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好還是四川大學好?

吳江緣來是你


各有各的好!

武漢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武漢大學溯源於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歷經傳承演變,1928年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是近代中國第一批國立大學。1946年,學校已形成文、法、理、工、農、醫6大學院並駕齊驅的辦學格局。新中國成立後,武漢大學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1958年,毛澤東主席親臨武大視察。1993年,武漢大學百年校慶之際,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題詞祝賀。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大學在國內高校中率先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各項事業蓬勃發展,整體實力明顯上升。1999年,世界權威期刊《Science》雜誌將武漢大學列為“中國最傑出的大學之一”。2000年,武漢大學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武漢大學,揭開了學校改革發展的嶄新一頁。合校十多年來,學校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2019年,學校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第257位。

回眸過去,篳路藍縷,勵精圖治,玉汝於成。珞珈山上風雲際會,周恩來、董必武、陳潭秋、羅榮桓曾在這裡指點江山;辜鴻銘、竺可楨、李四光、聞一多、郁達夫、葉聖陶、李達等曾在這裡激揚文字。一百多年來,武漢大學彙集了中華民族近現代史上眾多的精彩華章,形成了優良的革命傳統,積澱了厚重的人文底蘊,培育了“自強、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學精神。

武漢大學環繞東湖水,坐擁珞珈山,校園環境優美,風景如畫,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學校佔地面積5195畝,建築面積271萬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築群古樸典雅,巍峨壯觀,26棟早期建築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漢大學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強、特色明顯,涵蓋了哲、經、法、教育、文、史、理、工、農、醫、管理、藝術等12個學科門類。學校設有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理學、工學、信息科學和醫學六大學部34個學院(系)以及3所三級甲等附屬醫院。有123個本科專業。17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5個一級學科、17個二級學科被認定為國家重點學科,6個學科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有10個一流建設學科。57個一級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46個一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有42個博士後流動站。

武漢大學名師薈萃,英才雲集。學校現有專任教師3770餘人,其中正副教授2890餘人,有11位中國科學院院士、7位中國工程院院士、3位歐亞科學院院士、9位人文社科資深教授、22人次“973項目”(含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6位“863項目”計劃領域專家、4個國家創新研究群體、65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5位國家級教學名師、23位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65位“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4位“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講座教授、9個“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

武漢大學科研實力雄厚,成就卓著。學校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2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國家高端智庫、2個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共享平臺、9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5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還擁有7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0個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基地、10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和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定期公開出版36種專業刊物。

2000年以來,學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三大獎72項,SCI論文數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均位列全國高校前列,在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中獲獎數居全國高校前三位,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教育部社科課題均居全國高校前列,並有數十項成果獲得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學校連續十餘次榮獲深圳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優秀產品獎(成交獎)和優秀組織獎。

武漢大學積極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資源優勢,通過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的方式,與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共同建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平臺,聯合創辦了7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也促進了學校的發展。

學校參與了三峽工程、南水北調、西電東輸等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建設,在南北極科學考察、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關中不斷取得新的突破,馬協型、紅蓮型雜交稻、高頻地波監測雷達、GPS全球衛星定位與導航、高性能混合動力電池等應用型科技成果不僅具有重大的科學理論價值,還產生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人文社會科學的專家學者充分發揮“智囊團”和“思想庫”的作用,積極探索關係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論意義與應用價值的科研成果,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保證和智力支持。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武漢大學率先提出“創造、創新、創業”教育的新理念,培養“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創新型”複合人才,積極探索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現有普通本科生29405人,碩士研究生19699人,博士研究生7163人,另有外國留學生2162人。建校以來,學校共培養了50多萬名各類高級專門人才,僅兩院院士就有100餘人,為國家建設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令人矚目的高水平辦學成就,為武漢大學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聲譽,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學校與49個國家和地區的275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

四川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佈局在中國西部的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大學。四川大學地處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國”的成都,有望江、華西和江安三個校區,佔地面積7050畝,校舍建築面積256.3萬平方米。校園環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四川大學由原四川大學、原成都科技大學、原華西醫科大學三所全國重點大學經過兩次合併而成。原四川大學起始於1896年四川總督鹿傳霖奉光緒特旨創辦的四川中西學堂,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近代高等學校;原成都科技大學是新中國院系調整時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華西醫科大學源於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會組織在成都創辦的華西協合大學,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西式大學和國內最早培養研究生的大學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學和原成都科技大學合併為四川聯合大學,1998年更名為四川大學,江澤民、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就兩校合併為學校題詞並寄予深切厚望。2000年,四川大學與原華西醫科大學合併,組建了新的四川大學。李嵐清同志在考察新四川大學時說:“四川大學是我們改革最早的大學,對我國高校的改革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可以說是高校體制改革的先鋒。”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期間,吳邦國、溫家寶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到四川大學視察慰問。2016年,李克強總理來校視察,勉勵川大要為全國“雙創”帶頭,多出世界一流學科。

