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故里”四川广元的酸食美味

广元市,古称利州,素有“女皇故里”、“巴蜀金三角”之称,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西周时,巴、蜀、苴、氐先民在嘉陵江、白龙江合台地上,建立奴隶制式国家“昔阝”。 秦代,巴蜀儿女为破“蜀道难”格局,又在险崖上筑起了与古罗马大道相媲美的中国蜀道。

“女皇故里”四川广元的酸食美味

广元市处于四川北部边缘,与绵阳市、巴中市相连,幅员面积16314平方公里,自古就是川陕甘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另外,当地的文化风俗多样,不仅有女儿节、梨花节这样的地方风俗,还有白花石刻、麻柳刺绣、剑阁手杖等民间优秀的手工艺品。另外,广元还有不少好吃的。

女皇蒸凉面

女皇蒸凉面是四川广元的传统特色小吃,有酸、甜、麻、辣、香5味,川味十足。相传,源自唐朝高宗时,工部尚书武士之女武媚娘(武则天原名)的一段动人故事。

“女皇故里”四川广元的酸食美味

广元酸菜

现在国内的酸菜种类很多,然而却少有人知广元酸菜;在广元当地,将酸菜和泡酸菜是有严格定义和区分的;在广元最早出现的是酸菜,至于泡酸菜则是从外地引进的。

广元酸菜在制作工艺和泡酸菜上有很大差别,广元酸菜是取油菜作为原料,当然还有别的菜系也可以,将选取的油菜叶用刀切成一段段的,再用清水冲洗,然后放入锅中用水抄一下,大概五成熟,过滤掉多余的水分,装入坛子内,在顶部加入酸水,盛放一夜左右,便可取食;使用方法很多,可以炒,也可以凉拌,同时还可以直接放入稀饭中,都是不错的选择。

“女皇故里”四川广元的酸食美味

利州贡梨

利州贡梨的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在10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了。利州地处川、陕、甘交汇处,其所处的特殊环境是利州贡梨的理想产区。全区境内年均无霜期263天,平均气温17℃,利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集中在5—10月份,利州贡梨通常在4月上中旬开花,这样就保证了其坐果率。

另外,利州年平均日照时数1342小时,一年中以4—9月份日照数最多,这就有效地保障了利州贡梨含糖量。现在,利州贡梨种植主要集中在区辖行政区宝轮镇、荣山镇、大石镇、盘龙镇、-镇、三堆镇、工农镇、白朝乡、金洞乡、龙潭乡等8个乡镇。

“女皇故里”四川广元的酸食美味

剑门豆腐宴

四川有"四绝"--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剑门之险。前三者已成旅游胜地,惟独剑门雄关,却像被人遗忘的角落。剑门关下,就是诗仙李白慨叹:"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剑门蜀道。

这北起西安,南至成都的沧桑古道,曾是中原通往西南的咽喉要道,而处于剑门蜀道中心,位于四川广元的这剑门关,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兵家必争之地。从三国孔明建关设尉起,剑门关就是一个异常雄险的古战场。

“女皇故里”四川广元的酸食美味

剑门关除了这险峻的景观,还有优质的黄豆和独特的水质,这里生产的豆腐别具特色,采用炒、炸、熘、烧、炖、蒸、氽、凉拌等烹调方法,可制作出上百种菜肴,著名的有菱角豆腐、怀胎豆腐、熊掌豆腐、菊花豆腐、麻辣豆腐等。

剑门豆腐历史悠久,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文化含量极高,据说其制作与发展和三国蜀汉密切相关,几乎每道菜都有一个关于三国的传奇故事。

“女皇故里”四川广元的酸食美味

酸菜豆花面

酸菜豆花面中不仅有由上好青菜做成的酸菜,还有用酸菜的酸水点的豆花,用酸水点的豆花比用卤水点的更加细嫩清香。吃的时候,再放入芫荽、蒜苗、椿芽、红油等,味道绝对的清香诱人。

除此以外,酸菜豆花面成为一种美食,如同成都"夫妻肺片"一样,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它是由清代末年,丧家酸菜臊子面演变而来,另外,它还有一个"伤心面"的绰号。酸菜面发展到今天,因为制工复杂、原料稀缺,目前专卖酸菜面的食店稀少。酸菜面的出现,也只有在大餐馆筵席中间作为一个小插曲罢了。

“女皇故里”四川广元的酸食美味

广元核桃酥饼

广元核桃酥饼,又称核桃饼,以其个大,皮薄,籽粒饱满,色泽深浅适度,香味浓郁可口,容易取仁,出仁率高而出名,核桃饼选用上等核桃仁,再加适量的芝麻磨成浆状,在发酵面上涂上辣椒、食盐,做成圆饼,放入炉中烤熟即成核桃饼。若擀成薄片烘烤,称为“薄脆”。特点:“核桃饼”松脆酥香、色泽金黄、十分可口。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