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冯国璋,和著名演员冯巩是什么关系?

庭州行者


北洋军阀冯国璋,和著名演员冯巩是什么关系?(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电影《建党伟业》里,袁世凯看到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消息,一气之下扔掉手里的报纸,镜头切换到冯巩扮演的冯国璋,影院里,大家不约而同的笑出声来,夹杂着“哈!冯巩!”的声音,不得不说,基因这个东西,有时候真的很强大。


冯巩和冯国璋的关系是这样的:冯巩的父亲叫冯海岗,爷爷叫冯家遇,这个冯家遇正是冯国璋的第三子,冯海岗又是冯家遇的第三子,所以,冯巩是冯国璋的重孙子。

冯国璋其人

冯国璋是河北河间人,家里很穷,但是上学非常刻苦,正因为家里穷,毕业后当了兵,开始是一名伙夫,因为能吃苦还有文化,很快被保送到武备学堂攻读步兵科,1890年因为成绩优异留校当了教员。

因为崇拜聂军门(聂士成将军),就投到他的部队,中日甲午战争,冯国璋随聂士成入朝作战,日本人多,武器又好,清军战败了,冯国璋跑到鸭绿江边,正愁没法过河,从小树林跑来一匹灰黄色小高丽马,冯国璋和卫兵阎升拽着马尾巴过了河,逃过一劫,这匹母马成了冯家的大功臣,从此专人照看。

甲午战争后,冯国璋被聂士成推荐为清国驻日本大使的陆员,前往日本,他时刻留意日本动向,并写了一本关于日本军事的书。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回国后,冯国璋被任命为营务处总办,追随袁世凯小站练兵,他把这本书献给袁世凯,袁大加赞赏,称他为“军中学子第一人”,不久跟着袁世凯去山东剿灭义和团,从此名声大噪,与王世珍、段祺瑞并称“北洋三杰”。

1906年冯国璋任陆军贵胄学堂总办,由于对贵族子弟学生管理严格,反而被这些亲王大臣刮目相看,迎来人生转折,1911年,他跟随袁世凯镇压武昌起义,攻陷汉口,被清廷授予二等男爵,冯国璋大哭“想不到我一个穷小子,现在竟封爵了,这真是天思浩荡,我一定要为朝廷效力!”,第二年清帝就退位了,冯国璋被任命为直隶总督。

1913年,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冯国璋攻克南京,这一年,袁世凯把自己的家庭教师,36岁的周道如送给冯国璋做老婆,这一招一箭三雕,一是报答了周道如十多年来教育袁家子弟的恩情,二是笼络了冯国璋,因为冯国璋正房去世已久,只有一个丫头当姨太太,三是在冯国璋身边安插了一个耳目。冯国璋喜出望外,婚后不久,恰逢冯国璋60大寿,周道如40岁,夫妇合成“百岁双寿”。

1916年袁世凯病逝,冯国璋当选副总统,黎元洪当选总统,与段祺瑞发生府院之争,1917年张勋复辟,黎元洪下台,冯、段二人讨伐张勋,黎元洪、张勋被赶走,在段祺瑞的拥护下,冯国璋走上了人生巅峰:当选为中华民国总统。

刚当了一年的总统,就被段祺瑞胁迫下台,1919年12月28日,冯国璋因伤寒病过世,终年60岁。

冯国璋的后人

冯国璋共有2个正房5个姨太太,结发妻吴夫人,为冯国璋生了3个儿子(冯家遂、冯家遇、冯家迪)1个女儿(冯家逊),第二任周道如,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周夫人嫁过来三年就病逝了,由大姨太彭金梅料理家事,彭氏本是正房吴凤的侍女,11岁随嫁到冯家,黑黑瘦瘦的彭氏女大十八变,被冯国璋纳为第一房姨太太,彭氏生了四子冯家迈和二女冯家祯、三女冯家贤。

一直到冯国璋去世,彭氏都没有被扶正,倒是冯国璋原配夫人的女儿发话,把彭氏扶正,此时彭氏已经病故,就在彭氏的灵堂上,冯国璋的大女儿说“扶正了吧”,彭氏的儿子不停磕头,谢谢大姐。