四川大學承文翁之教,聚群賢英才。百餘年來,學校先後匯聚了歷史學家顧頡剛、文學家李劼人、美學家朱光潛、物理學家吳大猷、植物學家方文培、衛生學家陳志潛、數學家柯召等大師。歷史上,吳玉章、張瀾曾執掌校務,共和國開國元勳朱德、共和國主席楊尚昆、文壇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等曾在川大求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有64位是川大校友。

四川大學學科門類齊全,覆蓋了文、理、工、醫、經、管、法、史、哲、農、教、藝等12個門類,有34個學科型學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學院等學院。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7個,專業學位授權點32個,本科專業131個,博士後流動站37個,國家重點學科46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4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45個,是國家首批工程博士培養單位。學校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的學科領域17個,其中,化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學科領域進入全球前1‰。

四川大學大師雲集,名師薈萃。截至2018年底,學校有專任教師5808人。學校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3人,四川大學傑出教授5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42人、講座教授16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3人,國家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6人,“四青”人才115人次;“973”首席科學家7人(9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負責人4人(4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負責人42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委託)及各類專項項目獲得者46人(51項);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1人、“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個。

四川大學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蘊、紮實的辦學基礎和以校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校風“嚴謹、勤奮、求是、創新”為核心的川大精神。近年來,學校圍繞創建一流研究型綜合大學的奮鬥目標,確立了“以人為本,崇尚學術,追求卓越”的現代大學辦學理念,建立了“以院系為管理重心,以教師為辦學主體,以學生為育人中心”的管理運行新機制,提出了“精英教育、質量為本、科教結合、學科交叉”的人才培養指導思想,確立了培養“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文底蘊、紮實專業知識、強烈創新意識、寬廣國際視野的國家棟梁和社會精英”的人才培養目標。學校持續推進“探究式—小班化”課堂教學改革,連續成功舉辦7屆“國際課程周”,開展了“大川視界”學生海外訪學計劃。2003年以來,學校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31項(其中特等獎1項)、國家精品課程33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2門、精品資源共享課3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9門。2015年以來,學校共獲得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10項,金獎數位居全國第二。學校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7萬餘人,碩博士研究生2.6萬餘人,外國留學生及港澳臺學生4200餘人。

四川大學科研實力雄厚,標誌性成果不斷湧現。學校現有1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國家級研究基地,4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6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2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重點實驗室;有9個國家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及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8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9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教師教學發展示範中心,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9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諮詢示範中心,4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5年以來,學校共獲國家科技三大獎49項。2018年,學校科研經費達21.60億元。2017年度發表國內科技論文總數列全國高校第5位,SCI收錄論文數列全國高校第5位。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學校先後編撰出版了《漢語大字典》《全宋文》《中國道教史》《儒藏》等大型文化建設成果。

四川大學主動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服務社會能力不斷增強。四川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是全國高校中最早設立的6家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之一,2008年被國家科技部授予首批“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2009年成為首批獲得“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示範單位”稱號的4所高校之一。四川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是國家最早批准的15個國家大學科技園之一,2012年被評為國家A類(優秀)大學科技園。2016年,學校被批准成為國家首批“雙創”示範基地之一、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近年來,學校與國內近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內外150多個地市和8000多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係,共建了200多個校地企產學研平臺。近5年來,學校承擔了國內外企事業單位委託的技術開發、轉讓、服務和諮詢項目1.3萬餘項,一大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已成為相關行業的主導技術。2009年,學校被批准成為首批13個“全國幹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之一。學校設有4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預算管理醫院,在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樹地震、雅安蘆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傷員救治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促進我國衛生事業發展、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華西醫院牽頭籌建的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四川)通過世界衛生組織認證,成為全球首支非軍方III類國際應急醫療隊(Type3 EMT)。華西遠程醫學網絡成為中國最大規模遠程醫學教育與分級協同醫療體系,覆蓋20個省市區、748家醫療機構,惠及5億多人口。

