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要抑商扶農,難道古人不懂錢的好嗎?

城市之鹿1


並非古代的人不懂得錢財的好處,中國自戰國時代直至近代,中國始終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立國之本,農業和人口稅收是國家經濟的主要來源,是和我國古代的生產力水平息息相關的。中國近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的基礎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所謂“男耕女織”,就是如此。(李悝劇照,重農抑商的代表人物)

中國古代絕大部分統治時期的都是重農抑商。國家把人民分為四類:士、農、工、商,商人排在最末尾,他們在社會中的地位最低,有錢也不能穿綾羅綢緞,賦稅也比較重,漢朝中後期以及後世的王朝都有類似的規定,對商人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

為何中國古代要“重農抑商”?

一、國家財政主要依賴土地稅收和對農民的盤剝

古代社會由於農業科技發展緩慢,農業產出很少。譬如,古代一畝小麥(或者其他主要農作物)產出一般維持在200斤之間,播種與產出比是10倍,和現在農作物動輒一畝1000-1500斤的產量有天壤之別。當時因農業不發達,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從事農業勞動。這樣的糧食產量還要靠天吃飯,糧食對於古代王朝來說是國家的根本。

國家財政依靠收農業稅和人口稅來維持,農業至關重要。

二、農業關係到國家的穩定。

由於古代農業產量低,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從事農業活動。如果國家遇到自然災害或者惡劣的氣候現象,會導致農業減產或者絕產,國家如果不救濟,老百姓的流動就會產生動亂或者農民起義。中國很多王朝大都毀滅於農民起義中,農民起義最大的根源就是百姓沒飯吃,沒法生存,不如拼死一搏。

因此中國絕大多數王朝都倡導“重農抑商”,鼓勵農業,抑制商業活動,這是國家的根本。

三、商業活動獲利大與農業爭奪從業人口

古代商業活動的利潤是要高於農業的,如果商業發達,必然導致從事農業人口跳槽到商業之中去。農業從業人口流失如果規模不大還沒有問題,如果超出一定的規模,自然導致農業產出和國家稅收的減少,直接危害一個國家的糧食安全和國家的稅收,孰重孰輕一目瞭然。因此各個王朝都推行“重農抑商”政策,穩定國家的根本。

中國古代歷史中夏、商的交替中,糧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夏王朝的糧食供給主要是商通過商業供給的,結果導致夏朝人很多不從事農業,因為他們可以從商得到便宜的糧食,比自己種還好。等商決定對夏朝準備打擊時,斷絕糧食供給,夏王朝的潰敗則就不言而喻了。

四、商業活動發展的弊端。

如果中國古代王朝注重商業活動,商業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導致經濟的兩極分化,社會財富高度集中,必然摧毀王朝的根基——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導致社會的動盪甚至王朝的覆滅。(清朝的商業活動圖)

農業是古代國家的根本,歷朝歷代的統治者深知這一點,都採取“重農抑商”政策,但採取的形勢卻各不相同。

秦漢到隋唐時期,統治者主張“重農抑商”、“崇本抑末”;宋元時期則是王朝採取“專賣”制度,從國家宏觀層面控制商業活動,譬如,宋高宗趙構給岳飛的軍費是一些“國家專賣”性質的憑證,岳飛軍中有專門的“回易官”,專門從事專賣行業,獲得利潤,充當軍費。明時期,海外貿易對農業造成很大的衝擊,為了穩固王朝統治大都採取“海禁政策”,經濟實在撐不住了,就開放一段時間,然後再“海禁”。清朝時期直接“海禁”,只保留廣州一口通商,直至鴉片戰爭打開清王朝的國門。

重農抑商政策,也使得土地成為香餑餑,到每個大的王朝(唐、宋、元、明、清)的中後期都會出現大規模的土地兼併現象,接著就是王朝衰落,農民起義不斷,王朝滅亡,這個套路在中國歷史上頻繁上演。

國以民為本,民意食為天。


穿越再現彼岸


為什麼古代要抑商扶農,難道不知錢的好嗎?

一,要從人類的發展史上看的問題 ,最早人類 捕獵,打魚 為生存的基礎,隨著人類發展人群越來越多,食物鏈就產生了供給困難,為了更好的適應人類發展,人類就是探索其他食物的替補,為農耕文化開啟了人類發展篇章,看古代任何昌盛的王朝 ,他一定掌握了當時先進的農耕文明。

二,社會發展的定律,它一定是以農業文化為基礎,工業發展的前提,它必定是糧食供給充足 ,古時候糧食產量嚴重不足,無法供給大量人群的食用,在當時社會的發展需要一定是扶持農業,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 ,中元王朝的更替,都圍繞著糧食。

