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母亲自杀,他为后妻痛打女儿,后来他想和女儿和解,被女儿拒绝

张爱玲在自己的小说《小团圆》

中以自己后母为原型塑造了耿翠华,她在耿翠华身上寄托了太多的不满和遗憾,这个角色像一个被社会与家庭双重抛弃的人。她对这个角色的各种犀利描写,足以可见对自己后母与父亲的怨恨不满

17岁母亲自杀,他为后妻痛打女儿,后来他想和女儿和解,被女儿拒绝

继女和后母的矛盾本来就是注定的,而在一个大家庭之中的父亲很难平衡好两者的关系。她的父亲张志沂本身就是一个性格有缺陷的封建遗老,从小便经历了家道中落世态炎凉,十七岁时母亲去世,他便更加肆无忌惮起来,大烟押妓等恶习一个不少,家财被败得彻底

在后母孙用蕃在嫁入张家前,她身边的保姆就一直给小爱玲灌输后母都是恶毒的思想,让他们对要来的继母充满了恐惧感。

孙用蕃结婚了以后发现,家里的一切都有丈夫前妻的痕迹,房子,佣人,摆设等等。她心中不快,大张旗鼓地将家里的摆设统统更换,小爱玲却觉得这是在破坏自己关于家庭的记忆。她还将继女的保姆调走,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差

孙用蕃想讨好自己的继女,可她并没有什么计策,只能将自己之前的一箱子好料子旧衣服送给继女。可这是马屁拍在马腿上,生性追求时髦的小爱玲认为这是对她的

一种羞辱,为这件事他们又大吵一架。

在这场矛盾之中,父亲张志沂直是一个若有若无的隐形人,他很喜欢自己新娶的这位妻子,并不想为女儿出头

17岁母亲自杀,他为后妻痛打女儿,后来他想和女儿和解,被女儿拒绝

1937年,张爱玲的生母黄逸梵为女儿的教育回国,来到张家商量。此时的张家坐吃山空,早就已经不是之前的大户人家了,留学的费用不菲,张志沂没有思考就拒绝了前妻,并且直接将她赶了出去。

孙用蕃则在一旁冷眼旁观,作为女人她对黄逸梵充满了敌意,她忍不住对其多加嘲讽。她冷言冷语背后针对的,显然是孙用蕃的情敌黄逸梵,可是这样的嘲讽讥诮却伤害了青春期张爱玲那颗骄傲的心。她同后母争执起来,在争吵之中,她打了继女一个巴掌。

张爱玲挣扎着想要起身还击,但她挣脱束缚,企图还手的样子却被父亲看到了。孙用蕃在情急之下将这场争吵的责任全数推到了张爱玲身上,撒谎是张爱玲先动的手

张志沂哪里能分辨女人的是非,见妻子如此的信誓旦旦,他没过脑子就相信了。暴躁的父亲愤怒地揍了女儿一顿

,他像个疯子一样殴打女儿,并且把她关起来,她得了痢疾也不管不问,之后姑姑来说情,张志沂又打了妹妹一顿。

最终张爱玲逃离了父亲,投奔母亲。黄逸梵没有选择,只能由此开始承担自己女儿的留学教育费用。

17岁母亲自杀,他为后妻痛打女儿,后来他想和女儿和解,被女儿拒绝

对张爱玲而言,这段时间是她整个人生最为痛苦迷惘的青春期,她与父亲已经恩断义绝

,在母亲这边又眼看着不成熟且一心追求浪漫的母亲被自己拖累,母亲对自己恶语相向,生活上更是百般挑剔。正是这一段经历导致她后期在家庭观念上的淡薄

张志沂虽然暴躁,但是在女儿离开家之后他就后悔了,他在家中不允许其他人动用女儿屋里的东西,并且时不时地让人前去递话,希望她能够回家

他还曾让在家的儿子代替自己上门去游说姐姐,可不管他怎么示好,女儿都拒绝和解,坚决不肯原谅。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后来,张志沂依旧坐吃山空,一家人挤在十四平米的破房子里,此时的他依旧没能改掉自己的坏毛病,身体被折腾的积重难返,早早就去世了。

参考文献:

[1]李筱懿,《灵魂有香气的女子》,2013,江苏文艺出版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