四川大學堅持開放辦學,不斷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顯著提升。目前,學校已與35個國家和地區的286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港澳臺等33個國家和地區的220所國際知名大學構建了全方位、多層次、多形式的學生聯合培養體系。與韓國、美國、比利時的5所大學合作共建了5所孔子學院。與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和相關機構建立的國際和境外科研合作平臺和中心有:四川大學九寨溝生態與可持續發展國際研究中心、四川大學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四川大學中德水環境研究中心、四川大學中英聯合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學—意大利國家研究會國際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四川大學西部中國研究中心—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雙方合作研究中心、四川大學歐洲研究中心、四川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等。學校與香港理工大學共建了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與美國匹茲堡大學共建了四川大學匹茲堡學院。

四川大學圖書館現有紙本文獻690萬冊、中外文數據庫311個,人文博物館珍藏文物8.5萬餘件,自然博物館收藏動、植物標本87萬餘件(份),檔案館和校史展覽館收藏各類檔案30萬餘卷(其中珍貴歷史檔案9000餘卷)。學校體育場館設施齊全、設備先進。學校還建有分析測試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國家外語考試與出國留學人員培訓機構以及成人繼續教育學院等。

更多資訊請查看:考研報名sa.kaoyan365.cn/yanzhaoxinxi/sakybm/


陝西中公考研


武漢大學可謂是一所“網紅”名校,四川大學可謂是一所巨無霸大學,這兩所大學在國內都擁有比較強的實力,無論從招生錄取分數線上,還是從學校知名度與綜合實力方面,這兩所大學都算是國內一流大學,如果能進入這兩所大學的任何一所學校,都堪稱學霸級的人物。

對於武漢大學和四川大學,究竟哪所大學的實力更強,哪所大學更好,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四川大學位於我國西南地區,屬於“天府之國”的學校,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近代高等學校,也是目前西南地區高校的領軍者;武漢大學是華中地區高校的佼佼者,無論是知名度上,還是學校的綜合實力方面,武漢大學都能稱霸整個華中地區,而且也是各方面資源的集結地。

從地理位置方面來講,雖然川大和武大均位於我國內陸地區,但是這兩所學校所在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並不同,四川大學位於成都市,武漢大學位於武漢市,要知道武漢市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教育、科研、人才等,亦或是兩所城市的魅力及吸引力,都是要超越成都的,也就是說四川大學在地理位置上,與武漢大學相比還是相差甚遠的。

從學科建設方面來講,武漢大學擁有28個國家重點學科,其中5個一級學科,17個二級學科,6個重點培育學科,設有4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四川大學擁有36個國家重點學科,其中5個一級學科,27個二級學科,4個重點培育學科,設有3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綜合學科數量上,似乎武漢大學並不佔優勢,僅僅在一級學科和博士後流動站的數量上佔據一定優勢。

從高校排名方面來講,按照最新高校排名來看,我國三大高校排名機構給出的排名結果,均為武漢大學排在四川大學。校友會最新排名中,武漢大學位居全國第9名,四川大學位居全國第14名;武書連最新高校排名中,武漢大學位居全國第5名,四川大學位居全國第9名;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中,武漢大學位居全國第12名,四川大學位居全國第15名。

從官方認可方面來講,截至目前,官方並未對國內高校進行具體的排名,但是我們能從世界“雙一流”大學建設和教育部學科評估中找到結果,武漢大學共有10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在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武漢大學共有4個學科獲評A+檔,4個學科獲評A檔,11個學科獲評A-檔,共有19個學科入選A類學科;四川大學共有6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在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四川大學共有1個學科獲評A+檔,1個學科獲評A檔,14個學科獲評A-檔,共有16個學科入選A類學科。從以上兩項官方認定上,武漢大學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質量上都超越了四川大學。

綜合來講,我們必須認識到武漢大學雖然在近年來的發展中,頻頻被“黑”,畢竟武漢大學在最近幾年的發展中太過於高調,引來了很多人的嫉妒,甚至是一種質疑。不過,我們必須承認武漢大學在綜合實力上還是比較高的,至少與四川大學相比的話,還是有機會處於前列的。四川大學雖然經歷了合併,但畢竟只能稱得上“大”,距離真正的實力強還有一段距離,至少與國內一流大學的距離還存在。


東愛雨小公


理論上不能單純的講哪個大學好,哪個大學不好,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特色,都有自己的優勢學科,這裡僅從整體上做個比較。

