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左旗红领巾水库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左旗红领巾水库

源于武川境内的抢盘河斗折蛇行蜿蜒南下,一路汇山泉,融涧水,纳细流,水量渐渐增大,进入群山拱卫的井儿沟后,翻着滚滚浪花直流进水磨沟。在这条长达70多公里的水磨沟水量充沛,流域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惠及山乡农家百姓。而真正得益于其水利灌溉的是大青山南麓的土默川,这里占有天时地利的优越条件,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开始,那里的农民们就开始引水浇园,灌溉工具原始落后,因陋就简地开挖一些渠道,无法控制调节水量,任水自流。

水磨沟四季清水长流,每年夏秋之际洪水频频发生,当地人们把第一场洪水称之为“浇油”(意为第一场洪水携带大量的牛羊粪及沃土),引用洪水浇灌田地受益无穷。小洪水时,可进行引洪灌溉,而大洪水时,洪水就会泛滥成灾,冲毁田地,破坏家园。水磨沟的水利害皆而有之。

20世纪50年代末期,农业合作化全面实现之后,土旗旗委和政府除了继续巩固农业合作化成果外,集中力量大抓农业生产,积极推行农业“八字宪法”。当时,大搞水利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地兴起。当时,中央制定的水利方针是“以蓄为主、小型为主、群众自办为主;边勘测设计、边备料、边施工”。红领巾水库就是在“三主”和“三边”建设方针的指导下开工建设的。

1958年4月25日傍晚,时任土默特旗(现在的土左旗)旗委书记闫兆麟带着有关人员,来到毕克齐镇水磨村支部书记陈秀亮家里。陈秀亮家便成了工程指挥部的“临时据点”,工程指挥部人员着手准备水库开工事宜,经过一番紧张工作和积极筹备,选定5月1日,水库破土动工,工程指挥部也随之迁到工地现场办公。

水库大坝经过多次勘探测绘及有关专家反复论证,决定建在距沟口800米处的最窄地段。随着工程的有序进行,工程指挥部从全旗抽调民工近万人。这样一个用工数百万个、投资数百万元的工程,在当时算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较大的水利工程了。该工程,除了一部分主要科技人员来自内蒙古水利厅所属的专业队伍外,其余为来自土默特旗(现在的土左旗)十大公社的农民义务劳动者——民工。当时的用工,完全打破了工程受益与不受益的界线,为了全旗的水利建设,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在全旗范围内统一抽调劳力是天经地义的事,受益区理所当然,义不容辞;非受益区的也乐意参与“共产主义大协作”,也视该劳动无上光荣。此外,部队的500名指战员也积极参与该劳动,体现了军民团结同心胁作的光荣传统。

住在水库附近村里闲置房屋和搭建的简陋工棚内的民工们,劳动强度大,待遇低,生活艰苦,每个工日只补助1角钱,每天吃一顿白面,其余为高粱、玉米面,打份定量,有的还吃不饱肚子。工棚里地下铺些麦秸、干草之类的东西,下雨时漏水,被褥潮湿难以入睡。在这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仍然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毫无怨言,从不懈怠,一个个不计报酬,忘我劳动。当时,人们为了尽快实现共产主义,人人以奉献为荣;人民公社制度在经济方面把社员和集体紧紧捆绑在一起,社员劳动完全由公社统一安排,指到哪里干到哪里,干活记工,记工分红,不劳动者什么也没有。大家都知道,建设水库,劳动虽然苦些,但是工分较高,兼有粮、款补贴,比在生产队劳动还优越些。

在水库建设中,还有数十名青壮年妇女,她们一个个不甘示弱,在劳动中和男社员们一样,挥锹抡镐,抬筐运土,士气高昂。她们和男人们并肩战斗,享受同工同酬,同劳同得,曾经受到工程指挥部的多次表彰。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在水库建设过程中,曾经有10名民工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笔者的四舅——家住水磨村的张二文,在1960年2月开挖水库溢洪道时不慎死亡,时年31岁。

红领巾水库从1958年5月1日开工,到1961年年底完工,历经两年多时间。水库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洞三部分组成。大坝高41.2米、长238米、坝顶宽5米,共用土沙石料101万立方米。大坝最外层用块石铺砌,在背水面的坝坡上用白色石头以蒙汉两种文字砌成“红领巾水裤”字样。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在距大坝南侧7.5公里的呼包铁路上,凭窗北望,“红领巾水库”五字历历在目。

该水库总库容为166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为82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560万立方米,死库容280万立米。该水库保灌面积8万多亩,最大灌溉面积14.6万亩。红领巾水库的建成,使富饶的土默特平原充分地享受到水库带来的巨大效益,半个世纪来灌区内的10多万亩农田实现了真正的旱涝保收。

