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了教師資格證的人,去哪裡教學是不是教育局分配的呢?

用戶64783018362


雖然現在教師成為爭論比較激烈的職業,但是教師這份職業的熱度還是很高的,可以說很多人都希望能成為教師,尤其是東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教師的報考競爭難度甚至超越了公務員、事業編等,可以說現如今教師成為“冰火兩重天”的職業。

最近有人提出:考了教師資格證的人,去哪裡教學是不是教育局分配的呢?看到這個問題,筆者只能說題主對報考教師編制非常不熟悉,竟然認為考上教師資格證,就可以到學校任教了,這真是天方夜譚。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教師資格證只是成為教師的入門門檻而已,並不是成功加入正式在編教師隊伍的“通行證”。可以說,獲得教師資格證的人,距離真正的正式在編教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就像我們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但與你是否屬於會計師並無關係,這只是你的一個從業資格,想要成為會計師,還要繼續考取會計師證等。

考上教師資格證之後,想要成為正式在編教師,還要參加當地教育部門或者人社部門組織的教師招聘考試,與同樣獲得教師資格證的人一同競爭,只有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勝出,才有機會成為真正的正式在編教師,才能享受到教師的正式待遇。

在參加教師招聘中,我們往往有機會選擇報考崗位,也就是說當地教育部門在招聘教師時,會以學校、科目等對招聘的教師進行劃分,也就是說我們在參加教師招聘之前,一般就能選擇好自己到底去哪裡任教,或者說成為教師之後,擔任什麼科目的教師。

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理論上可以按照自己的報考崗位任教,但是很多時候,尤其是報考的農村學校,經常會有當地教育部門或者鄉鎮中心校進行統籌安排,也就是說你通過教師招聘考試之後,往往會面臨著教育部門或者鄉鎮中心校的安排。對於農村學校教師,一般都是鄉鎮中心校進行統籌安排,具體教什麼科目,留在中心校或者到村裡小學任教等都由鄉鎮中心校決定;如果在縣城或者更高層次的學校,那麼往往就會由學校進行統籌安排,具體擔任什麼科目教師,由學校決定。

綜合來講,考取教師資格證,必須要繼續努力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教師,如果不繼續努力通過教師招聘考試,即使能成為教師,也只是那種沒有編制的教師,在工資待遇、職稱競聘等方面都處於劣勢,都會受到“區別待遇”。


東愛雨小公


考教師資格證似乎不是什麼大事,身邊的同學也都有在考,我們班上的女同學有百分之五十的人都報考了今年的教師資格證考試,我們的專業並不是師範類的,但是並不妨礙她們的報考熱情。俗話說技多不壓身,多拿個證對於以後的工作也多一條後路。

資格證的面試在下個月的四號進行,只有順利通過筆試的人才有資格去面試,面試通過以後就能拿到教師資格證了。但是拿到教師資格證只能說你具備了能夠從事教師這一行業的資格而已,但並沒有意味著你就能夠教書上課了。

對於拿到了教師資格證的同學來說,能夠去到哪裡教學仍然是一個問題。以前老師的工作是國家分配的,分配過去就是在編教師,到了現在取消分配工作,教師編制也需要自己考,想要成為一名在編教師還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去到了哪裡教學上課最先考慮幾個問題,是要去公立學校還是去私立學校,是做一名有編制的老師還說無編制的老師呢?這些問題對你以後的工作和生活會有很大的影響,最直接的就是影響到你的收入和福利待遇。

如果都不考慮,教師只是一個暫時性的工作的話,那就不是什麼難事了。可以去私立學校應聘,通過學校的筆試和麵試就可以了,難度也不會很大,除了面試和筆試以外,還有模擬課堂的演練。也可以去社會上的教育機構做輔導老師,要求會更低,收入的話也還不錯。

如果想要進入公立學校,成為一名有編制的老師那就有點困難了。首先要進行編制考試,編制考試不是時時都有的,可以關注一下當地教育局官網發佈的教師考編制信息,在一定時間內進行網上報名。