這兩個大學都是國人眼裡的一流名牌大學,從綜合排名看,武漢大學更強一些。武漢大學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創辦於1893年,1928年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四川大學創辦於1896年,也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大學,後幾經合併形成今天的規模。目前,武漢大學在湖北省武漢市,簡稱武大;四川大學在四川省成都市,簡稱川大。都是國家最新公佈的雙一流重點建設A類綜合性大學。從校友會最新排名看,武漢大學排名第九,四川大學排名第十四,排名僅供參考。

武漢大學國家一流重點建設學科有10個,分別是: 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口腔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四川大學國家一流重點建設學科有6個,分別是: 數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

可見,武漢大學綜合實力更強一些,從近幾年在國際科學期刊發表的論文數量看,武漢大學也是排在前面的。武漢大學的測繪學、地球物理學科等都很有名;四川大學應該是醫學類專業最有名。

其實,不必過分關注國內高校的排名,也不必過度比較。每所大學都有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優勢學科,即使不是重點建設學科,實力在同等水平的大學裡,相差也沒那麼大。只要你是人才,在國內哪所一流大學就讀都可以,學科是靠人才去建設的,只要你是人才,你學的學科就可能成為國家一流重點建設學科,我們的大學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去建設。


環球圍觀


看到這個問題,有人也會直接說,這還用問嗎,肯定是武大好,不認是排名、校園環境,還是知名度等都是武大好,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

一、院校概況

從院校檔次上看,它們都是處於同一等級的院校;從院校的排名來看,確實是武大領先,我們來看一下具體的數據吧:

從以上和各項數據來看,除CWUR發佈2018-2019世界大學排名四川大學領先武漢大學7個名次外,其餘排名基本上都是武漢大學領先四川大學。

二、學科實力

除了它們的這個各項排名外,我們還可以從學科實力上看一下它們的優勢:

武漢大學國家一流重點建設學科有10個,分別是: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口腔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四川大學國家一流重點建設學科有6個,分別是:數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

而從A類學科上看,它們有是有一點差距,詳情如下:

武漢大學共有19個學科評為A類學科,其中有4個學科被評估為A+,分別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地球物理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有4個學科被評估為A,分別是法學、生物學、軟件工程、公共管理。有11個學科被評估為A-,分別是哲學、理論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水利工程、工商管理。

四川大學共有16個學科評為A類學科,其中有1個學科口腔醫學被評估為A+。有1個學科中國語言文學被評為A。有14個學科評為A-,分別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化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軟件工程、臨床醫學、藥學、護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

當然,以上的這些數據,是你在做報考選擇的時候有一個更好的參考。具體到每一個考生來說,可能會有更多的城市情結和學科愛好等因素存在。

比如雲南網紅學霸李一峰,他在中科大學習了兩年後毅然退學回雲南復讀,並且以超過清華大學提檔線9分的優異成績報考了四川大學。或許在很多人看來他的經歷“不可理喻”。

總體上來說,我認為武漢大學的更網紅一些,綜合實力更強一些,你會像李一峰那樣選擇嗎?


導航生涯


武漢大學與四川大學,兩所學校有許多相同點:都著名的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和“雙一流”建設大學,也都是在2000年時經過了幾所學校的合併,也都是文理醫工管綜合發展的大學、都是中央直屬的副部級大學、研究生招生自主劃線高校。兩所學校具體哪一個更好,很難用一句話來表示,這兩所學校都有不同的強勢學科專業,在各自的強勢專業內,都是一方霸主。如果整體評價,應該是武漢大學更好;如果按專業學科領域細分,兩所學校則是更有所長。

一、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歷史悠久,100多年前的校史就不扒了,現在的武漢大學,是2000年時,原武漢大學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併,組建了新的武漢大學。這次合併,對參與的4所學校來說,都是贏家,合併後的第二年,新的武漢大學成功入圍了985工程。因為合併了武水,武漢大學接收了極其強勢的電氣工程專業,學校也成了電氣類高校的“二龍”。武漢大學的法學專業名氣很多,是法學院校的“四系”之一。

現在武漢大學開高了本科專業123個,其中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8個,涉及人文社會科學和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學校有博士後流動站42個,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7個。其中有5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理論經濟學、生物學、水利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另外還有1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武漢大學的強勢專業集中在人文社科和理學、工學、管理學方面。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武漢大學共有51個學科上榜。其中有19個A類學科,包括4個A+:馬克思主義理論、地球物理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4個A:法學、生物學、軟件工程、公共管理,11個A-:哲學、理論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水利工程、工商管理。另有B類學科26個,C類學科6個。

