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 26

楊凌 | 70 • 26

70即起始、氣勢

70年,於新中國,70而強

70年,於楊凌, 70而勢

翻開楊淩示範區志

歷史的厚重感迎面撲來

幾乎與新中國成立同步

1949年10月

楊凌即開啟了服務三農的華彩篇章

楊凌 | 70 • 26

70——起始

1949年10月,“碧瑪1號”小麥良種開始推廣。從此,一場圍繞服務我國乾旱半乾旱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大幕在楊凌拉開!

楊凌 | 70 • 26

1950年6月,趙洪璋等歷經7年培育的“碧瑪1號”“6028”等小麥良種開始在關中地區設點示範繁殖,增產顯著,受到國家的重視。

1951年3月“碧瑪1號”等小麥良種,開始在黃淮麥區推廣。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由西農大趙洪璋院士主持培育的“碧螞1號”“豐產3號”“矮豐3號”“西農881”,李振聲院士主持培育的“小偃6號”,寧琨研究員主持培育的“陝農7859”“陝農229”,王輝教授主持培育的“西農979”接力成為我國不同時期的小麥的主栽品種,在黃淮麥區小麥品種更新換代中起了主導作用。

這70年是楊凌人不懈奮鬥的70年。

楊凌 | 70 • 26

1987年6月,昆蟲博物館在西北農業大學建成;

1988年12月,西北農業大學沙能奶山羊面向全國推廣;

1989年,“秦冠”蘋果新品種榮獲國家發明二等獎;

1996年,朱顯謨院士提出的“國土整治28字方略”,引起中央領導重視;

2000年6月,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山羊在楊凌誕生

……

70年來,楊凌立足“三農”初心不改,探索走出了一條以科技創新和改革開放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先行之路,今天的楊凌已經成為海內外頗具影響力的“農科新城”。

這70年是楊凌持續改革創新、全力加速發展的70年。

楊凌 | 70 • 26

改革開放初期,楊凌是僅有8.4萬城鄉人口的小鎮,經濟基礎非常薄弱。

2018年,楊凌實現生產總值150.46億元,是示範區成立時(1997年)的40倍;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0.93億元,是示範區成立時的近115倍;

財政總收入23.25億元,是示範區成立時的近166倍;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92元,是示範區成立時的9倍。

70——氣勢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

70年的時間並不算長

但對於一座城市的發展

和生活在這座城裡的人們來說

足以讓人銘記

楊凌 | 70 • 26

勾勒區校融合發展“同心圓”

營商環境優化按下“快進鍵”

招商引資不斷釋放“新動能”

對外開放著力下好“自貿棋”

……

新故相推

日生不滯

楊凌 | 70 • 26

70年

楊淩示範區通過不斷探索實踐

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實現了經濟發展的穩步提升

創新嬗變農科城

二十六年農高會

春華秋實結碩果

如今依舊容顏新

楊凌 | 70 • 26

農業科技成果

如何呈現

農業合作交流

怎樣實現

“三農”工作

又該怎樣做好

楊凌 | 70 • 26

以上問題的答案就藏在“26”中

26

既是一個數字

也是一段歷程

楊凌 | 70 • 26

時間回撥到1994年10月18日,首屆中國楊陵農科城技術成果博覽會成功舉辦,從這一天起,楊凌又開啟了服務三農的新模式。

從第一屆的300餘家企業12萬人次的展會規模,到第26屆2000多家參展企業160多萬次的展會規模,26年來,楊凌農高會展會規模不斷擴大,展覽內容日益豐富,知名度和影響力逐年提升,已經發展成為中國馳名商標、全國“5A”級農業綜合展會和全球展覽業協會(UFI)認證展會,品牌價值達到871.19億元。

楊凌 | 70 • 26

26年來,楊凌農高會累計吸引了7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我國30多個省市區的上萬家涉農單位、3000多萬客商和群眾參展參會,參展項目及產品超過17萬項,交易總額超過1萬億元,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農高會已經成為“國際知名、國內一流、企業認可、農民喜愛”的農業科技盛會,成為我國農業科技成果示範推廣的重要平臺和國際農業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

第26屆楊凌農高會

將於10月22日至26日舉辦

楊凌 | 70 • 26

在當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

舉辦以“新農業 新農村 新農民”為主題的

第26屆楊凌農高會意義非凡

這不僅是全面貫徹落實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

的一次生動實踐

更對促進農業科技示範推廣、加強國際農業合作交流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第26屆楊凌農高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新農業 新農村 新農民”為主題,由科技部、商務部、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學院、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和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工發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12個國際機構參與協辦,陝西省人民政府承辦。

