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北至绕城高速及规划界线,东至G15沈海高速(甬台温),南至明州大道及规划界线,西至明辉路,规划面积为11.09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至2020年,规划基准年为2013年。

功能定位

根据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总体规划要求和现状分析、因素分析,确定本区的功能定位为:宁波主城区南延首要片区,鄞州南部极核,具有姜山特有风貌的产城融合型的水乡宜居城镇。

控制规模

本规划范围规划人口约12.65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050.34公顷,占总用地的 94.75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约83.03平方米。

规划结构

本片区规划结构可以概括为 “一心、两轴、两脉、双组团、多节点” 构成的空间结构框架。以城市道路为分隔,形成12个基层社区,布置社区中心,呈多个点状分布。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用地规划

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325.54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30.99%,人均居住用地25.73平方米。其中二类居住用地302.67公顷,幼托用地1.15公顷,商住混合用地(B+R,商业与居住建筑面积比例为7:3)13.77公顷,商住混合用地(R+B,居住与商业建筑面积比例为7:3)7.95公顷。

规划以城市道路围合空间,形成12个基层社区;新开发的居住地块应以开发中高档住宅为主。规划居住人口4.96万户,12.65万人,每个基层社区分别为5000~17000人不等。

规划拆迁片区内厂房,置换为商务、居住功能,新开发的居住区应以开发中高层住宅为主。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规划公共设施按片区级公共中心-标准社区级服务中心-基层单元社区级服务平台三级配置,既层级配置相应的公共设施,又为居民就近享用各级公共设施。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52.43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5.00%,人均公共设施用地4.14平方米。其中行政办公用地6.92公顷,文化设施用地1.55公顷,教育科研用地(包括中小学用地A33和特殊教育用地A34)37.80公顷,医疗卫生用地5.67公顷,宗教用地0.59公顷。

规划对现状公共设施用地进行整合,集约用地。规划公共设施按标准社区级-基层社区级二级配置,增强公共设施布局结构。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32.71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3.11%,人均公共设施用地2.59平方米。其中商业用地18.40公顷,商业商务用地2.75公顷,商务用地7.14公顷,加油加气站用地0.41公顷,其他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0.67公顷,其他服务设施用地3.34公顷。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绿地及公共开放空间规划

绿地系统

规划利用沿河绿带增加滨水绿地、小公园、街头绿地,提供居民就近散步、健身和休憩。规划绿地106.38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0.13%,包括1处镇级大型公园和多处小公园、街头绿地。

水体系统

规划水域面积57.70公顷。规划增强基地的水网系统;为丰富的户外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高品质的水岸生活与休闲娱乐环境;创造高品质的水岸生活与休闲娱乐环境;依托现状水系特征,建立姜山镇水网系统的独特个性。

开放空间廊道

①行人游憩步道:通过河网沟通,沿河空间应公共开放,形成连续的游憩绿廊,宽10米,有利于组织步行、自行车休闲系统,并连接各公园和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和健身。镇区居住片规划打造环形连续游憩步道,分为镇区级和邻里级两个层次,结合现状条件和居民实际需求,分别规划2个镇区游憩环和9个邻里游憩环,形成“双核带节点,双圈套小环”之势,使镇区开放空间多层级全覆盖生长。

重点开放空间

①镇区南部高速口至姜山公园门户空间廊道:通过开敞的入口视线、贯通式的曲折水体及富有特色的山体公园,综合打造姜山镇区南部特色开敞式门户节点,其既为姜山镇居民提供休闲、游乐、健身场所,也是姜山镇形象展示中心之一。

②天童南路与姜山河交汇口滨水开放空间:结合开敞的商业休闲广场、灵动的姜山河水系及多样的滨水绿地公园,综合打造姜山镇区东部特色开敞式生活节点,其既为姜山镇居民提供休闲、娱乐、购物、观光场所,也是姜山镇联系鄞州新城区的重要干道——天童南路展示轴线的重要展示节点之一。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等级

本次路网规划将路网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

道路交叉口

本区内广德湖快速路上跨绕城高速公路;明辉路、明光路、明曙路、人民路、天童南路下穿绕城高速公路;姜民路、定桥路、姜丽公路上跨沈海高速公路;南大东路、纬二支路、华山支路、明山南路下穿沈海高速公路;区内道路与明州大道均为平面交叉。

轨道交通

根据《宁波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控制性详细规划》,轨道交通3号线经过本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