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清雪模式从“人海战术”到机械化大跨越


见证清雪模式从“人海战术”到机械化大跨越


李洪季 晨报融媒体记者 孙鲁宁 摄

每到冬季,皑皑白雪在让广大市民享受“冰天雪地”快乐的同时,也让城市经受着巨大的交通出行和清雪的压力。这个时候,机械清雪驾驶员李洪季就会和他的同事们驾驶着各式“清雪神器”,昼伏夜出清运冰雪,在高寒中坚持奋战。他们不仅保障了城市的“安全指数”,更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

今年刚过40岁的李洪季加入到环卫队伍中已经近20年了,他以自己的亲身工作经历见证了牡丹江全市清雪模式从“人海战术”到机械化的大跨越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全市机械化清雪的力量也日益增强,各式先进的清雪设备轮番上阵,极大地增加了清雪效率。”李洪季是环卫清洁一公司修配站的一名调度员,从2006年开始,每到冬季他都会被抽调到机械清雪队,承担着驾驶大型机械清雪的重任。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交通,我市的机械清雪基本都是在夜间工作,当碰到大到暴雪等一些极端天气时,李洪季和同事们经常需要采取“白加黑连轴转”的工作模式,经常好几天奋战在清雪一线,回不了家。

2016年,入冬后的首场降雪如约而至,紧随其后的是72小时内连降一场暴雪和一场大雪。由于两场强降雪时间相距较短,前一场尚未完全清完的冰雪路面,严重影响到了第二次降雪的边下边清的作业效果。李洪季和同事们驾驶着各式机械连续清雪作业了整整15天,才攻克难关将路面积雪彻底清干运净,为整个冬季清雪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昼夜扑在清雪一线,吃住在单位……这半个月里,李洪季和同事们是怎么熬过来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那半个月里,我女儿天天都问爸爸去哪儿了,现在想想,真挺对不起她们娘俩。”相较于谈工作时的神采奕奕,当谈及家人时,这个淳朴的东北汉子满脸都是亏欠的神情,眼中更是饱含着泪水。

2006年冬季起,我市开始逐步实行“人退机进”的新清雪策略。一旦出现降雪天气,扬雪、清扫、推雪车辆就会对主干道进行机械化清雪作业。至此,往年那种数万人齐上阵、全民清冰雪的盛况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破茧化蝶的牡丹江大桥、重建后的虹云桥、拓宽改造的西三条路……随着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很多大型交通枢纽拔地而起,不少主干道路修整一新,为机械清雪扫清了障碍,我市的清雪方式也开始逐渐由“人海战术”过渡为“人机结合”。现如今,一台大型机械清雪设备在相同时间内甚至可以完成几百个人的作业量。大型机械设备清雪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主街路、大型交通枢纽降雪随降随清,更保障了清雪工人的安全,极大地降低了安全生产事故率。

对于李洪季来说,看到这些变化,他就有一种深深的成就感。虽然每到冬季的时候,李洪季可能一周都回不了家,家人由起初的不理解到后来的逐渐理解,现在非常支持他的工作,也为他感到自豪。

相信在今年的冬季,李洪季和千千万万的环卫人还会一如既往地为广大市民交上一份满意的清雪答卷。

徐德军 晨报融媒体记者 孙鲁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