三,抑商,還是為圍繞著糧食產量不足,需要大量的人力去開墾土地,就要限制人的流動量,商人是流動最活躍的 ,再加上古代信息不發達,交通又不方便,商人的本質就是低買高賣,社會就會更不穩定,經商的人多了又不生產,那糧食產量更不足,所以必須抑商。

四,不要疑惑古人的智慧,不要以現在的眼光看待古代的問題,要以古代,條件,時間,現實,與人類科技發展的進化去看待問題,無不反應 抑商扶農是當時正確的人類社會發展歷史。


雨中落淚2019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因為古代經濟基礎是小農經濟,政治制度是君主專制,文化上是儒家文化。

再來看商人的本質,商人自身不種地,不參與勞動,低價買入再高價賣出,憑空賺取收益。

其次商人流動性大,為了利潤需要不斷去移動,將一個地方常見的東西運送動能賺取差價的地方。

所以經濟上商人對封建社會來說是一種不安定因素,政府並不能從他們身上佔到什麼便宜,如果你說收稅,商人流動性那麼大,古代又沒有什麼實名制聯網之類的,連人都找不到。

如果大家都眼紅商人賺錢輕鬆去跟風經商,地誰來種,政府找誰收稅,也更不利於政府管理。

這就是經濟上的原因。

再說政治上的,君主專制就是坐擁天下土地和百姓,百姓耕種,君主收稅,都去經商了勢必會造成對管理的衝擊。商業講究平等,公平交換,容易滋生人人平等的意識,而封建專制就是等級壓迫,商業容易造成君主專制權威性的降低。

最後說文化上,商人的最終信仰就是唯利是圖,追求財富,有了財富之後揮霍享受人生,這是商業的本質。

而儒家文化講的是忠君愛國,三綱五常,商業所產生的意識形態對儒家文化也是毀滅性的打擊。

所以無論從各個角度來說,封建君主社會都會重農抑商的。


歷史旅人


漢武帝重農抑商,想要阻止土地兼併,但土地兼併非但沒被治住,反而更嚴重了。西漢倒數第二任皇帝,也就是漢成帝在位的時候,有一位名叫陳湯的大臣向皇帝上書,說現在關東地區有錢人越來越多了,他們都大量兼併土地,還驅使老百姓為他們幹活。你看,重農抑商反而加劇了土地兼併,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背後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豪強們經營工商業遇上了障礙,他們也就開始找別的財路。當時的土地稅比商業稅要低得多,投資土地的風險也遠遠小於投資工商業。司馬遷就曾經用八個字來形容當時的豪強,叫“以末致財,以本守之”。“末”就是工商業,“本”就是農業,這八個字的意思是,靠工商業賺錢,再用這錢來投資土地。

豪強們把農民的土地買過來,改建成莊園,還會在莊園裡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生產。西漢末年在南陽郡有一個叫樊重的豪強,是當時數得上的大莊園主。樊重還有一個身份,他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外祖父。史書上說,樊重的莊園佔地三百多頃,裡面修建了完善的水利設施,種植的農作物包括糧食、水果、桑樹,還挖了魚塘養魚,甚至還有草場,用來放牧牛羊,可以說是應有盡有。

農民把地賣給了豪強,很多就變成了豪強的勞動力。你可能會覺得,這些農民成天被豪強剝削,應該會成為起義的主力吧?歷史學家漆俠根據《漢書》中的記載,把兩漢時期的農民起義全部整理了出來,結果發現,漢代的豪強主要分佈在長安、洛陽附近地區,但這一地區很少發生農民起義。因為農民依附豪強,總歸有口飯吃。而且這一地區的商業雖然受到了打擊,但仍比邊遠地區要發達。不少農民還可以發展一點副業,或者乾脆去城裡找點活幹,不會活不下去。反倒是很少有豪強活動的河北北部、山東東部以及安徽、湖北等地,成為農民起義的主要策源地。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背後的學問可就大了。農民把地賣給豪強以後,並不是全都賣身給了豪強。還有的不願意聽人使喚,就移民到更偏遠的地方去,開墾新的土地。在漢代,河北、山東以及長江以南的廣闊土地,都還有很多沒有開墾,這就成為移民的主要目的地。著名歷史學家勞幹曾經根據《漢書》和《後漢書》裡的人口數據指出,漢代人口變化最明顯的地區是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

這一地區的人口在西漢末年只佔全國人口的2%左右,到了東漢中期,這一地區的人口已經佔到了全國人口的15%。這主要是移民帶來的成果。需要注意的是,當時中國南方很可能還有大批移民沒有統計進來,因為這些人為了躲避政府的稅收和勞役,一頭躲進了深山老林,也就不會出現在政府的戶口簿上了。

