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枪子弹会设计为“圆头”?

陈永恩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简单,就是子弹稳定性的要求。

众所周知,手枪子弹是圆头,而自动步枪、机枪、狙击枪的弹头都是尖头。

我们简单说说,是这样。

手枪子弹的弹头,飞行速度较慢。

以我们常见的9毫米子弹为例,弹头速度大概是1倍音速左右。

而我军制式56式冲锋枪(自动步枪)的7.62毫米子弹,弹头速度则高达2倍音速以上。

如果是狙击枪、机枪,弹头速度就更高。

众所周知,任何物体跨越音速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大约1.3倍音速的弹头,空气阻力大体起到一个向后拖拽的作用。弹头受到的影响较小!

二战时期老式步枪,在600米距离上仍然有很好的穿透效果,弹道很稳定。

日军三八式步枪在800米距离,弹道仍然没有大的下坠。

所以,步枪子弹采用尖头,可以有效提高射程。

而低于0.8音速下,空气阻力则会作用在弹头的阻力中心上,对弹头会有较大的影响。

子弹发射以后,弹头可能出现翻转情况,不能采用尖头子弹,而应该采用圆形弹头。

同时,手枪子弹也不需要考虑什么射程,50米内具有杀伤力就足够了。

膛线旋转后的圆头子弹,可以有更多的旋转惯量来增强子弹的稳定性。

抗战期间,我军老式的老套筒(清末仿造的德国委员会1888步枪)采用的是圆头弹,而新式的中正式(毛瑟M1924步枪)则采用尖头弹。

这就是一种进步。

之前有人问过萨沙,这两种子弹能不能通用。

萨沙一般不再问答里面回帖,主要这是回答问题,不是论坛辩论贴。我年老力衰,经历有限,最多说说我知道的知识,没精力去斗嘴皮子。

萨沙借这个帖子告诉大家,北美的网友曾经现场测试过。

中正式不能使用圆头弹,而生产后期的汉阳造是可以使用尖头弹。

但仅仅是可以,而不是常态。如果汉阳造射手实在没有子弹,可以用几发尖头弹来救命。

不过,尖头弹的膛压要比圆头弹大得多,使用它是很危险的,很有可能出现炸膛的严重后果。而且子弹出膛以后,精度无法预测!


萨沙


也不是所有的手枪子弹都是圆头,咱们国产的92式手枪用的就是尖头弹。<strong>只不过大部分的手枪子弹是圆头,而步枪子弹则是尖头,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根据手枪和步枪的射程来设定子弹形状,手枪主要是近距离行动所用,遇到敌人,要重创敌人,使其无回旋之地。

但是手枪枪管很短,远没有步枪那种穿透能力,为了增加杀伤力,圆头子弹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因为圆头的子弹侵入目标敌人的阻力要更大,在近距离时候,对于敌人的伤害也就越大,敌人在被击中后将无力挣扎,从而不会威胁到射手的安全;当然,这样的子弹穿透性也比较差,多会停留在体内,不会伤及无辜。

步枪一般是用于远距离行动,与敌人相聚较远,不用考虑敌人被击中后的挣扎是否会威胁到射手的安全,此时,要重点考察射击的精度和远的射程,由于尖头子弹可以有效减少空气阻力,使得射击更远,更加精准。


第二,根据手枪和步枪的使用频率来设定子弹形状,相对于步枪来说,手枪因其小巧便于携带,在作战中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又因为是近距离,加上弹夹容量较小,所以子弹为圆头,这样遇到敌人圆头子弹伤害比较大,能够对敌人造成二次伤害,对于经常使用的人来说起到绝对的保护作用;

而步枪并非像手枪一样经常使用,所以弹夹容量比较大,加上远距离,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换弹夹,所以尖头子弹既能满足高精度射击,也能在使用中不出现来不及换弹夹情形,所以,对于步枪来说,尖头子弹更适合。



总结来讲,其实一个道理:手枪适合近距离使用,对于精度的要求较小。同时圆头在接触身体的时候,阻力更大,停止作用更强,能够最大限度使人丧失反抗能力。

每种类型的枪都是根据其在作战中发挥的不同作用来射击的,只有在不同场景用对枪,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白话历史君