二、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歷史也很長,100多年的校史,也不再扒了。現在的四川大學是原四川大學、成都科技大學和華西醫科大學在1994年和2000年經過兩次合併組建。合併之後於2001年入圍985工程大學。成都科技大學前身是原四川大學的工學院,曾隸屬於中國科學院,與四川大學算是同宗同源。合併前成都科技大學的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後流動站、科研經費等重要指標,均雄踞當時的西南地區所有高校第1位,是一所工科實力相當顯著的全國重點大學。華西醫科大學,有時感覺這個學校比四川大學的名氣更大,口腔醫學連續多次學科評估第一,醫學強勢,則全國聞名。

現在四川大學開高本科專業131個,其中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3個,涉及人文社科類、理學、工學和醫學等學科門類。學校有博士後流動站3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7個,博士學位授權點35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438。其中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5個:中國語言文學、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口腔醫學。共有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6個(包括一級學科下屬的二級學科)。

四川大學強勢專業集中在文理醫工方面。第四輪學科評估,四川大學共有58個學科上榜。其中A類學科16個,包括1個A+:口腔醫學,1個A:中國語言文學,14個A-: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化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軟件工程、臨床醫學、藥學、護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另有B類學科30個,C類學科12個。

從整體來看,武漢大學比四川大學的專業水平略高,再有就是武漢大學是國內20所自主設置博士學位點的高校之一,這點是四川大學無法相比的。兩所學校都有自己的強勢學科。在高考志願選擇時,最好從專業角度擇其所長。因為學校整體再好,你也不可能所有的專業都學一遍,只以重點學習一個專業,只要這個專業很強,就足夠了,對嗎?

我是吉林樺甸高考志願諮詢師,歡迎評估區交流不同意見。關注交流更多高考志願問題。


高考第一志願


我覺得從近幾年的發展勢頭和綜合實力來看,當然是武漢大學更好。

這兩個學校一個以醫學聞名,一個是人文類較強,在主流的工科方面表現都不算太好。

雖然在頭條,武漢大學各種碰瓷,各路提問者總是想哪武漢大學和其他大學比較,對於武漢大學到底能否排進國內前十也是有各種爭論,但是不妨礙它相比來說還是一所好大學的。

雖然我現在對武漢大學有些粉轉路,但還是儘量的客觀的來看下這兩個學校。

一、學校簡介

四川大學和武漢大學都是有底蘊的百年老校,均源於清末時創辦的學堂。武漢大學建校較早,在民國時期也是有名的國立大學之一,四川大學相比稍有些落後。

在2000年左右的合併潮中,華西醫科的合併讓川大如虎添翼,武大合併的水利電力大學增加了其工科的實力,而醫學相比來說助益不是太大。

四川大學

原四川大學起始於1896年四川總督鹿傳霖創辦的四川中西學堂,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近代高等學校。1994年,原四川大學和原成都科技大學合併為四川聯合大學,1998年更名為四川大學。2000年,四川大學與原華西醫科大學合併,組建了新的四川大學。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溯源於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1928年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是近代中國第一批國立大學。1946年,學校已形成文、法、理、工、農、醫 6大學院並駕齊驅的辦學格局。2000年,武漢大學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武漢大學。

二、兩個學校的優勢學科基本不同,可根據自己想學的專業自行選擇

四川大學

口腔醫學專業排全國第一,這個也是川大最王牌的專業

數學、化學、材料工程、中國語言文學等幾個專業也是川大的特色。

武漢大學

電氣專業的二龍四虎之一,主要源於合併的水利電力大學和華北電力一樣是二龍之一。

馬克思主義理論、地球物理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和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也是武大的特色專業。

如果想學熱門的計算機或者軟件工程,相比來說武漢大學更好一些。

三、學校排名,武漢大學較高

世界大學綜合排名:武漢大學全國第十,四川大學全國第22名

四、學科建設方面,武漢大學比較有優勢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雖然四川大學的表現不錯有16個A,但是相比武漢大學的19個A,還是有些差距的。

