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一,早期人類的遷徙

根據學者研究,人類起源於東非地區。人類的起源和東非地區的地理變化有著很大的關係。在很早之前,東非和西非是連為一體的,這裡是雨水充足的熱帶雨林,水果等食物充足。因此,這裡成為了猿類生活的天堂。不過從1500萬年前開始,這種狀態開始開發了改變。首先,東非開始逐漸升高,成為了東非高原;其次,形成了東非大裂谷,阻礙了東非和西非的交流。此後,東非逐漸從熱帶雨林退化為了草原,猿類的生存環境遭到了鉅變的挑戰。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面臨食物的減少,猿類就在東非不斷遷徙起來。有的就一代一代漫無目的的擴散,最終走出了非洲。有的則沒有擴散出非洲。因此,猿類和人類走出非洲並非是現代意義上的遷徙。而停留在東非地區的猿類,由於環境不斷惡化,因此不斷學習新的生存技巧,如學會了直立行走、製造石器、保存火種等。如此就進化成了最早的人類——能人,隨後又進化為了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他們都在不斷的走出非洲。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人類的進化

最早的古人類擴散到了全世界,也就是成為了亞歐各地發現的直立人化石。如中國有元謀人、北京人;歐洲有海德堡人;東南亞有瓜哇猿人。大約在20萬年前,早期智人又走出了非洲,到達亞歐各地。在中國出土的有大荔人、馬壩人、丁村人、許家窯人、歐洲有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有可能取代了早期到來的直立人,也有可能共同生存一段時間。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直立人

到了10萬到5萬年前,亞歐大陸進入了冰川時代,遷徙到了亞歐大陸的古人類基本滅絕。此後,到達亞歐大陸的就是現代人的祖先——晚期智人,也叫作新人。現代人類在非洲形成之後,有的部分就開始走出了非洲。最開始走出非洲的人種為矮黑人種、棕色人種,其基因分別是C和D。他們曾經廣泛分佈於亞歐大陸上,後來因為新人種的到來而被迫遷徙到了高寒、封閉的地區。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現代亞歐大陸的藏族帶有大量的矮黑人基因,而西南地區的土家族、彝族、緬甸族、克欽/景頗族、瑤族也有一定數量分佈。而太平洋西的島嶼民族,如琉球人、日本人都帶有大量的矮黑人基因。其中基因最純正的是小安達曼人。而棕色人種受到黃種人的排擠,後來逐漸主要主要分佈於兩個方向,一是遷徙到了蒙古高原,成為了遊牧民族,現在的布里亞特蒙古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哈薩克族就有大量的棕色人基因,而澳大利亞土著的棕色基因高達70%。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棕色人種的遷徙路線

另外,棕色人種和矮黑人遷徙到了北非西亞一帶的時候,出中分化出了一支黑人群體,其皮膚已經沒有停留在撒哈拉之南的膚色深,其基因為E,後來他們稱為古埃及文明的創造者。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C/D基因的分佈和比例


二,白種人的遷徙

矮黑人和棕色人種之後,白種人開始遷徙出的非洲,其基因突變點為F-M89。當他們到達西亞之後,就不斷朝著四面八方分裂了出去。目前原始的F-M89基因依然在西亞、中亞、南亞一帶有一定的分佈。分裂而出的人群有G、H、I、J、K幾大種群。其中G後來遷徙到了意大利半島一帶,成為了皮發斯基人;H遷徙到了印度一帶,目前還有許多民族有大量的H基因。I後來遷徙到了北歐地區,是冰島、蘇格蘭、挪威、德意志的主要基因之一。在這些分裂的而出的民族中,J類型後來分佈最廣,也就是現在的阿拉伯人和猶太人。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現代人類遷徙路線

白種人中的另外一支K系繼續朝著東方前進,現在亞歐大陸上,除了西亞地區和西伯利亞,絕大部分民族都有k基因,如中國有96%的人擁有k基因。K繫到達了在印度一帶出現了大規模的分化,出現了L、M、P、和黃種人(N、O)。其中的L、M的分佈較少,目前主要存在於印度的一些民族中。P系又分為了兩支,一支最終到達了美洲地區,是愛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的主要基因之一(另一大基因是N);另外一支為R系,在3.5萬年前到達了裡海一帶,形成了印歐人。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早期的歐亞人種基因分佈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印歐人遷徙路線