目前步枪子弹的弹头形状都是尖头船尾型,而手枪子弹则基本上是圆头或者钝头型,当然也是存在有异端的,有一些手枪子弹也是尖头的,比如军用版92式手枪则使用5.8mm尖头弹(9mm口径的是警用版),那么,为什么大部分手枪子弹的弹头形状都是圆头或者钝头的呢?下面狗哥的回答已经很详细了,我就再从其他方面补充几点:

▲92式手枪的两种子弹

首先我们要知道步枪子弹之所以是尖头船尾的,主要就是因为步枪子弹装药量多、射程远,弹头想要飞那么远还要保持精度,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弹道(船尾型就是为了减小激波阻力),但是手枪子弹没必要啊,枪本身就是小短管,子弹装药量又少得可怜,这两种设定就决定了手枪子弹用不着打百米之外那么远,几十米内的近距离能保证精度就行了,至于百米之外,你想飞哪就飞哪,谁还管的着弹道性能啊,所以,手枪子弹不要求长距离稳定飞行,改成尖头的没必要!

其次,从手枪的使用任务来讲,也没必要再改成建尖头弹了,尖头弹能用来干嘛?穿甲,但是手枪在战场大规模使用的时候士兵的个人防护是很差的,防弹衣还没普及,但是在现代战场上士兵的个人防护已经很好了,防弹衣也逐渐普及,手枪在战场上的适用规模已经不比以前了,所以除了适应战场的手枪需要尖头以外(比如前面说到的5.8mm尖头弹),在手枪大规模使用的警察部队中,圆头弹就能满足了,毕竟很少能遇到穿着防弹衣的匪徒吧,真的遇上穿着防弹衣的,靠手枪就想反装甲也是异想天开!

最后一点,为了便携性啊,同等质量的下,圆头弹能够使子弹的长度更小,所以弹匣就可以造窄一点,这样就能使握柄不会太宽,整个手枪也就不用造的太大,小巧便携的手枪你藏哪里都行,从哪里掏出来我都信!


哨兵ZH


手枪弹大多数都是圆头的,还有其他形状的,比如平头的。主流的手枪弹都是圆形的,手枪弹头圆形,步枪弹头为尖头,主要原因就是两种枪用途不同。

我们先看手枪是用在什么地方的,手枪的主要用途就是近战防卫时使用的。通常手枪有效射程也就50米,其实手枪可以设计出能打200米的,但是用不上,原因就在于,超过50米根本就打不准了。

手枪通常的交火距离也就十几米,甚至是几米。对于这个距离来说,子弹能打200米纯属浪费。这个距离最重要的是停止能力,所谓停止能力就是弹头打在身上之后,让人丧失反抗能力的作用。各类枪械都要求停止能力,而手枪对于停止能力的要求最高,毕竟打中一枪之后,对方要是还能反抗,那得多危险。

圆头子弹的停止能力则是最好的。圆头,意味着穿透力低。圆头子弹打中人体之后,受到的阻力更大,而这个力的作用则是相互的,而且没打穿人,弹头的能量可以非常好的释放在人体内。

而步枪子弹设计成尖头,主要原因就是要求射程和精度,尖头受力面积小,可以降低空气阻力对于弹头飞行时的影响。同时,还能够保持良好的精准度。所以,尖头子弹,射程更远,精准度更高,但是这一点对于手枪并不适用。

当然,也有少部分手枪弹设计成其他形状,但是主要形状是圆头。子弹如何设计,枪如何设计,主要就看需求,在什么环境下使用的。


军武文斋


纸上的宣仔,为您解答。

手枪子弹之所以要设计成圆头,是从空气动力学角度考虑的。手枪子弹一般都是在亚音速段飞行的,在亚音速段,同样的迎风面,圆钝头的流线型子弹更能够减少压差阻力,提高子弹的有效射程。而如果亚音速弹用尖头,反而是不划算的,在一定迎角下产生的升力更小,压差阻力更大,因此反而有效射程、弹道平直度和存速能力都不如圆钝头子弹。设计成圆头后,手枪弹的穿透能力减弱,静止作用反而增强了,对人体组织的撕裂能力也大大加强。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