大規模的移民帶來一個問題,新移民地區的農田水利設施質量很差,抗風險能力很弱。商業又不發達,農民發展不了什麼副業,只能種田。一旦遇上天災,糧食歉收,農民就有可能活不下去。而且這些地方天高皇帝遠,地方官更容易胡作非為,農民會受到更多的壓迫。有一句俗話叫“窮山惡水出刁民”,雖然帶有地域歧視的色彩,背後其實也有一定道理:一個地區的人民如果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確實更容易選擇反抗。

在移民的過程中,還出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移民們選出了自己的領袖。你想,移民到一個新的地方,要面臨多少問題。光是購買農具,開墾土地,就需要一大筆錢。一般的農戶出不起這筆錢,這時就需要發揮集體的力量,幾戶人家組織起來,這樣才能生活下去。俗話說:“鳥無頭不飛”,在組織的過程中,就自然會產生領袖。

《三國志》經常出現一個詞叫“宗帥”,宗族的宗,元帥的帥。在漢獻帝建安三年,還發生了這麼一件事:淮南地區的軍閥袁術想要討伐佔據江東的孫策,就偷偷聯絡了孫策地盤上一個名叫祖郎的人,約他一起出兵。這個祖郎就是丹陽地區的宗帥,丹陽就是今天的安徽宣城地區。你看,宗帥的力量之大,已經引起了軍閥的重視。那宗帥到底是什麼人呢?其實就是移民們的領袖。

總之,在新移民地區,生產設施比較差,地方官容易胡作非為,老百姓還擁有自己的領袖,爆發一場農民起義所需要的主客觀條件都具備了。一旦遇上天災,這些地區就可能出亂子。前面提到,漢代的農民起義集中分佈在今天的河北、山東、安徽、湖北等地,這些地區剛好是前面提到的移民目的地。可見,發動起義的主要就是這些移民。

在西漢末年,爆發了著名的“綠林、赤眉起義”,這其實是兩場起義的合稱。綠林起義發生在湖北地區,起義軍佔領了綠林山,所以被稱為“綠林軍”。後世就把佔山為王的英雄豪傑稱為“綠林好漢”。綠林起義的起因是當時發生了饑荒,當地有兩個姓王的兄弟,老大叫王匡,老二叫王鳳。兩兄弟在當地本來就很有威望,經常為人調解矛盾,於是被推為領袖。你看,無論是地點、起因,還是領袖,這場起義完全符合前面說的幾個特徵。

我們再來看赤眉起義。赤眉起義發生在山東沿海地區,起義軍把眉毛塗成紅色,所以被稱為“赤眉軍”。赤眉起義的起因也是饑荒,當時山東地區發生了連年的乾旱和蝗災,老百姓連草根樹皮都吃不上了,只有揭竿而起。赤眉起義的領袖叫樊崇,史書上記載他平時喜歡打抱不平,窮苦百姓都很擁護他。你看,赤眉起義和前面說的幾個特徵也是吻合的。

其實,不只是漢代,後世很多農民起義也符合這些特徵。唐朝末年的黃巢起義,起因是旱災和饑荒,爆發地點是山東地區,起義軍領袖黃巢是一個鹽商的兒子,在當地百姓中很有威望。清朝的太平天國運動,起因是連年的自然災害,爆發地點是偏遠的廣西地區,領導起義的洪秀全、馮雲山等人在當地傳播拜上帝教,吸引了大批民眾。你看,農民起義的劇本,是不是都差不多?

重農抑商加劇土地兼併,土地兼併引發大規模移民。新移民地區抗風險能力很弱,官員又容易胡作非為,一旦遇上天災,就可能爆發起義。


高廣銀


中國重農抑商的國策從秦朝時就確立了,而確立重農抑商國策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重農”十分好理解,畢竟沒有人種地,國家就沒有糧食吃。那為為什麼要“抑商”呢?原因就是為了“重農”跟“重戰”。如果一個國家的商業過於發達,那麼百姓就會都去搞商業,農民和士兵就沒有人願意去幹。如果一個國家商業氛圍過濃,那麼百姓就會不聽朝廷號令,商業寡頭就會跟國家爭權奪利。

《商君書》夫農,民之所苦;而戰,民之所危也。犯其所苦、行其所危者,計也。故民生則計利,死則慮名。名利之所出,不可不審也。利出於地,則民盡力;名出於戰,則民致死。

上面這段話翻譯成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世上最苦的工作是當農民,最危險的工作是當士兵。要讓百姓去做最苦的工作,幹最危險的事,國家就要講求策略。人的本性是這樣的,活著就要追求利益,死了則考慮身後名聲。人民的名利從何而來,國家必須要好好思考。利益從種地而來,那麼百姓爭當農民;名譽從戰功而來,那麼百姓人人都是敢死之士。