報名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下報考的條件,是否對非師範類考生有無限制,對於學歷和個人的硬件、證書是否有要求。編制考試一年一次,按照從高分到低分錄取,優勝劣汰,到最後會篩選掉很多人,具體招多少人要看當年的招聘計劃有多少。

順利通過編制考試以後,也不是教育局進行分配的,而是像高考填志願一樣,雙向選擇的。在考編制的時候就已經選定了你以後的工作單位的範圍,只要入編了就不用擔心沒有單位收了。

考教師資格證是成為教師的首要條件,但是否能夠順利的入編還有很長,很艱難的一條路要走,教師資格證不是盡頭,而是一個開始。


大三老學長


拿到教師資格證之後,要去哪裡教學?是不是坐等教育局分配呢?教師資格證只能證明你有當老師的資格,並不意味著你一拿到證書就馬上成為老師了。畢業分配工作成為教師,在我們這邊,在2003年之後,沒有任何一所師範學校會由教育局主動分配崗位到師範生的頭上,其他非師範院校的學生就更不用說了。

想要成為老師,單單靠一本教師資格證還是遠遠不夠的。你如果要成為某個公辦學校的教師,那麼你就要到那所學校所在的教育局參加競聘。參加公辦學校的招聘,怎樣做才能脫穎而出呢?

首先,條件必須符合。

參加招聘活動之前,你得讀懂相關地區教育局的招聘要求:人家招的到底是語文老師還是數學老師,如果是語文老師的話,你的普通話等級倘若是二級乙等的話估計是不行的,因為語文學科的門檻是普通話水平必須達到二級甲等及以上。如果你參加的是英語考試,那麼有些地區的教育局要求競聘者必須達到英語四級的水平,如果你英語沒過四級的話,估計也會在招聘的過程中吃“閉門羹”。

其次,證書必須齊全。

在參加招聘之前,除了教師資格證之外,你還要有足量的其他證書:比如你的第一學歷畢業證書(最好是師範類院校的畢業證),比如你的普通話水平證書(如果是一級甲等的希望更大),又比如計算機等級證書等等。

第三,筆試必須過關。

在參加筆試之前,你得準時參加招聘程序的第一個步驟——網上報名。在我們這邊,只有通過網上報名和網上繳費成功之後,才能參加教育局組織的一年一度的招聘筆試。參加招聘的筆試,並非傳說中的“60分萬歲,59分慚愧,61分浪費”,那句“金句”只是大學裡的“套路”,放在教師招聘筆試中沒有什麼用。因為在筆試之後會篩掉相當多的一部分招聘者。至於篩掉多少人,這要看地區教育局需要多少教師。如果需求的量比較多的話,競聘者成功的概率會高一些;而如果幾百人當中只選擇一兩個,那麼筆試這一關將是你成為教師的“絆腳石”。

除此之外,如果你筆試已經順利通過,你還要經過資格複核、深度考核、體檢等程序。所有的程序如果如同行雲流水的話,你就可以和用人單位簽訂聘用合同,最終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了。


微雨潤苗


考了教師資格證的人,就可以教學嗎?去哪裡教學,是不是由教學局作主分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完全否定的。

首先,有教師資格證,不一定是教師。只有參加省考教師崗位招考,通過後被錄用,或者參加支教、特崗教師、公費師範生等項目,才能成為教師。教師資格證的作用,是一種“行政確認”權力,是允許你有從事某個行業的資格,並不代表你肯定就是從事某個行業。沒有教師資格證,通過了招考,也可以當教師,只不過要求在特定時間期限內,必須取得資格證而已。

其次,教師入職,也並不是教育局分配。過去教師入職,經人事局同意,由教育主管部門負責根據各校實際需要進行分配,甚至還可以分配到局機關或者下屬事業單位工作。人事管理制度規範後,為了確保公正公平,教師新入職,都是進行雙向選擇。由教育部門成立考評組,按新招考的教師綜合分數,對應所教授的課目,自行選擇學校和崗位。例如招考的英語教師總共有十個人,崗位也有十個,有教學環境和條件好的,也有相對偏遠的,綜合成績第一的先選擇,其他依次選擇剩下的崗位。

