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制约大将,曾收养20多个养子分权,其中几位做出很大贡献

战争期间,军阀们都喜欢收养孩子。目的很显然,是通过利用家庭纽带巩固自己的权力。朱元璋也不例外。根据历史记载,朱元璋收养了至少20多名孩子。朱元璋最初是雄才的领袖。他从来不相信各位将军。他收养孩子,一个是作为将军的后备力量,另一个可以作为监督和监视将军的行为。而在这20多个养子中,有三个在明初成名。

朱元璋为制约大将,曾收养20多个养子分权,其中几位做出很大贡献

第一,朱文正。有人会想,朱文正是朱的亲侄子为何成为他的养子了 ?的确如此。朱元璋出军时,他没有孩子,当朱文正去见朱元璋时,他已经16、17岁了。因此,朱元璋很高兴并让他做自己的养子。虽然朱元璋的文化不高,但他给他的后代取名很有一套。他的儿子们都把"木"作为部首,并规定他们的后代将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命名。但到了明朝中后期,宗室的后裔越来越多,以至于命名成为一个大问题。他养子命名通常使用从朱文正开始的"文"。

朱元璋为制约大将,曾收养20多个养子分权,其中几位做出很大贡献

朱文正相当勇猛,有许多战功,其中最著名的是洪都(现在的南昌)保卫战。当时,陈友谅率领一支60万人的船师在洪都附近巡逻,而朱文正坚守到第85日,击败了陈友谅军队的多次进攻,为朱元璋(当时他的主力在北方正营救小明王 )和陈友谅之间的决定性战役赢得了时间。击败陈友谅可以说是朱文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后来,他被朱软禁 ,几年后去世。也许更深层的原因是朱元璋已经有了自己的儿子,担心智勇双全的侄子会对自己的儿子构成威胁。明朝成立后,朱元璋将给朱文正的儿子朱从谦封为靖江王,就藩于桂林。大明唯一的旁系氏族是靖江藩 ,一直和大明在一起。

朱元璋为制约大将,曾收养20多个养子分权,其中几位做出很大贡献

第二名,李文忠(朱文忠)。李文忠是朱的亲外甥 ,被朱元璋收养为养子,原因与朱文正相同。朱元璋非常喜欢李文忠,经常派他当监军陪他出征。后来,他亲自率领军队 ,赢得了很多战功。在战功方面,它仅次于徐达与常遇春。明朝成立后,被命封曹国公。后来,他被任命接管大都督府 (最高军事组织),同时接管皇家的监察事务。因为一再告诫朱元璋减少杀戮,并说他的官员太多,因此遭到朱元璋的责怪。生病时,朱元璋去看望了他,并派遣淮安侯华中去送药。次年3月,李文忠逝世,享年46岁。朱元璋怀疑华中对其下毒了(真的不明白的目的?据说朱元璋最清楚 ),降职处死,所有的医生和妻子都被斩首。之后李文忠加封为岐阳王 ,谥号武靖。配有寺庙,肖像英雄寺庙,是第三位。

朱元璋为制约大将,曾收养20多个养子分权,其中几位做出很大贡献

第三名,沐英(朱文英)。可以说朱众多养子中下场最好的就是他了。沐英在18岁就被赋予帐前都尉,常年守卫镇江,经常出征,为国家做出了无法磨灭的贡献。他凭借出色的战绩获得了西平的称号,并获得了世券。后来,他又和傅友德一起占领了云南,并留守云南。沐英与朱标太子以及马皇后有着深厚的感情。历史表明: (沐英)当他听到皇太子去世的消息时,他痛哭流涕。年初,高皇后死了,沐英哭到吐血。最后感染恶疾,死于城镇(云南),享年48岁。士兵和平民哭了,远夷也都哭了。归来埋葬于帝都,并追封为黔宁王 ,谥号为昭靖 ,享有帝庙。沐氏家族世世代代镇守云南 ,为云南回归华夏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朱元璋为制约大将,曾收养20多个养子分权,其中几位做出很大贡献

此外,朱元璋较著名的养子中还有何文辉 (朱文晖)、朱文刚、朱文逊等。大明建立后,朱元璋的子孙越来越多。随着天下的稳定和他儿子的成长,他不再器重养子,便让他们一个个地恢复了原来的姓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