26與6

第26屆楊凌農高會將舉辦6大類別活動

主旨活動安排有第二十六屆農高會開幕式、楊凌現代農業高端論壇等,同期還將舉辦上合組織國家農業合作系列活動,屆時可以聆聽到國家領導人、部委領導、知名專家和特邀嘉賓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加強國際農業科技合作等內容發表的精彩演講;

重點活動旨在通過舉辦中國(楊凌)數字農業大會、2019鄉村振興(楊凌)論壇、第三屆楊凌國際種業創新論壇,加深交流、凝聚公司,共推現代農業發展;

專題活動聚焦農業科技、農業經濟管理、自貿區國際合作、氣象與農業、創新創業、蜂產業等內容,舉辦專業性強、針對性強的會議活動,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轉型升級;

展覽展示將突出農業高新產業、優質品牌農業、先進農業科技等重點方向,設4個室內展館和4個室外展區,集中展示國家部委和省市區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吸引上合組織國家、歐盟成員國、以色列、美國、日本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家企業參展;

項目招商與技術交易將圍繞重點項目集中籤約和專場簽約、自貿區建設項目推介、農業項目投資對接洽談、路演、技術及產權交易等活動展開;

發佈報告

本屆農高會期間將發佈中國旱區農業技術發展報告、中國農業產業投資報告、鄉村振興標準和農業科技成果信息。同時,將首次發佈全國鄉村振興農村創新創業優秀典型案例、科技特派員先進典型、全國農業科技園區評估結果、鄉村振興科技示範村。

楊凌 | 70 • 26

值得注意的是

本屆農高會將舉辦上合組織國家農業合作系列活動

作為推動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建設

的一項重要活動

將會為農高會的舉辦賦予新內涵

為上合農業基地建設賦予新動能

26與5

第26屆楊凌農高會將呈現5大特色和亮點

一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邁上新臺階

圍繞上合組織農業科技交流培訓示範基地建設,策劃了上合組織國家農業合作系列活動,包括2019上合組織現代農業發展圓桌會議、上合組織國家農業專題展、上合組織國家現代農業經濟管理部級官員研討班、現代農業國際交流培訓示範中心奠基典禮、現代農業國際合作實訓基地啟用儀式等7項活動。上合組織秘書長及上合組織國家12位農業高級別官員將出席相關活動。

二是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更加聚焦

圍繞“五個振興”,舉辦鄉村振興論壇以及脫貧攻堅展、陝西“3+X”現代農業展、陝西省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成果展,首次發佈楊凌制定的鄉村振興國家標準、陝西省地方標準和楊凌市級地方標準,發佈全國鄉村振興農業農村創新創業十大優秀典型案例,展示交流科技助力“三農”的新進展、新經驗、新模式,促進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

三是科技成果“高”“新”特色更加鮮明

本屆農高會高新技術企業明顯增多,中化集團、先正達、京東、華為、騰訊、極飛、優必選等企業參展參會,展示農業物聯網、雲計算、衛星遙感、人工智能等“高精尖”技術。中國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將在會期推出一批高科技成果。經初步統計,今年農高會將展示農作物新品種110多項、設施農業新技術85項、新型農機裝備50多種、農資新產品210多種,發佈涉農專利信息700多項。

四是展覽展示的載體更加多樣

今年農高會,新建的綜合展館(D館)將作為主展館正式投用,成為會期論壇研討、洽談推介等重要活動的主要舉辦場所。科創中心(楊凌大學科技園)也將在會期正式運營,一批最新科技創新成果通過洽談、交易將實現轉移轉化。同時,楊凌智慧農業示範園正式對外開放,將集中展示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尖端科技在農業中的應用。

五是服務“三農”的舉措更加務實

會期安排了近百場“一對一”企業洽談活動,一萬多名採購商、經銷商等將作為專業觀眾參與洽談合作等活動,一批涉農新技術新產品將走進工廠車間、田間地頭。“百名農科專家諮詢服務團”將通過實用技術講座和現場諮詢,面對面為農民答疑解惑。繼續舉辦種業展、農資展、苗木展、農機展、畜牧展,滿足農民對良種、良技、良法的新需求。

楊凌&農高會

一對天然的共生體

息息相關、休慼與共

楊凌 | 70 • 26

70 26

楊凌發展的“密碼

農高會成長的“代號

“三農”崛起的“新高度

上合遇見農高會我們的“新期待

楊凌 | 70 • 26

記者:楊耀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