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縣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鄉鎮公務員,值得嗎?

中豪秋津


你這種情況不建議考鄉鎮公務員,真要考,為什麼不考個更好的,比如市級機關公務員?

首先,人往高處走,人家都是想盡辦法從鄉鎮去縣城,你卻要從縣城往鄉鎮走,方向就錯了。不要為了一個所謂的公務員身份就本末倒置,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幹,從頭來過,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麼容易的。而且,橫豎要考試,為什麼不考個省直機關、市直機關,那樣不是更好?

其次,鄉鎮公務員不見得前途,你在縣裡工作應該知道鄉鎮工作是怎麼回事,忙不說,還沒什麼提拔機會,前途非常有限。以前很多鄉鎮幹部幹一輩子就是個科員,現在公務員職級並行後相對好點,但以後多數也就是享受個待遇而已。更何況,你29歲了,從事業單位考過去一切從頭開始,年齡已經不佔優勢,發展更加受限。而且,這還是定向招錄,有5年服務期,到時候你不想在鄉鎮了,想調都調不走,到能走的時候已經35歲了,再在縣直機關還有什麼前途?

最後,工資收入不見得高多少。你現在是初級職稱,兩年以後你自己說可以上到中級,評聘到崗後相當於副科到正科工資待遇。而你考到鄉鎮後,三五年內你很難提拔,工資收入還是科員水平,比在事業單位還差,有什麼必要考鄉鎮公務員?

其他的如生活便利性、孩子教育、對家庭的照顧等方面,毫無疑問都是在縣城好,小公真心覺得沒必要為了一紙身份費這個周折。除非,你有強大的助力。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有這個條件,在縣裡的事業單位一樣可以轉身份,何必去鄉鎮找罪受?


80後小公


29歲縣直機關事業單位的正式工作人員,已經獲得初級職稱,也上就晉升中級職稱了,這時候要考鄉鎮公務員,可以說是“腦子瓦特了”。

實質上,我一直認為職稱人員的待遇,工作環境,前途發展,都要比公務員強,最起碼不差。縣直工作環境、生活環境,怎麼也比鄉鎮強。再加上鄉鎮的工作對象、工作內容,並不像縣直那麼輕鬆,怎麼算下來,也划不來用現在的縣直事業職稱人員身份,去換取鄉鎮的公務員身份啊。

首先,29歲報考鄉鎮公務員,本來就不輕鬆。離開學校也五六年了,好多基礎知識都需要複習,幾乎等於是從頭學起。再加上公務員考試競爭又非常激烈,不是說考就能考上的,不扒層皮,想考上是不可能的事。29歲要麼已經有了家庭,甚至有了孩子,工作、家庭、考試三重壓力,到底能保證有多少時間專心於複習考試,都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即使是沒有結婚,戀愛、成家的壓力也非常大,還有各種各樣的交際、圈子,分心也是非常大。在這樣的條件下,你花大力氣複習,只是為了考鄉鎮公務員,還真不如去考個更高的學歷,或者考個什麼實用的證,難度小還實用,不比只為了公務員的虛名強得多?

其次,事業人員想改變身份成為公務員,通過公務員考試,是最難的,也是最不靠譜的。反倒是提拔晉升、公選、遴選,似乎更容易一些。在事業單位努力幹幾年,提拔到實職崗位,兩年期滿後,就可以轉任參公事業單位,或者是黨政機關,成為公務員身份,條件限制只是不要超過40歲即可。努力幹工作,謀取晉升前途,無論對於事業人員還是公務員,這都是正道,相向而行,什麼都不耽誤,似乎走這條路更為明智。如果運氣好,某些職位在向在職人員公開選拔時,事業人員也可以參加,這類考試更為簡單,哪一項都比公考容易、靠譜。

第三,縣直事業單位的發展前途,並不比鄉鎮公務員差。縣直事業人員乾的好,可以晉升管理職位,成為領導幹部,這也是許多公務員都難以爭取的機會。比起公務員身份,實職似乎更受歡迎,許多在公務員崗位提拔晉升困難的幹部,都會選擇提拔到事業崗位,或者黨政機關的副職,如果沒有晉升機會,也會選擇在事業單位擔任一把手,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其實,對於黨政機關公務員提拔晉升來講,如果機關晉升機會少,去事業單位任職,和去鄉鎮公務員崗位任職,是平等的選擇等次。公務員都願意晉升到事業管理崗位任職,事業人員更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提拔晉升到管理崗位,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去鄉鎮發展。

