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和广西的“广”是什么意思?

头号老陈醋


广东广西,福禄兄弟。在名称上,广东和广西是如此相似。在我国的省区上,总有那么几对方位相对的“兄弟”,比如河北与河南,广东与广西…等。

但等你真正了解地域后,你就会发现广东和广西它们虽然都带有广字,但是地方特色却完全不同,连发展和自然特色都不一样。


广东和广西属于连襟兄弟,但是它们的地域环境却是不一样的特殊。在其它组合兄弟中,例如:河南河北,都带有河,是以地理来命令的。

但是广东和广西显然不是,因为我们所知道的地理文化中,没有一个是以“广”字开头的河流和大山。这个与广东一字之差的广西,使得人们想去探究,想去了解,它们二地的“广”字到底有何意义在里面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广”字的意思。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广东和广西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也没有山河将它们二地阻挡分割。自古以来,它们都是一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后人称之为“广东,广西”也是书中所说的两广之地。

但是广东和广西虽然相隔很近,可经济发展却完全不同。这完全取决于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广东因为三面环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改革开放时期迅速发展了起来。


虽然广西也有海,但是位置和条件无法与广东相提并论,再加上广东受到澳门香港的优待,这两个发达区完全辐射了广东,国家也在这里设置了经济特区,所以广东从一个小渔村一跃成为了我国的一线城市。

学过历史的朋友们肯定都知道,早在秦朝以前,岭南虽然与中原、周国、长江流域的其它小国经商交往,但是由于地理位置不好,有许多高山和大海的阻隔,所以导致经济发展缓慢。 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了秦王统一六国,有天他派大将屠箸、任器等人,一路南下讨伐百越,结果中途在这个地方被阻拦了。导致秦大败,天下分崩。

后来人了解到这段历史后,就把岭南作为分割领,划分为“广东”“广西”二地。从“初开澳地,以广布恩信”中取出“广信”命令,所以广信以东的地方就叫广东,广信以西的地方就叫广西。

但广信实际上指的是西江汇聚之地,它的内涵是两江交汇的意思,这也是我国古代早就有了水文化的一个特征和体现。


之后在宋朝的时候,皇帝在岭南这个地方先设置了广南路,直到宋朝,还是被称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这就是广东和广西的名称由来,它们以西江流域的分州作界限,划开了双方的地理位置。 要知道古代就有“古广信”的说法了,它就是如今的开封和梧州,处在广东和广西之间。所以广信以西为广西,以东为广东,是它们最初的来源。

但知道如今,还是有许多人不清楚广东和广西中的“广”到底代表什么意思,其实这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多去翻阅历史古迹就知道了。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广西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最大的区别就是,广东与广西的“广”字不是什么地理位置,也不是山啊水啊之类的,广字不代表这个意思。

“广东广西”就可以简称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所以是先有“广”这个字,再才有的广东广西之称。这个说法,相信大家一定会理解的。

正因如此,广东与广西里面的“广”字就代表分割线,广信分割了广东广西,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看见的两所不同城市。


夏目历史君


在我国地理名词中,习惯上将广东和广西称之为“两广”。如同湖南和湖北,是以洞庭湖为参照物一样,广东和广西之间,也存在着一个参照物,来划分广东和广西。

这个参照物就是广信。而广信的由来,源自西汉武帝时期。

在先秦时代,岭南两广是一处神秘的所在。楚国八百年时间,不断南征,也未曾将势力渗透到岭南。不过,关于先秦时代两广的传说倒是存在不少,比如南朝的《幽明录》提到,广东的始兴县存在“皋天子国”,关于“皋天子”,《幽明录》的作者刘义庆表示并不知道是什么人,不过,后世有文史爱好者认为,这个皋天子,指的是舜的弟弟象。当然,舜的弟弟葬于广东,不排除是后世文人的附会。

秦始皇灭亡楚国以后,对岭南之地也产生好奇心理,于是命人南征岭南的百越部族。本来弹冠相庆楚国灭亡的百越酋长,这才意识到面临驱狼得虎的尴尬局面,在秦军的铁血弹压下,岭南被纳入秦朝版图。

秦朝灭亡后,秦朝岭南地方官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

汉武帝在位期间,南越国因为触怒汉武帝,被汉朝吞并。汉武帝灭亡南越后,在南越境内设立“广信县”,意思是要在南越国故地广布汉朝的信誉,让南越百姓不要有猜忌心理。

两广雏形的产生

在宋朝之前,岭南地区的开发程度始终不高,甚至成为朝廷的负资产:东晋时期,农民军首领卢循就利用海岛和当时两广地广人稀的优势,和东晋朝廷周旋,南朝萧梁时期,广西等地也成为少数民族叛军和萧梁朝廷交锋的主要根据地。