秦國變法後,以“農戰”為中心,全國圍繞著農耕與戰爭轉,為此專門頒佈了《墾草令》、《農耕爵》、《軍功爵》等法律。俗說話“懲惡才能揚善”,為了確保人民人人都志心於農耕和作戰,就需要打壓五類社會蛀蟲。一方面提高農民、士兵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另一方面打擊以商人為主的蛀蟲,雙管齊下自然能更好的推行農戰國策。

《商君書》故事《詩》、《書》談說之士,則民遊而輕其君;事處士,則民遠而非其上;事勇士,則民競而輕其禁;技藝之士用,則民剽而易徙;商賈之士佚且利,則民緣而議其上。故五民加於國用,則田荒而兵弱。

上面一段話翻譯今天的話來說:使用儒家的空談遊說之士,那麼民眾就會四處遊蕩輕視君主。重用那些隱逸之士,那麼民眾就會疏遠君主並且誹謗君主;重用勇士俠客,民眾就會爭強好勝不守法。手工業者被任用,那麼民眾就輕浮好動而喜歡遷移。有錢的商人生活安逸而且贏利,那麼民眾就會依靠他們而議論君主。如果這五種人被國家選用,那田地就會荒蕪而軍隊的戰鬥力會削弱。

由此可見古代為了保證百姓專心於農業和軍爭,就必須打壓商人,否則百姓就不會去幹最辛苦的事(務農),做最危險的工作(打仗)。那麼重農與重商可否同時發展了,商鞅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不能!

《商君書》粟生而金死,粟死而金生。本物賤,事者眾,買者少,農困而奸勸,其兵弱,國必削至亡。金一兩生於竟內,粟十二石死於竟外;粟十二石生於竟內,金一兩死於竟外。國好生金於竟內,則金粟兩死,倉府兩虛,國弱;國好生粟於竟內,則金粟兩生,倉府兩實,國強。

上面的話翻譯成今天的話來講就是:重農則不能重商,重商那麼農業必定不興旺。農業艱辛,從事農業的的人多,買糧食的人少,那麼農農就會吃虧,商人就會賺農民的血汗錢,長此以往國家必定窮弱至滅亡。國內發展商業一成,那麼農業就會削弱十二成;國內發展十二成農業,那麼可以從國外賺一成商業回來。如果一個國家喜歡發展商業,那麼商業、農業兩敗,國家窮弱至亡。如果一個國家喜歡發展農業,那麼國內商業、農業兩興,國家必定強大。

韓非子更是直接尖銳的指出:富國以農,距敵恃卒,而貴文學之士,廢敬上畏法之民,而養遊俠私劍之屬。舉行如此,治強不可得也。國平養儒俠,難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也就是說:國家富靠農民,國家強靠士兵,但是國君平時看重儒生,冷待農戰之士,豢養門客俠士。如此作法,想將國家治理得強大是不可能的。國家太平時厚待儒士俠客,國家有難時派農民、士兵上陣,平時獲得利益的人在戰時沒用處,戰時上陣的卻在平時卻沒有獲得利益。

古代由於受條件限止,只能重農重戰,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抑商,否則國家必定削弱至亡。兩宋兵魂銷盡國魄空是最好的例子,宋朝的商業、儒學是最發達的,但是對外戰爭是最差勁的。


大秦鐵鷹劍士


古代實行重農抑商政策主要原因是:

一,生產力水平決定的

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人要生存首先要解決吃的問題,"人以食為天”,因此,農業受到社會的特別重視,而商業是商人靠從買賣中獲利的一個行業,它不是產業,不創造物質財富,所以,商不如農被社會重視也是必然的,從春秋時期對社會階層的排序就是士丶農丶工丶商。

二,中國國情決定的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經濟基礎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農業是最重要的自然經濟部門,吃的問題能不能解決,關係到社會是否穩定,農業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朝代的興衰。因此,歷朝對農業特別重視。從戰國時期的"獎耕戰,抑商賈”開始,一直到清朝一直如此。

三,重農抑商思想在封建社會根深蒂固

“農為國本”,“農本商未”是封建社會統治者的一貫認識。"重農抑商”是封建統治者一貫執行的政策,這種思想己經根深於統治者和國民的思想中,封建社會中在農民中流傳的"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就是生動的寫照。話又說回來,這種"重農抑商”的政策在開始是起到了積極作用的,但後來也阻礙了封建經濟的發展。


本昌談歷史


中國古代為什麼要扶農抑商?

“扶農抑商”、“重農抑商”,這是中國古代自商鞅變法以後,奉行了2000多年的政策!一個政策之所以奉行了2000多年,自有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裡不揣淺陋,從“扶農”和“抑商”兩個方面分開來剖析之: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扶農”?歸根到底就是“糧食安全必須控制在自己手裡”!