红领巾水库:1958年修建水库时,正值“大跃进”年代,为了尽快把中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所有的中国人都在为国家建设作贡献。全区少先队员积极响应,捐款28万元,该款全部用于建设该水库,少先队员们捐的钱虽不多,但意义重大,因此该水库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 源于武川境内的抢盘河斗折蛇行蜿蜒南下,一路汇山泉,融涧水,纳细流,水量渐渐增大,进入群山拱卫的井儿沟后,翻着滚滚浪花直流进水磨沟。在这条长达70多公里的水磨沟水量充沛,流域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惠及山乡农家百姓。而真正得益于其水利灌溉的是大青山南麓的土默川,这里占有天时地利的优越条件,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开始,那里的农民们就开始引水浇园,灌溉工具原始落后,因陋就简地开挖一些渠道,无法控制调节水量,任水自流。

水磨沟四季清水长流,每年夏秋之际洪水频频发生,当地人们把第一场洪水称之为“浇油”(意为第一场洪水携带大量的牛羊粪及沃土),引用洪水浇灌田地受益无穷。小洪水时,可进行引洪灌溉,而大洪水时,洪水就会泛滥成灾,冲毁田地,破坏家园。水磨沟的水利害皆而有之。

20世纪50年代末期,农业合作化全面实现之后,土旗旗委和政府除了继续巩固农业合作化成果外,集中力量大抓农业生产,积极推行农业“八字宪法”。当时,大搞水利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地兴起。当时,中央制定的水利方针是“以蓄为主、小型为主、群众自办为主;边勘测设计、边备料、边施工”。红领巾水库就是在“三主”和“三边”建设方针的指导下开工建设的。

1958年4月25日傍晚,时任土默特旗(现在的土左旗)旗委书记闫兆麟带着有关人员,来到毕克齐镇水磨村支部书记陈秀亮家里。陈秀亮家便成了工程指挥部的“临时据点”,工程指挥部人员着手准备水库开工事宜,经过一番紧张工作和积极筹备,选定5月1日,水库破土动工,工程指挥部也随之迁到工地现场办公。

水库大坝经过多次勘探测绘及有关专家反复论证,决定建在距沟口800米处的最窄地段。随着工程的有序进行,工程指挥部从全旗抽调民工近万人。这样一个用工数百万个、投资数百万元的工程,在当时算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较大的水利工程了。该工程,除了一部分主要科技人员来自内蒙古水利厅所属的专业队伍外,其余为来自土默特旗(现在的土左旗)十大公社的农民义务劳动者——民工。当时的用工,完全打破了工程受益与不受益的界线,为了全旗的水利建设,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在全旗范围内统一抽调劳力是天经地义的事,受益区理所当然,义不容辞;非受益区的也乐意参与“共产主义大协作”,也视该劳动无上光荣。此外,部队的500名指战员也积极参与该劳动,体现了军民团结同心胁作的光荣传统。

住在水库附近村里闲置房屋和搭建的简陋工棚内的民工们,劳动强度大,待遇低,生活艰苦,每个工日只补助1角钱,每天吃一顿白面,其余为高粱、玉米面,打份定量,有的还吃不饱肚子。工棚里地下铺些麦秸、干草之类的东西,下雨时漏水,被褥潮湿难以入睡。在这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仍然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毫无怨言,从不懈怠,一个个不计报酬,忘我劳动。当时,人们为了尽快实现共产主义,人人以奉献为荣;人民公社制度在经济方面把社员和集体紧紧捆绑在一起,社员劳动完全由公社统一安排,指到哪里干到哪里,干活记工,记工分红,不劳动者什么也没有。大家都知道,建设水库,劳动虽然苦些,但是工分较高,兼有粮、款补贴,比在生产队劳动还优越些。

在水库建设中,还有数十名青壮年妇女,她们一个个不甘示弱,在劳动中和男社员们一样,挥锹抡镐,抬筐运土,士气高昂。她们和男人们并肩战斗,享受同工同酬,同劳同得,曾经受到工程指挥部的多次表彰。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在水库建设过程中,曾经有10名民工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笔者的四舅——家住水磨村的张二文,在1960年2月开挖水库溢洪道时不慎死亡,时年31岁。

红领巾水库从1958年5月1日开工,到1961年年底完工,历经两年多时间。水库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洞三部分组成。大坝高41.2米、长238米、坝顶宽5米,共用土沙石料101万立方米。大坝最外层用块石铺砌,在背水面的坝坡上用白色石头以蒙汉两种文字砌成“红领巾水裤”字样。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在距大坝南侧7.5公里的呼包铁路上,凭窗北望,“红领巾水库”五字历历在目。

该水库总库容为166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为82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560万立方米,死库容280万立米。该水库保灌面积8万多亩,最大灌溉面积14.6万亩。红领巾水库的建成,使富饶的土默特平原充分地享受到水库带来的巨大效益,半个世纪来灌区内的10多万亩农田实现了真正的旱涝保收。

红领巾水库:1958年修建水库时,正值“大跃进”年代,为了尽快把中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所有的中国人都在为国家建设作贡献。全区少先队员积极响应,捐款28万元,该款全部用于建设该水库,少先队员们捐的钱虽不多,但意义重大,因此该水库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红领巾水库”,简称“红领巾水库”。