唐朝以后,岭南地区得到了开发。唐朝皇帝在9世纪中期,将岭南划分成东西两部分分开治理——这是历史上,岭南地区第一次被划分成东西两部分,为后世王朝分开治理岭南地区树立了样板。

唐朝灭亡后,岭南地区被唐朝军阀割据,并建立南汉国。南汉君王以昏聩著称,不过,由于南汉以北的政权,要受到中原王朝南征的压力,因此南汉存在的几十年时间里,总体上处于太平状态,甚至当时越南北部的政权,还要向南汉皇帝称臣。南汉国在宋太祖在位期间,被北宋灭亡,岭南由此并入北宋版图。

北宋皇帝以广信为参照物,参照唐朝先例,将岭南划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由此,广东和广西的雏形产生。

两广的确立

元朝建立后,在中国创建行省制度,这一制度,经过演化,延续至今。

元朝版图空前绝后,由于地域的庞大,决定了元朝的行省面积,要比历朝历代范围都大。元朝统治者将今天广东省,划入江西行省,而把今天的广西,划入到了湖广行省。

明朝建立后,吸取了元朝的行省制度,并且对元朝的行省区划进行了修订:明朝统治者将今天的广东省,从江西省范围内划分出来,命名为广东,基本上确定了今天广东省的行政区划雏形;将广西从湖广省范围内划出,命名为广西,基本上确立了今天广西的行政框架。





菩萨我想对你说


在名称上,我国的省区有这么几对方位对称的兄弟:河北与河南、湖北与湖南、山西与山东、广西与广东。古代还曾经有浙东与浙西,浙西中的苏南地区划了出去,剩余的浙西部分与浙东合并成了今浙江省。

这几对CP中,你会发现广东与广西十分特殊:其他几组地名,是以山、河、湖等自然地理事物为参照,这个“广”显然不属此类。现实中我们熟悉的名山大川,没有叫“广河”或“广山”的。

广西与广东在中国的位置

那么,广东与广西之中的“广”,是怎么来的呢?它,跟今天我们熟悉的广州、广府文化等又有什么关系呢?

广信

中原文化未大规模进入之前,先秦文献将我国东南沿海区域或族群称为“百越”,今天的南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以及越南地区,泛称为“南越”——越,也通粤语的“粤”。

秦代在岭南设立南海、桂林、象郡,遣任嚣、赵佗等人为南下干部,开发管理岭南地区。后秦末北方大乱,朝廷无暇南顾,代理南海郡尉的龙川县令赵佗攻取周边郡县,割据称王。到西汉初期,赵氏南越表示臣服,但实际仍为独立王国,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将这一带彻底平定。

南越国割据范围图

纳入中央王朝管辖范围后,两广地区比秦代有了更多的郡县:今广西地区有郁林郡、苍梧郡、合浦郡,广东地区主要是南海郡,海南岛有儋耳郡、珠崖郡,越南地区有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这些地区总称为“交趾” ,东汉建安年间改交趾为“交州”——从交趾到交州,地名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原文化的渗透和当地“王化”程度的提升。

州,最早是监察机构,到了东汉晚期演变为行政区性质,每个州都有一个行政中心,如巴蜀和云贵高原为益州,行政中心为蜀郡的成都县;湖南、湖北及河南南部为荆州,行政中心为南郡的襄阳(注:设立以来驻地有数次变化)等等。

早期的交趾,后来改的州也有一个行政中心,位于苍梧郡的治所,叫广信县。

对此,晋代史学家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记载:“苍梧郡广信。” 意思是,苍梧郡的首府为广信县。南朝梁时期的刘昭在此标注“汉官曰:刺史治。”意思是,苍梧郡广信县是交趾刺史部的治所。据东汉末南海郡人王范《交广春秋》记载:元封五年,移治苍梧广信县。即公元前106的时候,广信县成为交趾治所。

三国时期的交州与广信城位置

汉代古广信县,在今广西和广东交界处,这一带,桂江(漓江)、合江汇入珠江干流(浔江-西江),治所所在地,可以利用水道成为交通枢纽,此地又是岭南地区的中部,沟通东西、连接南北。

广信城与周边地理环境关系

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这样评价广信所在的地理形势:

府地总百粤,山连五岭,唇齿湖湘,噤喉桂广。

意思是,它的地势可以总领百越之地,境内山地连接五岭山脉,并与湖南地区唇齿相依,是广西和广东的咽喉。

东汉建安八年,即公元196年,原交趾改称交州,广信成为交州的治所,即行政中心。东汉末年,时任交州地方长官的步骘把交州州治从广信迁往原南越国的中心——番禺,即今广州。