1、 民以食為天,吃飽飯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生理需求是最低需求,生理需求無非就是呼吸一口新鮮空氣、享受一下充足的陽光、喝一口乾淨的水,外加填飽肚子。

但是縱觀中國幾千年歷史,基層民眾這種最低的生理需求也經常得不到滿足。絕大多數農民起義,也是因為活不下去了,老實巴交的農民才鋌而走險。

當城頭的大王旗一次次地變換以後,稍微有點腦子的統治者都會意識到讓老百姓吃飽飯的重要性,這是歷代統治者“扶農”的最基礎出發點。

造成老百姓餓肚子的原因主要包括:人口流失導致土地荒蕪、戰亂讓農民流離失所、賦稅過重導致糧食不足、生產力低下導致產能不足……

統治者要解決這些問題,必然會出臺一些“扶農”的措施,比如:免賦稅幾年……漢初直接實行“無為而治”的黃老之術,與民休養生息……一些科學家還不斷通過創造發明來提高生產力水平,增加農業產量。

有些朝代在戰亂之後,針對人口凋零、土地荒蕪的實際,出臺政策鼓勵生育,規定女孩必須及時出嫁,超過一定歲數不出嫁的,由官府強行婚配。

正是因為吃飽飯是人的最低生理需求,所以迫使歷代統治者出臺“扶農”政策,即使今天,也不例外。國家的18億畝耕地紅線、每年一號文件必然是農業文件就是這個道理。

2、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食是頻繁戰爭的基本保障。


在古代,戰爭太頻繁了,亂世就不用說了,即使是治世甚至盛世都經常性地爆發戰爭。文景之治時有七國之亂,貞觀之治時徵突厥、徵高句麗、徵薛延陀等,開元天寶盛世時徵契丹、突厥、西域、甚至還有安史之亂,康乾盛世時平三藩、徵臺灣、徵準葛爾、徵青海、徵大小金川等等。頻繁的戰爭,對糧草的需求非常大,糧草甚至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比如官渡之戰、諸葛亮北伐之戰等,都是糧草決定戰爭成敗。

戰爭頻繁並不完全是統治者想打的,有些是被動應戰,比如各種大大小小的叛亂或起義。要應付戰爭,必須貯備糧草。古時候因為交通不便利,很難從境外購置糧草。再說即使購置進來,長途運輸,安全也是問題。這就需要統治者平時就要居安思危,重農、扶農!通過發展農業,在各地戰略貯備點貯備糧食,以備不時的戰爭之需!

3、 不可控的天災需要足夠的糧食貯備。


古代的天災比較多,非常難以防範。象旱災、水災、蝗災、瘟疫等,一旦發生,往往會產生一大批災民。這些災民流離失所,如果不妥善安置,又會激起民變。安置災民,需要住所,更需要糧食。

糧食從哪裡來?一是官府貯備,二是從富戶那裡購買!富戶的餘糧也是平時貯備的。所以加大力度“扶農”,就能多貯備一些糧食。手裡有糧、心裡不慌!皇帝就是這麼想的。

4、 用土地的不可流動性解決流民問題。



歷代統治者,最害怕的就是民眾生變,而民眾生變大多數是流民引起的。明末李自成之所以一呼百應,就是因為大量的流民聚焦。所以控制好流民,就能控制住動亂的苗頭,做到防範於未然。

而控制流民的最好方法就是把流民與土地捆綁在一起。出臺“扶農”政策,鼓勵流民安居樂業,是統治者樂見的事情。如果鼓勵不行,就會用法律強制,商鞅變法就是這個出發點。從秦孝公開始到秦始皇統一六國,秦國很少發生平民暴動,甚至連私鬥都沒有,商鞅的“獎耕戰”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也是中國2000多年封建社會“百代皆行秦法”的根本原因。

通過以上粗淺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基本結論:對中國的任何統治者來說,糧食安全就是政權安全,糧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而“糧食安全必須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裡”,所以,中國這個國情決定,必須“扶農”!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要“抑商”?我們要明白,“抑商”不僅僅和“扶農”有關聯,“抑商”還與統治根基有關:

1、 防止商業與“國家”爭利!


古代的商品不像現在這麼豐富,像衣服、鞋帽這些小商品的利潤並不高。真正高利潤的是資源類商品,比如食鹽、銅鐵等金屬製品,還有一些緊俏商品如酒、茶、瓷器、絲綢等。

古代統治者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土上產出的資源類商品和緊俏商品,理應歸統治者所有,說好聽點,歸國家所有!雖然商人經營這些商品可以課以重稅,但還是不如國家直接經營為好……

所以從管仲開始,鹽、鐵就實行國家專營,後來發展到鹽、鐵、銅、金、銀、錫、硫磺、明礬、煙、酒、茶、絲綢、瓷器等都國家專營。國家專營以後,暴利就源源不斷流入統治者腰包,或者流入國庫。

統治者“抑商”首先要抑制與統治者爭利的商業,抑制的結果是資源商品與緊俏商品國家壟斷經營,而管理這些商品經營的政府官員如鹽運使等,就成了“肥缺”!