各种各样的手枪弹,可见基本上都是圆头、钝头,没有一个尖头

步机枪弹都是尖头

当然,要说尖头弹,手枪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我国的92式军用手枪用的就是一种尖头弹。不过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军用的92式用的是5.8mm子弹,弹头质量太轻,为了增加威力,只能增大初速到超音速,此时就需要用尖头来减阻了。接下来我们看看为啥子弹亚音速飞行时圆头弹更容易减阻。

军用版92式用的是5.8mm尖头弹

圆头弹阻力低的原理

至于为啥是这样,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没办法给出。如果简单定性的说一下的话倒是可以。

在亚音速情况下,圆钝头劈开空气后空气流畅更加平滑,流场不存在拐弯角度太大的情况;而尖头弹由于曲率的不连续性,一部分气流需要拐很大一个弯才能绕道上表面,并且在运动一段距离后重新附着到子弹表面上。但这样就相当于在子弹表面制造了一个气流分离区,这个区域的气流流速低,根据伯努利原理,流速低的气流压强更大;而重新附着到子弹表面的的气流,因为损失了一部分速度,压强也变高了。伯努利原理升力的来源来自于上下表面的压差;如果压差变小,升力也就变低,那么子弹的弹道就是更加下弯的;除此之外,由于迎风面上的压强更高,也将导致压差阻力增大,使子弹减速更快,存速能力下降。所以表现不如圆头弹。

亚音速流场中圆头弹和尖头弹的表现


压差阻力图解

既然如此,为啥机枪弹和步枪弹要用尖头呢?因为步机枪弹弹,有效射程要求达到数百米,因此对子弹的初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AK-47度初速已经达到了710m/s,M-16更是达到了945m/s,已经达到了音速的2倍以上。在超音速下,之前的模型,就不适用了。因为这个时候子弹的附近会多出一样东西——激波(Shock Wave),也叫冲击波。激波的形成主要是物体在超过音速飞行时,物体前段气体因为相对速度超过音速而产生的压缩现象。

子弹发射时在头部产生的锥形激波,子弹速度越快,激波的锥角越小

激波前后的空气压强会产生突变,空气经过激波波面后,像撞到了一堵墙上一样,会被减速并压缩,压强大大增加;物体经过激波时,也会遭受很强的应力,甚至会引起强烈的震颤。所以超音速段,子弹当然是要想办法避开自己产生的激波了,不然撞到自己产生的激波上岂不是很冤?所以这个时候尖头弹就派上用场了。尖头弹不仅是头尖而已,而且它的形状也是细长型,尖头的锥度是比较高的。这样,子弹产生的斜激波就与子弹本身有一段距离。

而如果是圆头弹,因为曲率半径大,所以斜激波会撞到子弹上,让子弹剧烈减速到亚音速,威力大大减小,费那么大劲设计的枪,威力不行还打不准,多冤啊。所以但凡是射程远,威力大的步枪机枪狙击枪弹,乃至炮弹,用的都是尖头小锥角的设计了。

圆头弹超音速就是这么个下场

步机枪弹,炮弹,甚至洲际导弹的弹头,凡是要和超音速打交道的,尖头锥形是基本操作


纸上的宣仔


你这个问题问的很靠谱,确实是大多数的手枪子弹是“圆头”,而不是全部,像我们熟知的12.7毫米的沙漠之鹰,9mm口径格洛克17,而我军广泛列装的92式手枪就被设计成了两种口径,分别使用5.8mm口径的尖头弹和9mm口径的圆头弹。从这里我们可以引申出两个问题,为什么手枪弹大部分使用圆头弹,为什么手枪弹的口径都比较大?


这里先普及关于子弹的两个概念,一个是侵彻性,一个是停止作用,侵彻性就是子弹的穿甲能力,也就是在对付有一定防护装具的目标时能够穿透防具击中目标本身。而停止作用就是子弹的伤害性能,子弹遇到目标后受到阻力而速度降低到逐渐停止移动将能量全部传导到目标身上,停止作用越强,子弹的伤害性能越大。

手枪这种东西主要就是用来给警察和军官自卫用的,射程近,差不多相当于贴脸打,所以一旦使用手枪,那就是一击必中,中了必须让敌人失去反抗能力,不然离这么近,敌人一旦反抗,就算用菜刀砍过来,你再开第二枪就不一定有机会了,死的可能就是自己。