彭氏之后,冯国璋还有四位姨太太,二姨太韩氏,氏冯国璋在保定知府府邸见到的一名歌姬,知府见他喜欢,慷慨相赠。三姨太何氏,氏清末陆军大臣铁良家中的侍女,为拉拢冯国璋,将这个小巧玲珑、如花似玉的侍女相赠,何氏生下四女冯家蝶。四姨太程氏最受宠,为冯国璋生下五子冯家周。五姨太胡氏,因为没有生儿育女,很少人提起她,据后代回忆,冯国璋病逝前,胡氏天天陪伴身边聊天解闷。

1918年10月29日,冯国璋携彭氏、胡氏回归故里,离村子半里路,59岁的冯国璋下车步行,与乡亲问好,并在家乡创办了“冯氏养正学堂”,编写了《河间县志续编》,还慷慨解囊,抚恤贫弱。

冯国璋留下的财产并不多

历史书上有名的冯国璋”北海放水卖鱼“故事,文革期间,冯家有人专门证实过此事,是一位副官打着冯国璋的名义干的,被冯国璋知道后,连罚带打最终开了这个副官。

冯国璋去世后,把兄弟王世珍主持分家,每房都分了宅院,三个成家的儿子分的多一些,两个小儿子少一些,四个女儿则更少。

冯巩的爷爷冯家遇还算争气,靠着这点遗产和冯国璋的关系,创办了不少企业,冯国璋去世后,家道中落,新中国成立后,冯家只剩天津一套祖宅了。

冯家遇生了6个儿子,冯巩的父亲冯家岗排行老三,因为是大军阀的后人,吃了不少苦,被迫从祖宅搬出来,丢了工作,生活清贫。

冯家没有出过搞文艺的人,冯巩却是个例外,从小就对曲艺感兴趣,后来被马季收为徒弟,到了找工作的时候,因为冯国璋的关系,过不了政审,无缘文工团,只能到纺织厂工作,最终,凭借优秀的天赋,于1986年登上春晚舞台,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现在,冯巩终于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太爷爷了,2010年,他出演《建党伟业》,饰演太爷爷冯国璋,个中滋味,一言难尽。





葛大小姐


冯国璋是著名相声演员冯巩的太爷爷,也就是曾祖父。不过冯巩不仅没有沾太爷爷的光,小时候还为此吃了不少苦。

冯国璋是民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和段祺瑞、王世珍并成为“北洋三杰”。1916年袁世凯死后,冯国璋出任民国副总统,并成为直系军阀的首领,可谓权倾一时。

由于直系军阀内部发生分裂,所以冯国璋的权力并没有维持多。1919年冯国璋辞去副总统职位,并于当年病逝,终年60岁。冯国璋掌权期间置办了不少家业,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几代人都花不完。

冯巩的爷爷冯家遇还算争气,靠着留下的遗产和冯国璋的关系,创办了不少企业,生意做得不错。但冯国璋去世后,冯家遇的事业便一落千丈,到抗战胜利时,家产已经所剩无多。新中国成立后,冯家就只剩天津的一套祖宅了。

冯家遇生有6个儿子,冯巩的父亲冯海岗是老三,以当时的国内形势,冯巩家不仅没有继承什么遗产,还因为冯国璋“大军阀”的身份吃了不少苦。他们家被迫从祖宅搬出,住进了狭小的房子,父亲还丢了工作,生活十分清贫。冯国璋估计做梦都想不到,他的后人竟然沦落如此。

虽然冯家没有出过搞文艺戏曲的人,但冯巩却是个例外。他上学的时候就对曲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还因为出色的天赋被马季收为徒弟,名气也越来越大。

不过等到他真正找工作的时候,却因为太爷爷冯国璋的原因过不了政审这一关,因此无缘文工团,后来只能分配到纺织厂做工。

不过冯巩却一直没有放弃曲艺这条路,最终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并于1986年登上了春晚的舞台,自此30年没有间断,并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现在形势变了,冯巩也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太爷爷了。2010年,冯巩出演了《建党伟业》,在剧中饰演了太爷爷冯国璋。个中滋味,一言难尽。


石头说历史


冯国璋(1859~1919)河北河间人,他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是继袁世凯死后的第一任副总统。

