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青島擴容60倍 !突破“帶狀”城市的狹窄格局

原標題:“城”長·系列報道①70年,青島“增容”60倍

從突破“帶狀”城市的狹窄格局,到衝出半島型城市的束縛,繼而跨越為全域發展的海灣型城市;70年間,青島一次次打開空間的盲點,行政邊界始終與經濟邊界同頻共振,正以前所未有的視野重新審視城市發展格局。

在位於東海東路78號的青島規劃展覽館,一處2600平方米的大型城市沙盤吸引著過往遊客的駐足。沙盤的核心是蔚藍的膠州灣,沿環灣地帶及其東西兩翼,密集的建築物如森林般葳蕤生長。

70年青島擴容60倍 !突破“帶狀”城市的狹窄格局

▲上世紀80年代初,從北海船廠上空拍攝的浮山灣。

而在沙盤旁的百年規劃展廳,一幅幅滿載著歷史印跡的城市規劃圖正講述著這片城市“森林”背後的故事。東擴,西跨,一線展開,擁灣發展,全域統籌……隨著時間的線性演進,規劃圖上斑斕的色塊逐漸向外鋪展、愈發密集,讓人似乎可以觸摸到這座城市的歷史軌跡和現實脈動。

1949年,青島地區生產總值只有2.8億元,2018年已躍升至1.2萬億元,增長4000多倍!

三次產業比重由70年前的40:40:20,升級為3.2:40.4:56.4,實現了顛覆性的變革!

如果把時間的標尺拉長到六千年前,那個人類棲息於青島的起點,近70年來發生在膠州灣畔這片土地上的嬗變,無疑是空前未有的密集,空前未有的鮮活,空前未有的動人心魄。

站在新中國成立70年的節點上回溯,是什麼力量成就了這樣的改變?

70年青島擴容60倍 !突破“帶狀”城市的狹窄格局

▲夜幕下的奧帆中心。盧 暉 攝

從膠州灣東岸南北延伸的“帶狀”城市,東移為半島型城市,再到暢通青黃紅,成長為一座擁灣發展的海灣型城市……青島的陸域面積從解放初的210平方公里拓展到1.2萬平方公里,擴大了近60倍。70年間,這座城市一次次打開空間的盲點,不斷突破自我邊界,從囿於一隅到矗於一域,讓前行的力量如潮水般蓬勃浩蕩。

時間是一位不動聲色卻飽含深意的講述者,追溯70年來青島的空間格局之變,娓娓道出的,是一個個激盪著奮進力量的故事。

如果僅從地域面積考量,70年來青島版圖變遷中最為顯著的,就是始於1978年的那輪規模擴張。解放初,全市面積僅有210.65平方公里,相當於現在的市南、市北、李滄三個區的面積。1978年和1983年,煙臺地區的即墨縣、昌濰地區的膠南縣及膠縣大部分,濰坊地區的平度縣、煙臺地區的萊西縣先後劃歸青島市管轄,全市面積一躍增至10654平方公里。

然而,儘管擁有了更為廣闊的腹地,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青島總體佈局仍是一種南北狹長的密集型格局。早在1950年,青島就編制了都市計劃綱要,市街以大港為中心,北至白沙河,南至南海沿,東至石老人,整體上沿膠濟鐵路呈帶狀發展。

人流、車流川流擁擠,工人推搡著擠不上公交,到了站點又是推擠著7下車……1990年前後,每到上下班高峰,中山路-遼寧路-內蒙古路-杭州路-四流南路一線,總是一番熱鬧非凡的場景,這是當時貫通城區南北唯一的交通幹線,連接起市南和滄口兩個最為繁華的城區,“南工北宿”的工人們在上下班路上耗費兩三個小時是常事。那時候,青島老市區人口已經由解放初的64萬人,增加到100多萬人,打通腿、睡吊鋪、團結戶……市民的生活環境捉襟見肘。更為緊迫的是,自1986年成為計劃單列市後,青島發展勢頭強勁,1992年的GDP已經增長為1985年的3倍多,可因為侷限於地域狹小、擁擠飽和的老城區,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如困圍牆。

70年青島擴容60倍 !突破“帶狀”城市的狹窄格局

▲1991年攝於東部,那時東部還是一片菜地。王 群 攝

向東部去!1992年,青島建置剛滿百年,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當年4月,青島成立東部地區開發指揮部,破除“紅瓦綠樹綜合徵”,“貼城”開發,再造一個新城區!

經濟動能向東部去。當年6月,青島高科技工業園成立,這塊67平方公里的土地,迅速拉起以計算機通訊、醫療器械、生物化學工程和家用電器為主的產業大框架,成為當時青島產業格局新的增長極。

政治中心向東部去。8月,市級機關辦公大樓工程破土動工,這是青島東進戰略的“第一仗”,也是東部建設的第一棟標誌性建築,東部開發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交通動脈向東部去。9月,縱貫四方、臺東和市南三個區的山東路建成,這條貫穿東部地區南北兩端的通衢大道,成為城市幹道東移的開端……

1994年的那輪市區行政區劃調整,使城市地域規模、城區容量、形象內涵發生了新中國成立後最為深刻的變化——青島撤銷臺東區、滄口區,設立李滄區、城陽區,擴大市北區和四方區,嶗山區作大幅調整,市區調整為7區,總面積達到了1315平方公里。徹底改變的城市建設格局,迅速釋放出旺盛的發展活力,全市GDP由1991年的206億元飆升至1995年的631億元!

