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下半年上映的鬼片中,有一部真的讓肉叔望穿秋水。

只因一個胖子——

陀螺。

這個才華橫溢的男人好像沒啥不會拍的:

搞個愛情片吧,《水形物語》就拿了奧斯卡;搞個科幻片吧,《環太平洋》又在全球票房大賣。

最最最厲害還是搞怪物片,《地獄男爵》《潘神的迷宮》等一大堆經典又“脫俗”的怪物形象,成為了無數人的童年陰影。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所以吶,肉叔聽到他要操刀這個恐怖故事時,就覺得:穩了。

然鵝,當我終於盼來了正片時……

內心卻緩緩打出了一句:

陀螺,你這拍的什麼鬼?

(放心!本文嚇人圖片會有高能預警~)

在黑暗中講述的恐怖故事

Scary Stories to Tell in the Dark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還是有必要繼續嘮嗑一下,為啥這片子給了肉叔這麼高的期待值。

首先,你得知道它改編自同名小說《在黑暗中講述的恐怖故事》:

一部甚至排在驚悚大師史蒂芬·金的作品前面,蟬聯“全球禁書排行榜”第一位長達十年的恐怖兒童讀物。

原著一共三冊,從1981年開始出版。

作者Alvin Schwartz收集了來自各地的數十個恐怖小故事,找來插畫大師Stephen Gammell配上怪物的簡筆畫。

片子最初計劃是由陀螺執導,但這個胖子要拍的電影實在是太多了,最後只擔當了製片和編劇。

他找來接手的安德烈·艾弗道夫,手上有部口碑不錯的《無名女屍》,在對恐怖片極其嚴苛的豆瓣上也拿到了7.5分,好像還蠻可靠的。

至於重頭戲——鬼怪造型,則由陀螺的御用團隊負責“復活”:

曾給《地獄男爵》《X戰警》《怪奇物語》做過特效化妝的Spectral Motion公司。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Spectral Motion果然有兩把刷子。

他們在搜不到任何參照物、手上的資料只有書中幾頁簡筆畫的惡劣條件下,硬是搗鼓出一批完美還原小說的怪物。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上為書中插畫,下為電影還原實物

這群強迫症,甚至把實物做到了可以跟插畫的每根線都100%重合: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最牛批的是,這些鬼怪不僅僅是靜止的擺設。

用特殊材質製作的外殼,可以被演員反覆穿戴,在拍攝的時候活動自如。

即便是特技演員穿著它跳一段360°扭轉肢體的軟骨舞,也毫無壓力。

不是開玩笑,是請來真·軟骨舞專業人士↓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這!就是街舞》的軟骨舞,畫風就很驚悚

製作水準過硬,才有了預告中呈現在觀眾眼前的一隻只鮮活的怪物 ↓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還沒加特效,拍攝現場已經足夠嚇人

現在你懂肉叔為啥望穿秋水了吧?

經典原著+優秀製作團隊+驚豔預告,肉叔本來是放了一萬個心的。

但,成片偏偏就是糊了:

《在黑暗中講述的恐怖故事》在國內只有豆瓣6.1分,國外IMDb也只有6.5分。

這個陣容,這個結果,實在不應該啊!

肉叔今天看完之後,終於知道答案了。

首先,電影劇情跟原著融合的模式,其實還挺有趣的:

幾個小屁孩找到了一個本子,隨後發現了寫在本子上的恐怖故事……

竟然在現實中一一上演了。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是不是一聽就來勁了?

通常來講,這種帶神奇道具設定的故事,總能引發許多奇妙的連鎖反應。

如何用這個道具去和社會現實、和個人內心碰撞出火花,關鍵是看使用者。

舉個例子,高階玩家,有《死亡筆記》中的夜神月。

天才少年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一邊用筆記本花式殺人,一邊混入警察中擾亂搜查。

賊喊捉賊,全程給觀眾一種走鋼絲般的高度刺激感。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你說要是換成個智商稍微低一點的人撿到這個黑色小本子,哪裡還有後面戳爆觀眾腎上腺的那些事?