袁世凯死后,根据民国宪法规定,袁在“金匮遗书”中指定黎元洪继任总统,冯国璋为副总统,总理是段祺瑞。



接下来黎总统和段总理尿不到一个壶里,经常发生矛盾,于是发生了民国时期的“府院之争”。

段总理架空黎总统,黎元洪愤而辞职,段总理重新组阁,副总统冯国章代理总统行使总统权力。

冯国璋是北洋三杰之一,是袁世凯生前十分倚重的将领。(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

“北洋三杰”的外号分别是:王龙、段虎、冯狗。说冯国璋是狗并无讽刺之意,是说他的忠诚护主如狗。

不过冯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爱财如命。段深知这一点,称其有“钱癖”。

冯进入中南海后,发现池中的“放生鱼”很肥很大,又听说这些放生鱼的头上都戴着金牌牌。

冯心动了:“如果把鱼打捞出来卖钱,我肯定能赚一把”。于是他打着清理池中污泥的幌子,抽干中南海鱼池里的水,捉鱼卖鱼。

把鱼拉到市上去卖,这些鱼都是前朝人放生的,又大又肥,十分抢手,当时小报刊文标题为:“总统鱼畅销,饭店老板疯抢”。

民国七年(1918年)8月13日,冯国璋辞去副总统职务,次年(1919年)12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60岁。

冯巩是我国著名的小品相声演员,他的情况想必大家都熟知,知名度比冯国璋大的多,春晚一句“想死你们了”成了经典。




有人问了,冯巩和冯国璋什么关系呢?

还别说二人关系匪浅,冯国璋是冯巩的曾祖父,也就是说,冯国璋是冯巩爷爷的老爸,也称“三世祖”。

冯国璋一生育有5个儿子,分别是:冯家遂、冯家迪、冯家遇、冯家迈、冯家周。

亲们发现了吗?冯国璋的儿子们都带“家”字,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冯国璋生前曾修《冯氏家谱》规定,以后子孙起名须从“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十个字为排辈次序。

比如他叫冯国璋,他为儿子们起名用“家”字,孙辈用“海”字,以此类推。

冯国璋的孙辈起名用“海”字,冯国璋的孙辈主要有:冯海岱、冯海嵊、冯海岩、冯海岗、冯海岛等。


冯国璋开枝散叶子孙众多,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冯国璋的儿子冯家遇身上。

冯家遇是冯国璋的第三子,出生于天津,他就是冯巩的爷爷,年轻时曾赴德国留学,回国后当过一段直隶兵工厂帮办。后经商,开办东方油漆厂,参与创办保定电灯厂,天津恒源纱厂等。

冯家遇生6子7女,第三个儿子名叫冯海岗,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教育系,曾在天津市河北区房管局工作。

冯海岗育有三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就是冯巩。




按照家谱来说,冯巩的名字应该带“禁”字,老爸冯海岗认为“禁”字含义不好,于是商定越过“禁”字。要不冯巩应该要冯禁巩。

不过到了冯巩的儿子,起名又重新回到了家谱十个字上来了,冯巩的儿子起名叫冯开诚,按家谱的规定带上了“开”字了。

综上捋顺一下关系就是:【冯国璋→冯家遇→冯海岗→冯巩→冯开诚】亲们明白了吗?(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秉烛读春秋


每年春晚冯巩那句“我想死你们啦”,都让我们感到特别的熟悉。冯巩——和蔼可亲的老艺术家。冯国璋——叱诧风云的北洋三杰。二者一文一武,又同姓冯,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话不多说,看图。瞧这眉眼、脸型和这法令纹。除去胡子来看,倒真有几分神似,只不过气场截然不同。还真别说,二人关系匪浅,这冯国璋正是冯巩的曾祖父。

北洋三杰之冯国璋,功绩伟业以和为贵

冯国璋1859年出生于河间县西诗经村,1889年毕业于天津北洋装备学堂。随后跟随聂士成四处征战,曾经历过甲午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

后来经聂士成推荐以清朝驻日公使裕庚随员身份赴日,军事才干得到大幅提高。回国后受到袁世凯的赏识,编制军事教材,辅佐练兵。

凭借出色的练兵术,冯国璋成为了袁世凯的心腹。也正是“老师”这一角色使得北洋军阀集团中有很多都是他的门生,在后来的夺权分裂中起了很大作用。

最初,袁冯二人关系非常好。即便后来袁世凯失去了清廷的信任,冯国璋依然与其暗中保持联系,数次关键时刻都为袁世凯纂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当袁世凯称帝野心逐渐暴露之后,袁冯二人逐渐离心。民国五年,冯国璋公开反对帝制。全国上下民愤不断,北洋集团很快四分五裂。