从汉武帝元封五年到东汉末期,广信县作为岭南即地区长达300年左右时间。

广州

到了三国时期,公元228年,即吴黄武七年(一说为吴景帝永安七年,即公元264年),在原来交州基础上分出今广西、广东大部分地区,命名为广州——广州作为地名问世。

不过,这个广州是地区地名,其治所仍是南海郡番禺县。这片广袤的“广州”是如何得名的呢?应该是因原治所广信而得名。

清代学者蒙起鹏在其编撰的《广西通志》中说:

广东、广西,舆地堵书不言得名之义,或云粤东在湖广之东,粤西在湖广之西,故名广东、广西,无明之可证。窃谓广者,指广信言之也。

意思是,前人的地理著作并没有把广东广西得名原因讲清楚,有的人说广东的意思是“湖广(湖南湖北分治前的称呼)以东”,广西在“湖广以西”。蒙认为这种说法不靠谱,他认为“广”来自汉代设立的广信县。

关于广信的意思,他提供过考证认为:

县名广信者,谓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也……永安七年又立交广二州,广州之名始于此。所以名广州者,因刺史治在广信,乃取县名之一字以为州名耳。

广信,取“初开粤地,广布恩信”的缩写,广州的名字是因为广信而得名

历史上,某某州作为地名,多数经历了从大到小的过程——广州跟扬州、荆州、青州、徐州等一样,先是作为一个区域名称,后来逐渐成为一座城的名字。广州作为一城之名是诞生在唐代。

唐太宗贞观时期在今两广地区设置岭南道,治所称广州,唐玄宗开元年间改为岭南节度使,唐懿宗咸通二年,即公元861年,岭南节度使分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岭南东道以广州为治所。

岭南东道的“东”,是今广东之东的历史来源——从此,岭南地区的西部和东部开始分治。

广南

五代十国时期,岭南地区为十国之一的南汉统治,都城广州。北宋太宗淳化四年,即公元993年,在唐岭南道基础上设立广南路,至道三年,即公元997年,又分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大体对应唐代的岭南东道、岭南西道。

宋代: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

注意,从这里开始,“广”与“东”的组合出现了。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在覆盖今江西、广东大部分地区设立江西行省,其中又下设广东道——广东,来自广南东路的简称,首府是广州。到了明洪武九年,即公元1376年,朝廷设立广东承宣布政使司,为一级行政区,习惯上简称广东省。名称确立后,延续使用至今。

蒙起鹏驳斥了部分人认为的广东乃“湖广之南”的说法:

吴以广名州,本于广信;宋以广名路,亦本于广信也。若湖广之名始于元明时,元以前乌有湖广之名哉?

意思是,三国吴命名广州,是因为汉代广信县,宋代又设立广南道也是来自广信县。而湖广作为地名始于元明时期,元代以前是没有湖广的。

广西苍梧县

“广”之总结:

由此,我们可知:

  • “广东”“广西”作为行政区诞生之前,先后诞生了广信、广州、广南
  • 广东,系“广南东路”的简称,而不是“某某以东”,指的是原广南路的东半部分,这类似于“江西”系“江南西道”的缩写,而不是“长江以西”
  • 南宋时期诞生的广南,究其来源,是来自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古广信县
  • 三国时期诞生“广州”最早是地区地名,因广信县曾为岭南治所而命名,唐代成为广州城市的名称

广州:一座古老又活力的城市

余论

广东与广西中的“广”并非地理山川,所以让人理解起来颇费周折。而广信、广州、广南之间的关系,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不像河北与河南、山东与山西那样容易理解。

此前说“四川”的文章中,我们提到了清末民初的通识书《澄通蒙学堂字课图说》,其中对四川的解释是错误的。在“广”词条中,该书的解释依然有问题:

古称两广为广南,后分为二,曰广南东道、广南西道,今谓广东广西者,其省文也。

历史上从来没有广南东道和广南西道,唐代有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宋代有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该书的编纂者显然将二者弄混了……

近年来很多晚清民国教科书、通识书等突然走红,进行了大量重版,颇受赞赏。其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有值得当代借鉴之处,但其内容质量需要加以鉴别。

晚清民国的教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做出了难能可贵的努力,但其内容质量和科普水平,不值得我们迷信——今天的软件、硬件条件下,我们完全可以制作出比当时更靠谱、更准确的科普读物。

