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军挑战郑板桥,自称油画第一人,专家却说:不自量力,毫无艺术


冷军挑战郑板桥,自称油画第一人,专家却说:不自量力,毫无艺术

讲到竹子,大家一定有不一样的情感寄托。在国人的传统里头,竹子是非常神圣的一种植物,因为竹子自身的特点,所以古人很喜欢用竹子来比喻君子的品性,君子竹也成为古人很喜欢创作的对象之一。而在诸多的画家中,又以清代的郑板桥为最。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因为这三种景物象征了一个君子最鲜明的个性,也是郑板桥一生最真切的写照。

冷军挑战郑板桥,自称油画第一人,专家却说:不自量力,毫无艺术

郑板桥的竹,都是以瘦竹为主,苍劲有力。用一句话来形容郑板桥的竹子,就是“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这句话里头已经很精准地描述了郑板桥的竹画特点,概括起来有三个:不乱、不疏、精气神。郑板桥曾说,他的竹子没有师承,全都是“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换言之,郑板桥的作品全都是自己在生活中细致观察后得来的。郑板桥的竹子,体现的是君子之风。通过淡墨和浓墨的相互对比,远近景色的交融凸显,最后创出一幅富含君子之风的艺术作品。

冷军挑战郑板桥,自称油画第一人,专家却说:不自量力,毫无艺术

因此,讲到郑板桥的竹子,我们都会将其称为“眼中之竹”、“手中之竹”,还有“胸中之竹”。奇怪的是,很少于人称郑板桥的竹子为“画中之竹”。可见,郑板桥的竹子,已经不是简单的自然景色了,它已经被郑板桥赋予了丰满的艺术灵魂。用专家的话讲,郑板桥的竹子已经将自然与艺术、实践与认识完美地融为一体,他的作品源于自然,却又远高于自然,是一流的艺术。而郑板桥的竹子,在今天的拍卖行也是非常抢手的资源,千万的价格屡见不鲜。那么冷军的竹子呢?

冷军挑战郑板桥,自称油画第一人,专家却说:不自量力,毫无艺术

我们都知道冷军是超写实油画大师,他的作品已经享誉海外,但是,冷军的油画创作毕竟源自西方。所以,我们看到冷军的作品,基本都是创作西方油画的主题,鲜有中华的元素在里头。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冷军首次尝试将竹子,这一中国传统画作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油画里头,以期达到中西方艺术融合的效果。为此,冷军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创作了一幅竹画,冷军更坦言:“自己是第一个用油画创作竹子的画家”。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幅画作。

冷军挑战郑板桥,自称油画第一人,专家却说:不自量力,毫无艺术

这幅画作给人的感觉,依然传承了冷军最高超而又细腻的写实手法,整幅画作非常真实,放大后一样很难寻找到油画的绘画痕迹。这种以假乱真的境界,冷军完全有自信,也是难有人能够企及的。另外,冷军的这幅画作也还原了竹子的原貌,尤其是竹子之间的错乱,枯枝与绿叶之间的交错,俨然就是一处真实的风景。这种乱中有细的创作手法,相信连郑板桥本人也会非常震撼。然而专家却不买账,对冷军的这幅竹子,许多专家都 给出了差评,甚至直言:“不自量力,毫无艺术”。专家们认为,冷军的竹子只能是“画中之竹”,完全没有精气神,更毫无君子的神韵,就是一丛普通的植物罢了,除了像,再无其他艺术灵魂。

冷军挑战郑板桥,自称油画第一人,专家却说:不自量力,毫无艺术

《清代学者像传》曾说,郑板桥之一生的三分之二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可见,郑板桥的竹子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的作品已经难以超越。而冷军从写实的角度来画竹子,虽然技法高明,而且确实融入和西方的油画概念,但之于国画的灵魂和境界,这次冷军恐怕要接受批评了。大家同意专家的观点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