2、 防止商業與農業爭奪人力資源!



“重農”、“扶農”是每一朝代的基本國策!由於古代生產力低下,不能實行機械化耕作,農業需要大量的人力用最原始的方法犁耕火種。

但農業又是附加值極低的行業,而商業是附加值高的行業!如果商業太繁榮,必然會吸引大量人力從事商業活動,這樣就不可避免地與農業爭奪人力資源。當大量勞動力從事商業活動時,又危害到封建社會的基本國策,商業被打壓也就順理成章了!

3、 防止商業衝擊封建等級秩序。



封建社會的等級秩序是,除了皇帝代表的貴族以外,就是士、農、工、商!士的地位最高、農第二、商地位最差。

之所以人為地把人分為三六九等,是因為“士”是皇帝統治國家、治理國家的中堅力量,而“士”的來源有兩個:一是戰功,二是科舉!而科舉考試古代又叫“恩科”,是皇帝通過考試的方式選拔人才協助自己治理國家,而能中進士,又需要皇帝點頭同意,併發皇榜公佈的,所以叫“恩科”。

古代統治者通過科舉既選拔了人才,同時,通過確定“士農工商”等級,營造一種“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富”的成名與致富通道,通俗地講,就是“升官發財”,只有“升官”了才能“發財”!

如果不打壓商業,那麼普通人通過貿易就能發財,誰還十年寒窗苦讀啊?不升官就能發財,誰還記得你皇帝的恩典啊?或者說:皇帝的恩典誰還在乎啊?

所以,對商業這種破壞封建等級秩序、挑戰皇帝恩典的行為,能不打壓嗎?

4、 防止商業成為危害國家安全的助力。



“長袖善舞,多錢善賈”,錢多了也善舞!統治者是非常忌憚有錢而不本分的人。

商人的兩大特點讓統治者非常忌憚:一是有錢,二是流動性!有錢你用於置地、蓋屋、娶小妾都沒關係,怕的是你去買裝備,資助敵對勢力!

流動做生意不可怕,怕的是你流動串聯,結黨謀事。

所以,統治者殫精竭慮地要“抑商”,就是怕商人和他的財富被敵對勢力利用。

5、 防止商業助長奢糜之風。


勤儉持家、驕奢敗國!每個朝代的開國之君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文景也好,唐太宗也好,都知道勤儉治國。那些有作為的中興之主也懂這個道理,像秦孝公、雍正等,也能做到勤儉治國。

與勤儉對應的就是奢糜之風!商人財富的快速積累,必然會帶來奢糜之風的盛行。而奢糜往往是衰敗或亡國的徵兆!有作為的君主必然防範這一點,打擊商人,壓制商業,可以抑制奢糜之風,營造溫良恭儉讓的純樸氛圍!

而永褒艱苦奮鬥才是國運長久的根本保證!即使今天商業高度發達,也不能忘記這一點!

綜上,“扶農”和“抑商”是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兩個問題!以上淺見,未必能窺斑知豹,歡迎拍磚指正!


一葉碧雲


首先聲明一點:中國古代並不是一開始就抑商扶農的,只是到了商鞅變法後 才有這種現象,把社會的主要經濟結構給與固化了,就是農,工,商,虞,虞是騶虞,就是養牲口,打獵等等,可以理解為現在的畜牧業,以前這些行業都是平等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應該從國家層面來解釋,學識淺薄,只能點到為止。

中國人的內在是儒家精神,而儒家精神骨頭裡是看不起商賈的,認為商賈是一個剝削者,是賺取農工虞的利潤而不勞而獲,所以儒家提倡社會架構就兩種:君子和小人。而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況且民以食為天,你一個商賈竟然與天爭利,自然就會被這個社會所不齒!

順便說一下,商賈這個詞是兩種狀態,走商坐賈,沿街叫賣的是商,有固定場所的稱賈

並不是過去人民不想逐利,而是在社會輿論和國家法律上,是不允許的

為什麼國家會有這樣的禁令呢,因為這嚴重威脅了國家的穩定

戰國時的四大公子,各養門客千人,極盡奢靡,奪王權而自用,這其中要大量的財物來支撐,其主要來源就是就是商賈所提供的,為了維持這種奢侈,商賈們又極盡搜刮人民的利益,以為權貴和自己所享受,這樣的惡性循環,導致民不聊生,又由於各個國家的資源有限,於是便覬覦別國的利益,導致戰爭頻仍!

