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高鐵新區建設發展中心黨委委員、辦公室主任孫啟亮:常懷“五心”築夢新城

泰安高鐵新區建設發展中心黨委委員、辦公室主任孫啟亮:常懷“五心”築夢新城

2014 年的高鐵新區還是阡陌交錯、矮簷陋舍、雞犬相聞、破敗蕭索的老舊城中村模樣。市委、市政府決心改變泰城西部發展面貌,高起點謀劃佈局高鐵新區發展,挑強將選精兵,集中優勢力量攻堅發展。高鐵新區領導班子,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當年 8 月,在岱嶽區工作多年的孫啟亮調任高鐵新區。5 年來,他恪守"五心"、擔當奉獻,為泰安西部新城崛起貢獻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

泰安高鐵新區建設發展中心黨委委員、辦公室主任孫啟亮:常懷“五心”築夢新城

泰安高鐵新區

堅守初心 勇挑重擔

孫啟亮報到的第一天,高鐵新區黨委決定,把最緊迫最困難的徵地拆遷工作交由他牽頭負責。這是泰城歷史上第一次在城裡實施大規模拆遷,體量之巨、難度之大前所未有。當時很多人質疑甚至反對,不誇張地說,承擔這項工作將冒極大的風險。黨委主要負責同志的三句話,堅定了他的信念。第一句話是"拆遷工作是天下第一難,但再難也要幹,而且要幹好,這關係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是市委、市政府交付的光榮任務,必須堅決完成"。第二句是"為了泰安西部的發展,為了幾十萬老百姓,必須搭上棚改政策這班車,現在不幹以後更難幹,現在不拆以後要付出更大代價"。第三句讓他印象最深,"我帶頭向市委、市政府立了軍令狀,完不成任務,就主動辭職"。深受感染的孫啟亮點燃了心中那份為事業、為老百姓拼上豁上的信念,他向黨委表態,要和大家一起把這份重擔挑起來,把這份事業幹下去。帶著這份初心使命,孫啟亮一干就是 5 年。

順應民心 科學決策

萬事開頭難,拆遷工作的開頭難上加難。要想徹底解決拆遷難的問題,關鍵要開好頭,制定出臺老百姓認可的拆遷安置政策。孫啟亮從機關抽調了 18 名同志,分成 6 個組進行摸底調查,用了一個半月時間,走訪了 6000 戶居民中的 90%,又分別與各村的村幹部、黨員代表、群眾代表座談,系統梳理了老百姓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比如一處合法宅基地對應幾套房,面積多大;安置房有沒有儲藏室,有沒有停車位,價格是多少;老百姓沒地了,今後怎麼生活;丈量時能否做到公平公正,不讓老實人吃虧等等。另外,有的住戶因為子女結婚沒地方住,在房頂、宅子的空閒地甚至自家農用地裡蓋了房子,老人在外邊住,老宅子當孩子的新房,蓋這些房子時,錢都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有的是東拼西借,有的到現在還沒還完賬,如果把房子拆了一分錢不給,這些住戶的生活無以為繼。為此,孫啟亮專門向黨委會作了彙報,經過研究,形成了一致意見:在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框架內,結合駐地村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大多數老百姓的訴求,最大限度地照顧老百姓的利益。按照這一原則,出臺了高鐵片區拆遷安置辦法。辦法明確,每戶享受 180 平方米的安置標準,電梯井、走廊等不計入面積;一戶多宅的,超出部分按綜合成本價補償;對居住困難的,出臺平價房政策,最大限度讓群眾得實惠。辦法還明確,以人均 15 平方米的標準建設經營用房,由村(居)集體使用運營,收益主要用於村集體成員長期生活保障和集體經濟發展,解決了群眾的後顧之憂。

政策是好政策,但如何向老百姓講明說透,讓老百姓理解,關係到拆遷能否順利實施。孫啟亮專門組織成立了政策宣傳組,由他挑頭,到每家每戶講解政策。那時候的孫啟亮,隨身帶著個小板凳,挨家挨戶地串、逐人逐事地講。白天走訪,晚上就和同志們理思路、想對策。早晨 5 點之前出家門,晚上 12 點多才回家,天天一腳泥一身土。功夫不負有心人,安置政策很快得到了絕大多數老百姓的認可。用老黨員張廣翠大娘的話說:"這個政策說到我們老百姓的心裡去了,這下子解決了我們最擔心的問題。感謝黨,感謝政府,什麼事都替我們老百姓想到了。"