也终于在这一年把袁世凯熬死了。同年冯国璋被推选为副总统,坐镇南京。民国八年,60岁的冯国璋突然病逝,一生期盼以和平统一的他最终没能亲眼目睹,这也成为了他的遗憾。



以上就是这个集军阀、地主、资本家三个角色为一体的冯国璋的故事了。究其一生,也算是一个有远见有热血的末代将才。

冯巩――自身很努力,太爷给自己压力

正因冯国璋死时有憾,所以他对后代寄予了厚望。冯氏一族在此后的百年间也不负众望,均是接受了高等教育,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许多人才。

不过,虽然祖辈有奇才高就,冯巩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好处。相反,他因为这个太爷吃了不少苦。

1910年,冯国璋曾为《冯氏家谱》重修作序,规定后代子孙以“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做字排辈。

到了冯巩这一代理应以“禁”字取名,可其出生之时正是1957年。为表忠心,冯巩的名字并没有遵循祖训。到了冯巩的儿子时才以开做字,取名冯开诚。

也是这一时期,冯家没落到了极点。一度捉襟见肘。当时由于政治原因,祖上的敏感身份使得冯巩一家成了反革命家庭。

不得已,11岁的冯巩和其二哥跟随母亲来到了“贫民窟”——大昌兴胡同20号,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直到20世纪末,新中国迎来了曙光,冯氏家族才再度崛起,当然这都是后话。冯巩自幼就有文艺天赋,偶得良师赏识开始痴迷于相声表演。十几岁的他期望着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成角。与此同时,周围人的欢声笑语也一直激励着他,彷佛告诉他“你可以成功”。

于是,他刻苦学习,卖力演出意图证明自己,盼望着当上一名文艺兵。他满怀期待得参加了军区文工团的面试,初试顺利通过,复试也顺利通过。

各区文工团慕名来函,众人好不羡慕。沈阳军区文工团第一个派人来到了冯巩的学校,他们带来了介绍信、报名信还有一张政审表。

文艺兵也是兵,那身绿衣服可不是那么好穿的,而冯家的政治外衣一时半会还披在身上。所以冯巩的出身成了最后的一道闸门,将冯巩挡在了文工团的门外。

多年努力功亏一篑,冯巩打心眼里讨厌这个坑了后人的太爷。不会一次打击并没有将其击溃,他仍在静候佳机。

终于1977年,政坛交替,人民稍有喘息。冯巩几经波折,如愿当上了文艺黑兵。不过因为“黑”不敌政,一张大布报将他离职处理。

坚韧如冯巩,他学习,演艺,做工三不误。1980年,冯巩这块金子终于等到了光明到来的这一天。23岁他背上行囊,离开天津,坐上了信心念念的去往北京的火车。

此后的他入了文工团,当了真正的兵。入了党,成为了政协委员。有学历也有了梦想,和他的相声小品一起活跃在荧幕上。



从天津到北京,这短短120余里的路程,他走了整整8年(从1972年学习相声开始)。之所以这段路走得如此艰难,还是要感谢他那素未谋面的太爷——冯国璋。

虽然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过事实证明,家风家训可传世,而这官阶荣誉及财富却未必能流芳千古啊。搞不好还是口丢不掉的大黑锅。


史之策




近二三十年,春晚上一句“想死你们了!”让无数观众感觉到了温暖,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这话是冯巩说的。

2009年,冯巩出演了电影《建国大业》里面的冯国璋,大家发现,冯巩和冯国璋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难道这两人有什么关系?

