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養殖對蝦,畝產值超1.5萬元!這養殖模式,是否值得我們學習

稻田養殖對蝦是利用共生原理進行生產的一種對下養殖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以廢補缺、互利助生、化害為利。

稻田養蝦作為一個生態的養殖模式,在保證水稻產量的同時還能充分利用稻田的水溝養蝦,增加收益,受到不少農戶的青睞。而目前大部分地區,稻田養蝦模式中的蝦一般指的是小龍蝦,然而今近幾年在全國不少地區,竟然用稻田養殖南美白對蝦,並且取得了成功,畝產高達500多斤。

稻田養殖對蝦,畝產值超1.5萬元!這養殖模式,是否值得我們學習

稻田養殖南美白對蝦的優點

稻田是一個受人為控制的生態系統,稻田供養對蝦,促進稻田生態系中能量和物質的良性循環,同時使其生態系統又有了新的變化。稻田中的雜草、蟲子、稻腳葉、底棲生物和浮游生物對水稻來說不僅是廢物,而且還與自己爭肥,如果在稻田裡放養對蝦,對蝦不僅可以利用這些生物作為餌料,促進對蝦的生長,在消除了爭肥對象的同時其糞便還為水稻提供了優質肥料。

水中主要危害對蝦健康的物質是氨氮和亞硝酸鹽。在過濾系統尚未建立,或尚未成熟,或運轉異常時,這兩種物質的存在就會增加對蝦的死亡率。不過,氨氮和亞硝酸鹽於對蝦有害,對水稻卻是營養。池塘裡種上水稻,便形成了一個水體微循環——水稻吸收了氨氮和亞硝酸鹽,淨化了對蝦生長的環境,稻田還給對蝦提供了棲息場所。

另外,對蝦在田間棲息,遊動覓食,疏鬆了土壤,改善了土壤通氣條件,並且加速肥料的分解,促進了稻穀生長,從而達到蝦稻雙豐收的目的。總之,稻田養殖對蝦是具有綜合利用水稻、對蝦的生態特點,以稻蝦共生、相互利用為目的,充分利用稻田資源,提高稻田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系統工程,能夠取得稻蝦雙豐收的一種高效立體生態農業。

稻田養殖對蝦,畝產值超1.5萬元!這養殖模式,是否值得我們學習

南美白對蝦成功在長沙“安家”

位於長沙縣安沙鎮的“水稻+”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近200畝面積的基地,有大大小小的池塘21個,其中有18個池塘中間種植了水稻。綠油油的水稻已經抽穗,隨風起舞。

在水稻周邊,約4米寬、1.8米深環形蝦溝裡,一臺臺增氧設備正運行著,平靜的水面被攪起層層漣漪,不時會有對蝦躍出水面。不遠處,兩名基地工作人員在池塘邊正用力地拉扯一根繩子。基地負責人楊光炫告訴我們,繩子下方是蝦籠,裡面放些誘餌以方便捕撈對蝦。沒多久,蝦籠便被拉出了水面,一個個晶瑩剔透的對蝦在裡面活蹦亂跳。

稻田養殖對蝦,畝產值超1.5萬元!這養殖模式,是否值得我們學習

對蝦晶瑩剔透,蝦線分明,內臟清晰,個頭在12到13釐米左右。楊光炫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沒想到養殖一年就試驗成功了。”他介紹,再過一週左右的時間,成蝦能達到34頭/斤,大大超過現在長沙市場常規售賣水平。

稻田養殖對蝦,畝產值超1.5萬元!這養殖模式,是否值得我們學習

稻田養蝦養殖生產技術

1、稻田選擇及工程建設

(1)稻田選擇選擇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無汙染、排藻方便的稻田,面積以1200—2000平方米為宜,底質為泥沙。

(2)遮蔭棚在離田埂1米處,每距3米打1樁(1.5米高),用毛竹架設瓜葫架,田埂邊種瓜、葫,藤蔓上架起到遮蔭作用。

2、蝦苗放養

(1)放苗前的準備工作放苗前10—15天,進行稻田消毒,每667平方米使用生石灰50千克化乳潑灑。放苗前7天,注水50—80釐米,每667平方米用食鹽50千克化水均勻潑灑于田間。然後每667平方米施發酵人畜糞肥200—300千克。

(2)蝦苗放養蝦苗必須經淡化處理,放苗時要試水安全無毒後方可投放蝦苗:蝦苗以體長1—1.5釐米的苗為好;放養密度為1萬—2萬尾/667平方米。爭取在5月上旬以前放好苗。

3、飼養管理

(1)餌料投餵蝦苗放養後前10天,一般不投餌或少量投餵蝦苗專用飼料。10天以後開始投餵蝦專用配合飼料為主(配合飼料要求蛋白含量30%以上),並搭配少量洗淨絞碎的福壽螺以及淡水雜魚,以增強白蝦體質。日投餌量為蝦總體重3%~8%。每天早、中、晚投餌量比為2:3:5。

(2)水質調控養殖前期溝中水透明度保持25~40釐米,養殖中後期,田溝中水透明度保持35—60釐米,為保證有較高的溶氧,要經常加註新水。

4、日常管理

(1)每天早、中、晚堅持巡田,觀察溝內水色變化和蝦吃食情況,以確定投餌量和加註新水。

(2)檢查進出水口篩絹是否牢固,清除過濾物。

(3)在水稻施化肥時,可先排淺田水,讓蝦集中到環溝、田間溝和暫養小池之中,然後施化肥,使化肥迅速沉積於底層田泥中,併為田泥和稻禾吸收,隨即加深田水至正常深度。

(4)施農藥時要特別注意,嚴格把握農藥安全使用濃度,採取正確的用藥方法,確保白蝦安全。施藥時,先排淺田水,把蝦誘趕到環溝、田間溝和暫養小池中,再打農藥,待藥性消失後,隨即加深田水至正常深度。

(5)病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原則,做到無病先防,有病早治。嚴格把握漁藥的安全使用濃度,定期潑灑生石灰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