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 丹江口

文 | 邓龙


早安!丹江口

清晨,当薄雾还在江面上轻姿漫舞时,小城的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汉江静静地穿过小城,将小城分为左右两岸,一座大桥飞渡汉江,牵起左右岸的手。

在大桥下的沿江岸边,葱茏的柳树蔚然成林。薄雾弥漫江滩,洗衣的女人们,三三两两坐在江石上,娴熟地浣纱;柳林里,有吊嗓子的歌者,有晨练的健身者,还有身穿白衣白裤,伴着悠扬的道教音乐,操着舒缓的动作,伸腿出拳打太极拳的。江心中,有驾着小舟收网的渔人,有渔船上的钓鱼佬(鹭鸶),在船老大的吆喝声里纷纷跳下水捕鱼......

这是水都丹江口清晨江滩的一幕,小城的人们习惯了这样的慢生活,习惯了汉江的味道,也习惯了江上的晨雾。

早安 丹江口

早安 丹江口

丹江水有点甜

用矿泉水洗菜做饭,用矿泉水洗漱洗澡,用矿泉水浇灌庄稼果蔬,甚至用矿泉水冲洗卫生间,就连行走在街道上的洒水车喷出的水都是矿泉水。几十年来,小城的人们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丹江口的水好,长期保持在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引来农夫山泉在丹江口建设基地。

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人都在热议的一个话题。在中国,可以直接饮用的水已经不多了,而丹江口水库这座建成于上世纪的大型水库,装满了汉江水与丹江水,俨然成了中国首都的一个大水缸。农夫山泉正是看中了这样一个稀缺的水资源,从繁华的南方千里迢迢来到鄂西北偏僻一隅的丹江口,在这小城里开辟了新的水源基地。

清晨,满载农夫山泉的车辆驶出厂区、驶过汉江大桥,驶向火车站。汉江水从这里走向市场,走进人们的生活。

早安 丹江口

早安 丹江口

九宫八观之首

武当山九宫八观,静乐宫位尊九宫之首。当年修建武当山,是从均州古城开始的。武当山能以“第一仙山”傲立于世,大抵有三个原因:一是神奇的自然景观,二是宏伟的古代建筑,三是高深莫测的武当道教。而这一切,都基于一个人,基于一个神,基于武当道教中一个至高无上的天神。这个先是人,后来又成为神的道教图腾,就是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就降生在一座叫“紫云亭”的亭子里面。这座亭子在传说中的静乐国都城,静乐国都坐落在古均州城,因此,将静乐宫修建在均州古城是有寓意的。金碧辉煌的建筑与北京紫禁城的风格一般无二,独具皇家气质,这在武当山众多古建中是不多见的。

静乐宫是明朝皇帝朝拜金顶的行宫,是沐浴斋戒,焚香许愿的场所。当你置身静乐宫,幽深的庭院深几许,那蕴含着遥远历史的建筑,悠远的钟磬、清雅的木鱼、直抵心灵深处,让你顿悟,有超脱凡俗红尘的感觉,有穿越时空的恍惚。

早安 丹江口

早安 丹江口

厚重的人文底蕴

丹江口有着两千多年的建制历史,这里不仅拥有道教圣地武当山和南水北调的丹江水这样的大山大水构成的绝美佳境,而且还有神奇的武当道教文化、古老的汉水文化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等组成的底蕴厚重的大人文,大文化。

这些随手拈来的历史人文,都会让你感觉到厚重的透不过气来。

这里曾是楚国最初的都城丹阳所在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适楚、屈原贬北经过的地方,屈原曾在此作《离骚 抽思》留下“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的佳句。东晋的葛洪,元末明初的张三丰,明朝的徐霞客和李时珍等历史文化名人曾旅居此地;当年贺龙率领红三军转战武当山,演绎传奇故事;抗日名将李宗仁、方振武等在武当山留下的墨宝石刻;这里还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戏曲名人陈世美的故乡。