泰安高鐵新區建設發展中心黨委委員、辦公室主任孫啟亮:常懷“五心”築夢新城

泰安高鐵新區

秉持公心 嚴守政策

做拆遷工作,並不是政策制定好了、宣傳到了,老百姓就能百分之百心服口服。如果丈量過程中做不到公平公正,一碗水端不平,再好的政策也沒用,老百姓不會認可。

有個村在丈量工作一開始,村幹部帶頭,老百姓很積極、很踴躍。可到了 10 點多的時候,村委院子裡聚集了 30 多口人,要找黨支部書記反映問題。此時孫啟亮正與黨支部書記一起商量工作,聽到吵鬧聲去詢問得知,小組長在指認宅基地時,把不是宅基地的指認成了宅基地。老百姓知道這幾戶都和小組長沾親帶故,紛紛提出質疑,使丈量工作一度陷入僵局,無法進行。孫啟亮深知如果不馬上糾正,就會失去老百姓的信任,前期做的工作也將功虧一簣。他二話不說,立刻召集相關人員開會,讓反映問題的老百姓一同參加。會上,孫啟亮大發雷霆,朝那名小組長怒斥:"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老百姓要的是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你拍拍胸脯問問自己,做到了嗎?"小組長紅了臉垂下了頭,黨支部書記也做了深刻檢討,表態將還老百姓一個公道。孫啟亮隨即帶領黨支部書記、小組長和 30 多戶百姓來到現場,經過核實確實不是宅基地,立即宣佈丈量結果作廢,該小組長也被現場停職。在場的老百姓紛紛叫好,都爭著搶著丈量,忙得工作人員連口水都喝不上。該村 550 戶僅用兩天就順利完成了丈量工作。

還有一個村,由於歷史原因,老百姓既盼拆遷,又怕拆遷。盼拆遷,是希望早點住上新房子;怕拆遷,是擔心拆遷工作不公平、不公正。剛進村清點的前兩天,孫啟亮看到老百姓總在地頭上轉,都持觀望態度。人群裡有位老大爺心事重重,孫啟亮問道:"大爺,這裡有你的地嗎?"他說:"有孩子的,我想來看看怎麼量的。"這時村黨支部書記走了過來說:"這是我們村原先的老支書,威信很高。"老書記笑著對孫啟亮說:"我觀察了兩天,你們幹事還是很認真的,就先查查看看吧。"於是,孫啟亮帶著清點人員進地和老書記一棵一棵地查,查到一半的時候,時間已經過了一個小時。老書記說:"壞了,我記錯數了,都怪我年齡大了,記性不好。"孫啟亮勸他說:"沒事,大爺,咱從頭開始。"就這樣,一畝半地用了近一上午時間。從地裡出來的時候,很多清點人員的棉衣都被劃破了。老書記準備簽字時,孫啟亮提醒他:"大爺,你問下家裡人,地裡還有沒有什麼東西。"老人打電話問兒媳婦,兒媳婦說,地頭上有口井,井口從南到北埋了根塑料水管,地裡撒了香菜種子。放下電話,老書記領著工作人員到地裡一一核實。他激動地說:"你們比我們想得都細,公平公正地清點,不讓老百姓吃一點兒虧。你們連口水都不喝咱老百姓的,卻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著想,這樣的隊伍,我們信得過!"下午再來清點的時候,孫啟亮驚喜地發現地頭上站滿了人,大家爭先恐後要進地清點。人們事後知道,老書記簽完字後並沒回家,而是去各家各戶主動幫著做宣傳工作。類似的事,每個村都有不少。

在幾年的拆遷工作中,孫啟亮和他的隊伍幫助許多不上門不往來的父子、母子、兄弟姐妹消除隔閡,重歸於好。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年輕點的同輩人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有時一些不講理的人讓他們受氣了,這些人就主動出頭。孫啟亮常說:"拆遷工作,說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只有咱實實在在地對老百姓,老百姓才會實實在在地對咱。"孫啟亮成了老百姓實實在在的"自家人"。

堅定決心 敢於碰硬

徵地拆遷不可能一帆風順、風平浪靜,由於利益主體多,牽扯麵廣、矛盾點多,會遇到不少釘子戶。面對各種壓力和困難,孫啟亮堅守原則,敢於動真碰硬、敢於鐵腕亮劍,關鍵時候站得出、危機時候衝得上、上去之後拿得下、處理問題敢擔責。