确实有,而且很近,冯国璋是冯巩的曾祖父,亲的,没有一点水分。

1、



冯国璋出生在1859年,比冯巩大了整整98岁。冯国璋的发迹是从天津小站练兵开始的,当时的冯国璋从日本学习回来,专业能力不错,授课能力很强,是袁世凯绝对的的左膀右臂。

北洋三杰中的“北洋之狗”说的就是冯国璋。1911年12月15日,袁世凯任命冯国璋为禁卫军“总统”,兼职察哈尔都统,正是这样的任命,让禁卫军在溥仪和裕隆太后退位时,没有进行反抗,因为冯国璋曾经是这支禁卫军大多数骨干尊敬的冯老师。

1913年7月,冯国璋受命出任了江淮宣抚使,1914年,冯国璋晋升为陆军上将。袁世凯去世后,冯国璋成为了副总统,此时黎元洪为总统。1917年7月,冯国璋成为了代理大总统。1918年8月份,冯国璋辞去了副总统之位。1919年12月28日病逝,享年60岁,留下了300万大洋的遗产。

2、



冯国璋有五个儿子,其中第三个儿子叫冯家遇,出生在1888年的天津。冯国璋的这个三儿子很厉害,曾留学德国,后来投身实业。在抗战期间,汪伪政府华北政务委员长大汉奸王克敏数次邀请冯家遇出任高官,但被冯家遇以生病为由拒绝。为了逼真一些,冯家遇不惜用黄胆水涂面,真是认真,理由只有一个:不做汉奸,不为汪伪政府做事。

冯家遇在1953年去世了,享年65岁,比他爹多活了5岁。冯家遇有六子七女,其中,第三子冯海岗出生在1920年。

冯海岗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后来在天津市河北区房管局工作。冯海岗有三个儿子,第三子,也就是最小的儿子,就是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冯海岗在1993年去世,享年73岁。

3、



冯巩原名冯明光,出生在1957年。由于曾经出身显赫,在十年动乱时期,冯巩没少受罪。

1973年,冯巩拜师马季,开始了自己的相声生涯。1986年,冯巩开始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第一次春晚节目是《虎年说虎》,但当时搭档还不是牛群,是刘伟。1988年,冯、牛开始搭档,开始被广大中国人熟悉,那独有的冯氏喜剧(相声或小品)成为了春晚不可或缺的节目。

目前,冯巩是相声表演艺术大师,国家一级演员,担任过中国曲艺协会副主席、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艺术总监等职务。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北洋军阀冯国璋的第三个儿子是冯家遇,冯家遇第三个儿子是冯海岗,冯海岗第三个儿子是冯巩。曾祖父冯国璋被天下人熟知,过了三代,冯巩又是被天下人熟知,真是一个循环。

虽然,冯巩只是一个演员,但其做人做事可圈可点,深受亲人、朋友和粉丝的认可。可以说,冯巩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自己,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蓝风破晓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啦,哈哈……”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人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上吊”没下巴,嘴巴特别贫,春晚钉子户笑星冯巩同志。


冯巩不仅演小品,而且参演过电影,还曾获得过金鸡奖影帝称号,绝对是实力派大明星。2009年冯巩参演了《建国伟业》里面的冯国璋,造型一出,令无数国人惊掉了下巴,因为他们实在太像了,简直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一样。

惊讶之余,大家查了查冯巩的家谱,发现冯巩真的是冯国璋的后代,而且血缘非常的近,他居然是冯国璋的曾孙子,亲的曾孙子!


搞了半天,笑星冯巩是大总统的后代,是真正的名门之后啊!

袁世凯手下有三个著名实力派人物,人称北洋三杰,又称龙虎狗三兄弟,王世珍是北洋之龙,段祺瑞是北洋之虎,冯国璋便是那北洋之狗。

狗不是个好词,狗汉奸,狗东西等等都是骂人的话,冯国璋怎么会得了这么个称号啊?

我们知道,狗有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对主人绝对的忠诚,冯国璋就是一只对袁世凯绝对忠诚的好狗狗。


冯国璋祖上是明朝开国将领冯胜,到了冯国璋这一代,已经家道中落了。后来机缘巧合,冯国璋有幸以公使随员的身份到日本考察学习,期间冯国璋系统学习了日本的军事理论,并整理了许多先进的军事资料。