当时的一些读物,可以作为收藏,作为一种怀旧情结的表达,但在学习知识方面,还是不要对其期待过高。

欢迎关注,大地理馆 geo-museum


大地理馆


广东、广西的广字是广信城的广字的简称。在宋朝,皇帝宋太宗觉得前朝唐朝的岭南道管着两广的地域太大,决定将其划分成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两路来管。

以广信城和云开大山为界,以东划分为广南东路,广信城以西为广南西路。


广信城即今天广西的梧州,也有人认为是广东的封开。学术界对此有争议。总之,差不多是附近这一带。

广信城的得名来自西汉汉武帝平定南越王国后,新修筑了一座城,设立岭南刺史,以管理原秦朝秦始皇派的南下大军副将赵佗自立并传了5世的南越国。之所以叫做广信,是以汉武帝圣旨中的“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这一句的意思来命名的。


未卜先知了webscheer


我国的省级区划多以山川河流为标志而划分东西南北,如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即使不以山河为标志的陕西,总还可找到一个古陕塬现陕州的确切地名。而广东、广西的广从何而来。
其实,广东、广西的得名依然与离不开名山大川。

在我国中部有一个秦岭,在湘赣与两广的交界处有一个南岭,南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山脉,而是以“五岭”为代表的群山组合体,南岭之南就是两广,最初的名字叫“岭南道”。唐时的道,类似现在的省,所以也可以叫她岭南省,那时的岭南道还包括南河和越南北部。




当然岭北范围太大,不可能再出现一个岭北道。比如唐初还短期内出现一个陕东省,很快分为河东、河南、山东三道。


到了北宋,版图缩水,将岭南一分东西,称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广”第一次出现在中国行政区划名称中。

按字面理解,应该叫“岭南东路,岭南西路”才对吧!但是一简称岭东、岭西则更不对了。

岭南是南北之别,广才是东西之分。那么广在那里?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在原南越国的地方设交趾刺史部,为汉朝最南部的疆域。为了有效治理南越,汉武帝做了重要批示:“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意思是要求当地官员要用朝廷的恩惠来治理岭南地区,让当地百姓安居乐业。为了贯彻汉武帝的最高指示,管理南越的官员根据圣意,将岭南的治地命名为“广信县”。

宋人是把岭南治所广信县为为中分东西两路的标志。而岭北的湘赣两省成为荆湖南路和江南西路,

其实使用广字最早的是三国时代的东吴,公元210年,吴国的孙权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率兵抵番禺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步骘把交州州治从广信东迁番禺。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广信、端溪、元溪、高要、新宁、临允6县隶苍梧郡;谢沐、封阳隶临贺郡;统属广州。



公元264年(吴景帝永安七年)把南海、苍梧、郁林、高凉4个郡(今两广大部)从交州划出,另设广州,州治番禺,广州由此得名。

广信县功不可没,广东、广西、广州均由她而得名。


手机用户4142248477七王


广东、广西最早并不叫这个名字,这两处在三国时期以前被称为“交州”。

广东、广西的地方,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其实是秦始皇时期完成的。

  • 秦始皇征服百越后,全国设36郡。在今广东、广西所在的地区,设有桂林、象、南海三郡。


汉武帝时期,朝廷实行州县制度。

  •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交州,并因“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于是就将交州的治所称作“广信”。

这就是广东、广西两省的那个“广”字的由来。

公元226年,三国的东吴初设广州,其管辖范围覆盖今天的广东、广西两省。

  • 等到宋朝时,又设广南西路、广南东路。就这样,广东、广西的名字终于出现。


总而言之,关于广东、广西得名的原因,很多古人都考证的非常清楚。

都将那个广字出现的时间,追溯到汉武帝的“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随后,经过不同时期的地理建制,最终形成今天的广东、广西。

最后解释一下,所谓的“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是什么意思:

岭南粤地刚刚被攻下,派官员去管理。官员们应该对当地的民众广泛施恩,以求得对方的信任。


HuiNanHistory


广东和广西这两广中以岭南道为界线,广东在东边就叫广南东路,广西就叫广南西路。

秦以前,岭南虽与中原商、周及长江流域的吴、越、楚等国初通交往,但是由于山川阻隔,发展很缓慢。秦灭六国以后,派军队50万南下,于公元前214年在岭南设置了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 今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属于南海郡,治所在番禺(今广州)下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四县。秦末,赵佗趁中原无首,自立南越国。 西汉初,汉高祖曾派陆贾到番禺,说服赵佗名义上臣服于汉朝,可是不久赵即反目。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兵分五路,一举平定岭南,将岭南划分为九郡,即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西汉末,儋耳、珠崖并入合浦郡,从此,岭南的郡县制度与地缘政治格局确立下来。 西汉设立“十三部刺史”时,岭南九郡统归交趾刺史巡察。 东汉末,改交趾部为交州,仍为一整合体。三国孙吴时期,将合浦以北南海、苍梧、郁林、合浦等郡划归广州,合浦以南交趾、九真、日南等郡归交州。 岭南始被一分为二,广州之名始现。

