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被俘虜,朝廷派他去議和,為何他沒用任何條件就帶回了皇帝?

皇帝被俘虜,朝廷派他去議和,為何他沒用任何條件就帶回了皇帝?

列位,歡迎來到照理讀史。語言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一個人如果能擁有一張三寸不爛之舌,很有可能憑一張嘴就能建立不世之功。

春秋戰國的時候,咱們最津津樂道的就是蘇秦之口、張儀之舌。可以說蘇秦憑一張嘴就可以佩六國相印,張儀也憑一張嘴就打破了山東諸侯的聯合。

皇帝被俘虜,朝廷派他去議和,為何他沒用任何條件就帶回了皇帝?

合縱連橫這樣的奇謀靠的就是蘇秦、張儀的言談話語,而且這樣優秀的人才在後世也有,今天我們可以舉另外一個例子——楊善。

土木堡之變中,明英宗,當世皇帝被蒙古人給抓了俘虜了,好在明廷反應快,知道蒙古人拿著皇帝會做很多事情,所以乾脆把現在的皇帝尊為太上皇,另立皇帝的弟弟當新皇帝。這樣原本奇貨可居的皇帝,在蒙古人手中就沒有太大用處了。

皇帝被俘虜,朝廷派他去議和,為何他沒用任何條件就帶回了皇帝?

後來雙方經過一段時間的僵持,形勢趨於穩定了,蒙古人也知道沒法再到中原來騷擾了,大明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那麼蒙古人手中這個明英宗怎麼辦呢?

對於景泰帝來講,好不容易混上皇上了,我哥哥叫人抓了俘虜當太上皇了,按道義上講,我應當把他給迎回來,可誰都知道把他迎回來之後,我是讓他繼續幹太上皇呢?還是我退位讓他幹皇帝?

皇帝被俘虜,朝廷派他去議和,為何他沒用任何條件就帶回了皇帝?

即便我讓他繼續幹太上皇,他作為一支政治力量的存在,那也是隨時威脅我的,所以景泰帝是不太想讓他哥哥回來的。

但是雙方畢竟已經不打仗了,總得派個使臣去談一談、去探探口風,最好蒙古人要一個大大的天價,然後我就說朝中空虛沒錢,借這個理由不把哥哥接回來。

皇帝被俘虜,朝廷派他去議和,為何他沒用任何條件就帶回了皇帝?

結果景泰帝沒料到,他派的這個人太有能力了!景泰帝派楊善去跟蒙古人談一談,國書中就寫派楊善到地方進行一定的和談,沒有提任何要求。結果沒想到楊善到了蒙古,憑一張嘴就建立了不世之功。

首先楊善跟也先和也先派來的使者誇誇其談,告訴他大明王朝還有很多軍隊,當年是讓你們鑽了個空子,本來我們準備調動50萬軍隊奇襲蒙古,把你們全都抓了俘虜,但可惜現在不用了,因為我們準備講和了。

皇帝被俘虜,朝廷派他去議和,為何他沒用任何條件就帶回了皇帝?

考慮到咱們以前互通有無,你們也來朝貢,尊重大明王朝是正統,所以我們準備跟你講和,以後還恢復朝貢體系。

捎帶腳楊善就跟也先提出要求了,你得把我們的太上皇給迎回去,也先當時考慮到蒙古和大明勢力相差太遠,也撈不到什麼便宜,明英宗在自己手裡也沒什麼用了,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還給明朝得了。

皇帝被俘虜,朝廷派他去議和,為何他沒用任何條件就帶回了皇帝?

但是還得有個名分,所以也先就問楊善,既然你們大明想把太上皇迎回去,國書中怎麼都不寫?你起碼得寫一下,讓我知道你來的目的。

楊善多鬼一個人!他知道景泰帝不想讓太上皇回去,所以國書中故意不寫,但是楊善跟也先說:太師殿下,如果我們的新皇帝在國書中命令你把太上皇送還,那你不是太沒面子了嗎?那不是顯得你事事聽從明朝嘛!你就沒有自己的獨立性了!

皇帝被俘虜,朝廷派他去議和,為何他沒用任何條件就帶回了皇帝?

所以國書中特地不寫讓你奉還太上皇這個事,就是為了給你留足面子,讓天下人知道奉還太上皇是你的俠義之為,你自覺自願的,不是聽命於明朝。也先一聽這話很是受用,對對對,你們景泰帝確實考慮得周全。

接下來幾天又說,你看我把太上皇給你們送過去,你怎麼也得給我倆錢?就是綁匪綁票也得給點贖金不是?楊善來的時候沒領迎回太上皇的任務,所以景泰帝是一分錢都沒給他拿的,您猜楊善怎麼著?

楊善跟也先說,是這樣,奉還太上皇這是國家大事,我真是想帶倆錢給你,可問題是這樣性質就變了。

在世人眼中你就不是大英雄大俠士了,你就是一個綁票的綁匪了,你就是一個貪圖利益的小人了。所以我故意一分錢都不帶,讓你主動的奉還太上皇,這樣舉世都得傳頌也先太師的俠義!

皇帝被俘虜,朝廷派他去議和,為何他沒用任何條件就帶回了皇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