在一流學科評估中,四川大學只入選了6個,而武漢大學入選了10個,數量也更多一些。唯一比較遺憾的是,這兩個學校在工科方面的表現都不盡如人意。

四川大學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7個,博士後流動站37個,一級碩士授權未知

武漢大學有46個一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有42個博士後流動站,57個一級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還有個需要提的事情是,這兩所學校都是招生人數較多的高校,尤其是四川大學已經快趕上吉林大學成為招生人數過完的巨無霸大學。我覺得對於一個想成為頂尖大學的高校來說,這樣的擴招並不是一個好事。所以這也是武漢、中山等等幾個學校想進入國內前9,反而受到一些爭議的原因之一。


煮酒論高考



這幾個學校都是綜合實力相當不錯的高校,要是一定比個高低的話我來給大家詳細的分析一下:

一、咱們先看一下這幾所大學綜合實力的排名:

1、2019年校友會排名:

從以上排名可以看出:

武漢大學綜合得分81.51分,全國排名第9名,,四川大學得分76.13分,全國排名第14名,

按這個排名來說:武漢大學要比四川大學好

2、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

從QS世界大學上排名可以看出:

武漢大學全球排名257名,全國排名第18名,四川大學全球排名601-650名,全國排名第51名,

按這個排名來說:武漢大學要比四川大學好


二、咱們再看一下專業實力: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10個):

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口腔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國家重點學科(5個,一級學科):

理論經濟學、生物學、水利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國家重點學科(17個,二級學科):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金融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史、世界史、基礎數學、凝聚態物理、無線電物理、分析化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地理學下二級學科)、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口腔基礎醫學、社會保障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國古代文學、法語語言文學、空間物理學、內科學(心血管病)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11個):數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

國家重點學科(2個,一級學科):中國語言文學、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口腔醫學

國家重點學科(22個,二級學科):宗教學、政治經濟學、歷史文獻學、專門史、原子與分子物理、有機化學、植物學、遺傳學、固體力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岩土工程、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化學工程、皮革化學與工程、核技術及應用、法醫學、內科學(呼吸系病)、內科學(消化系病)、兒科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外科學(骨外)、外科學(普外)、外科學(胸心外)、婦產科學、腫瘤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藥劑學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凝聚態物理、水文學及水資源、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麻醉學

按這個專業實力來說:武漢大學要比四川大學好

三、從第四輪學科評估上看:

從第四輪學科評估上可以看出:武漢大學要比四川大學好


鄭外家長圈


現在不知道為什麼四川大學老是在和國內最名牌的大學比來比去的,是想靠這個不正常的比較來提高名氣和排名嗎?名氣不是靠比出來的,是靠實力拼出來的。

和武漢大學能比嗎?在一個層氣嗎?整天胡亂的比較有意義嗎?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都吊打四川大學摔幾條街是沒任何問題的。


手機用戶67565868097


首先這兩所學校歷史悠久,分別成立於:川大1896,武大1893。其次,他們都是直屬教育部的綜合性大學,他們的綜合排名相當:都是6-10名,他們的學校屬性相當:都是211,2011,985,卓法律,卓醫生,雙一流高校。碩士博士點,川大略多一點點,學科特點....綜上所述,這2所大學實力相當,如果真要選擇,那你從自己的專業排名來選吧,比如,你如果學口腔,那當然選川大,如果選電氣工程,那選武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有幸能進入這2所學校的同學,都是很不錯的.....如果想了解其他更詳盡的信息,請關注本頭條號。

高考填報志願,最快最方便的輔助工具:我的志願號!使用方法:關注本頭條號,點頭像(我的志願號)志願填報,直接可以快速查詢高考需要的多種數據










我的志願號


綜合來講,武大實力更強一些,要領先那麼一截,這一截有多少,個人覺得5個位次左右。

武大19個A類學科,川大16個。

高考錄取分數武大20名左右,川大30來名。

但,哪些認為武大各方面完全碾壓川大的確實太過了!本都是一個水平略高的學校,非得趾高氣昂相煎何太急,都不是金字塔尖的學校,離華五人也都有較大差距,相信他們的目標也都是追趕華五人。

咱不為吹而吹,更不為黑而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校都希望自己母校好,但也要尊重別人,尊重別人的母校。

客觀而言,清華北大排第一,華五人都可排第二,西安交大哈工大武大華科第三,同濟(地理和分數線加持)北航(地理和分數線加持)南開(地理和分數線加持)中山(地理有較大優勢)廈大(地理和分數線加持)天大川大吉大這些都是3.5,中南山大這些第四,剩餘985第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