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得知蒲水村有“秦王点将台”,恰好群里的老街坊,又发来《长平之战遗址古今对照图》,“秦王点将台”赫然出现在地图上,我的思绪不由得回到那战火燃烧的“长平之战”中!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秦统一天下,从西安函谷关出发,陆续占领运城盆地,临汾盆地,进而抵达晋城盆地。

在太行之巅——上党,与赵国展开了一场生死争夺的长平之战!

因上党的战略地位,秦赵两国都投入了足够的力量,互有胜负,难分高下,长平之战进入了长达三年相互对峙阶段。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摆在秦军面前,是廉颇老将军精心打造的三条防线,分别是空仓岭防线、丹水防线、石长城防线。

对峙三年,秦军久攻不下,无法继续前进一步,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对峙这三年,秦赵两国都已到了极限,

赵国的粮食告急,赵国的田地荒废,赵国的后勤保障出现了危机。

同样,秦国的男儿壮丁分别部署在韩,赵,魏多线作战,疲惫应对,无法集中有效力量投入战斗。

双方都已气喘吁吁,渴望着最后的决战!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秦军迫切占领上党,逐渐把目光聚焦在切断赵军的后勤保障上,如能截断赵军的粮草补剂,如能斩断赵军的援军到来,战场形势将未之一变!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站在军事地形图前,盘桓久矣的战神白起,一遍又一遍的山川河流从他面前闪过,突然灵光一闪,这些穿行于其中的河流、峡谷,或许可以提供一些通道,以让秦赵决战有了更多的选择。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于是赵国的第三道防线——百里石长城,闯入了秦军的战略布局内。

秦军十分需要找到一条“河流”,为他们指引方向,以绕过百里石长城的正面防线,迂回包剿赵军后路。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很幸运的是,在晋城盆地东侧的山地之中,的确存在这样一条河流,这就是——“蒲水”。只要溯“蒲水”而上,秦军就可以到达百里石里长城的东端隘口: 马鞍壑。 我的“蒲水”从此闯入了长平之战的历史视野中。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于是秦军大臂一挥,开辟第二战线,直奔我的“蒲水”河而来!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秦军派出一支先头部队,骑马急行军,一路披荆斩棘,遇到蒲水河绝路处,无法通过,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我的“蒲水”河岸边高大的树木成了秦军眼巴巴的救星,砍倒树就成了桥,就成了通天大道,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高大的树木俯身化作我的“蒲水桥”,天堑变通途,至今在“蒲水桥拱”的最下层还残留有树木的截断,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蒲水桥”通了,秦军已是饥饿难忍,肚子咕噜,我“蒲水”岸边那一颗颗成熟的桃子勾起了秦军发光的眼神,上,摘,吃,开菜!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秦军的肚子停止了罢工,转眼,看见秦军的坐骑——马,也是一路奔波,一路受伤,马腿好几处鲜血汩汩流,仔细观察,有的马竟然自己拿着我“蒲水”河里的“蒲草棒”往身上擦拭,不多久,血居然止住了,真乃“神草”也!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在我“蒲水”河岸边那高大的树木,诱人的桃,神奇止血的“蒲草”的指引着,这颗檀树吸引了秦军的脚步,尤其檀树身后就是一块高大的平台,这或许就是——秦王点将台。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秦王点将台”前这块石碑,或许就记录着: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为了能够打赢这场战役,秦国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以至于秦王亲自赶到了河内督战,并且破天荒的用了“赐爵”的方式,将河内之地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部征发到了前线,秘密增兵,并于“蒲水”河畔集结!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秦王点将台”上这两根“盘龙柱”,似乎正诉说着历史的回音:

来,来,来,众士兵听令,咱们分成18罗汉队,直扑赵军后路,现在点名: 马家庄、到,石家头、到,王家庄,到,

司家河、到,冯家炉、到,杨家河、到,

郭家沟、到,申家沟、到,和家脚、到,

庞家川、到,贾家岭、到,宋家坡、到,

金家岭、到,赵家背、到,侯家庄、到,

王家岭、到,郝家岭、到,郭家岭,到!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全体将帅士兵听令,出发。

秦军兵分3路,其中一路25000人,沿着蒲水河谷而上,经过陵川县,来到赵军百里石长城防线最东端——马鞍壑,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秦军沿着“蒲水”前进,突破了赵军薄弱的防守,配合另一路赶来的秦军一举攻克了——故关,切断了赵军辎重给养与援兵通行口,旨在“绝赵壁间”,达到了将“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的目标,完成了对赵军合围之势。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历史的时空稍纵即逝,战场的形势无法逆转,而我的“蒲水”千年来奔腾不息,从未断流,正是我的“蒲水”指引着秦军前进的方向,扭转了战场乾坤!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我那“蒲水桥”也被列入陵川第二桥,功不可没!而那颗俯身化作“蒲水桥”的高大树木,只留下这树桩,犹如一双眼睛,期待着咱们共同去挖掘“蒲水”,成就一方百姓!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我的“蒲水”,姗姗来迟,你来吗?

晋城陵川:蒲水从历史中姗姗走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