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人员工资收入高吗,和当地社会平均收入水平比,高还是低

公务员和事业人员的工资结构,都分为基本工资和福利津贴两部分,基本工资包括职级工资、工龄工资等,全国都是统一的,按职级标准和工龄年限提升。工资调涨,基本工资也在涨,但涨幅有限,它是根据全国的国民收入与物价水平等各种综合因素调节,每年也就增长个几十块钱,增长过百的机会都是非常少的。基本工资在机关、事业人员工资中所占的比例,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工资收入水平整体较低的地方,几乎能占到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水平。

除基本工资外,还有区类差,越偏远贫困的地区,区类差越高,这个也是固定的。行业津贴有的行业有,有的行业没有,基本上工作特殊,一线任务重,危险性大的行业,这方面的津贴就多,比如公检法司、审计等部门。行业津贴也是相对固定的,全国根据不同的条件,都有固定的标准。

机关事业人员工资收入高吗,和当地社会平均收入水平比,高还是低

除以上几项固定项之外,各地工资差别最大的,就是奖金、福利和补贴。福利、补贴这两项也在工资表内造发,比如乡镇补、交通补、菜篮子补等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福利补贴可能只有工资的二分之一,工资总体水平也低;经济发达的地区,福利补贴就高,发放的项目也多,在工资中所占的比例就高。奖金则是根据各地的经济条件,以精神文明奖等名目发放,低的有两三个月工资那么多,多的有半年工资,甚至工资的一倍以上等。

公务员和事业人员工资,是略高于当地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最吸引人的,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有稳定的增长,近些年几乎每年都在调涨。但要论工资水平,统一来讲,过去公务员和事业人员工资还属于当地中高收入群体,当然是大家羡慕和嫉妒的对象,老百姓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现在无论是贫困地区,还是经济发达地区,公务员和事业人员的工资,也只是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比不上专业技术人员,比不上白领,更不用说拿年薪的“金领”。甚至也比不上蓝领,工厂、工地打工的民工,工作虽然辛苦,工资水平绝对比公务员和事业人员高。

机关事业人员工资收入高吗,和当地社会平均收入水平比,高还是低

公务员和事业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低,现在基本上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也成为体制内人员的一个问题。房价飞涨,物价水平也在持续不断增长,物质生活又是极大丰富,公务员和事业人员想过上有房有车的生活,还要满足家庭支出、父母医疗、子女上学等需要,再加上自己旅游、娱乐等生活需要,单靠工资收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就造成现在反而是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才更愿意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靠家庭支助才能过上稍好一点的工作,家庭困难的只能靠节约了。

公务员、事业人员的“啃老”现象,是非常普遍而且各处都存在的。家庭经济困难的人员,往往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况,因而就出现了某乡镇副乡镇长利用下班时间跑滴滴被处罚等类似事件。某地纪委明确回复职工:家庭情况困难、有实际需要的公务员和事业人员,允许在下班之后,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从事跑外卖、摆摊等经营活动,贴补家用。最近,国家纪检部门也明确认可了这种观点,在不违规、不影响正常经济秩序、不影响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可以从事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副业”,贴补家用。但从事的经营活动,应该与自己工作的权限范围分开,这是避嫌,以免影响公平公正,也防止利用工作的影响,有意无意从中渔利。

公务员、事业人员已经到了明文规定可以从事“副业”的地步,想必其收入情况大家都心中有数了。编制工作,最大的优势,只是稳定和保障而已,收入已经没有吸引力了。

机关事业人员工资收入高吗,和当地社会平均收入水平比,高还是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