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句玩笑话得罪丈夫被冷落一生,可是丈夫当皇帝却立她为皇后

在古代封建社会,大家族的规矩是复杂繁琐的,光是妻妾之分,嫡庶之分的规矩名目就能令人看花眼。在一些仪式礼节上面,嫡子庶子待遇可谓是天差地别。

在这样的条件下,许多庶出的孩子因为区别待遇会对这一问题格外敏感。袁世凯就是这样。

她一句玩笑话得罪丈夫被冷落一生,可是丈夫当皇帝却立她为皇后

袁世凯出生于河南项城当地的名门望族,不过他却是袁家的小妾,刘姨太所生。袁世凯是庶出的身份,不管他本人再怎么精明能干,他都和我们知道的大多数姨娘所生庶出之子一样,在家中根本没有自己的地位。他在家没有生活多久,被过继给膝下无一子嗣的叔叔。

但是凭借嫡庶来判定一个人的身份发展实在有些不太客观,在压力和急于证明自己的不甘心驱动下,袁世凯要比自己的几位嫡出哥哥成长得更为优秀。

他做了不少错事,也被后人辱骂为封建汉奸,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短暂的一生催动了无数改变历史的重大选择。能够从一个被过继旁支的小小庶子成长为占据大半个中国的大总统,袁世凯个人能力不容置疑。

袁世凯在年轻之时,便由家中安排取了一位原配正妻于氏,这位包办强塞的妻子不仅没读过书,言行举止也十分没有顾虑,情商格外的低。

她一句玩笑话得罪丈夫被冷落一生,可是丈夫当皇帝却立她为皇后

一日,袁世凯见于氏腰间有红色花缎带,便开玩笑道:“你这打扮,像马班子。”马班子正式当地方言里面妓女的意思。

丈夫只不过是拿他的穿着打扮开一句玩笑话,于氏却生气了,她完全不思考便也对丈夫开了一句玩笑:“我不是马班子,我有姥姥家。”

在古代社会家中的姨太太是没有娘家的,她们生的孩子也不能认姨太太的父母为外公外婆。于氏这番话的意思是她有娘家的人,和袁世凯的母亲不一样,她是袁世凯明媒正娶来的正室。

袁世凯最为讨厌别人提及自己庶出的身份,于氏的这句玩笑话,还间接侮辱了他的母亲。他如何能够忍受妻子如此蠢笨无礼,在听完这句话之后就摔门而去,坚决不再和于氏同房

她一句玩笑话得罪丈夫被冷落一生,可是丈夫当皇帝却立她为皇后

袁世凯打心眼里重视自己的母亲,在母亲刘氏去世之后,灵柩运回项城。袁世凯的嫡兄袁世敦主持家务,他瞧不上刘氏的妾室身份,压根儿就不想让她在袁家举办葬礼,更是阻拦灵柩进入袁家坟地。

袁世凯只好自己另行购买土地埋葬母亲,自此他便发誓再也不回项城老家,更于家中的嫡兄弟断绝了来往。

为了母亲的尊严,他都能舍弃家中族兄,更何况是一个没什么感情的女人呢。在与于氏分居之后,他整日留连青楼,在这里他遇见了之后成为他大姨太的沈姑娘。沈姑娘一眼就看出袁世凯气宇轩昂不是平凡之辈,两人很快打的热火。

之后袁世凯在朝鲜得志,便接了沈姑娘来朝做了自己的大姨太。就这样,袁世凯后院多了一个贤内助。袁将于氏生育的长子袁克定交与大姨太抚养,更是将家中的管家权力交到她手上,袁的子女均呼大姨太为“亲妈”

她一句玩笑话得罪丈夫被冷落一生,可是丈夫当皇帝却立她为皇后

正妻于氏与丈夫长时间分居,长留乡下,直到袁世凯回到山东,碍于面子才被接了回来。之后袁世凯封建复辟,做了中国的土皇帝,还将于氏册立为皇后

不管袁世凯多么讨厌自己的这个原配妻子,打着封建旗号的他都要顺从封建思想,而封建思想中最为核心的因素便是嫡庶文化,如若他将自己喜欢的大姨太册为皇后,那必将被骂又当又立,招惹来文人的口诛笔伐。

虽然做了皇后,但于氏并没有权力接待宾客,在正式场合需要她出场时,袁世凯就让仆从陪同,不让于氏在公开场合说一句话,让于氏成了一个空头皇后。

参考文献:

[1]刘忆江,《袁世凯评传》,2004,经济日报出版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