雙向選擇結束後,經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師三方確認後,由人事部門發文,正式通知上崗,並確定工資待遇。過去權力高度集中,教師上崗由教育部門少數人說了算的局面,已經完成不存在了。

特崗教師、公費師範生、支教人員都需要到基層學校工作,服務期滿後才可以自由調動。一般來講,項目人員在服務期內,安排在鄉村學校任教,可以在有限範圍內調整崗位,不允許在服務期內,隨意調整到縣區一級及以上的崗位,也不允許參加其他招考和遴選。服務期滿後,如果願意繼續任教,可以直接錄用並使用編制,之後就可以和其他正式職工一樣,自由調動,並參加各類招考和遴選,以及晉升到管理崗位工作。


公事吧


有了教師資格證,只說明你有當教師的資格。要想當教師,有三條路可走。

一條路是到私立學校應聘。這條路比較好走,教學技能好,很容易應聘的。

第二條路是考編制到公立學校當老師。這條路走起來比較艱難,考編制要有教師資格證,普通話合格證,年齡不超過30歲。滿足這些條件以後,就可以報考。

考編制分筆試和麵試。筆試的科目各地不同,我們這裡考教育理論與教育政策法規。這一關如果不過,就沒有下面的面試了。

筆試通過後,要進行面試。面試主要是說課。面試前15分鐘,讓你抽說課的題目。抽到題目以後,15分鐘的準備時間。在這15分鐘內,寫出教案。開始說課,說課時要有儀容儀表,看你的課堂上課能力,看你對教材的貫徹能力,等等。這一關很難過,許多考生都在這一關出問題。

第三條路是特崗教師。特崗教師是省裡統一招錄,是支持鄉村計劃的一部分。形式和考縣編制差不多,也要過筆試和麵試兩關。唯一不同的是,特崗教師必須是大學本科畢業,專科類沒有資格報名。特崗教師沒有編制,工資每年3萬元左右,滿三年後,你如果願意幹,就可以籤合同,成為正式的鄉村教師。

看到了吧,在編的教師,雖然工作重待遇低,因為低,但是准入的門檻兒挺高的。網上說,鄉村教師沒人幹了,並非如此。就一個縣來說,每年報編制的上千人,錄取人數一二百人。要想考上編制還挺不容易的。


寒韓寒


——教師資格證書是你進入教師隊伍的一塊敲門磚,一紙路條子。當你考取了教師資格證書,只能證明你具備了當老師的資格,可以進入教師隊伍的門檻。但是,你還不是教師,教育局不會也不可能根據你的教師資格證書,以正式的在編教師,分配你去某一學校或者某一崗位教書。

——考取教師資格證書以後,如果你有志於今後做一個人民教師,你可以拿著教師資格證書,你的簡歷等證件,去縣教育局建檔,等待以後有考編的機會了,你就可以參加考試,成績合格以後,再參加面試。縣教育局根據你的筆試,面試成績,確定錄取你了,再根據你報考的某鄉鎮,某學校,某崗位,才能把你分配到某個鄉鎮中心❤校去。或者某個中學去。到了鄉鎮中❤心校以後,你可以根據你的實際困難,具體要求,一般情況下,可以調整學校或者崗位。到了學校,崗位更好調整。如果你沒有什麼要求,那你就準備上崗吧。到此,你才是一位正式在編的人民教師。


——憑教師資格證書入編的程序各地大同小異。但是,單憑教師資格證書直接分配到某個學校的某個崗位上教書,局長的兒子也不行!