这就要求手枪弹命中敌人后必须有足够的杀伤力,而如果使用尖头弹,侵彻性太强,很可能和三八大盖一样前后一个窟窿,贴两个创可贴又好了。而圆头弹在撞击到目标后,由于接触面积大,穿透性不高,大部分能量全部传导到创口之上,也就是停止作用加强了,而且由于应力作用,弹头很有可能发生不规则的翻转,加大创伤面和空腔效应,造成严重伤口,所以千万别低估手枪的威力,我们的五四式手枪可是港澳台人送外号“大黑星”,正是因为威力巨大!



那为什么手枪口径一般都比较大呢?这是因为手枪枪体较小导致的,因为枪体小,所以子弹的长度受限,但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威力,又必须装填足够的发射药,所以只能加大子弹的口径,所以手枪弹就发展成了又粗又短的形状。


军武吐槽君


在一个控枪的国家,市民常见的就是手枪和步枪,因为警察和武警维持治安,上街执行值勤巡逻任务时,大都腰间佩戴手枪或手持自动步枪,显得非常神气和威风。

尤其是手枪,由于结构紧凑、小巧玲珑、易于携行、射击可靠等特点,成了警察的基本佩枪,有效射程50米左右,弹匣供弹容量8-15发,以其火力杀伤近距离内的有生目标。

目前,作为自卫及具备一定进攻能力的手枪,以7.62毫米、9毫米等当代主流口径为主,也有小口径的5.8毫米子弹,为我军92式团级以上军官用配枪,属于特例不具备普遍性。

射击手枪时,要求近距离内有很强的停止作用,一、二枪内,足以使对方丧失战斗或抵抗能力,停止作用越强,弹丸的杀伤力就越强。

由于圆头弹射入目标时,所受到阻力相对要大些,因此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同时子弹不会穿透目标,就不会伤及无辜。

所以手枪弹,就设计成了停止作用好的圆型弹头,即弹头命中有生目标后,使其尽快丧失战斗力的作用效果好。

圆弹头射程近,停止作用好,就成了手枪弹的标准弹头,极少有手枪弹,被设计成类似自动步枪那般适合远射程的尖弹头,一枪弹头能前进后出,在人身上留下一小一大两个窟窿。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大普遍的手枪枪弹是“圆头”,而不是全体,像咱们熟知的12.7毫米的戈壁之鹰,9mm口径格洛克17,而尔军广大列装的92式手枪便被安排成了二种口径,分离运用5.8mm口径的尖头弹和9mm口径的圆头弹。从此地咱们不妨扩充出二个问题,为什么手枪弹大局部运用圆头弹,为什么手枪弹的口径都比拟大?

此地先遍及闭于枪弹的二个观念,一个是侵彻性,一个是中止效率,侵彻性便是枪弹的穿甲本领,也便是在对于付有必定防备装具的目的时不妨穿透防具打中目的自身。而中止效率便是枪弹的损害本能,枪弹碰到目的后遭到阻力而速度落矮到渐渐中止挪动将能量全体传导到目的身上,中止效率越强,枪弹的损害本能越大。

手枪这种物品重要便是用来给捕快和军官自卫用的,射程近,差不多相称于贴脸挨,所以一朝运用手枪,那便是一打必中,中了必需让仇敌遗失抵挡本领,不然离如许近,仇敌一朝抵挡,便算用菜刀砍过来,你再启第二枪便不必定有机遇了,死的大概便是本人。

这便央求手枪弹掷中仇敌后必需有脚够的杀伤力,而假如运用尖头弹,侵彻性太强,很大概和三八大盖普遍前后一个洞穴,贴二个创可贴又佳了。而圆头弹在撞打到目的后,因为交触面积大,穿透性不高,大局部能量全体传导到创口之上,也便是中止效率增强了,而且因为应力效率,弹头很有大概爆发不准则的翻转,加大创伤面和空腔效力,形成严沉伤口,所以万万别矮估手枪的能力,咱们的五四式手枪然而港澳台人送绰号“大乌星”,恰是因为能力伟大!

