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为什么爱存钱?

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故事,相信大部分人都有所耳闻——

话说有一个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中国老太太攒了一辈子的钱,到了临死前才攒够了买新房的钱,才住上了新房,而美国老太太优先贷款,住进了新房,到死贷款也还完了,也因此住了一辈子的新房。

中国人的攒钱存钱的理念是根深蒂固的,这在农村表现的尤为突出。农村人为什么要拼命存钱?

农村人为什么爱存钱?

一、收入来源单一,时间集中

如今在农村种地很难赚钱,已成了很多农民的共识,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农民,所以他们往往宁愿外出打工,也不在农村搞种养。外出务工成了很多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收入来源单一,而且收入较少,所以导致他们不舍得花钱,拼命存钱。

同时,农村人的收入不像城里人月月有工资,无论是种地还是外出打工,农村人的收入一般集中在农产品收获季节,或者春节前。我们经常看到,一到粮食收获,或者过年外出打工的农村人回来的时候,排着队到镇上、县城的农信社、银行去存钱。因为他们一年只有这么一两次资金进账,其他时间都是在花钱,所以农村人也必须把钱存起来,攒着供全年的开销。

农村人为什么爱存钱?

二、农村生活花销大

农村建房、娶媳妇、看病、亲戚朋友之间往来的份子钱,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特别是其中的建房、娶媳妇和看病,都是很大的支出。有的农民开玩笑说“辛辛苦苦几十年,儿子结婚全玩完”。 虽然说得是玩笑话,不过事实的确如此,农村养一个孩子到孩子能够独立赚钱可是不小的开支,当孩子能够独立赚钱后父母就要准备孩子结婚用的钱,因为收入有限,来钱不容易只能一点点的攒。

农村人为什么爱存钱?

而且,由于现在购买生活用品,城乡价格几乎没有太大差异。比如买一部手机,几乎都是“全国统一价”,不管你是在农村还是城市。所以农村人的消费并不低。

三、生活保障低

在农村里,农民们干了一辈子的活,甚至是已经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还是得去干活,因为在靠务农为生的农民们之中,基本上不存在“退休”这一说。毕竟要靠着干活,耕田来养活自己,养自己的子女,还要为之后的生活做打算,一旦没法干活就等于没有了收入。

农村人为什么爱存钱?

此外,农村人也没有购买商业保险的习惯,更没有这样的意识,他们觉得宁可将钱存在银行,吃利息更划算。他们通常的保障就是新农合和新农保,不像城里工薪阶层有退休金,所以有点钱存着,家里万一有事,要应急用。

四、勤俭节约的传统观念

家有余粮,心里不慌!中国人相信“细水长流,吃穿不愁”的道理,习惯于将省下或富余的财富储蓄起来,为未来做打算。这种习惯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也是农村人的典型思维。

农村人为什么爱存钱?

在农村,大家都过惯了贫苦的生活,一直以来都有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生活习惯,这种生活态度在老一辈农村人身上表现特别明显。

其实,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并非不知道存款利率不高,也不是不懂钱存在银行就是看着它们贬值,之所以还要存钱,不敢消费,还是因为缺乏安全感,不存钱心里就没有底。

作为农村人,你还有存钱的习惯吗?又是如何理财的?欢迎留言分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