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哨社区朱加祥:扶贫路上 带头走在前

脱贫路上的典范

盘龙区脱贫攻坚在行动 | 大哨社区朱加祥:扶贫路上 带头走在前

朱加祥,男,汉族,中共党员,1972年出生,2004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现任昆明市盘龙区松华街道大哨社区党总支书记、大哨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

自上任以来,朱加祥同志始终把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是当好基层领导干部的第一信条。面对艰苦的环境、繁重的任务和困难的工作,始终凭借强大的信仰和执着的信念,不忘初心,坚守誓言,风雨无阻,砥砺前行。也正因为他坚定的信仰,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广大群众的赞扬与支持,连续5届当选大哨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大哨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

盘龙区脱贫攻坚在行动 | 大哨社区朱加祥:扶贫路上 带头走在前

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

朱加祥同志始终坚信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条件差最困难的群众,更要用心来关注关心,想办法帮助解决困难。他作为大哨社区“第一责任人”尽心、尽力组织带领社区三委班子成员、小组干部,认真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一是组织三委成员学习、掌握扶贫政策,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

二是建立总支委员联系支部、小组制度,明确每个委员督促、指导一个支部及一个居民小组,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建立三委成员一对一联系制度,要求每个班子成员联系一户困难户,随时掌握他们的情况,力所能及的在思想上、经济上帮助他们。

三是公开公正精准施策,公开困难村、困难户,按上级政策标准,三委成员下村召集党员、代表共同协商讨论,对困难村公建设施项目,认真梳理上报;对困难户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统一讨论,分类帮扶。

四是强化监督,充分发挥监委会职能作用,对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全程监督,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盘龙区脱贫攻坚在行动 | 大哨社区朱加祥:扶贫路上 带头走在前

细化扶贫方案,狠抓工作落实

扎实推进红岩村整村建设

社区、小组认真配合扶贫办,多次组织党员会、户主会,对村内水管网改造、活动场所、厕所、化粪池、亮光亮化等人民群众最迫切的公建项目申报立项,已建设完工投入使用,切实解决几十年来的困难,并对村内9户危房按人均1.5万元标准进行补助,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分类施策,确保建档立卡户达标脱贫

一是认真开展摸底调查,收集户口、身份证等信息凭证,掌握群众的困难需求。二是根据政策以会议形式制定建房方案:2户挂靠子女补助建房;10户统一规划,搬迁至大哨村,人均享受1.5万元补助,统规联建的10户增加享受斜顶及外立面补助。三是多渠道帮助群众增收,社区联合蔬菜协会,引入蔬菜良种种植,帮助蔬菜产品销售服务。协调周边用工单位,增加富余劳动力收入,对照脱贫标准,均达到脱贫。

盘龙区脱贫攻坚在行动 | 大哨社区朱加祥:扶贫路上 带头走在前

地灾搬迁促脱贫成效显著

积极配合扶贫办做好选址、土地协调、规划设计、前期立项工作,耐心做好大哨村群众土地协调补偿等工作。积极配合三通一平施工单位做好临时水电、生产、安全、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规划大哨村土地面积28.71亩,解决小陆海地灾整体搬迁41户,解决大哨村无房户12户,同时解决社区办公场所困难。

目前三通一平项目已至收尾阶段,建房采用“统规联建”的方式,已建成18幢,18户地灾居民已搬入新居,严格程序,18户原地灾点房屋已拆除,土地交归集体。剩余23户房屋也已建成,预计年底搬入。

值得一说是,已建成18户中有10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一户(邹金荣)为30多岁的单身汉,与80多岁的老父亲相依为命,搬迁前因生性散漫,不安心种植农业,加之土地质量差,收入低,生活十分困难。搬迁后,交通也便利,朱加祥同志根据其实际情况,多次与之交流谈心,劝其外出务工,也好娶门亲事,早日脱贫致富。有了新房不久,他还真因外出务工认识娶到了媳妇,高高兴兴办理喜事,人也干净利索了,对未来也充满希望与信心。

还有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是两位很可爱的老人,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子女外出打工,无人照管,朱加祥同志也特别的照顾他们,被两老亲切的称呼为“小宝宝”。

盘龙区脱贫攻坚在行动 | 大哨社区朱加祥:扶贫路上 带头走在前

群众工作扎实有效

紧密联系群众,扎根基层服务,是朱加祥同志的工作“信条”和履职“基因”。他是真正在用心化解矛盾纠纷,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让群众从思想上脱贫。保障地灾搬迁工作、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

在朱加祥同志的带领下,大哨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满怀豪情的大哨社区人民以全新的理念,战略的眼光,昂扬的姿态将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使基层党组织焕发更新的活力,激发更强的动力,聚发更大的感召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