極表達自己的質疑,從自己的角度出發。

例如,在上面的故事中,女兒26歲了父母卻還不允許她談戀愛,女兒可以回應:

一,我知道這只是你的想法,你認為這樣做比較好

二,但我想試試不一樣的,這是我的人生,我來負責

當父母責備我們,不再是他們熟悉的那個乖孩子,“你翅膀硬了,不聽話了是吧”時,其實你不用太愧疚和傷心,因為你正在向為自己決定和負責的人生道路上前進,也正在慢慢擺脫依賴心理。

父母精心培育自己的孩子,無非是希望他們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大人,希望他們能幸福。

而當我們學會遵循自己內心的渴望,做出自己的抉擇時,父母也會知道“原來,孩子可以自己做出很好的決定”“我的孩子長大了,他能過得很好。”

而當我們能夠把自己的人生過好,就是給我們愛的人和愛我們的人最好的禮物和祝福!

以上啟發來自《讓我做你的心靈捕手》

媽媽,我想談戀愛

臺灣資深心理師黃之盈化身心靈捕手,仿若一位最親切的老友,又像智慧的導師,輕輕拂去你心靈上的塵埃,給你27次情景重現,全面還原你被情緒加工過的成長記憶,給你破碎重生的契機和勇氣。因為,困擾你的不是那些事情本身,而是你對事情的看法和記憶。

讀這本書,就像給自己一次精神上的冒險和進步,一切美好回到你的內心。在心靈的重塑中,與過去的自己和解,讓自己進化得更加強大:缺自信,缺耐力,缺韌性,缺安全感,缺愛,沒關係,缺多少補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