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汝窑的名气很大,早就有“家有黄金万贯 不抵汝瓷一片”的说法。宋代的五大名窑,玩收藏的都清楚,是汝、官、哥、钧、定。而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的魁首,一向是最为被人们喜闻乐道的。历史上关于汝窑的记载很多,然而以讹传讹的民间说法也很多。

事实上汝窑烧造时间短,数量也有限,烧造的只有20来年。南宋有一个人叫周辉,他在《清波杂志》中这样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传世汝窑器物其中两件现位于日本。一为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的青瓷盘,一为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所藏的青瓷水仙盆。前者原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1899-1972)旧藏,于2015年捐赠予东京国立博物馆。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天下宋瓷,汝窑为魁:汝窑瓷器作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首,一直没有离开人们的视线。李苦禅先生就曾写过:天下博物馆, 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也充分印证了汝窑在辉煌绚烂的制瓷史中独领风骚的地位。

汝窑到底珍贵在哪里,仅就拍卖市场上的表现,就不言自明了。随着文物界对汝窑的研究不断深入,同时他们对汝窑的争议也一直没有停过,甚至愈演愈烈。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东京国立博物馆

汝窑瓷器凭啥这么贵?首先因为少。汝窑位居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稀缺程度在各类瓷器中数一数二。汝窑因稀而贵,仿者甚多,更因科技的进步,仿者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其价格,一件汝窑少则几百万多则上亿元不等。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汝窑青瓷盘 东京国立博物馆

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汝窑盘,盘撇口,浅弧壁,圈足外撇。通体内外及圈足内均施淡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冰裂纹。外底留有个芝麻粒大小、芝麻粒形状支钉痕。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汝瓷产品以天青色为基调,有天青、天蓝、月白等釉色。坯胎以香灰色和灰白色为主。汝窑的天青釉瓷,釉中因为加入了玛瑙粉末,故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有如堆脂,视如碧玉,

扣声如馨,质感甚佳,有"似玉非玉而胜似玉"之说,色泽素雅自然。

天蓝釉色似"雨过天晴云破处",形体端庄大方,有一种青蓝相应的光泽,釉汁莹润,美不胜收。月白釉汁温润如玉,拂之如脂,独具风格。五大窑口的瓷器无论在那个时代都受到世人的追捧,汝窑自然不例外。

日本人拍的汝窑纪录片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所收藏的青瓷水仙盆原为安宅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旧藏,是安宅藏品的主要作品之一,由于是汝窑独有的器形,且极为稀少,因此可说是日本所藏传世汝窑青瓷的代表。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传世品汝窑水仙盆暂只见6件,其中4件均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1件藏于吉林省博物院,此件由于口部打磨包口,高度较于台北故宫所藏完整器尺寸稍低。整体造型典雅,釉色温润,体现了宋人所欲追求如雨过天青的宁静开朗的美感。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该水仙盆尺寸是在传世汝窑青瓷水仙盆中最为常见的大小,和台北故宫所藏、磨平了四足的最大尺寸水仙盆相比,足足小了一圈。其特征在于镶有扣边。传世水仙盆中镶有扣边的作品共有三件,该水仙盆除外,台北故宫与吉林省博物院各有一件。推测皆是因口沿部缺损而磨平整个口沿,并以扣边遮住露出的胎土及缺口。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该水仙盆的扣边上方表面为平面,与吉林藏品类似,台北故宫藏品汝窑青瓷水仙盆则是呈圆弧状。原本似乎是以明胶等黏着剂固定扣边,但是现在已经脱离,可将扣边取下,取下后可看到经过打磨的状态以及微小的缺损。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原本属器壁外侧中央处、现为口沿下方的部分,可看见有一铁斑,并有状如陨石坑的凹洞,应是烧造时胎土中的铁成分喷发所致。这些对青瓷来说照理都是缺陷,或许因其釉色以及烧成结果甚佳才得以传世。又或者如周辉《清波杂志》中所记载:“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卷五),是在被宫廷退回之后,开放对外贩卖的作品。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底部以等间距分布着芝麻状及圆形的支钉痕,中央则是英国东方陶瓷学会(Oriental Ceramic Society)于1960年举办的展览的展出标签(No. 68)。该水仙盆二度于苏富比伦敦的拍卖会上展出,时间分别是1959年3月27日以及1970年2月24日。在1970年的拍卖会上,英国古董商John Sparks Ltd.以4万6000英镑(当时古陶瓷的世界纪录)得标,之后又由安宅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将本作买下,纳入安宅藏品。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说到日本的汝窑,还不得不提的就是马未都曾在日本也淘到过汝窑。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马未都的这件汝窑盘从日本而来,关于这个问题,马爷这么多年都没松口,但现在可以说了↓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在哪儿买的呢?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那为什么马爷这么多年的保密工作要做得那么好呢?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可为什么现在能说了呢?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日本人很重视茶道文化,故此在日本相关的“茶道文化”中国古董有着很大的价值,如天目建盏、龙泉茶碗等,在香港佳士得2018年秋拍时,还出现了北宋汝窑天青釉茶盏 !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盏敞口,弧壁,矮圈足。通体施素雅天青釉,呈清逸灰蓝色,釉面凝脂泛油光,开浅片纹。圈足留有三个芝麻状小支钉痕,露胎处呈香灰色。

来源:日本久留米古美术草场(创立于 1905 年),入藏于 1941 年以前九州大学及広岛大学法国文学学者佐藤弓葛(1917-1996)旧藏,1950 年代初购于久留米古美术草场日本私人珍藏

展览:大坂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特集展「宋磁の美」》,2016 年 12 月10 日 - 2017 年 3 月 26 日;大坂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特集展「宋磁の美」》,2017 年 8 月12 日 - 9 月 10 日

著录

《宋磁の美》,大坂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2016 年,页 18-23,图版1 号(图一);《朝日新闻夕刊》,日本,2016 年 12 月 5 日,封面专文;《典藏》,2017 年 9 月,台北,页 162-165;《陶说》,第 779 期,2018 年 2 月号,日本陶磁协会,页 15-22。


流散日本的汝窑重器


北宋 汝窑天青釉茶盏


不难看出,最早的来源 是 日本久留米古美术草场(创立于1905年),入藏于1941年以前 ,也就是到2018年至少整整77年,正是体现了日本人长期古董收藏的概念!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