那为什么手枪口径普遍都比拟大呢?这是因为手枪枪体较小引导的,因为枪体小,所以枪弹的长度受限,然而是为了保护有脚够的能力,又必需装填脚够的放射药,所以只可加大枪弹的口径,所以手枪弹便启展成了又粗又短的外形。

02

手枪枪弹从火枪涌现便是圆头的。而新颖枪弹用尖头弹不过用于除了手枪除外其余枪械。手枪运用圆头弹是增强手枪弹的杀伤本领,手枪最远挨五十米而灵验射程二三十米,这便是用尖头弹也不几杀伤加大效验,所以手枪向来运用圆头弹,如许弹头挨在目的上一枪脚以让被打中的人受沉伤遗失行径本领,而在几十年前美国一助联邦间谍用尖头弹的手枪围杀二名凶手,一番对于射后间谍受伤数人,而二名凶手却身中数枪仍能启枪,厥后美方反省事变创造圆头弹在二十米挨经纪的杀伤效验比尖头弹强一些,因为圆头弹挨中目的创口大而圆头弹在人体翻腾形成的人体内创伤更大而尖头弹一枪二眼,如不掷中沉要,被打中者也不会遗失本领

,,,

03

装药少,枪管短,手枪弹的动能一致惟有突打步枪1/4~1/6的动能,和全能力步枪弹比起来更惨。所以假如安排成尖头,那挨穿人之后的动能不便白瞎了?自身便那么点能量。所以要安排成钝头,便利能量在人体内释搁,这也便是减少中止效率。手枪弹圆头还不算啥,也轻易过穿,还有一堆的平头,软尖,空尖,启尖,RIP之类的鬼畜弹头都比圆头更佳释搁动能。

其余步枪弹安排成尖的重要一个缘故是减矮风阻,普及速度,提高射程。而且其时安排成尖头之后戴来一个意料不到的效验是,高速下的尖弹头轻易打中软目的时失稳,而后在体内翻腾,爆发大空腔。而手枪镇压根没那么高速度,安排成尖头也不会爆发几翻腾。

04

暂时步枪枪弹的弹头外形都是尖头船尾型,而手枪枪弹则基础上是圆头大概者钝头型,天然也是存留有异端的,有一些手枪枪弹也是尖头的,例如军用版92式手枪则运用5.8mm尖头弹(9mm口径的是警用版),那么,为什么大局部手枪枪弹的弹头外形都是圆头大概者钝头的呢?底下狗哥的答复曾经很仔细了,尔便再从其余方面补偿几点:

▲92式手枪的二种枪弹

最先咱们要了解步枪枪弹之所以是尖头船尾的,重要便是因为步枪枪弹装药量多、射程远,弹头想要飞那么远还要维持精度,便必需有一个宁静的弹道(船尾型便是为了减小激波阻力),然而是手枪枪弹没需要啊,枪自身便是小短管,枪弹装药量又少得怜惜,这二种设定便决断了手枪枪弹用不着挨百米除外那么远,几十米内的近隔绝能保护精度便行了,至于百米除外,你想飞哪便飞哪,谁还管的着弹道本能啊,所以,手枪枪弹不央求长隔绝宁静遨游,改成尖头的没需要!

其次,从手枪的运用使命来道,也没需要再改成修尖头弹了,尖头弹能用来搞嘛?穿甲,然而是手枪在疆场大范围运用的时间士卒的部分防备是很差的,防弹衣还没遍及,然而是在新颖疆场上士卒的部分防备曾经很佳了,防弹衣也渐渐遍及,手枪在疆场上的实用范围曾经不比往日了,所以除了符合疆场的手枪须要尖头除外(例如前方说到的5.8mm尖头弹),在手枪大范围运用的捕快军队中,圆头弹便能满脚了,究竟很少能碰到衣着防弹衣的强盗吧,果然赶上衣着防弹衣的,靠手枪便想反装甲也是胡思乱想!

末尾一点,为了便携性啊,一致品质的下,圆头弹不妨使枪弹的长度更小,所以弹匣便不妨造窄一点,如许便能使握柄不会太宽,所有手枪也便不必造的太大,玲珑便携的手枪你躲何处都行,从何处掏出来尔都信!