回国之后,冯国璋把这些资料献给了袁世凯。袁世凯对冯国璋刮目相看,于是让他与王士珍、段祺瑞一起编写了《训练操法详晰图说》,这个教材后来成了北洋新军的教科书。

袁世凯成了大总统之后,冯国璋也跟着飞黄腾达了,成了陆军上将,袁世凯阴谋称帝之时,冯国璋竭力劝阻,规劝无效之后,冯国璋最终与袁世凯决裂。


袁世凯仅仅做了83天皇帝,就在一片声讨和责骂之中郁郁而终了,黎元洪成了新任总统,冯国璋成了副总统。

两年后,冯国璋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60岁,留下了300万大洋的遗产。

冯国璋有五个儿子,三儿子冯家遇是冯巩的爷爷,冯家遇有六个儿子,三儿子冯海岗是冯巩的父亲,冯海岗有三个儿子,可巧的是,冯巩也是老三。


套用冯巩的名人名言:低调!才是最牛叉的炫耀啊!


一半秋色


冯国璋是著名的代总统,冯巩是著名的相声演员,两人的关系就是:冯国璋是冯巩的爸爸的爷爷,冯巩是冯国璋的儿子的孙子。绕晕了吗?冯国璋是冯巩的曾祖,冯巩是冯国璋的曾孙。今天福垊就为您详细讲述冯巩和冯国璋的世系关系。

冯氏来源及冯国璋的谱系

冯姓的始祖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冯文孙。冯文孙在魏国担任长卿一职,因受封于冯城(在今天的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遂以封地为氏。冯氏名人有战国时献上党的冯亭,有光武帝时的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的将军冯异,有明太祖时期的功臣宋国公冯胜。冯国璋就是宋国公的后裔,冯国璋的始迁祖(迁入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诗经村乡西诗经村第一代)为冯禄,冯国璋的高祖为冯克任,曾祖不详,祖父为南院冯丕振(还有东、西、北等院),父亲为冯春棠。世代为书香门第,可大多科场失意。冯春棠娶妻孙钗,育有四个儿子——长子冯佩璋,次子冯蕴璋,三子冯琥璋,四子冯国璋。

第一代:冯国璋,国字辈

北洋副总统、代总统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妻妾七人,子女九人,为子孙规定的辈分为“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

  1. 原配吴凤,冯国璋在河间毛公书院求学时,迎娶的。两人育有三子一女:长子冯家遂、次子冯家迪、三子冯家遇、长女冯家逊。

  2. 续弦周砥(周道如)及二姨太韩氏无出。周道如本是袁世凯的家庭教师,由袁世凯在冯国璋担任江苏都督时撮合。韩氏是当时的保定知府送给冯国璋的歌姬。
  3. 大姨太彭金梅,去世后被家族扶正。育有一子两女:四子冯家迈、二女冯家祯、三女冯家贤。并非传记所说的被嫡女扶正,而是去世后扶正。因为冯家迈的长女冯容曾提供大姨太在去世后被扶正的消息。
  4. 三姨太王氏(一说何艺花),在冯国璋任贵胄学堂总办时,陆军大臣铁良将使女相赠。育有四女冯家迭。
  5. 四姨太程氏,育有五子冯家週,及一女(早夭)。
  6. 五姨太胡氏,无出。
那么冯巩的祖父是谁呢?他就是嫡出的冯家遇!

第二代:冯家遇,家字辈

冯家遇(1888年-1954年),字叔安,为冯国璋第三子,出身于军旅之家。他先学军事,在父亲所辖的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学习,跟后来的东南王孙传芳是同班同学;再学化学冶金,留学于德国柏林工学院;然后投军,成为了兵工厂帮办;最后从事实业,以实现实业救国之梦。金融方面,创有天津大陆银行、大城银行;工业方面,保定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东方油漆厂等。天津东方油漆厂的那些事儿,最为后人津津乐道。

冯家遇还搞过“吃鸡”的爱国之事。当时,日本的鸡牌油漆占领着天津市场。冯家遇出于实业救国之梦,请德国专家在德国配方之上研制出了猫牌油漆。都说猫吃鱼,可冯家遇的油漆却是猫吃鸡,将日本的鸡牌油漆挤出了天津市场。不仅如此,越是危急之时,越能彰显的他的爱国情操。

抗战时期,冯家遇以病为由,拒绝汉奸王克敏邀请他出任伪职,王克敏时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冯家遇曾要求子孙:不可租界购置田产,不能留洋求学和娶妻,禁止女眷戴钻戒等。