還有就是,當官商相結合,就滋生出腐敗,商賈以財求權,官員以權易財,是官員喪失廉恥心,這更加重了社會的不穩定性

基於這些嚴重的後果,當漢高祖承大統後,就嚴重打壓商賈,並頒發詔書,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

而王夫之則感嘆“生民者農,戕民者賈”而對於執政者則發出這樣的警告“人主移於賈而國本凋,士大夫移於賈而廉恥喪”


時間溫柔如初靜謐如月


事實上,重農抑商是從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開始的,商鞅變法之前並無重農抑商之說,比如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朝代--商朝,就是中國古代社會商業最繁榮的王朝之一,商人之所以叫商人,就是因為商朝,商人之所以是商人,就是因為商業。

要想了解古代為什麼要重農抑商?就得從商鞅變法開始瞭解。

商鞅變法的很多內容影響了中國數千年的封建社會,比如郡縣制,比如軍功爵位制,再比如重農抑商,商鞅變法的目的是讓秦國變成強國,強國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武力強,二是經濟好。

而抑商重農就屬於經濟方面的改革,秦國的強大成在商鞅,其實也敗在商鞅,商鞅的變法對於秦國成為強國有著莫大直接而粗暴的作用,同時也有大量的副作用,比如說重農抑商。

商鞅所謂重農抑商的做法就是鼓勵農民開荒種地,生產糧食,獎勵耕地和織布,可以免除農民的賦稅,而對商人徵收重稅,大力打壓。

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大力生產糧食和衣物,因為:民以食為天,民以衣為地。

軍功爵位制極大的激發了秦軍打仗的積極性,這是軟實力;獎勵耕地和織布極大的保證了戰爭的後勤供應,這是硬實力;打仗要消耗大量的糧食和衣物,沒有糧食和衣食就不能進行戰爭,商鞅就靠這把秦國打造成一部殘酷的戰爭機器,甚至所有變法內容都是圍繞著如何把秦國這部戰爭機器延續下去。

在商鞅那個時代,生產力極度低下,為了讓農民能夠安心種地,商鞅規定了百姓不能隨意遷移,為了讓農民除了種地不幹別的,商鞅大力打擊商人,為了農民增收糧食產量,商鞅規定百姓成家後必須分家,以家庭為單位徵收糧食。

在商鞅那個時代,整個社會階層只有四個階層,分別是:士、農、工、商,商人是排在社會低層的,士是統治階層,包括各類諸侯王、卿大夫、士,農就是農民,工是小手工業者,比如鐵匠,工匠,商就是商人。

四個階層中,商人是不產生任何價值的,商人也是不生產任何產品的,他們只是利用產品的差價而賺取大量的金錢,相對於農民來說,商人所從事的工作要輕鬆得多,如果政府不人為控制和打壓商業的話,那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農業生產就沒有人來幹,沒人種地和織布,就不會有糧食和衣物供應,戰爭就無法進行。

這也是古代之所以抑商重農的主要原因。

在中國古代數千年封建社會中,大多都繼承了商鞅變法中關於重農抑商的思想,古代生產力極其低下,任何商品都是極度短缺的,尤其是糧食和衣物,在以物易物的年代,錢的作用是遠遠不如實物重要。

錢只有在流通才能產生價值,錢(貨幣)本身是具有一定的實物價值,充當以物易物的媒介,但是在政府重農抑商的大環境下,錢的流通是不容易的,或者是錢的流通是受壓的。

錢一旦受到打壓,就比較難流通,沒有流通就買不到實物,甚至大多數時候,尤其是糧食短缺的時候,有錢也買不到糧食,因為糧食是生產出來的,而且受到天災、人禍的影響,產量極其不穩定,而錢的生產是不會受到影響的,只要有金屬就能生產。

學過經濟學就會知道,物以稀為貴,如果把錢購買糧食當成一種交易,就能發現,糧食產量會時高時低,而且還會顆粒無收,但錢不會,錢永遠都比生產糧食穩定,而且也不會短缺,這樣的話,糧食就會以稀少而珍貴,反之,錢的價值甚至不如實物。

說的簡單點,意思就是有錢也難買到糧食。

錢是個好東西,但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古代,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東西,必須得強制一部分從事生產,生產出各種東西和實物,等到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生產物資極其豐富之後,錢的作用就成幾何級數的增加,不過那已經是重農不抑商的社會了,比如說唐朝和宋朝。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精選回答】來自優質賬號→野史日記


為什麼古代要抑商扶農?做這個決定的人是誰?當然是皇帝,古代是封建社會,是君主專制制度,既然皇帝他做了樣的決定,你覺得是為了維護誰的利益?

