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为何十三岁就要嫁人

现在如果家里有七八十岁的老人的话,你一定听老人讲过“小媳妇”或是“童养媳”的故事。作为现代的人或是更小一代的九零后和零零后们,可能根本不敢相信老人们的故事,可是这确实是在历史中存在的。

古代女子为何十三岁就要嫁人

现在的女孩到了二三十岁还没有成家的好像也很常见。可在古代时候,到了二十几岁还没有出嫁女孩几乎都是没有的。那个时候,女人的地位低,在封建的观念里,女孩子迟早都是别人家的人。尤其是在贫苦人家,家里吃饭都成了一定的问题,哪还有钱样女儿,如果能早点把女儿嫁出去,反而是少了一个需要养活的户口,如果对方家庭条件好,没准还能收到一些聘礼,让家里的拮据的经济状况有所缓解。

古代女子为何十三岁就要嫁人

在古时候寻常百姓闹饥荒是常有的事,那个时候朝廷们一般不会给百姓发放任何救济粮食。卖儿卖女换粮食就成了生存下去的一条路子。据一些资料记载,自从明朝晚期有了玉米和红薯,百姓们的粮食问题才稍微有了些转机,但是依然解决不了大问题,卖儿卖女换粮食的现象还是会发生。

古代女子为何十三岁就要嫁人

封建社会里,女人地位低,为了生存,为了保住家里的男孩子,让女儿早点出嫁,换取一些嫁妆,这样做总比卖儿卖女听起来要好得多。这种现象也就成了很合理的事。未成年的女孩做了人家的“小媳妇、童养媳”也就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古代女子为何十三岁就要嫁人

曾经还有到清朝访问的外国使者,他们曾表示,中国是一个贫富差距悬殊的国家,没钱的家庭可以把女儿早早嫁出去,为了就是能得到一笔聘礼,而且如果在婚后生活中,不幸丈夫去世了,依然可以选择改嫁,到时候又可以收到一笔聘礼。在这种观念里,女孩的十三岁就像现在二十岁一样,似乎就成了一个法定的结婚年龄。

古代女子为何十三岁就要嫁人

如果用现在的生活常识来想一下,女孩子在十四五岁的时候,还没有成年,这样嫁到别人家,却就要为别人生儿育女。这些在当时的医学常识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女孩子在十三岁的时候已经发育成熟,到了十五岁就算是大龄女孩了,已经相当于现在的十八岁、二十岁了。

古代女子为何十三岁就要嫁人

不管这种认知是不是当时医学方面的理论欠缺,或是发展的落后,有一点大家可以看到,这种墨守成规的女孩子十三四岁即是法定结婚年龄,多数原因是粮食问题造成的。

但是人类的认识也是在不断进步的,这总是避免不了的一个过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