冯家遇有妻妾三人,子女十三人。

  1. 原配邱氏,育有三子五女:长子冯海崙、冯海巍(排行不明,下同)、冯海崑;长女冯海曦、冯海昭、冯海昀、冯维、冯绶。

  2. 大如夫人(大姨太)李氏,育有三子两女:二子冯海嶷、三子冯海岗、冯海峩;冯海音、冯绅

  3. 二姨太王氏,事迹不详,无子女。

第三代:冯海岗,海字辈

冯海岗(1920年-1993年)按其家族兄弟排行,为冯家遇第三子,庶出次子。还记得上面福垊介绍冯家遇是学化学的吗?冯国璋希望儿孙远离庙堂,而有一技之长,故而让他们学习化学、经济、农业等。冯海岗秉承父命,学习的是教育,他是在辅仁大学读书的。读书期间,认识了自己人生的伴侣刘益素(1921年5月30日-),当时就发下“今生非此女子不娶”的誓言。两家门当户对,结为秦晋之好。

冯海岗、刘益素伉俪育有三子两女:长子冯信、次子冯达、三子冯巩;长女冯幸耘、次女冯传书。次子冯达,不是网上所传所说的次子就是冯传书的说法。此外,请注意墓碑的字体颜色。

第四代:冯巩,禁字辈

冯巩(1957年12月6日——)他一米八三,七十公斤,标准的身材,是我国著名的相声演员,师承相声大师马季。按照辈分冯巩应该叫冯禁巩,然而出于禁字不好取名以及时代因素,冯巩的谱名却是冯明光。通过上面的碑文,福垊发现一个现象,冯海岗为三子取名信、达、巩,那么会不会这个“巩”字最早是“雅”字呢?这只是个人的推测,错误请见谅。冯巩一家人长得非常相似,典型的是冯信、冯幸耕、冯巩、冯开诚。

冯巩与妻子艾慧育有一子,取名诚诚,寓意夫妇互相忠诚。永不相负。诚诚长大后,决定恢复其高祖冯国璋定的辈分,也就改名为冯开诚。

第五代:冯开诚,开字辈

冯开诚(1984年7月——),自幼擅长象棋,长大为学霸海归,鏖战商界,现在我一家IT公司的老总。他没做星二代,却做成了高富帅。已婚,家庭情况不明,但00后的东字辈,估计也早就会打酱油了吧。


福垊


冯国璋是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的。1859年出生,和袁世凯同岁。

冯国璋在武备学堂期间,休学去考科举。中了秀才,但是没中举。回来接着上军校。比同学大好几岁。

毕业后,冯国璋进部队,当参谋。主官是聂士成。

冯国璋35岁,正逢中日甲午战争。冯国璋跟随聂士成进入朝鲜。属于陆军。

甲午战争,陆军一溃千里。主帅叶志超跑在了最前面。聂士成倒是打了几仗,撤退时也不太狼狈。

战败后,冯国璋一时垂头丧气。这时候,袁世凯练新军,招冯国璋为左膀右臂。冯暗下决心,练兵图强。

1906年,冯国璋当了大清贵胄学堂总办。学生都是王公子弟。

1911年,任第一军统,领兵镇压武昌起义。

1911年12月,任大清禁卫军总统。

1912年,任直隶都督。(清廷退位,袁世凯当大总统)