唐朝贞观年间,将全国按山川形胜之便划分为十道,岭南地区为岭南道,置经略使以式遏四夷,又整合而一。 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岭南再划分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东道治广州,西道治邕州(今南宁),岭南再次分治,但州县分布不均衡,粤东只有潮、循2州,粤西及西道有15州。

宋代在岭南先设置广南路,太宗末,仍然分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这是广东、广西名称之来历。广南东路治所在广州,有14州;广南西路治所在桂林,有7州。
广南东西之划分,以西江流域的封州之间梧州为界,贺江、云开大山以东属于广东、以西属于广西,从此基本奠定今日两广的分界线。


盲客


广信的来历

在我国地理名词中,习惯上将广东和广西称之为“两广”。如同湖南和湖北,是以洞庭湖为参照物一样,广东和广西之间,也存在着一个参照物,来划分广东和广西。

这个参照物就是广信。而广信的由来,源自西汉武帝时期。


在先秦时代,岭南两广是一处神秘的所在。楚国八百年时间,不断南征,也未曾将势力渗透到岭南。不过,关于先秦时代两广的传说倒是存在不少,比如南朝的《幽明录》提到,广东的始兴县存在“皋天子国”,关于“皋天子”,《幽明录》的作者刘义庆表示并不知道是什么人,不过,后世有文史爱好者认为,这个皋天子,指的是舜的弟弟象。当然,舜的弟弟葬于广东,不排除是后世文人的附会。

秦始皇灭亡楚国以后,对岭南之地也产生好奇心理,于是命人南征岭南的百越部族。本来弹冠相庆楚国灭亡的百越酋长,这才意识到面临驱狼得虎的尴尬局面,在秦军的铁血弹压下,岭南被纳入秦朝版图。

秦朝灭亡后,秦朝岭南地方官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

汉武帝在位期间,南越国因为触怒汉武帝,被汉朝吞并。汉武帝灭亡南越后,在南越境内设立“广信县”,意思是要在南越国故地广布汉朝的信誉,让南越百姓不要有猜忌心理。

两广雏形的产生

在宋朝之前,岭南地区的开发程度始终不高,甚至成为朝廷的负资产:东晋时期,农民军首领卢循就利用海岛和当时两广地广人稀的优势,和东晋朝廷周旋,南朝萧梁时期,广西等地也成为少数民族叛军和萧梁朝廷交锋的主要根据地。


唐朝以后,岭南地区得到了开发。唐朝皇帝在9世纪中期,将岭南划分成东西两部分分开治理——这是历史上,岭南地区第一次被划分成东西两部分,为后世王朝分开治理岭南地区树立了样板。

唐朝灭亡后,岭南地区被唐朝军阀割据,并建立南汉国。南汉君王以昏聩著称,不过,由于南汉以北的政权,要受到中原王朝南征的压力,因此南汉存在的几十年时间里,总体上处于太平状态,甚至当时越南北部的政权,还要向南汉皇帝称臣。南汉国在宋太祖在位期间,被北宋灭亡,岭南由此并入北宋版图。

北宋皇帝以广信为参照物,参照唐朝先例,将岭南划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由此,广东和广西的雏形产生。

两广的确立

元朝建立后,在中国创建行省制度,这一制度,经过演化,延续至今。

元朝版图空前绝后,由于地域的庞大,决定了元朝的行省面积,要比历朝历代范围都大。元朝统治者将今天广东省,划入江西行省,而把今天的广西,划入到了湖广行省。



明朝建立后,吸取了元朝的行省制度,并且对元朝的行省区划进行了修订:明朝统治者将今天的广东省,从江西省范围内划分出来,命名为广东,基本上确定了今天广东省的行政区划雏形;将广西从湖广省范围内划出,命名为广西,基本上确立了今天广西的行政框架。


藤树先生


广东和广西的“广”到底指的什么?看到很多人撤的那么远,忍不住要说一句,古广信,即如今梧州和封开。

位于如今广东广西之间,广信以西为广西,广信以东为广东。 这确实是最初的来源啊,只是因为如今的梧州和封开都不是有名气的地方,就被很多人无视了。

所以,你现在清楚了吗?


醉美旅行


汉武帝:“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此片区取名“广信”。生产力,经济,人口涨大后以广南东路行政为广东,广南西路行政为广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