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A报告称欧盟已实现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目标

EEA报告称欧盟已实现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目标

2019年9月16日,欧盟环境署(EEA)发布题为《2019年消耗臭氧层物质》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 2019)的报告指出,2018年,欧盟销毁或出口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再次超过其生产或进口的数量,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Montreal Protocol),欧盟已实现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目标。

(1)受控物质的进口。2018年,欧盟进口的受控物质为8712吨,比2017年增长39%。继2016—2017年的增长之后,这是自2011年以来的第二次增长。进口的受控物质几乎全部为原始物质,其中64%的进口来自中国。进口的原始物质中几乎有一半是氢氯氟烃(HCFCs)。以臭氧消耗潜能值(ODP)表示,进口最多的是CTC、哈龙和氯氟烃(CFCs)。

(2)受控物质的出口。2018年,欧盟出口的受控原始物质为10257吨,比2017年增长61%。出口最多的是欧盟以前进口或生产的HCFCs(占出口总额的59%)以及生产的四氯化碳(CTC)。受控的非原始物质的出口程度远低于受控的原始物质,以吨表示,占出口总额的4%,以ODP表示,HCFCs和CTC的出口量最大。

(3)受控物质的生产。2018年,欧盟受控物质的生产量为187037吨,比2017年增长4%,这主要包括HCFCs、CTC和1,1,1-三氯乙烷(TCA)。以ODP表示,CTC和HCFCs的产量最大(分别占总产量的71%和15%)。生产的受控物质几乎完全用于欧盟内部的原料使用(以吨表示,占产量的95%)。

(4)受控物质的销毁。2018年,欧盟销毁的受控物质为9056吨,比2017年减少7%。CTC、CFCs和HCFCs的销毁量最大(分别占销毁总量的85%、8%和6%)。以ODP表示,销毁量最大的是CTC和CFCs(分别占总产量的91%和8%)。

(5)受控物质的消耗。消耗量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出:消耗量=调整后的产量+调整后的进口-出口-销毁量。2018年,受控物质消耗量为-1505吨,明显高于2017年。自2010年起(2012年除外),每年受控物质的消耗量均为负数。

(6)受控物质的原料使用。许多ODS作为其他产品的原料,如制冷剂、泡沫发泡剂、聚合物、药品和农用化学品。2018年,原料使用量为173367吨,比2017年降低3%,这主要包括HCFCs(占使用总量的70%)、CTC和TCA。以ODP表示,CTC、HCFCs和哈龙用作原料的数量最多。2018年,原料使用的排放率为0.03%,其平均排放率与2017年相当,远低于前几年,反映了工业排放控制得以改善。

(7)新化学物质。ODS法规(ODS Regulation)还包括新物质,如卤代烷1202、正溴丙烷(n-PB)、溴乙烷(EB)、三氟碘甲烷(TFIM)和氯甲烷(MC)。2018年,新物质产量为1 132 795吨,比2017年增长3%。新物质的生产几乎完全用于原料使用,主要包括MC(占总产量的99.6%)、nPB和EB。以ODP表示,MC的产量也最大(占总产量的98%)。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资源环境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19年第19期, 廖琴 编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