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死后,司马昭为他放了3件不寻常的陪葬品,此举有何深意

刘禅是一个比较有争议性的人物,一些人认为他愚笨、无能、没骨气,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但也有人为他辩护,诸葛亮死后,蜀汉还存在了三十年时间,可见刘禅并没有人们说得那么愚笨不堪。

刘禅缺少雄才大略,这点毫无争议,他在位四十一年时间,几乎没有创造出任何大的功绩,当然也没有像秦二世、隋炀帝那样,暴虐无道,做过很多祸国殃民的事,他属于那种无功既无过的皇帝,但身处乱世和身居高位,没有功绩本身就是一种错。

刘禅死后,司马昭为他放了3件不寻常的陪葬品,此举有何深意

刘禅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如他的权力欲不强,这也是诸葛亮执政时期,没有出现君臣争权现象的主要原因,诸葛亮可以全心全意的治理国家,并率军北伐。诸葛亮死后,刘禅实现了亲政,但他依然将权力交给了姜维、诸葛瞻等人,这也是诸葛亮死后,蜀汉能屹立三十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刘禅也不是一个暴虐和任意妄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想挑选几位民间女子充斥自己的后宫,遭大臣反对后,就作罢了此事,可见他不是一个任意妄为的君主。同时,刘禅还不大兴土木、徭役百姓、实行暴政等,也算一个不错的仁君。但即便如此,刘禅身上的缺点人们也不能忽视。

刘禅死后,司马昭为他放了3件不寻常的陪葬品,此举有何深意

在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城下时,诸葛瞻的军队虽然败给了邓艾,但成都城城坚粮足,刘禅选择死守,邓艾未必能够攻破成都城,至少坚守一段时间,蜀汉各路援军和东吴兵马都会赶到,到时候邓艾腹背受敌,定难逃一死,蜀汉也不会就此早早亡国。可惜刘禅是个没骨气的君主,在蜀汉还未到弹尽粮绝之际,他就率众投降了曹魏。

刘禅在投降蜀中后,还闹出了不少笑话。如某日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等蜀汉君臣,司马昭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刘禅回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这也就是乐不思蜀的出处。蜀汉臣子听了刘禅的话后,都羞愧难当,郤正利用如厕之际,对刘禅说,若司马昭再问此事,您就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会放你回蜀汉了,刘禅听后牢记心中。

刘禅死后,司马昭为他放了3件不寻常的陪葬品,此举有何深意

酒至半酣,司马昭再问刘禅此事,刘禅照郤正的话回答了一遍,司马昭听了后,说这话怎么像郤正说的,刘禅大感惊奇地说:“你怎么知道啊!”司马昭和他身边的人听后都哈哈大笑了起来。司马昭觉得刘禅如此老实忠厚,也就不再怀疑他了,刘禅在安乐公的位置上也得以善终。

不过刘禅死后,司马昭为他挑选了三件不寻常的陪葬品,狠狠的侮辱了刘禅一番。

第一件是草鞋。刘禅生下来后,自小锦衣玉食,没有受过任何苦累,但他的父亲刘备,却有过一段艰辛经历。刘备虽是皇室之后,但早已家道中落,靠织席贩履为生。黄巾起义爆发后,刘备开始招兵买马,准备在乱世中成就一番事业,但他的对手多次利用织席贩履的过往来贬低和羞辱刘备。

刘禅死后,司马昭为他放了3件不寻常的陪葬品,此举有何深意

袁术称帝后,刘备奉汉献帝之名征讨袁术,袁术骂刘备“织屡小儿,安敢如此!”满是对刘备的不屑。曹操和刘备在争夺汉中时,曹操也骂刘备“卖履小儿,常使假子据敌!”虽然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刘备贩卖草鞋也不是错事,但在看重门第和出身的三国,贩卖草鞋无疑成了世家大族出身之人贬低刘备的借口,司马昭在刘禅墓中放草鞋,侮辱刘禅意味不言自明。

第二件是女人的衣服。诸葛亮北伐时,曹睿派司马懿率军抵抗诸葛亮,他看出了蜀军的弱点,选择坚守不出,想让蜀军粮草耗尽,或者诸葛亮健康出问题而被迫撤军。诸葛亮在自身身体每况愈下的情况下,急于和司马懿交战,于是送了司马懿一件女人衣服,以此来嘲讽司马懿,想激怒司马懿来自己展开决战。

刘禅死后,司马昭为他放了3件不寻常的陪葬品,此举有何深意

但司马懿看出了诸葛亮的用心,虽然愤怒,但还是坚守不战。最终诸葛亮因为健康问题,病逝五丈原,司马懿赢得了这场战争。诸葛亮送司马懿女性衣服之事,让司马家族一直耿耿于怀,看成是他们的一件的耻辱之事,司马昭在刘禅墓中放女性衣服,正是为了报当初诸葛亮的羞辱之仇。

第三件是一个酒杯。酒杯是用来装酒的,他在墓中放酒杯也暗讽刘禅贪酒好色,不思朝政,沉迷享乐,还重用黄皓等奸佞之辈,是一个典型的无道昏君,最终导致了蜀汉亡国,自己也成了亡国之君。在投降曹魏后,刘禅不知悔改,不觉羞愧,依然沉迷酒色、贪图享乐,过着乐不思蜀的生活。

正因为如此,司马昭让刘禅做了安乐公,还在他墓中放了一个酒杯,嘲讽刘禅的贪图享乐,误国误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