大約在6000年前,印歐語系民族開始朝著四周擴散。大約在6000年前,印歐語族中的一直遷徙到了小亞細亞半島,成為了赫梯人,創立了古安納托利亞文明。此後南下征服波斯和印度的印歐人被稱為雅利安人。4000年前,雅利安人到達了阿富汗高原,此後,一支南下征服了印度河文明,印度歷史進入吠陀時代;另外一支進入了伊朗高原。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印歐人向西遷徙的就成為了現代歐洲人的祖先。遷徙到歐洲的可以分為很多支,一支為一路到了希臘、色雷斯等;二路到了意大利、西班牙,成為了拉丁人,是羅馬文明的創造者。三路到達了法蘭西、英格蘭一帶,形成了高盧人(凱爾特人)。另外還有兩支到達了波羅的海一帶,其西為日耳曼人(R1b),東方為斯拉夫人(R1a)。在羅馬帝國後期,日耳曼人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展和遷徙,成為了歐洲主要民族之一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俄羅斯族的基因狀況

印歐人除了向南、西大規模擴展之外,還有的大規模向東遷徙,進入了中亞、西域、河西走廊等,形成了阿爾泰民族,如匈奴、大月氏、吐火羅、突厥、回鶻(維吾爾)、哈薩克等。但是需要注意的,如蒙古等民族雖然在語言上屬於阿爾泰語系,但是在血緣上卻不屬於阿爾泰族。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歐洲基因分佈


三,黃種人的遷徙

黃種人大約4萬年前從白種人K系中分裂而出,之所以皮膚變成淺黃色,這和南亞、東南亞氣溫較高、森林密佈的環境有關。黃種人最初分裂為了O系和N系。N系後來遷徙到了亞洲大陸的草原和西伯利亞,也就是極北基因。現代的北歐民族和俄羅斯北部的民族有大量的N基因,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也帶有一定的N基因。後來大量的N系也進入了美洲,成為了阿留申人、愛斯基摩人的主要基因之一。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N系的遷徙

而O則是如今東亞、東南亞黃種人的基因。O系在東南亞分為了兩支(此處),一支是沿海支O1,另外一支是內陸支O2。此處需要說明,過去曾經將O系分為O1,O2,O3,三支,後來發現了O1和O2有相同的突變,所以O1和O2合併為O1,原來的O3現在記載為O2。O1被稱為沿海支,他們應該主要是依靠打魚為生,因而沿著海岸線前進。他們到達了中南半島之後,就出現了大量的分裂。

進入中國大陸的有百越,留在東南亞的為南亞語族,還有一支稱為南島民族,他們遍佈臺灣、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越南、占城,後來又擴展到了大多數太平洋的島嶼。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東亞人的遷徙(基因標記是老版)

沿海支的百越族繼續東上,到達了山東半島,形成了夷族。後來他們繼續北上,最終在東北地區和更早到達這裡的C、N、O2系民族融合,形成了通古斯民族。今天的滿族、錫伯族、赫哲人、鄂倫春人、鄂溫克人等都屬於通古斯民族,而日本、朝鮮也屬於這個系的民族。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黃種人主要的基因分佈狀況

內陸支為O2,被稱為“百濮”,進入了雲南地區後,開始分裂為兩支,一支進入長江流域,一直到達了長江中游一帶,成為了苗蠻民族,古代稱為“三苗”“荊蠻”,其勢力範圍一度發展到了河南南部。另外一支被稱為古羌族,他們繞開了矮黑人、棕色人種聚居的四川盆地(矮黑人種、棕色人種後來在此創造了三星堆文明),於是從青藏高原邊緣進入了甘青一帶。在甘肅,先羌族開始發生了分裂,

一支深入了青藏高原內部,和原來到達這裡的矮黑人融合,逐漸形成了藏族;另外一支進入了渭河流域,發明了農業,成為了炎黃族(華夏);而停留在遊牧狀態的,就是西羌、西戎、北狄。中國許多古文獻記載北狄、西戎和炎黃、大禹、西周王族同性,也說明他們之間血緣關係比較相近。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漢族人基因狀況


這時期,人類已經開始遷徙到了美洲地區。大約在1萬年前,當時的海平面比現在低很多,因此亞洲和美洲有大陸橋連接。因此,就有人類陸續到達了美洲地區。後來歐洲人將美洲大部分居民統一稱為印第安人。美洲人的基因主要是以Q係為主。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世界基因(Y染色體)分佈一覽圖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世界基因分佈(母系)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人類基因分化圖

現代人類的遷徙路線介紹:原來中國大多數民族都是同宗同源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