第四,職稱人員的工資待遇,也不比鄉鎮公務員差。如果在管理崗位晉升困難,也可以在專業技術崗位發展,職稱更適合有專業特長的人員發展。相對於領導職務晉升,職稱晉升更容易,最起碼中級以前難度不大。大學本科畢業參加工作十年,如果是在公務員崗位,提拔副科實職的並不多;如果是在技術崗位工作,基本上都能晉升中級職稱。公務員有可能終其一生都是科員,但專業技術人員退休前最起碼混箇中級職稱沒有問題。即使有了“職級並行”政策,公務員晉升職級更容易,但還要受名額限制,比職稱名額限制更為苛刻,這在近期“職級並行”套改中,已經有了明顯的事例,有的人幹了二十多年工作,也就套改個四級主任科員,就沒有了名額了,甚至四級主任科員的名額都非常少。相對來說,中級職稱似乎更為靠譜,即使不能升副高、高級,還有“雙肩挑”的機會,即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兩不誤,任管理崗位,同時享受職稱待遇,還更容易提升職稱待遇。

公務員比事業人員多的,無非是職級並行、提前退休、公車補貼等,這些福利和待遇,事業人員同樣也有機會享受。事業人員例似職級並行的政策,目前已經在寧夏、海南等地試行,按工齡不受名額限制晉升職稱也在鄉村教師等專業技術人員中執行,事業單位公車改革也將在年底前完成,屆時公車補貼說不定也有希望。公務員有的,事業人員也會有,缺的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完全沒有必要為了公務員身份,費勁去鄉鎮工作,改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公事吧


基於對實際情況的瞭解,我的觀點很明確:不建議你考鄉鎮公務員。

在職場,我們經常說“隔行如隔山”,但是,我們同樣也不能小看同行業但不同級別的差距,雖然都是機關事業單位,縣直事業單位人員和鄉鎮公務員還是存在很大差距的,不是隨便就能轉換過來的,就算你們轉換過來,又有何意義呢?

我的同事是鄉鎮公務員,而且家也就住在本鄉鎮,從事幾年鄉鎮公務員工作之後,它寧願放棄自己公務員身份,遠離家鄉,義無反顧的考到縣裡的事業單位去了。

在縣裡的事業單位,他能有正常的上下班時間,他擁有了更多的找對象的機會,他只需要做好單純的業務工作。

你想從縣直單位考鄉鎮公務員,可能有這些誤區你沒有認識清楚。

誤區一:你可能認為你能適應鄉鎮工作

其實我可以告訴你:來了之後,你很難適應。

近年來,很多縣直單位到鄉鎮開展幫扶工作,縣直單位工作人員都有幫扶貧困戶,在日常走訪工作中,我們發現很多年輕人根本不瞭解農村,甚至最基本的與群眾溝通交流能力都欠缺。

不是說他們有多麼的差勁,術業有專攻,縣直與鄉鎮的工作內容和性質不一樣。縣直單位主要以單純的業務為主,而鄉鎮不僅有業務,而且還要能深入群眾,要能做到腦中有宏圖,手中有方法,腳下接地氣。



你不一定能勝任得了鄉鎮工作。

誤區二:你可能認為鄉鎮公務員提拔快

我可以告訴你:29歲的年紀轉單位,想立即提拔難,而且鄉鎮提拔不一定就快。

假如你29歲進入鄉鎮工作,根據相關規定,至少三年之後才能提拔,多則十來年,甚至一輩子提拔不了,就算你三年之後提拔,你的年齡也相對偏大,副科差不多到頭。

這樣看來,你選擇到鄉鎮有什麼意義呢?在縣直事業單位,你有年齡的優勢,而且有人際關係優勢,可以有事業單位職稱這條道路,不會比你在鄉鎮提拔差到哪裡。

誤區三:你可能認為即使是鄉鎮公務員都比縣直事業編要好。

我可以告訴你:好不好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

現代社會,沒有什麼工作能稱得上是“鐵飯碗”,事業編和公務員編只是一種稱呼,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都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而且從工資待遇上來說,雖然工資標準不一樣,但是沒有太多的差距,通常情況下,縣一級單位待遇可能還要好點。

而且你29歲了,應該已經成家或者即將成家,離開原單位到鄉鎮去,意味著你離家更遠了,想照顧家庭時間和精力就少了。在鄉鎮可能很多時候,週末還需要加班。

另外,你如果真想考,可以選擇考縣級公務員或者市一級的,人終歸是要往高處走的。


職場的小小李


這種情況可以努力一試,畢竟這是一個實現自己回城區工作的機會。

29歲的年紀,已經聘為助力工程師,兩年後可以考中級,可以說還是有不錯的前景的。如果能夠穩定在城區生活,接下來,結婚有家庭,是最美好的人生願景了。

但是,看到你長期駐村,且該是諸多不適應,所以才有強烈回城工作的意願。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在事業單位工作,在擇偶方面都是非常不錯的個人條件;但是長期駐村工作,又不免在找對象時個人條件打折扣。所以,支持你為自己的願望而努力。