1913年,带兵进攻南京,镇压二次革命。

1913年,任江苏都督。

1916年,被选为副总统。冯国璋并不北上,依然坐镇南京兼任南京督军,遥领副总统。

1917年,黎元洪被张勋赶走。冯国璋代理大总统之位。

1918年,大总统任期到期。冯国璋回老家养病。

1919年,去世。

冯家家谱,“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

冯巩,又名冯禁巩。为冯国璋重孙。

冯巩,从零起步,以相声为载体。一步一步攀登。

任到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正部级待遇。虽无乃祖实权,却也不遑多让。


彭城墨者


真的有关系,这俩人可不是只都姓冯那么简单。

很多人想象不到,身为笑星的冯巩,竟然是民国大总统的重孙子,原来低调的冯巩身世竟然如此显赫。

虽然冯巩是民国大人物的后代,是他也没有任何贵族子弟的娇气,他也是从最底层干起来的。早年冯巩曾经在天津纺织机械厂工作,干的是钳工,每个月工资只有35块钱。

冯巩祖上其实都挺厉害的。

除了有冯国璋这一个北洋三杰之一,直系军阀创始者,和民国大总统的曾祖父之外,他还有个爱国民族资本家的祖父。

冯巩祖父

他爷爷冯家遇,是老冯的第3个儿子,也非常厉害。由于冯国璋家教教育的好,孩子们从来都不以大总统的儿子自居,都是克勤克俭,勤奋努力。

冯家遇先是靠自己考入北保定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后来考取赴德国留学,进入柏林工学院专工化学冶金专业,回国之后直接担任了直隶省兵工厂帮办。

袁世凯称帝之时,冯家遇对袁世凯的复辟非常不满,于是怒而辞职。

下海从商之后,曾经主办过东方油漆厂,参与创建过保定电灯厂,天津恒源纱场,So, 他还是一个金融实业家,他创办过大陆银行,大成银行,是一个发明家,他研制出生产了猫牌磁漆,作为民族工业,打败了日本的同行业品牌。

最关键的是作为冯国璋的儿子,他没有给冯国璋丢脸,也没给中国人丢脸。

抗战期间,给冯国璋这个知名人物的儿子,冯家遇自身也在工商业多有建树,名望颇著;于是日本人就拉他出来做官,做伪政权的高官。

冯家遇耻于卖国行为,把黄胆水涂在脸上,假装病重,多次推迟不肯做官,全了冯家的名节。

冯家遇给他的子孙留了三条规矩:

第一不能在租界内购置房产,寻求外国保护;
第二,不许出洋读书,娶外国老婆。第三,不准带钻石戒指。

这显著体现了一个民族资本家的爱国之心,而第三条,是因为当时的钻石戒指都是从国外进口,而且十分昂贵,所以冯老爷子希望自己的儿孙们能够以国家为重。

1953年冯家遇去世。

冯巩他爸

冯家遇第三儿子是冯海岗,这是冯巩的父亲。对于北京天主教辅仁大学教育系,建国后曾经在天津市河北区房管局工作。

动荡特殊年代,他们一度全家人被赶到大兴胡同的一个大杂院中居住,住在一间仅有12平方,没有窗户的小屋,因为是军阀冯国璋的后人,他自然也受到了一定的打击。

但是后来由于冯巩成为著名的相声演员,冯家也就再一次起势,人们也逐渐知道冯巩,有一个近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曾祖父。

如今的冯巩,虽然没有他曾祖父那么厉害,但其实也已经很不俗了,冯巩是民革中央副主席,十三届政协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第二届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享受正部级待遇……

冯巩还曾经在建党伟业中出演过他曾祖父冯国璋的角色,颇有神似之感。


历史好奇怪


冯巩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个演员,特别是他演的小品,如果说赵本山宋丹丹的小品为第一梯队,那么冯巩的小品,绝对是第二梯队,很有意思。

冯巩属于那种“不闻其人只闻其声”就能知道他是谁的喜剧演员,一句“我想死你们啦”,成为他的口头禅。

说到冯巩,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冯国璋,他是冯巩的曾祖父!冯国璋是清末直系军阀首领,与段祺瑞,王士珍并称为“北洋三杰”。

以前只知道冯巩是个很优秀很厉害的演员,但并不清楚他的家世,后来无意间在网上看到说冯巩就是冯国璋的曾孙,瞬间又感觉冯巩厉害了许多。

冯国璋,那可是北洋军阀时期的重要人物,曾担任中华民国副总统,在当时来看,绝对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冯巩的祖父冯家遇,属于那一批以实业救国的有志青年,早年间曾留学德国,回国后创办了包括东方油漆厂在内的大批企业,大力发展实业,用自己的方式报效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冯家遇将自己创立经营的所有产业都捐献给了国家。

冯巩的父亲母亲,都是毕业于辅仁大学的学生,后来又从事教育工作。

冯巩1977年参军入伍,1984年成为中国广播艺术团成员,1986年首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并表演小品。

后来冯巩又多次参与了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为最受人们喜爱的喜剧演员之一。
我记得在哪个影视剧中,冯巩饰演过他的曾祖父冯国璋,具体那个影视剧我也记不得了,好像是《建党伟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