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对秦始皇很孝顺?新史料表明他才是合法继位人,扶苏只是工具

很多人认为大秦帝国之所以会灭亡,主要原因就在于继承人不合法。秦二世胡亥是通过赵高和李斯的阴谋,才夺取了秦始皇的继位权。

可是我认为胡亥其实才是秦始皇最中意的继位人,而且胡亥对秦始皇来说,也更加孝顺。至于扶苏,不过是陈胜、吴广起义时所需要的一个口号而已。

胡亥对秦始皇很孝顺?新史料表明他才是合法继位人,扶苏只是工具

01胡亥修筑秦始皇陵,把父亲安然下葬。

齐桓公一生英明,可是临死的时候,几个儿子争权夺位,使得齐国从此家道中落,成了不折不扣的二线诸侯国。最惨的就是齐桓公本人,因为儿子们在奸臣的唆使下,忙着争夺权力,压根就不管齐桓公的死活。

甚至将齐桓公给囚禁了起来,一粒米都不给齐桓公送去,导致齐桓公被活活饿死。齐桓公死后67天,一直都没有下葬,晚景十分凄凉。

梁武帝萧衍,一生事佛,他认为修佛能够使得自己获得福报。虽然行事荒诞,可在南朝也算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可是晚年的梁武帝,在86岁的时候却遭逢了侯景之乱。权臣侯景将梁武帝囚禁在台城,以至于梁武帝被活活饿死。

这个时候梁武帝的那些儿子们,一个都没有前来救驾,甚至有的在南方为了争夺储君之位大打出手。

反观秦始皇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胡亥,我觉得做的还是非常到位的。首先胡亥将秦始皇陵的后续工程并没有荒废,而是继续动工修筑完成,时间长达两年之久。

其次胡亥将秦始皇安然下葬骊山,而且封锁了地宫机关,使得秦始皇陵墓两千多年都没有遭到盗掘,这本身就是一项功德。可以说,没有胡亥支持这件事,秦始皇压根就没机会埋进骊山,而秦始皇陵墓也压根不可能保持两千多年之久。

所以,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一点,胡亥对秦始皇还算是比较孝顺的。如果秦始皇所期望的继承人是扶苏,看不上自己的小儿子的话,那么胡亥还会这么孝顺吗?

胡亥对秦始皇很孝顺?新史料表明他才是合法继位人,扶苏只是工具

02扶苏在秦始皇晚年,被贬谪到边疆。

如果说秦始皇真正要培养一位继承天下的继位人,他会怎么做呢?我认为至少应该像曹操那样,把儿子随时带在身边,跟着自己学习文武韬略之术。至少不能像诸葛亮那样,把儿子晾在一边,不管不顾不教育。

而扶苏在我们看来,到了后期基本上就是被秦始皇晾在了一边。他早早就被打发到了边疆,跟着蒙恬修筑长城。

有人会认为这是秦始皇在找机会锻炼扶苏,我认为绝无可能,这个时候的秦始皇是真的对扶苏生气并且失望了。

封其书以皇帝玺,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於上郡。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後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史记》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他知道自己的继位人到底该是怎样的一个人。扶苏纵然是仁慈、宽厚之人,但是他真的适合接管整个大秦帝国吗?这可未必。

至少扶苏不适合接管秦始皇的大秦帝国,因为他非常反感秦始皇的一系列政策。比如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情,我们现在知道了,他坑了一帮喷子和键盘侠,可是扶苏却觉得秦始皇残暴不仁。

这些键盘侠都是江湖术士,也就是不学无术就知道造谣生事的人,秦始皇坑杀他们是为了缩小舆论影响。可是扶苏偏偏要把这帮人往儒生那边靠拢,他有考察过这些人是儒生吗?这才造就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恶名。

由此秦始皇勃然大怒,一气之下便将扶苏给赶到了边塞。他对扶苏当然是有一个考察期,不过至少这段时间,扶苏不在秦始皇的继位人人选之列。

胡亥对秦始皇很孝顺?新史料表明他才是合法继位人,扶苏只是工具

03扶苏反对秦始皇的郡县制,这是秦始皇不能容忍的地方。

秦始皇靠什么立国?其实他的根本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那是相当巨大的,那就是郡县制度。郡县制我们现在都在沿用,省市县这种格局,其实就是从秦始皇的郡县制中演化而来的。由此可见,秦始皇在创立了郡县制之后,该是有多么兴奋。

因为他认为,郡县制彻底解决了周天子时期,天下诸侯分封的种种弊端。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派遣,并没有世袭权力,这是郡县制的核心要点。

所以说郡县制本身对秦帝国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不过因为是全世界第一次实施这种制度,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

于是乎,以扶苏为代表的一帮支持分封制的人,立刻站了出来,严重反对李斯提出的郡县制。那么支持扶苏的这帮人大多是什么人呢?我们现在不可考,不过猜想一下就知道,肯定是秦朝皇室子孙,因为他们才有被分封权。

至少也是战功赫赫的将领,这些人是极有可能获得分封资格的。分封制度是老一套的制度,深受传统思想影响的公子扶苏自然是对其充满了好感。所以说父子之间,因为这一关键问题,早就矛盾重重。

如果扶苏继位以后,一定会改郡县制为分封制,到时候秦始皇最引以为豪的政治方针将毁于一旦,这是他想看到的吗?