接下來,我想說的是,考取鄉鎮公務員,依然需要在鄉鎮工作,服務期5年,一般是需要服務期滿才能調往其他地區的。

當然,也存在借調這一說,身邊有些考取鄉鎮公務員的小夥伴,也有縣級或者市級上一級單位借調的。這個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工作中態度積極,工作能力突出,這樣才有更多的機會借調。

但畢竟借調不是長久之計,為長遠計,在鄉鎮工作期間,也可以準備並參加一些上級單位的選調考試,這樣就有機會獲取在市區長久工作的機會了。我有個同學就是,鄉鎮工作兩年,借調縣區3年,後來一次針對基層公務員的選調考試,她努力抓住機會並考取了,最終考至市區工作。


洛陽中公教育


首先回答你第二個問題。

服務期滿是完全可以調回縣直單位的。

再回答你第一個問題。

第一,比較你現在的得失。目前你已經評聘為助理工程師,助理工程師屬於初級職稱,工資待遇相當於公務員的科員,而你考入鄉鎮公務員崗位就是個科員,所以起跑線是一樣的,不存在什麼損失。而且,一旦進入公務員崗位,就可以享受目前公務員的相關待遇政策,比如可以享受車補、可以享受職務與職級晉升、可以享受遠遠高於事業身份幹部2倍的死亡撫卹金等,這些是事業幹部目前沒有的。但是,鄉鎮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肯定不如縣城好,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對此你需要有心理準備。

第二,比較你以後的得失。現在的幹部提拔任用政策規定,事業身份幹部要想提拔到行政單位任科級領導,首先必須在副科級事業崗位上任職滿3年。舉例說,同樣提拔到交通局任副局長,工作年限滿了的公務員身份幹部可以直接提拔任職,而事業身份幹部就不行,還必須先提拔到交通局下屬事業科級機構或者其他行政單位下屬事業科級機構或者其他事業科級機構任副科級領導滿3年後,才可以通過報調任的形式並再走一次考察程序任這個交通局的副局長。可以看出,如果你有志於從政,考鄉鎮公務員崗位等於拿到了下步提拔到行政領導崗位的直通車票,節約了3年的過度期,是值得的。但是,對於無志於從政的人來說,以後走專業技術職稱也是一條發展的道路。目前你已經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幾年後可以評聘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一樣能夠提高工資待遇,甚至更快、更高。


槳再手


不值得。

縣直機關事業單位各方面都比鄉鎮公務員要好,為什麼要考鄉鎮公務員?僅僅是為了行政編制嗎?

1.縣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環境、上下班便利程度等各方面都比鄉鎮好。

縣直機關事業單位的條件一般都比較好,一般都是在大樓或者寫字樓裡,上下班都可以乘坐電梯,辦公場所也很乾淨衛生,去那裡辦事的人一般都是下面鄉鎮的工作人員,素質都比較高,整體的工作環境都比鄉鎮要好。

而且,大部分體制內的工作人員都在縣城住,在縣直部門上班就可以離家比較近,中午都可以回家休息,如果有孩子還可以照顧一下孩子,但是在鄉鎮就沒有這個便利條件。

我在鄉鎮政府工作,每天下班回到家,縣直部門的工作人員都已經吃完晚飯,開始去公園散步了。但是,鄉鎮的工作人員就幾乎沒有這個時間。我們吃完飯就8點多了,稍微一休息就得睡覺了。所以,鄉鎮工作人員相對於縣直部門工作人員的時間是非常緊張的。

2.縣直機關事業單位接觸到的人和事比鄉鎮更廣,用處更大。

縣直機關事業單位面對的是市級和全縣各個鄉鎮,接觸到的人更多,熟悉的範圍更廣,對於自己以後辦事會方便很多。

我的大學同學A在人社局工作,有一次我需要去人社局辦理一項非常複雜的業務,如果我自己去辦理,大概需要一天的時間才能完成,每當想起這項任務我就很焦慮,於是我就給我的同學A打電話諮詢這件事該怎麼辦,A聽完直接給我說,你不用來了,這件事交給我了,辦完我給你打電話,你直接來拿結果就行。第二天,A給我打電話,我就直接去拿蓋好章的結果了。

這就是縣直部門的便利優勢。

而鄉鎮接觸的是哪些人?主要是農民群眾。鄉鎮是最基層的政府服務機構,主要就是給群眾服務的,對於個人來說,沒有太多的便利優勢,對於親戚朋友的用處也不是太大,畢竟你的管轄範圍就是你們鄉鎮區域內,並不是你所有的親戚朋友都在你們鄉鎮啊。

所以,縣直部門比鄉鎮工作人員用處更大。

3.縣直機關事業也有很好的發展前途。

考上鄉鎮的公務員只是轉變了一下身份,一切還是從頭再來,體制內發展是講究論資排輩的,這樣無疑是走了彎路。而且,你是縣直部門的駐村幹部,這種情況回去一般都能夠提拔成為副科級領導,為什麼要多此一舉?