有個村在拆遷時,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藉機串聯組織群眾準備上訪,部分不明真相的群眾跟著起鬨,圍攻村委,有個村民情緒激動,將糞便倒在村委院內和辦公室裡。當時情況很亂,孫啟亮只能帶著工作人員一戶戶地做工作,宣傳拆遷政策標準,打消了群眾的顧慮。大家明白了政策,知道這是好事,都全力配合,同意拆遷的簽字率很快超過了 98%,違法的村民也被依法逮捕。有個村在拆遷時,有一戶村民在農用地蓋了七八百平方米的廠房用於租賃架管,屬於違章建築。他四處找門路託關係,想盡千方百計藉機撈一把,甚至對孫啟亮進行人身威脅,得到的答覆就是兩個字"不行"。他一看獲利無望,就拿出無賴本事,準備好了汽油彈、拿著硫酸,隨時準備傷人。這個時候,如果稍微打一下退堂鼓,拆遷就進行不下去了。孫啟亮和幾名黨員幹部危急時刻帶頭上、帶頭衝,和民警一道把他控制下來,將屋內東西清理出來後,對該建築進行拆除。像這樣的事,在拆遷中至少遇到過十幾起。遇到這種情況,孫啟亮態度非常堅決,他常講:"政策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為你胡攪蠻纏、耍橫耍楞,就可以突破政策多要補償,那樣的話還有什麼公平正義可言。"

拆遷工作強度大,孫啟亮右腿膝關節半月板嚴重損傷、難以恢復,多走兩步路,就汗如雨下。他家屬常抱怨說:"你這是乾的什麼活啊,成天起早貪黑,家裡什麼事也指望不上,人也都叫你得罪光了,弄得我和孩子連點兒安全感都沒有。"但是看到他又黑又瘦,腿還受了傷,也心疼地勸他說:"咱不幹了,你不好意思說,我去找你領導。"孫啟亮也有過放棄的想法,也曾找領導訴過苦。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和他交心時,這樣說:"咱們都是從農村出來的,深知老百姓的不易。要是答應了他們的不合理要求,就會讓老百姓的利益受損失,我們寧肯得罪他們,也不能讓老百姓吃一點兒虧。我們都是共產黨員,要敢於擔當,既然接過了這個擔子,就應該毫不猶豫地堅持下去。"自那以後,為了堅守這份初心,孫啟亮矢志不渝地用鐵一般的擔當挑起了這份職責。

上下齊心 共建新城

拆遷只是新區發展的第一步,建設宜居宜業新城、讓老百姓享受發展成果才是更重要的使命和目標。面對艱鉅的建設任務,作為班子成員,孫啟亮投入到了分包的重點項目中。

天平大街是今年為民要辦的實事之一,也是城建插旗項目。項目全長 5 公里,橫跨兩個街道辦事處,6 個村、200 戶需要搬遷,橫穿京滬高鐵、京臺高速、泰肥鐵路,涉及部隊、電力、軍用光纜、中聯水泥、熱電廠等多個單位的土地徵收工作,由於大部分處置權不在當地,協調難度之大、領域之寬均創下歷史之最。為按時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給的任務,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掛帥,孫啟亮負責協調兩個街道辦事處和中聯水泥,其他班子成員也分類包保,限期協調解決到位。通過集中攻堅、連續奮戰,不到 8 個月的時間,天平大街就實現全線通車。

在這令人驚歎的"高鐵速度"背後,體現了諸多像孫啟亮一樣的黨員幹部一級帶著一級乾的姿態、拼上豁上的精氣神、苦幹實幹的工作狀態。近年來,泰安旅遊經濟開發區(高鐵新區)實行一線工作法,以實幹論英雄、憑成績定進退,全體領導幹部實行項目包乾,全體幹部和一線工人吃在一起、幹在一起,讓每個項目工地遍插紅旗,也讓每名黨員幹部幹勁十足,在全區上下形成了破浪前行的強大合力。

山一程,水一程,變的是一座座村莊,不變的是為民的初衷;風一更,雪一更,浸寒的是衣衫,溫暖的是人心。這幾年,泰安旅遊經濟開發區(高鐵新區)共計拆除各類建築 1089 萬平方米,為泰城騰出近 50 平方公里的發展空間。建設棚改安居工程 2.6 萬餘套,近 10 萬居民的生活居住條件得到徹底改善。建設路網 160 多公里,萬官大街、泮河大街、桃花源路已經成為泰城西部的主幹道,石臘河公園、泮河公園等 10 餘處公園,讓老百姓隨處享受生態發展的紅利。新建的 8 所中小學校、50 多所幼兒園、1 所社區醫院和即將運營的市立醫院,讓老百姓上學、就醫更加方便。愛琴海購物公園、陝旅秀都、體育中心等品牌產業項目陸續落地,產城融合向心力快速集聚,幾年前的城郊荒地,迅速成為投資熱土。泰城西部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座發展活力迸發、宜居宜業宜遊、彰顯城市形象的樣板新城區正展現在泰城人民面前。

今年七一,孫啟亮榮獲全市新時代泰山"挑山工"標兵稱號。這份榮譽不僅屬於他自己,更屬於像他一樣負重前行、不懈奮鬥的高鐵新區人。他們正以泰山"挑山工"般的堅韌,積極作為,攻堅克難,書寫泰安嶄新的城市夢想。

泰安高鐵新區建設發展中心黨委委員、辦公室主任孫啟亮:常懷“五心”築夢新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