“抑商扶農”誰受益

我們可不可以這樣去考慮這個問題,“抑商扶農”是對皇帝有益處的決定,也就是說商人多了,對皇帝是有害的。

皇帝最在乎的是什麼呢?是他的皇位,統治的穩定性。如果有一個機會能讓國家發展進步,但是風險很大,可能會造成統治的不穩定,你是皇帝你會嘗試嗎?當然不會,好好的做皇帝不好嗎?這就“抑商扶農”的最根本原因。

分析古代“抑商扶農”的問題,一定要從皇權角度出發,而不能從民生角度出發。或許其他方面的原因也有,但是最終還是皇帝從自己的統治去考慮的。

“抑商扶農”解決不了溫飽

據我瞭解,有一種說法很主流,那就是古代生產力跟不上,所以為了保證食物供給,這才開始了“抑商扶農”。

“抑商扶農”從很早就開始了,商人的稱為也在商朝的時候就有了。而從早期到後來的大清朝,這幾千年年間,幾乎所有的盛世,都是“飢餓的盛世”,就目前來看,遠的盛世大唐時期,人們是吃不飽的,近的盛世,文景之治,當時也是吃不飽的,一天兩頓飯。到了明朝的時候一天三頓飯,到了清朝的時候,康乾盛世,還是吃不飽。那麼“抑商扶農”的意義何在呢?根本還是保證不了人們的吃飯問題,可以這麼說,和今天的盛世相比,古代的所謂盛世都是“苦難”的,只不過相對於“易子相食”、“人相食”來說,是“盛世”罷了。

既然“抑商扶農”也不能解決溫飽,為啥朝廷還是不願意試試發展商業,然後發展經濟,或許可以曲線解決溫飽問題呢?

為啥要“抑商”

在之前我也說了,這是一個發展的機會,但是也有很大的隱患。那就是商人的流動性和小農經濟的農民們大不相同。

商人屬於南貨北賣,賺取差價,他們負責的是流通,而不是生產。這樣的人有一個對於皇帝統治來說最不好的特性,那就是極大的流動性。

商人從A出發,帶貨去B賣,在B買了新的貨物,又去C地發展賺錢,這樣一來,就有更多的人放棄耕種去經商,流通起來的不僅僅是商人,還有大量的信息,讓這些足不出戶的小農們不再為了朝廷去耕作,地主也不好剝削了,他們四處行走,瞭解了天下的情形,原來這世界是這樣的,有那麼多人苦苦的幹活,卻食不果腹,有那麼多的皇族啥也不幹,卻作威作福。

原來地主蒐集的糧食在外面能賣那麼多錢,卻只給我們那麼一點口糧。這樣的見識和傳播,是皇帝最擔心的,這才是動搖統治的根本所在,而不是口糧,口糧根本也沒有因為“抑商扶農”而真正解決過。

這樣的信息流通,會導致古代封建統治者“愚民”的政策失去效果,他們的統治會受到挑戰。例如朱元璋,當年就是行乞了三年,對這個世界有了新的認識,對當時的國情有了切身處地的瞭解,這才有了更來成為帝王的可能。

“扶農”扶誰?

其實所謂的“抑商扶農”是真的扶持農業嗎?當然不是了,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一位農民,他靠自己的努力賺錢,不斷的買地,最後他擁有了幾千畝地,成為了農場主,一個大型的新興農民,他的糧食產量即使比原來高,會受到皇帝朝廷的扶持嗎?

當然不會了,因為這樣一來,和商業又掛上了鉤子,他多餘的糧食就會拿去賣掉,成為富人,走出底層,提升社會地位,底層人手裡有餘糧,這不是皇帝希望看到的,皇帝最希望的是那些人有糧食吃,但是不能有糧食賣,如果你有多餘的糧食要出去賣,還是會受到打壓,此時的農業,就不會受到扶持了。

皇帝之所以“抑商扶農”,因為不“扶農”,那農民就都餓死了,這些老實的農民,一輩子的活動範圍超不過三里地。只要有口飯吃,餓不死,他們就心甘情願的幹活,他們哪裡知道,他們創造的價值都成為了皇帝桌前的美味了。

“抑商扶農”的本質

西方沒有出現“抑商扶農”的情況為什麼?有人說是沿海經濟,我不認同,咱們中國也有很長的海岸線,為什麼要海禁而不發展商業呢?

也可以沿海發展商業,內地“抑商扶農”保證糧食供給啊。所以朝廷不是不知道錢好所以“抑商扶農”,而是因為這樣的話會影響統治穩定。

“抑商扶農”不是為了錢糧,而是為了穩定!


大家好,我是野史日記歡迎大家關注我喲,您的每一個點贊,都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