既然你問到這個問題了,主要還是著眼於未來的發展,那就順便談談縣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發展途徑吧。

一是先成為部門負責人,之後再申請去駐村,回來再提副科級。

這條路子快一點,在體制內一般要提拔一個人都是“先下後上”,也就是要有基層經歷才能提拔,對於縣直部門工作人員來說,去駐村就是下基層“鍍金”,之後就會提拔的比較快了。

二是在單位慢慢熬,先弄上副職、再弄上正職,然後再慢慢提拔為副科級領導(副局長)。

這是一條常規的途徑,就是按部就班的發展,但是這條路會有很多的不確定性,有可能別人會突然超過你,而且提拔的機會也比較少,因為領導職數就那麼幾個,不可能每個人都能當領導。

至於是不是當領導,也要看個人的想法,我認識一個縣人社局的公務員,在鄉鎮駐村以後可以直接提拔為副科級領導,但前提是要在鄉鎮工作,他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回到原單位,而不是提拔為副科級領導。他的理由是,縣直部門比鄉鎮輕鬆,壓力沒那麼大。

總之,在縣直部門怎麼發展都比在鄉鎮發展要合適,所以,沒必要考鄉鎮公務員。

歡迎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不同觀點。

作者:寫作匠,體制內“材料寫作匠”、資深體制內成長導師,用工匠精神專注分享體制內底層套路,幫你破解成長難題。

寫作匠


縣城事業編制人員考鄉鎮公務員,單從職業選擇來看是值得的。

首先,事業編制人員雖然也在體制內,但各方面跟公務員還是存在不小的差距的,包括工資待遇、晉升空間等等。公務員的平臺比事業編制人員的平臺更大,個人發展前景更好。

其次,這是一個難得的轉變身份的機會。事業編制人員雖然也可以不通過考試成為公務員,但是那機會非常小,考試才是最寬的那條路。

不過具體的選擇還要看個人。

首先是你對個人的職業規劃怎麼樣,對個人前途的考慮如何,如果你對職位晉升有想法,那麼選擇鄉鎮基層公務員是值得的。

如果你對職位晉升沒有什麼想法,對工作環境更看重,不想工作任務那麼重,想要相對寬鬆的環境,那麼還是留在縣城更好。

至於鄉鎮公務員服務期滿後能不能調回縣城這個問題,理論上可以,實際上難度不小,不是必然關係。

首先,你的編制在鄉鎮,想要上縣城,首先要看縣城的單位有沒有編制,如果你服務期滿平調到縣城估計你自己也不甘願,而鄉鎮提拔到縣城的可能性更小了。

其次,現在縣城選調工作人員基本上都要通過招考,很難直接通過調動轉崗。不過,可以通過抽調等方式到縣城上班,這樣的話,你的人事關係還是在鄉鎮的。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用,祝願你前程似錦、萬事如意!


基層小哥


值得,事業編想要改變身份就只能提拔,但是提拔談何容易,體制內的人應該都懂吧。

鄉鎮公務員雖然苦點,但是待遇比事業編好,提拔升職的機會也比較大。我在鄉鎮待了七年,現在已經習慣了忙碌,饅頭了,身邊的事業編提拔的很少,公務員提拔的比較多,工資也隨著工齡的增加而提高。

加油吧!






貴州小杜


肯定不值得啊,這個給誰也一樣啊,都知道一句話“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個誰都知道的事情,樓主怎麼還會有去靠鄉鎮的想法呢。

個人建議,作為一名過來人,建議縣上的事業單位,畢竟工作單一,有自己的口兒,不用去管那麼多,還能正常上下班。而鄉鎮公務員現在不只是簡單的簽到,工作內容真的多到吐,而且加班是常有的事兒,包括你的週末,休假更別提了。一旦一考入鄉鎮公務員,你五年之內沒辦法去考其他崗位,工作地點沒辦法變動。縣上的事業單位,只要不參公,你就可以繼續朝著省上的公務員去考。

  如果是全額事業編限制的話,可以先暫時去這個,然後繼續備考公務員,鄉鎮的公務員建議不要去,當然,如果自己覺得自己能吃苦,肯熬出頭的話,那也可以去。待遇的話,鄉鎮公務員是要比事業高的,比如剛進去都是科員,事業一年10萬的話,鄉鎮可能一年十二萬。


山西公務員考試資訊


能考上當然值。縣一級事業單位最高也就正科級,還要有崗有人脈,即使走專業技術職稱,最多到中級。但現在公務員不一樣,職級職務並行,走不了職務,你可以走職級。你現在29,縣上的事業單位,35歲你都不一定科級,但公務員5年服務期完最起碼三級主任科員,如果有職務晉升的話,可能就是2級主任科員。5年以後,你也可以參加市上單位的選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