05

手枪属于小型枪械,常常为特种卒、法律职员等随身携戴,用于自卫和奇袭仇敌,通过万古代的启展,它的本能和能力都获得很大提高。

手枪运用的枪弹与步枪存留着显著的辨别,那便是手枪的枪弹弹头是圆的,而步枪的枪弹弹头是尖的,那么何以手枪枪弹会犹如许安排呢?

咱们学过中学物理的,大概一瞅便知,尖头枪弹在气氛中遨游,与气氛之间的摩揩力要小,因此遨游速度便较快,这也符合步枪远隔绝射打的特性。

而手枪主假如举行近隔绝射打,是一种自卫兵戈,必需干到在仇敌启枪之前先启枪,使仇敌遭到沉创,损失还手本领,不然,伤害地将会是你本人。 因此,手枪枪弹被安排成圆头,便是斟酌到不必射穿目的,让枪弹留在目的内,而且因为圆头枪弹射入目的时所受的阻力相对于要大,因此会形成更大损害,共时枪弹不穿透目的,也不会伤及无辜。


日久见人心i


手枪子弹从娘胎里就不适合尖头。

何来娘胎?那便是要看手枪弹威力在有限的空间进行射击而进行的改装。其实不仅仅只是手枪弹,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手枪弹大部分直弹体的子弹采用的都是圆头的设计,而尖头的子弹只出现在有弹颈的步枪弹上。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决定弹头形状的并不是发射器手枪本身,而是实际弹头的飞行速度。

我们来看看正常尖头弹的速度。首先AK的弹速大约在2300英尺每秒,也就是大约两倍音速多一点,而M4所使用5.56子弹初速则在3000英尺每秒,则是大约3倍音速。而圆头弹呢,首先就是手枪弹9mm手枪弹的初速在1000-1300英尺每秒,也就是大约在1倍到1.3倍音速。而.45则是在800多英尺每秒,则是0.8倍音速左右。

为什么我要提到音速呢?这里就要提到跨音速区间物体受到的阻力的变化。一般我们把音速的0.8-1.3倍这个区间定义为跨音速区。 当大于1.3倍音速时,由于激波的原因,空气阻力主要是在物体后方起到一个向后拖拽的作用,而在低于0.8倍音速的情况下,空气阻力则会作用在物体的阻力中心上。

步枪子弹的纺锤型结构在高速状态下,由于阻力作用是在后方拖拽,所以只需要考虑如何使得子弹可以飞得更远就可以了。而由于速度对空气阻力的变化,导致在低速状态下,阻力中心处于子弹重心的前方,就会使得子弹处于一种不稳定的飞行姿态,如果在手枪上使用这种设计,便会使得子弹出现Key hole的现象,在空中肆意翻转。而较为圆润的手枪弹,在由于膛线旋转后可以给子弹提供比纺锤型更多的旋转惯量以增强子弹的稳定性。所以大多数低速弹普遍使用圆头而高速弹大多使用尖头。


轻兵器爱好者


装药少,枪管短,初速普遍都在300-500区间徘,而现代步枪,尤其是小口径步枪初速要是不到900还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所以,因为初速带来的问题,是它圆头的主要原因。

就看上边的9mm帕弹,如果不在不增加全弹长度的情况下,设计成尖头一定会降低弹头的质量,而手枪在初速提不上去的情况下,只能走增大质量以换取更大动能的路。

(这组数据还是比较标准的4.65英寸手枪枪管测试数据,一票紧凑手枪初速更低)

在这个初速情况下,圆头弹比尖头弹空气动力外形更好,尖头这时候容易发生章动失稳,而圆头弹的弹道还相对稳定。

那这一切都是初速的锅,能不能加大装药量,降低弹头质量,然后让手枪弹也玩步枪那种高初速,入体翻滚的套路呢?也有,比如比利时FN57的5.7*28手枪弹

它的初速已经基本摸到了700m/s以上,勉强算个步枪级别。穿透力还行,但2克的弹头质量太轻了,入体后虽然会翻滚,但动能毕竟差了点。

而且它用的弹因为加装药,壳长28mm。对于手枪而言,这个太长了,导致握把会变得很宽。

另,我国的92手枪的5.8*21mm子弹以及老毛子的5.45*18手枪弹都是尖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