隨遇而安222037807


大家都知道教師這個職業它是很難讓你年入百萬,成為一名富人,但是它至少是可以保證生活小康和安穩,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那類。隨著當前就業環境的緊張,很多普通大學的學生都會在在校期間考取一個教師資格證。雖然以後並非一定會從事教學工作,但是也是為自己留一條後備之選。

而擁有教師資格證就一定能夠當老師?甚至擁有教師資格證能夠被教育局分配工作?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國早在1990年就已經全面取消大學生包分配工作的政策(除了一些軍校和警校)。所以僅擁有一張教師資格證真的不能保證以後的教師崗位,只能說是一個開始。

當然這個也是看你想在哪個領域從事教學工作

,如果你是想去公辦學校從事教學工作,那麼教師資格證只是你跨過的第一道門檻,當你考上教師編制之後才能算是真正的上崗。但是如果你想去民辦學校和課外輔導機構,那麼可以忽略考編這個過程,擁有教師資格證和個人能力就可以上崗。

重點說說成為公辦教師的歷程吧,大部分公辦學校的招聘教師都會通過編制考試進行招聘(當堂然也有去校園招聘直接給編制的,但是比例小),

而要想參加公辦中小學教師編制考試的前提就是要求“教師資格證”,這是教師資格證在實際中發揮的最大作用,除開考編這個筆試環節,之後還需要進行面試和體檢,只有當全部合格之後才能真正的考編成功(不過在這當中筆試無疑是最難的),正式成為一名公辦學校的教師。

還有就是即便考上教師編制,這個工作主要也不是由教育局分配的,而是這個工作在自己報考教師編制考試的時候就已經自己選擇確定的了。通常來說在自己報考教師編制的時候就會選擇招生單位(**市教育局、**縣/區教育局或者是**小學/中學)。所以說這個不是由教育局分配,而是本來自己就已經確定崗位和的工作地點的了。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能夠考上教師編制,都會有公辦學校招收你的,這個不必擔心。

不過現在也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涉足教師這塊領域了,而在這當中,公辦學校教師無疑會是首選。而且考取教師資格證的學歷限制也放寬到大專學歷,所以近幾年考教師編制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多,難度也是逐年上升。也就意味著要考上公辦學校的教師崗位也就越難,尤其是大城市公辦學校的教師崗位。


但是如果你是僅僅是想在公辦學校當一名教師,那麼走以下兩種途徑,難度可能會更小一些。還是那句話,選擇捷徑,就要忍別人所不能忍。

NO.1 特崗教師

特崗教師這個政策主要是國家為了援助西部落後地區學校的教育水平,實行的一種特殊的農村義務教育政策,所以被招收應聘的教師也稱為“特崗教師”。大部分省份在報考條件上要求也是比較的低,能夠擁有大專以上學歷加教師資格證就可以報考,而且成功率比較的高。但是這種特崗教師會有一個3年的教育服務期,比較像那種“免費師範生”不過免費師範生的服務期限更長一些。它的巨大優勢就是當服務期滿,如果你能夠選擇留任,那麼可以直接送你編制和就業崗位,在薪資待遇上和當地教師一樣。這樣可以免去你再去考編制的困擾和避免那激烈的競爭

但是你需要考慮的是,你能否適應山區和農村的那種生活環境,因為招收特崗教師的學校幾乎都是坐落在邊遠的山區和農村,而農村的那種生活服務和設施跟城市是根本不能比較的。雖然特崗教師能夠輕鬆拿編,但是還是需要慎重考慮。

NO.2 從事公辦學校的代課老師

代課老師相比於有編制的老師,代課老師是老師個人和學校直接的合同關係而非隸屬於當地的人社局和教育局。所以代課老師只能說是公辦學校中沒有編制的臨時合同工,而學校聘任代課老師也主要是為了解決學校暫時空缺的教學崗位。當然這樣一種學校的臨時工對自己還是有好處的,最起碼能夠初步進入這個行業,為自己以後的教學工作積攢經驗。除此之外,每年的教師編制考試都會有設置一定的教師崗位僅供代課老師報考,這樣也可以減少競爭的激烈程度。<strong>


總的來說,擁有教師資格證並不意味著你就被分配到教師崗位,主要還是看你想去哪個領域從事教學工作,如果是公辦學校的教師,那麼教師資格證只能說是入門資格,之後需要考上教師編制才會有更多的保障,和大多數人一樣。如果你想去民辦學校或課外培訓機構,那一般有教師資格證就可以,當然也會有能力要求。


感謝你在無數篇回答中閱讀到這篇回答,可能是處於一種偶然或者有心吧,但是相識即是一種緣分,祝你每天擁抱好心情,生活愉快!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骨子裡的謙卑