胡亥对秦始皇很孝顺?新史料表明他才是合法继位人,扶苏只是工具

04扶苏身上流淌着楚国人的血液,这是秦始皇的大忌。

倒不是说母亲是楚国人,那扶苏就一定不能继位。主要是因为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时候,发生了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

秦始皇在诛灭嫪毐和吕不韦时期,楚国人昌平君功劳非常大,而且又是公子扶苏的舅舅。所以昌平君深受秦始皇的信任。可是在秦始皇第一次攻打楚国的时候,昌平君却表现出了极强的爱国热情。

他不惜为了楚国背叛了常年为之工作的秦国,结果导致秦军大败而归。秦始皇愤怒之余,将身在楚国的所有外戚全部诛杀。

秦王复召王翦,彊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於淮南。---《史记》

这下子公子扶苏的母族基本上被秦始皇给杀光了,这还不够,秦始皇派遣王翦带领60万大军,开始了灭楚之战。已经被项燕扶植为楚王的昌平君兵败被杀,宣告楚国彻底灭亡。

所以说楚国灭亡以后,公子扶苏的地位就比较尴尬了。因为他是半个楚国人,支持他的楚国母族全部被诛杀了,那么他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扶苏母亲的相关记录,那么他的母亲在当时是生是死呢?如果连他的母亲都被处死了,那扶苏就不可能成为继位人。当然了,秦始皇应该不会这么绝,不过他至少对扶苏是心存芥蒂的,这点不会错。

胡亥对秦始皇很孝顺?新史料表明他才是合法继位人,扶苏只是工具

05最新出土的《赵正传》表明,胡亥才是秦始皇钦定的继位人。

很多人觉得这件事比较荒谬,因为胡亥是典型的脑残,继位没多久就被赵高控制,后来更是被赵高杀掉。这么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怎么可能被秦始皇选中呢?而且胡亥登基以后,为了防止兄弟们不服,所以把所有兄弟给给杀了,包括扶苏在内。

由此可见胡亥合法登基的机会并不大,不过在《赵正传》里,对这件事却有另外一种说法。

昔者,秦王赵正出游天下,还至柏人而病,病笃,谓然流涕长大息,谓左右曰:吾忠臣也,其谋所立。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王死胡亥立,即杀其兄父骨(扶苏)、中尉恬、大赦罪人。---《赵正传》

这本书的写作年代,比《史记》要早,更加接近秦朝那个年代,所以搜集证据的机会就更大,所以自然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由此可见,胡亥是秦始皇钦定的继位人,整件事中,并没有赵高什么事儿。赵高这么一个太监,压根也没有神通广大到,可以左右大秦帝国天下的地步。

可惜这本书是孤证无援,并不能得到广泛认可。虽然不能作为盖棺定论的事实,但至少可以作为研究那个年代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毕竟《史记》也不一定完全都是真实的,需要我们客观来看待历史问题。

胡亥对秦始皇很孝顺?新史料表明他才是合法继位人,扶苏只是工具

思考:扶苏为何名气那么大?

任何一个人名气突然变大了,总归是有原因的。要么是因为这个人的确有才名,要么就是为了造势。

扶苏生前的才名永远都比不上他死后的作用,这才是最关键的事情。秦始皇的众多儿子当中,真正深入基层的,可能就只有扶苏了。

他被秦始皇打发到了修长城的边疆,由此跟地方上的民夫们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不久之后,扶苏被胡亥的圣旨给赐死了,直到这段时间,扶苏的名气都没有那么大。

那么是什么时候开始他的名气变大的呢?其实是在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显然扶苏在修长城的时候,积累了一些人脉,尤其是基层人民的人脉。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觽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

他或许是打算利用这帮人发动一次暴动,所以他的美名在他的这些铁杆粉丝的宣传下,变得尤为高大。可惜扶苏当时还是死了,是不是赐死的就不清楚了。

扶苏死了以后,这帮人找不到一个领头羊,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直到陈胜、吴广起义以后,他们发现扶苏在基层群众当中,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跟楚国的项燕是有的一比的。

所以陈胜、吴广在起义的时候,故意打出了为扶苏和项燕报仇的旗帜,着力于推翻秦王朝,这个时候开始,扶苏的名气才真正大了起来。毕竟此前,扶苏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任何可以改变历史的地方。

由此可见,扶苏包括项燕,都只是陈胜吴广起义时期,所需要的一种政治工具而已。至于他们到底是不是无辜,是不是真的可惜,那就不得而知了,至少也无足轻重了。

《赵正传》

《史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