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寶黛之情的背面是太子和太子妃無比憤恨

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寶黛之情的背面是太子和太子妃無比憤恨

上節我說康熙為自己喜歡的兒子選媳婦是很注重模樣的。康熙自己本人大婚的時候,也就是年僅十二三歲,皇后赫舍里氏與康熙同歲。當康熙第一次南巡時,太子已十一歲了,所以這時的康熙已開始留意太子妃的人選,那也是太正常不過的事了。值得注意的是,石文炳護駕至京後的一個月,即康熙二十三年的十二月,石文炳即升任正白旗的正都統了。雖說是石文炳是護駕有功,但也不能不說康熙是為選太子妃作的前期鋪墊。甚至有可能這次護駕回京康熙就命石文炳把女兒瓜爾佳氏也帶上,就說是到京城,或是到皇宮玩一玩,也是有可能的。這表現在文本中,就是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走一步路”。當然這都是推測,不足為據。但在康熙三十年,康熙更是特恩賜其祖父石華善雙眼孔雀翎,“蓋宗室公爵所戴者也。”這是皇家的人才能享受到的特殊的待遇。而此時的太子已十八歲了,並有了則福晉李佳氏,還生有太子的第一個孩子,但卻沒有冊封為太子妃,看來康熙心目中,已經早有人選了。

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寶黛之情的背面是太子和太子妃無比憤恨

康熙三十三年九月,石文炳由福州將軍任上,復補正白旗漢軍都統。十一月卻於赴京途中病逝。於是,康熙帝便將其長女瓜爾佳氏接入宮中,並於康熙三十四年的六月,與太子完婚,遂被冊封為太子妃。康熙帝對這位美麗嫻淑且孝順的兒媳婦也是倍加呵護,也最為信任,瓜爾佳氏也就以準皇后的身份管理後宮。要知道,太子是一位桀驁不馴,暴戾恣睢,還常將外間女子帶入宮內,好男風,常令俊俏男童陪侍左右,太子所幹的事令康熙自己都難以啟齒。所以康熙為了自己的兒子能學好,肯定會讓知書達理,溫順嫻淑的太子妃,要常說一說勸一勸太子,這也是很正常的事,隨口就說出來了。這樣一來,康熙勢必就與兒媳婦瓜爾佳氏便會有過多的接觸,加之又疼愛有加。而太子又是一位唯我獨尊,自大,心胸狹隘,多疑,且不能容人的人。

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寶黛之情的背面是太子和太子妃無比憤恨

《清聖祖實錄》載“鳩聚黨羽,窺伺朕躬,起居動作,無不探聽。彼有一小太監善福,如廁,皆遣人伺察。”特別是疑心重,遇事從不與人商量,所以當十八子病重的時候,他才能寫出那樣低劣的奏表。所以太子妃才會說:“如何不與我相商行此等事?今我等不能生矣!”太子之所以不與太子妃相商,是怕太子妃又告訴了父皇康熙。所以太子便懷疑自己的妻子瓜爾佳氏與父皇康熙有染。在歷史上,父皇看上兒媳婦並佔為己有的在歷史上比比皆是。唐明皇李隆基與兒子壽王的媳婦楊玉環的故事,就是一例。皇太子胤礽對歷史又是瞭如指掌。所以作者才在文本中寫出“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寶玉又問婊子”等等。

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寶黛之情的背面是太子和太子妃無比憤恨

肯定又會有人說,你所說的都是你的臆測,聯想也太豐富了。說真的,還真不是我喜歡臆測,聯想豐富,只能說明你沒有細心體貼,仔仔細細,一字一句地去讀《紅樓夢》,只看其表面,而不深究其背後,不睜其巨眼,便被那作者瞞蔽了去了。是作者廢太子喜歡臆測,聯想豐富。比如說關於寶黛的愛情,可能自《紅樓夢》問世以來,只要是讀過《紅樓夢》的,幾乎就沒有不被寶黛的愛情所感動的,唏噓不已,熱淚盈框。但只要你去細讀,你就會發現,完全不是作者表面上寫的那個樣子的,作者對黛玉和寶釵都進行了諷刺貶低和人格上的侮辱,甚至是漫罵。

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寶黛之情的背面是太子和太子妃無比憤恨

比 “秦可卿淫喪天香樓”有過之而無不及。表面上看還似乎是對其讚美,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也是北京人的一大特點,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罵人從來不帶髒字的。但只要你仔細地一分析,卻無比惡毒。如果是一般的小說,看其表面也就行了,而恰恰《紅樓夢》卻有脂硯齋的批語,而批語又非要讓我們,睜巨眼,看背面,細心體貼,當作史讀。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的,這能怪我喜歡臆測,聯想豐富嗎?只能說明你沒有真正體會《紅樓》三味!

你比如說,“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這句,自《紅樓夢》問世以來,誰看誰都認為是對林黛玉的讚美之詞,其豈不然。為什麼這麼說呢?欲知究竟如何,且看我下節分解。

【喜歡我的別忘轉發,加關注噢,敬請提出不同觀點。謝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