座標廣西。考了教師資格證後,你就有了資格當老師。哪怕你是全日制的本科非師範類畢業,也有資格去應聘。拿了證書之後,如果你想報考老師,可以通過應聘特崗老師,那麼你就要每年的五六月份,關注省教育廳出臺的招聘文件。教育廳都有網上招聘特崗老師的通知或公告。文件裡面包括四大方面內容,第一,招聘計劃。第二,招聘對象和條件。第三,招聘方法。第四,相關政策。這份招聘特崗老師的文件或通知公告。從上到下發到轄區內的每一所學校和當地的人才網。你如果有意向報考特崗老師,就去當地的教育部門或任何一所學校詢問。然後按照文件裡面的要求去參加應聘,大多都能應聘上。對自己要有信心。招聘工作是公開透明的。工作了三年之後,考核合格之後就正式轉為公辦教師。一般在這三年中沒有違反《教師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都能通過考核。我的回答如果對你們有幫助,請點贊加關注哈。


村六六


有了教師資格證,具備了從事教師這個行業的資格,那去哪裡教學是不是可以坐等教育局分配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教育局不會根據你的教師資格證書,就分配你去學校任職。




教師資格證是成為一名教師的前提條件,如果你僅僅只是想去私立學校的話,只要有教師資格證有能力通過學校考試就可以上崗了。

如果想成為國家正式編制教師,就必須要參加當地的教師招聘考試,一般是由當地教育局組織,只有被錄用才是國家正式編制的教師。


當然,這個競聘並不容易,首先,證書必須齊全,除了教師資格證之外,還要有你的第一學歷畢業證書、普通話水平證書等等;另外,還有筆試環節,之後還要進行面試、體檢等等,只有全部合格才能真正考編成功,成為一名公辦學校的教師。工資的話公辦和私立當然也是有差別的,有正式編制的教師是屬於事業單位編制,各種福利待遇都比較好。所以,還是努力考取編制吧,加油!


實用辦公技能


考了教師資格證的人,去哪裡教學,是否就是在家等教育局分配?看來真夠小白的。資格是資格,崗位是崗位,這是兩碼事。有了資格證書,說明了具備了從事教師職業的資格,達到了教師職業的資格准入條件,但跟有教師崗位,從事教學工作,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

拿到了教師資格證,想從事教師工作,當然不是在家等教育局分配,如果真的這樣在家等,永遠都不會成為教師,你永遠只有那一本證,教育局不管分配,也沒有任何部門管分配拿到資格證的人的工作。

有了證,要想做教師,成為真正的教師,站上三尺講臺給學生上課,有以下四個路徑可走:

第一,參加各地教育人社部門的教師招聘考試,被錄用後,你就是教師了,一年試用期結束,可以成為編制教師,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公辦教師。這是一個主渠道,也是人們公認的含金量最高的教師。

第二,去民辦學校應聘,被錄用後,跟民辦學校簽訂聘用合同,成為民辦學校教師。相對來說,應聘民辦學校教師,比考編難度要小的多,有了教師資格證,基本都會被聘用。因為很多民辦學校,師資緊缺,還有沒有證的都在用,何況有證的呢?當然,你得具備最基本的教學能力,學校也要面試的。

第三,去校外培訓機構應聘,被錄用後,成為培訓機構教師,跟前兩種情況不一樣,前兩種都是全日制教師,每週工作五天,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和計劃,給學生上課。培訓機構教師的工作,是對全日制學校教學的補充,起到查漏補缺和發展優長的作用。

第四,也可以不考編、不去民辦學校和培訓機構應聘,自己辦一個培訓機構,根據教師資格證的種類,開辦相應學段的學生培訓機構,自己做老闆,自己做教師,過把教師癮,這已經屬於創業了。

不過,這條路現在比較難,要在前幾年,租間房子,掛塊黑板,弄幾十張課桌凳,就可以開張了。現在不行了,正在抓培訓機構規範的問題,要辦,要申請批辦,證照齊全,各種條件達標。當然,這樣確實比較好,一開始就規範起來,才能走的遠,做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