變革的力量,足以淡漠時空的距離。現在的青島,青、黃、紅之間,已經是一場速度與激情的變奏——36.48千米長的跨海大橋凌海而起,7.797千米長的隧道穿海而過,282.1公里長的濱海大道東至田橫,西連琅琊。這座城市地理意義上的連接從未如此緊密。

城市生長動能奔湧的方向,就是交通動脈延伸的方向。這一系列重大交通設施的佈局,與城市格局的第三次重大跨越息息相關。東移戰略後,歷經十年的高速發展,城市空間再次飽和。2003年,青島提出構築“三點佈局、一線展開、組團發展”的城市框架,這裡的“一線”,指的就是在這一年開工的濱海公路,青島、黃島、紅島、琅琊、膠南、鰲山、田橫七大組團沿這條大道東西向展開,首次形成以膠州灣東岸為主城、西岸為輔城的“跨灣”發展格局。

“北進”戰略同樣進展顯著,2006年,國務院批准在膠州灣北部擴大高新區面積9.95平方公里。也正是在這一年,為了給向西、向北拓展的“跨灣”發展提供支撐,青島海灣大橋、膠州灣海底隧道幾乎同時破土動工。緊接著,青島開始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規劃範圍由即墨、膠州、膠南等城市內圈層,擴張至萊西、平度等外圈層。新世紀之初的這輪城市佈局,以“合抱”之勢使膠州灣成為城市的“內湖”,青島由此衝出了半島型城市的束縛。

不過,向更高層級進發的腳步,並沒有停止。

西海岸新區,是島城年輕人嚮往的又一個新天地。作為全國唯一由市轄區與縣級市合併而成的新區,這裡活躍著26萬戶市場主體,佔全市1/4的人才總量,東方影都、中鐵博覽城、董家口港等地標建築表徵著這片土地昂揚的發展勢頭。

這兩處活力區域的強勢崛起,是基於2012年青島啟動的又一輪區劃調整——撤銷市北區、四方區,設立新市北;撤銷黃島區、膠南市,設立新的黃島區。這輪調整劍指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質量發展,“全域統籌、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生態間隔、組團發展”的發展規劃拉開城市空間大框架,東岸、西岸、北岸三城激發了全域發展的新引擎,一座海灣型大都市躍然而出。

細數青島城市格局的變更,其內在的演進邏輯漸趨明朗。

示範園區帶動——行政邊界始終與經濟邊界同頻共振,示範園區的設立與區劃調整相輔相成,成為城市發展勢能先行釋放的區域。東向的青島高科技工業園、藍谷,西向的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前灣保稅港區、國家級新區、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北向的高新區、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都在城市格局演進中起到了攀巖繩般的直接拉動作用。

“組團”式發展——早在1981年制定的《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中,就初步形成了“組團”的理念,並一直延續到21世紀。相比於集中式、條帶式和散射式等城市地域形態,組團式的發展可以避免“攤大餅”般的無序蔓延,使城市資源分佈更加合理。截至1990年,青島市原轄6縣全部撤縣立市(區),成為全國第一個兩級城市群;到2005年,青島郊區五市全部進入全國百強縣,經濟總量佔青島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

生態與都市共生——查閱70年來青島的城市空間規劃,“環境優美”“整潔舒適”“生態間隔”“建築風格多樣”等描述見諸紙端。以“東移”為例,歷屆市委、市政府始終秉承一個重要原則:不將東部建設為傳統工業區,嚴禁汙染項目進入。山海合映,生態綠地與建成區交錯的城市品質由此愈發彰顯。

雖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當前的青島,正在演繹一個更加令人期冀的新故事。

從區域來看,城市生長的軌跡愈發強勁。兩年前正式掛牌的即墨區躍居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15位,正全力振起青島騰飛的“東翼”;眼下正在推進的突破平度、萊西攻勢,是青島15個攻勢中唯一以縣級市名稱命名的攻勢,將以四年的全力攻堅,推進兩市躋身全省縣域第一方陣,看似聚焦一域,實則直擊全域統籌的難點。

從全域來看,城市進取的格局愈發宏闊。青島正從全國、全球的視域重新審視城市戰略資源,全力打造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打造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的新的重要戰略支點,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

70年櫛風沐雨。站在新的歷史性節點上,正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重要指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的青島,再度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上合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正式掛牌,青島又一次進入國家戰略的前沿陣地。作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這座城市將擔當起整合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等跨境資源的國之重任,著力推動我國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格局。

眼下的青島,正在與未來博弈,日新月盛,大有可為!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霍璟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