源于武川境内的抢盘河斗折蛇行蜿蜒南下,一路汇山泉,融涧水,纳细流,水量渐渐增大,进入群山拱卫的井儿沟后,翻着滚滚浪花直流进水磨沟。在这条长达70多公里的水磨沟水量充沛,流域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惠及山乡农家百姓。而真正得益于其水利灌溉的是大青山南麓的土默川,这里占有天时地利的优越条件,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开始,那里的农民们就开始引水浇园,灌溉工具原始落后,因陋就简地开挖一些渠道,无法控制调节水量,任水自流。

水磨沟四季清水长流,每年夏秋之际洪水频频发生,当地人们把第一场洪水称之为“浇油”(意为第一场洪水携带大量的牛羊粪及沃土),引用洪水浇灌田地受益无穷。小洪水时,可进行引洪灌溉,而大洪水时,洪水就会泛滥成灾,冲毁田地,破坏家园。水磨沟的水利害皆而有之。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左旗红领巾水库

20世纪50年代末期,农业合作化全面实现之后,土旗旗委和政府除了继续巩固农业合作化成果外,集中力量大抓农业生产,积极推行农业“八字宪法”。当时,大搞水利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地兴起。当时,中央制定的水利方针是“以蓄为主、小型为主、群众自办为主;边勘测设计、边备料、边施工”。红领巾水库就是在“三主”和“三边”建设方针的指导下开工建设的。

1958年4月25日傍晚,时任土默特旗(现在的土左旗)旗委书记闫兆麟带着有关人员,来到毕克齐镇水磨村支部书记陈秀亮家里。陈秀亮家便成了工程指挥部的“临时据点”,工程指挥部人员着手准备水库开工事宜,经过一番紧张工作和积极筹备,选定5月1日,水库破土动工,工程指挥部也随之迁到工地现场办公。

水库大坝经过多次勘探测绘及有关专家反复论证,决定建在距沟口800米处的最窄地段。随着工程的有序进行,工程指挥部从全旗抽调民工近万人。这样一个用工数百万个、投资数百万元的工程,在当时算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较大的水利工程了。该工程,除了一部分主要科技人员来自内蒙古水利厅所属的专业队伍外,其余为来自土默特旗(现在的土左旗)十大公社的农民义务劳动者——民工。当时的用工,完全打破了工程受益与不受益的界线,为了全旗的水利建设,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在全旗范围内统一抽调劳力是天经地义的事,受益区理所当然,义不容辞;非受益区的也乐意参与“共产主义大协作”,也视该劳动无上光荣。此外,部队的500名指战员也积极参与该劳动,体现了军民团结同心胁作的光荣传统。

住在水库附近村里闲置房屋和搭建的简陋工棚内的民工们,劳动强度大,待遇低,生活艰苦,每个工日只补助1角钱,每天吃一顿白面,其余为高粱、玉米面,打份定量,有的还吃不饱肚子。工棚里地下铺些麦秸、干草之类的东西,下雨时漏水,被褥潮湿难以入睡。在这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仍然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毫无怨言,从不懈怠,一个个不计报酬,忘我劳动。当时,人们为了尽快实现共产主义,人人以奉献为荣;人民公社制度在经济方面把社员和集体紧紧捆绑在一起,社员劳动完全由公社统一安排,指到哪里干到哪里,干活记工,记工分红,不劳动者什么也没有。大家都知道,建设水库,劳动虽然苦些,但是工分较高,兼有粮、款补贴,比在生产队劳动还优越些。

在水库建设中,还有数十名青壮年妇女,她们一个个不甘示弱,在劳动中和男社员们一样,挥锹抡镐,抬筐运土,士气高昂。她们和男人们并肩战斗,享受同工同酬,同劳同得,曾经受到工程指挥部的多次表彰。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在水库建设过程中,曾经有10名民工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家住水磨村的张二文,在1960年2月开挖水库溢洪道时不慎死亡,时年31岁。

红领巾水库从1958年5月1日开工,到1961年年底完工,历经两年多时间。水库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洞三部分组成。大坝高41.2米、长238米、坝顶宽5米,共用土沙石料101万立方米。大坝最外层用块石铺砌,在背水面的坝坡上用白色石头以蒙汉两种文字砌成“红领巾水裤”字样。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在距大坝南侧7.5公里的呼包铁路上,凭窗北望,“红领巾水库”五字历历在目。

该水库总库容为166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为82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560万立方米,死库容280万立米。该水库保灌面积8万多亩,最大灌溉面积14.6万亩。红领巾水库的建成,使富饶的土默特平原充分地享受到水库带来的巨大效益,半个世纪来灌区内的10多万亩农田实现了真正的旱涝保收。

红领巾水库:1958年修建水库时,正值“大跃进”年代,为了尽快把中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所有的中国人都在为国家建设作贡献。全区少先队员积极响应,捐款28万元,该款全部用于建设该水库,少先队员们捐的钱虽不多,但意义重大,因此该水库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红领巾水库”,简称“红领巾水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