这些历史名人或游离考察,或慕名求仙,或戎马倥偬,留下了丰富的词赋典籍,这些为丹江口丰厚的人文历史,增加了深度和厚度。

深受汉水文化和武当道教文化的影响,具有独特的宗教与民俗相融合的特点。位于武当山南麓,被称为“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民歌村;伍家沟故事村,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罕见奇观,是中国汉族民间文学园中的一只奇葩。而伍家沟民间故事村与河北藁城市耿村齐名,民间文艺界有“北有耿村,南有伍家沟”的赞誉;位于武当山南神道盐池河镇,毗邻房县,盐池河山坡锣鼓,是宫廷音乐、武当道教音乐与本地民间吹打音乐三者融合的产物,其中糅合了唐中宗李显被贬房县带来的唐朝宫廷音乐。

位于武当山北神道的清塘村,留存有武当神戏(又称八岔子戏),大戏开场前先杀鸡敬神,祭道教天、地、水三官,唱神戏是武当山道教自古以来独一无二的祭神活动。武当神戏又分为两个剧种,是中国民间戏曲中少有的“一戏两剧种”,这在民间戏曲研究中具有标本性意义。

丹江口市前身为均县,而均县与均陶技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位于汉水中游的丹江口市,是先有均陶手工制造业,后有均水、均陵、均州、均州古城、均县、均县镇等与“均”相关的地名、城名。历史上丹江口有古代“微型”陶窑遗址和遗传上千年的传统制陶工艺,陶器在社会上久负盛名,据考古遗址发现,均陶传统工艺,早在新石器就空前发展,并一直沿用至今。均陶烧制业可追溯至公元前770年的东周时期,距今约有2600多年的历史。

还有神秘的武当道教文化,就不在此一一赘述了。

在这样一个由大山大水大人文组成的具有稀缺性、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的独具魅力的自然人文环境里,实乃上天赐予的得天独厚的宝地、福地。

早安 丹江口

早安 丹江口

一江清水送北京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千年的楚地民歌至今还在吟唱,这首载入史籍的民歌原是出自汉江流经鄂西北丹江口的一段河流。

五百多年前,大明朝最高统治者的目光聚焦武当山,使得当年的古均州有幸与京城结缘;五百多年后,新中国伟人的世纪预言,让均州古城再次与北京城结下善缘,一个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加高工程,在丹江口拔地而起,从而成就了丹江口今天的“亚洲天池”、“中国水都”、“京城水缸”的美誉。

南水北调工程促使丹江口与北京城紧密相连。回首往事,汉江,这条孕育了璀璨文明的生命之河,用自己的汁液浸润北方广袤的大地,南北两地,一脐相连。

早安 丹江口

早安 丹江口


仙境般的居所

薄雾渐浓,从汉江里弥漫开来,似有吞云吐雾、翻江倒海之势。

小城渊源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在这浓雾的笼罩下愈发显得更加厚重与神秘。

水雾起于宽阔的江面,隔江望去,从远处弥散开来,一团团一簇簇,袅袅娜娜,渐成一道高高的厚厚的云墙,将对岸的行人、树林、高楼揽入云雾中。忽而,行人不见了,树木消失了,高楼突兀在云墙之上,就连长长的汉江大桥也莫名地剩下半截,忽隐忽现。桥对岸的汉江国际那风帆模型的大楼,此时就像空中楼阁,浮在云雾之上。

近岸,江上的浓雾团团簇簇向岸边涌来,雾霭丝丝缕缕游走在行人、花草和林木间,一阵阵清凉,一股股湿滑,富含氧离子的空气,让人顿感风清气爽。此时的小城好似云山雾海里的神仙居所。

这样的海市蜃楼般的场景,在小城春秋的清晨和黄昏,时常会出现。这就是小城诗画般的生活,一种慢节奏的,修身养性的神仙般的生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