但很不幸。

在這部《黑恐》中,撿到“死亡筆記”的女孩,史黛拉(佐伊·瑪格麗特·科萊蒂 飾)。

一看就是亞子不太聰明的智障玩家。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來,下面有請史黛拉小姐為大家示範一下,人到底可以作死到什麼程度:

先是在萬聖節的晚上,拉上好友們去郊外的鬼屋探險。

那不是空有嚇人傳聞的老房子。

而是一座,真的有小孩在裡面失蹤過,導致人們要拉鐵網把它圍蔽起來的危險建築。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明知道房子有問題,她還是要爬過鐵網溜進去。

發現櫃子後面藏有密室時,又興致勃勃地打開機關跑進去圍觀。

結果,當然就是被鎖在裡頭了唄。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被困在郊外黑乎乎的老屋裡,大家當然腦子裡只想著逃出去啊。

就史黛拉腦子不正常,繼續亂翻東西,翻出了一本寫著“莎拉·貝洛斯”的本子。

而這裡鬧鬼的傳說,正是源自幾十年前一位被鎖在這裡死去、愛講故事的小女孩,莎拉·貝洛斯。

這時候小夥伴們紛紛都嚇壞了,求她把本子放回去。

然鵝,史黛拉卻還要三番四次地玩火,喊出那句禁忌的話:

莎拉·貝洛斯,給我講個故事吧~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作死到這個地步,鬼都不好意思不來了吧?

終於,史特拉成功把鬼惹來了。

還不止一個……而是六個。

真棒,她那五個朋友也可以每人“分享”到一個呢~

後來逃出去的時候,史黛拉還把本子帶了回家慢慢看。

漸漸,她發現本子會自己書寫新的故事,每個新故事裡的受害者名字,竟然都跟她認識的人一致……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接下來,她身邊跟故事裡重名的小夥伴,果真一個接一個遇害、消失了。

她才知道自己闖禍了,又害怕和後悔,想撕毀那本日記來阻止悲劇。

但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肉叔就是看到這裡開始覺得不妥的。

主角種種氣死人的騷操作,都透著一股不祥的預感:

這部恐怖片該不會就是傳說中的……

青少年恐怖片?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真是擔心什麼來什麼。

繼續看下去,這個疑問漸漸變成了現實。

這群傲慢、愚蠢的青少年都作了哪些死,肉叔就不詳細劇透了(也氣得根本不想提)。

總之就是:

你越讓他不要做的,他越要做,一個個把自己逼上絕路。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好吧,不管劇情了,肉叔開始降低要求,看個刺激就好。

那這部片子如何刺激眼球?

無非是讓人生理不適的那些東西,怎麼噁心怎麼來:

最常見的,是一些蟲子啊、粘液啊、猙獰的斷頭啊什麼的。

正值長身體時期的青少年,飢腸轆轆地從冰箱找出一鍋不明物體就開始吃,津津有味地咀嚼著……

一塊腐屍的腳趾頭。

美女臉上的青春痘越長越大,某天突然從裡面長出一根“毛”。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伸手一拔……“毛”動了!

原來這特麼是根蜘蛛腿!

密密麻麻的蜘蛛從痘痘裡噴湧而出,瞬間爬滿全身。

這個大boss還沒現身,就搞了這麼多害人的事。

估計本尊一定是極度邪惡,最後會對女主使用終極恐怖大招?

不。

到了全片高潮時……

畫風突變溫馨,女主用嘴炮感化了惡鬼。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你沒看錯!連鬼都被她說得羞愧地低下了頭!

天吶,太可怕了

其實這部片子的橋段,大多是被無數鬼片用過的東西,不少就是很low的jump scare:

平日熟悉的走廊,突然變成奇異的氛圍,怎麼走都走不出去了,最後被怪物從四面八方堵死。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主角被鬼索命,只好躲在床底。

房門開了,鬼的腳步越來越近,近在眼前……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大半夜走在玉米田裡,總覺得路邊的稻草人動了,又好像是錯覺。

緊張地回頭,卻什麼也沒有。

剛安下心,轉過頭來一看,稻草人已經站在你面前。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這些鏡頭,是不是早就在恐怖片中看過無數次了?

老實說,只要你稍微有看過一點鬼片,那麼這個電影基本每個鬼怪下一步會做什麼,主角最後的下場,你都能猜得到。

也難怪豆瓣網友對這部片普遍的評價,都帶這兩個字:

無聊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一句話來概括這片子的話,就是:

一大鍋刺激眼球的畫面、毫無新意的老舊橋段拼湊大亂燉。

種種嚇人手段,只侷限於生理上的刺激。

論吸睛程度不夠其他大尺度cult片猛鬼片,論警世意義也沒有深入討厭背後的人性。

主角撿到的這本神奇的恐怖故事集,完全淪為一個可有可無的擺設。

當一個故事內核缺失,劇情也毫無新意時。

鬼怪做得再逼真,也是徒勞。

而這部鬼片,也只是再一次向觀眾證明了一件事:

再可怕的鬼,都沒有熊孩子嚇人


這片子告訴你,熊孩子比鬼更可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